Ⅰ 健康管理在中国的需求现状是怎样的呢
中国健康管理相关人才缺口近2000万
健康管理师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家喻户晓。以美国为例,截至2012年,美国已有31万专业健康管理师,他们工作在不同机构中(如社区、养老院、康复中心、医院等);预计至2020年,美国健康管理师数量将增至7.3万多人。大约每10个美国人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此外,日本有营养师40万人,美国有注册营养师超过6万人,而我国目前营养专业人员还不到1万人,我国健康管理服务比率低至1/15万,即我国15万人中才配有1名健康管理人员。
在国家新列的健康管理师职业培训课程项目中,亚健康管理师和儿童健康管理师被优先提出。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范围内,健康者占15%,亚健康者占70%,有疾病、不健康者占15%,可以说人们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按每100人配备1名亚健康管理师计算,13亿人口就需1300万名亚健康管理师,而目前差距悬殊。
全球人口健康状况分析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此外,政策持续加码大健康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国家政策相继发布。
2018年两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获批,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取消,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健康”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
而我国健康管理专业化人才非常奇缺,并且随着健康产业的持续升温,人才需求缺口还会不断加大,健康管理在这样的趋势下成为了一个具有潜力的朝阳行业。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康服务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Ⅱ 中药要如何发展
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海外市场需求不断上升
中药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2014-2018年品牌中药收入增速始终维持在10%以上,2017
年开始逐季提升,2018Q1受流感影响收入增速大幅提高至20%以上。14-18年品牌中药利润增速维持在10%-30%,业绩稳定。
而非品牌中药17年开始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且利润有所下滑。17年开始,品牌与非品牌中药净利率水平呈现分化趋势,品牌中药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我们预计到2018年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780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04%,2022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7680亿元。
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分析
2010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仅为232亿元。到2016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70亿元。
2017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约746亿元,同比2016年的670亿元增长了11.3%。
1、政策支持
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做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医药特点的重大制度创新,奠定未来中医药发展基础。《“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加快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并提出“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形成不少于50项药典标准和100项行业标准,实现20-30个中成药品种的药物注册以及5-10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的药品注册;加强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合作”等战略目标,为中医药产品的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市场需求大
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与城镇化、老龄化人口结构使得国民对医药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疾病谱的变化也造成了医药消费结构的变化,过去以各类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患病率逐步下降,逐步被以心脑血管类疾病、消化类疾病为代表的各类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所取代,而中成药对这些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已被不断的实践验证,因此国内对中成药的需求在未来将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加强中医药的国际贸易,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医药的海外市场需求也会逐步上升。
3、中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
近年来,智能药房开始进入大中型医疗机构,在中西医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智能中药房系统的出现,更是解决了中医医疗机构药房需要“确保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药效一致”、“提升配药效率”、“方便患者服用中药与提升用药依从性”等痛点和棘手的问题。
4、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
