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遂昌文化产业

遂昌文化产业

发布时间:2020-11-25 20:04:29

❶ 浙江遂昌有什么特产

遂昌是毛竹之乡,所以有很多毛竹制品都是他的特产,还有许多的竹炭产品,像竹炭花生就比较好吃。还有烤薯、龙谷丽人茶,山茶油。。。

文化产业园策划和文化产业园规划怎么做

文化园策划和文化园规划-绿维创景-做的非常好,绿维创景一直都专注于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的创新研究,提供旅游景区文化提升与情境体验创新、文化遗产、大遗址、历史文化古城、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项目的策划、规划、设计及投资运营咨询全程专业服务。浙江省遂昌县王村口红色古镇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浙江省遂昌县独山古村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永安长城景区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海南永庆佛教文化景区全案策划等都是很好的证明。

❸ 遂昌的地理位置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处钱塘江、瓯江之源头。东倚武义、松阳县,南邻龙泉市和福建浦城县,西接江山市,西北与衢州市区接壤,北和龙游、金华市区毗连。介于东径118°41′-119°30′北纬28°13′-18°49′之间。东西最大距离约78.7公里,南北最大距离约66.6公里,总面积253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2.56万公顷,占88.83%,耕地面积1.03万公顷,占4.0%,水域面积1.8万公顷,占7.11%。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县之称。

❹ 丽水的旅游资源

丽水,又叫“浙江绿谷”。她位于中国浙江省的西南部,与中国市场经济发源地之一温州相邻。丽水古称处州,始名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历为州、郡、路、府驻地,是浙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设在莲都区,下辖莲都、龙泉、青田、缙云、松阳、遂昌、庆元、云和、景宁九县(市、区),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8万。

丽水资源丰富、生态优良、山青水秀、风光优美。丽水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地区。森林、水能、绿色产品、矿产、野生动植物等占全省首位。全市森林覆盖率79.1%,被誉为“浙南林海”和“华东天然氧吧”。八百里瓯江贯穿全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百山祖、九龙山等浙江绿谷“十大峡谷”和“十佳景点”神奇而美丽,是科学考察、观光旅游、休闲养生的最佳去处。

丽水古迹众多、文化灿烂。有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遂昌好川文化;有宋代中国五大名窑之一的龙泉青瓷哥窑遗迹;有1500年历史的古代水利工程通济堰;有北宋时期的松阳延庆寺斜塔;有明代著名剧作家、《牡丹亭》作者汤显祖的故居。有享誉国内外的民间工艺品龙泉青瓷、宝剑,青田石雕,遂昌黑陶。还有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摄影和“巴比松”油画独具魅力。“中国摄影之乡”使丽水成为摄影艺术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丽水处于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辐射带,基础设施完善。全市以330国道为主线,11条省道为骨干的高级或次高级公路网络基本形成,通车里程达4400余公里,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金温铁路穿越而过。与温州机场和万吨级海港紧紧相连。全市已实现了通讯传输光缆化电视交换程控化,并开通公众数据通讯网。全市电力形成22万伏主网架,各县(市、区)11万伏网络的电力输变系统进入大电网。

丽水极具后发优势。以纳爱斯为代表的特色工业,如竹木加工业、电力工业、医药工业、皮鞋羽绒业等脱颖而出。食用菌、水干果、茶叶、高山蔬菜等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产品不断集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安定,生活环境日益完善。2001年GDP、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指标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在“生态立市、绿色兴市”战略要求下,按照“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正在建设“秀山丽水、浙江绿谷”战略目标。目前,丽水正成为华东最有发展前景的地区之一。

❺ 邃昌哪有好玩的地方!

