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是什么
初期阶段——农产品(农村)——手工产品,采矿,旅游业(乡镇)——轻工业,旅游业(小城版市)——轻工权业和小型机械制造,矿物冶炼(中型城市)——大型工业{船舶,汽车},文化产业,小规模新兴科技产业(大城市)——物流业{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等高端产业,服务业(超级都市)。
2. 北京市主要产业及行业发展情况
北京的支柱产业和行业有:旅游业、金融、文化创意、物流、批发零售、餐饮业、文化产业、房地产、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软件与信息。
具体情况如下
文化创意: 产业拥有近90万从业者及十个文化产业聚集区,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3%,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省际排名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全国领先,达到12%。
生物医药:2008年工业总产值达320亿元,同比增长近30%,利润率达13.7%,连续第六年排名全国首位。
金融: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构成的金融产业,在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达到15.5%,成为推动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旅游业: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67亿人次,同比增长14.5%;旅游总收入244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的好成绩。
软件与信息: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网络、用友、神州数码、华胜天成、搜狐、新浪、中国软件、航天信息、方正、同方、文思创新、亚信等12个著名企业。
文化产业:“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各类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达394亿元,居全国首位。2010年北京地区电影票房达11.8亿元,连续4年获全国票房冠军。“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出版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0%左右,年出版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品种均居全国首位。
物流:北京的物流业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互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三环、五带、多中心”的发展空间布局,物流业务网络辐射全国。
汽车:2008年,北京汽车产业将占GDP的6%以上。
3. 哪些城市适合发展活力康养产业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一提出来,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环境建设,将运动健身、休闲旅游与自然山水巧妙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保护。而康养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从省到市到县再到风景区等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的重要布局方向。国家旅游局也通过打造中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来逐步规范康养旅游的发展。
发展概况一:五大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公布
2016年9月,国家旅游示范工作评定委员会发布消息,首批40家国家旅游示范基地出炉, 评出首批国家旅游示范基地,包括10个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10个中国绿色旅游示范基地、10个中国人文旅游示范基地、5个中国蓝色旅游示范基地及5个中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健康战略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4. 城市发展历程与产业发展形态有什么关系
加快城市化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发展文专化产业亦是属文化界和经济界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然而,长期以来,两者往往被当作各自单行独立的过程,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密切的内在互动联系没有得到理论界应有的重视。从文化产业发展一端来说,文化产业化进程更多地被看作是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与结果,或者被看成是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产物。而城市的发展更多地只是被赋予经济的内涵,在某种意义上被当作工商产业扩张的容器。这种二元分离的理论研究与现实发展倾向,有可能导致以下一些有害的结果:一是城市的文化产业功能被忽视,在城市规模扩张过程中,不能为文化产业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二是文化产业的经济社会功能被减缩,文化产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促动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因此,有必要重新调整理论和发展视角,把文化产业和城市纳入一个统一的发展框架中加以考察,了解它们的相关互动作用与相得益彰影响。
5. 城市发展需要什么产业支撑
北上广这种城市,靠创新,三产,技术力量发展,县级城市靠做精特色产业发展,只有一个出路,做大,做精,做品牌。单一产品就可以立足。一个乡镇只要有一个东西做到世界有名就可以了。就有大发展了。
6. 请问!中国每个城市各依靠什麽经济发展 主要是指每个城市的特色经济产业!
我来说两个我比较熟悉的两个城市:1.包头——我想包钢比较有名吧,主要是重工业城市,还有稀土一般地方没有,比较神奇的是包头的绿化。2.太原——也是一个重工业城市,以煤炭为主,我认为太原的空气不太好,污染很严重,榆次离太原很近,以旅游为主,太原的晋祠也很有名。
7. 安徽省的城市经济发展,主要以什么产业为主
安徽的经济主要还是以矿产资源为主,也就是自然资源产业,其次就是旅游产业,省内名山圣水非常多
8. 城市化各阶段产业结构有什么特点(经济学)
城市化产业结构抄的变化袭没有一个异常不变的规律。因此我只能给你一个一般情况:首先,从历史来看,城市大多由农村发展而来的,而推动农村发展为城市的动力就是手工业的产生。在城市发展之初,农业仍占主体地位,而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进而出现的雇佣劳动力。此时工业出现萌芽,农业的地位下降。而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会从中分离出来。此时,农业所占的比重基本已经确定。工业会进一步发展,但比重会逐渐降低。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增加。等到了城市成熟阶段,三大产业的比重趋于稳定。农业一般不会超过10%。工业大概在20%-30%之间。第三产业占60%以上。此时城市发展水平已经相当发达。 大体的规律就是从农业到工业在到第三产业。三种的比重在不短变化。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也有不少城市是从农业直接发展第三产业,通过第三产业再来带动工业的发展。比如一些旅游城市就是这样。像:三亚 海口 在比如像国外的马尔代夫。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
9. 中国各个城市的主要发展产业有哪些
我在扬州,扬州的是旅游业,深圳的是电子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