在中医药产业领域,从六大方面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从消费需求看,人们对中医药服务无论是质和量都产生了“井喷式”的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从服务领域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主要提供药事服务和医疗服务向提供融药事、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全链条服务的方向发展;从服务供给看,中医药服务正从主要由政府举办向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举办发展;从服务模式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发展;从服务产品来看,中医养生产品、小型保健理疗设备等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从国际形势来看,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重视开发和利用中医药,对国内发展形成倒逼态势。
未来,国家将着力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Ⅲ 目前中国的大健康市场前景好吗
壹健康用自己的发展说明这一块有很大潜力,现在提出了守护全家人的健康这个口号
Ⅳ 未来中医如何发展
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据悉,由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廖福龙等专家撰写的青蒿素等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有望首次纳入即将再版的国际权威医学教科书《牛津医学教科书(第六版)》。其中,题为“传统医药的典范——中医药”的章节已完成定稿,分为“什么是传统医药”、“青蒿素等中药发现史、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中医药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和“传统医药便廉可及”四大部分。
此次,屠呦呦团队的重大创新突破不仅具有重大成研究成果的意义,对于中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中医药行业不断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前景十分广阔。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即中医所用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
因此,中医药的产业链也是从上游的动物养殖、矿物采集、中药材种植,经过一次列的采收和粗加工后,我们的中药材材料便流入中药材专业市场或药材批发市场,由仓储、物流、贸易等来到中成药企业和中药饮片企业;后进入我们的下游医院、药房、超市等,从而到达消费者手中。
未来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7年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11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已达6658亿元,同比增长13.3%。2014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预测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2011-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1年市场规模增速为13.3%)
中国中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屠呦呦团队在“青蒿素”领域研究的突破不仅能够推动疟疾防治的进展,对于中国中医药行业来说也具有重大的影响。未来,中医药行业在世界的影响将加深,对于业内的研究也具有示范意义。总体来看,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入如下:
1、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速,总体健康需求显著提高,人民群众保健意识普遍增强,对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我国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大量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群也必然拉动医疗保健市场的需求。
在过去7年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2、政策助力,进一步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活力
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有潜力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而根据《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制定的中医药行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823亿元,年复合增速15%,中药企业收入占整体行业比重从29.26%上升到33.26%。事实上,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进一步激发,相关企业也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3、“互联网+中医药健康产业”将成未来发展热点
随着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下老百姓健康需求的变化,医改攻坚带来的医疗服务格局调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潮流的涌现发展,必将为医疗服务提升优化释放出巨大空间。
目前互联网+中医药领域的发展来看主要有几种模式:中药材电商、在线问诊、O2O送药、O2O推拿保健,以及通过互联网进行健康管理、中医媒体、中医教育及智能化设备等。从投资数量上看,中医O2O、在线问诊、中医连锁获投数量最多。未来随着5G的快速发展,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可观。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中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Ⅳ 健康产业的创业项目有哪些
健康产业的创业项目有健身俱乐部、体检中心、运动康复类、校园健康、老年人健康。
1、健身俱乐部
健身俱乐部不同于健身房,它不是单纯的锻炼身体的场所,而是集健身塑体,娱乐休闲及传播健身知识于一体,能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综合性服务的场所。
2、体检中心
医疗咨询,健康保健,上门服务,关注健康要从更好地了解自己开始,体检医疗现在的模式并不理想,所以才有商机,把它完美化。
5、老年人健康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而养老院的严重不足,早就体现出来了,严重缺少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在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里,服务于人的基本健康产业,却有太多的空白和不足,很自然健康会是未来最有发展的行业。
Ⅵ 健康管理师发展前景怎么样
从国内来看,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呈井喷式上升,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健康素养的薄弱。生活中饮食不加节制、不重视运动、不注意心理状态调节、对体检不达标结果无动于衷等不良行为,导致慢性病高发,且日渐年轻化。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占据着超过80%的比重,慢性病出院病人数和人均医疗费用持续上升。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此外,政策持续加码大健康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国家政策相继发布。2018年两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获批,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取消,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健康”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而我国健康管理专业化人才非常奇缺,并且随着健康产业的持续升温,人才需求缺口还会不断加大,健康管理在这样的趋势下成为了一个具有潜力的朝阳行业。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健康服务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Ⅶ 我想要咨询壹健康,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那么你想有就是说啊,自信健康方面的问题啊,个人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那么需要做一些什么注意的个人觉得一些个生活小常识,一定要去学习一下,这样的话对你有所帮助
1、健身前热身活动很重要;
12、运动损伤应"冷"处理;
13、步行适量能使大脑更年轻;
14、步行最有利于中老年人健康;
15、深呼吸不利老年健康;
16、老人晨练应先进食;
17、运动后应喝杯牛奶;
18、睡眠充足才有益健康;
19、情绪不畅会导致胃病;
20、手机贴膜会伤害眼睛;
21、员工不宜在办公室吃午餐,中午多走走;
22、午睡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23、不宜用沸水煎中药;
24、服中药不宜加糖;
25、不能用95%的酒精消毒;
26、日照每天过三小时才算健康住宅;
27、破损瓷砖辐射较大;
28、卧室窗户留缝有助于睡眠;
29、清晨不宜开窗通风;
30、热水袋比电热毯更益健康;
31、不宜用塑料袋保存果蔬;
32、筷子最好半年换一次;
33、牙龈出血要尽快更换牙刷;
34、正确刷牙比选择牙膏重要;
35、起床不宜马上叠被子;
36、晒被子不能拍打;
37、空腹不宜喝蜂蜜;
38、喝蜂蜜可解酒;
39、中医讲究早喝盐水晚喝蜜;
40、素食为主更适合中国人;
41、海带可预防高血压;
42、凉水洗脸好处多;
43、刷牙宜用温水;
44、洗脚宜用热水;
45、脚寒容易感冒;
46、干嚼食物可防止大脑老化;
47、上午晒太阳有利于冬季健康;
48、翘二郎腿会影响健康;
49、戴帽子不宜过紧;
50、常梳头有益健康;
51、长时间微笑不利健康;
52、强忍泪水等于慢性自杀;
53、小便时咬紧牙齿有益健康;
54、打喷嚏时不能捂嘴;
55、早晨一杯水很重要;
56、白开水超过三天不能喝;
57、每天一杯咖啡好处多;
58、咖啡要趁热喝才好;
59、酒后喝咖啡易发高血压;
那么个人觉得生活上的确有很多小常识,需要你技术掌握,然后就是说对你的生活上水肯定是非常好的帮助的,那么个人觉得一些小技巧的确是很让你的生活来改变,做一个非常好的,就是说,生活
Ⅷ 如何依托项目规划实现企业战略转型
一、 选择进入大健康产业的理由
1、老龄化带来了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
从 2000 年后,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根据国家民政部发布的信息,截
至 2014 年底,全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12 亿人,占总人口的 15.5%,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 1.37 亿人,占总人口的 10.1%。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
将达到 4.5 亿,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由于过去三十年来的独生子女政策,中
国养老市场的需求正方兴未艾。此外,人口老化及环境污染也带来了逐渐攀升的
医疗需求。
2、国家扶持医疗和养老产业政策力度加大
国家要健康发展,维持社会稳定,养老和医疗问题必须解决。十八大以来,
中央政府非常关心养老和医疗事业的投入和发展。要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鼓励民营与外资参与。同时,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的举措,积极鼓励社会办医,为老龄群体提供多样化服,为此也出台一系列医疗
及养老新政策。
二、转型大健康产业依托的资源
1、股票上市资本平台
依托公司股票上市资本平台,提供公司大健康产业平台多元的融资渠道,及
开展股权并购、战略投资等多元的投资模式。
1
2、公司拥有上海土地资源约 590 亩
公司瓷砖生产基地搬迁江西后,拥有的约 590 亩土地可用于开发大健康产业,
为项目投资节约大量土地成本,加快项目投资回收周期。
3、台湾大健康领域资源
公司作为台资背景企业,结合在大陆二十年的深耕发展积淀,具备能力整合
台湾丰富的大健康领域资源,可借鉴台湾优质的服务理念,引入成熟的运营模式
和资深管理人才,与本地管理人才相结合,形成管理和品牌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三、专业核心领导团队
1、邱文达先生
聘请曾任台湾卫生福利部部长邱文达先生担任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悦心健康
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统筹管理医疗事业群的规划与建设,整合两
岸及国际优质医疗资源。
2、蔡芳文先生
聘请台湾双连安养中心执行长蔡芳文先生担任养老事业总顾问,引进台湾双
连安养中心多层级连续性养老体系,为公司培养建立养老运营团队。
3、江山先生
聘请曾任上海知名老年服务业具备丰富行业及领导经验的江山先生担任公司
全资子公司上海悦心安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和蔡芳文先生对接负责养
老事业群的规划、建设与运营。
4、张平先生
聘请曾任上海长宁区卫生局局长、炎黄东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平先生
担任公司总裁助理,和邱文达先生对接负责健康医疗事业群的规划、建设与
运营。
四、转型策略
1、整合大健康产业服务链
公司拟针对大健康产业的终端服务链,透过公司自建发展、对外购并控股股
权、战略投资参股等方式,建立一个从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养老的大健康服
务链条,结合医疗和养老保险及全病程的大数据管理,为客户提供全面、完整、
2
可信赖的大健康服务体系。
2、轻资产运行
公司将着重轻资产运行的发展策略,以服务运营为核心竞争力,采用公建民
营、战略投资、并购重组等投资管理模式,整合建立轻资产投入、重运营能力的
服务链平台。和地方政府合作,在上海自有土地建设“悦心健康城”项目,综合
养老、医疗、病程管理、金融保险、辅具中心等服务,成为公司大健康产业平台
的旗舰示范项目。再陆续将旗舰项目的营运模式和成功经验,逐步拓展复制到全
国及海外华人地区。
3、整合台湾专业的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
整合台湾丰富的健康、医疗和养老产业资源,借鉴台湾优质的服务理念,引
入台湾成熟的运营模式和资深管理人才,与大陆本土管理人才相结合,形成优质
的管理和差异化的品牌竞争力,进行产业横向及纵向的整合综效,为股东创造价
值。
五、长期愿景
让“悦心健康”成为中国重视健康的中高端家庭的首选品牌。
六、战略转型的阶段目标及进展
1、医疗事业
医疗事业将以老年常见突发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如心脑血管意外、老年性痴
呆、恶性肿瘤等)、亚急性与慢性病康复为核心业务。公司于 2015 年 6 月注册成
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悦心健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统筹负责医疗产业相关项
目的投资及管理业务。
上海悦心健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发展业务内容计划如下:
(1) 建立“悦心联合诊所”:主要包括癌症治疗中心、脑神经及失智症防治、
心血管治疗中心、康复医院、眼科、骨科等。
(2) 托管综合医院。
(3) 提供医技配套系统服务:主要包括医疗设备租赁、医疗大数据服务、健康
管理护理学院、医院后勤及护工管理、医药公司及连锁药局、远距医疗及
手术示范教学。
3
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1) 和武汉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合作经营:为规避过早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已由公司控股股东关联企业进行前期尽职调查工作,若合作条件成熟,再
由公司接手合作运营。
(2) 计划在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内设立“台湾名医诊疗中心”:正在进行
前期的筹划协商。
(3) 在上海闵行浦江镇和地方政府合作,以公建民营方式建立一家与养老机构
相配套的康复医院。已和浦江镇政府下属公司达成项目合作意向,由合作
方提供物业 2 万平方米左右作为医养结合的示范基地,物业租赁期限 20
年。
(4) 并购肿瘤放射精确治疗技术公司:已签订一项合作意向书。
(5) 以战略投资参股方式,投资全病程管理公司:目前已和一家达成初步合作
意向。
(6) 在上海闵行浦江镇自有用地上建设“悦心国际医学中心”:拟邀请来自两
岸及国际的医学专家团队组成,专注于老年常见突发疾病,主要发展转化
医学、替代医学、老年病学。
2、 养老事业
养老事业将以服务营运为核心竞争力,建立从养老机构延伸至社区和居家的
整体服务体系。计划三年内建设完成功力扎实的运营团队及管理服务体系。
公司和台湾双连安养中心达成了战略合作,由双连安养中心提供公司全面的
养老照护产业顾问咨询服务,公司引进其多层级连续性的养老体系。
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悦心安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统筹负责养老产业
相关项目的投资及管理业务。
公司和浦江镇政府下属公司达成了项目合作意向,由合作方提供物业 2 万平
方米左右作为医养结合的示范基地,物业租赁期限 20 年。
养老事业主要发展业务内容计划如下:
(1)投资管理业务:包括为租赁取得和收购或自建项目及第三方输出投资管理
咨询业务,主要类型为集中服务和咨询服务。
4
(2)租赁项目业务:通过租赁他人物业并改建成养老资产后进行经营,计划租
赁期间 15 到 20 年,租赁物业面积 1 万到 2 万平方米,改建为养老资产 100
到 200 套。
(3)并购或自建养老住宅项目,建设大型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全龄化建康城。
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1) 和地方政府合作建设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前述公司和浦江镇政府下属公司
达成了项目合作意向,由合作方提供物业 2 万平方米左右作为医养结合的
示范基地。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和上海闵行区浦江镇政府洽商,以公建民
营方式建立一家养老机构,该项目计划于 2017 年初正式运营。
(2) 辅导或托管 2 到 5 家养老机构,形成轻资产的品牌运营模式。
(3) 在上海闵行浦江镇自有用地上建设开发“悦心健康城”的养老项目。
3、健康环境技术事业
结合公司向大健康产业战略转型,并促进斯米克负离子健康板经营业务进一
步拓展为健康环境技术业务,2014 年 12 月公司投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斯米
克健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计划将与健康环境业务相关的经营资产及负债转让给
健康环境公司,并提供管理团队参与投资入股健康环境公司,激励团队积极性。
斯米克负离子健康板产品,已申请了“一种轻质高强蛭石硅酸钙板及其制备
方法”等 19 项专利,包括 12 项发明专利、7 项实用新型专利,斯米克负离子健
康板系列产品也取得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生态环境建材分会关于生态建材的
功能特性认可,取得了会标使用证书、调湿功能建材产品标识使用证书、净化功
能建材产品标识使用证书。同时,斯米克负离子健康板具备的杀菌效果更通过了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空气微生物净化效果测试。目前该产品已运用于多项工
程,如人民日报社、成都成美广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上海三湘海尚、深
圳民生银行总部办公室、深圳民生银行社保中心网点等。
未来三年发展计划:
(1)继续发展经销商和建立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认可度,加大广告宣传;
(2)推进荆州斯米克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完成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及产品试
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