遂昌县是中国竹炭之乡、中国菊米之乡和中国龙谷丽人名茶之乡,现辖9个镇,11个乡,7个社区,390个村,县域面积2539平方公里,总人口22.6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妙高镇。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县,县人民政府驻地妙高镇。该县三仁畲族乡好川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是浙西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表明42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生息、繁衍。据考证,遂昌夏、商、西周时属越,春秋属姑蔑,战国越亡属楚;秦统一中国后,分郡县两级,属会稽郡太末县;西汉分三级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太末县。 遂昌建县:《后汉书. 郡国志》刘昭注,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孙权分太末县南部地始置遂昌县;《宋书.州郡志》载:“孙权赤乌二年(239年)分太末时更名曰平昌。”清光绪《遂昌县志》卷一载:“平昌县以去十五里两山前后平叠如昌字,故名”。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名复称遂昌。东汉末年,其时地广,约含今遂昌县和龙泉、庆元县大部,金华县(原汤溪县)部分地。 南朝属东扬州东阳郡或扬州东阳郡,变动频繁。隋开皇九年(589年)至大业元年(605年)撤县,属东扬州括州和东扬州永嘉郡。光绪《浙江通志》卷四载:“唐武德时复置寻省入松阳”。《旧唐书》载:“唐武德八年(625年)撤县入松阳”遂昌自隋开皇九年至唐武德的三十多年,据《大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皆谓属处州。 唐景云二年(711年)遂昌县复置,属江南道括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至贞元三年(787年)先后属江南东道括州,江南东道缙云郡、浙江东道括州、浙江西道处州、浙江东道处州。五代吴越国地,属处州。宋时属两浙路处州或浙东路处州。元时先后属江淮行省处州路,浙江行中书省处州府。明时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处州府。清光绪《遂昌县志》卷一载,明成化八年(1472年)析八、九两都与金华、兰溪、龙游县部分地置汤溪县。清时先后属处州府,浙江军政府处州军政分府。1912年属浙江省都督府,1914年属浙江省长公署瓯海道。1927年至1949年5月属浙江省第九(丽水)、第六(丽水)第三(衢州)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8日,遂昌县城解放,属浙江省第三专区(1949年10月改称衢州专区),1955年3月改属金华专区。1958年10月松阳县并入。1963年5月改属丽水专区。1982年1月恢复松阳县,同属丽水地区(今丽水市)。 遂昌人文景观迷人,自然条件优越。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曾于1593—1598年在这里任知县5年,完成了名著《牡丹亭》,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人文遗迹;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独山村的“明代一条街”至今保存完好;1997年发掘的好川墓地,被列为全国考古重大新发现,好川文化被正式命名,并成为继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以后的又一支重要的史前文化;王村口红军挺进师革命旧址群,使人更加缅怀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省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不仅有神秘的“野人”之谜,更有迷人的风光和众多珍稀动植物;国家森林公园白马山——神龙谷国家森林公园青山环抱,烟锁碧翠,自然景色美不胜收。 近年来,遂昌县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茶叶、竹业两大农业主导产业初步形成,特种纸、金属制品、木制品、精细化工、矿产、水电开发等六大行业为主导的工业框架基本确立,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省级文化工作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计划生育红旗县、省级拥军优属模范县、省级“两基”工作先进县、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1995年以来文明县城创建工作一直名列丽水市前茅,2001年是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11个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之一。200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9亿元,同比增长13.2%;财政总收入达19043万元,同比增长41.79%。农业总产值5.7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448元。效益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农业生产呈现“减粮、扩经、增效”趋势,茶叶总产量2234吨,产值3588万元,笋产量(折干)1907吨,产值1335万元;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2.5亿元,其中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35家,总产值14.53亿元。乡镇个私企业稳步发展,实现产值8.2亿元。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外贸自营出口达1309万美元。第三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4亿元。 遂昌县“十五”期间的总目标是:农村达到小康水平,工业进入工业化中期。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工作思路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基础,以“生态立县、绿色兴县”为基调,以构建新体制、新特色、新优势、新格局为着力点,全力提高县城的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是实施“效益农业”战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重点抓好竹业、茶叶两个主导产业。规划到2005年,毛竹林面积达到26万亩,实现竹业产值4亿元;建成无公害名优茶基地3万亩,实现茶叶产值1.4亿元。二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工业和对农业资源转化的加工业,坚持优化结构和扩大总量并举,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全县工业产值实现翻番,完成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三是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由以农业人口为主体转向城镇人口为主体,依托县城和重点建制镇,在推进城市化上实现突破;以交通和能源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四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企业为重点,加快县域科技进步;以产业化的思想加快发展教育,在确保义务段教育的基础上,争取到2005年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85%;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体育等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渗透和推进作用。

❻ 莲都区、龙泉市、松阳县、云和县、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庆元县、景宁县分别有什么美誉

缙云县,简称缙,隶属浙江省丽水市,是“革命老区县”、“中国麻鸭之乡”。地处浙江省中南部丘陵山区,位于北纬28°25′-28°57′,东经119°52′-120°25′,东临仙居、永嘉,南连青田,西邻莲都、武义,北接永康、磐安,面积1503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为4.6平方公里,辖9镇15乡642个行政村。邮政编码3214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78。 缙云县始建于武周万岁登丰元年(公元696年),以境内古缙云山而得名。缙云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号名。置县后,属括州。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改括州为处州,沿属处州,1949年5月,缙云解放,属丽水专区。1952年改属金华专区。1963年复属丽水专区。1968年丽水专区改为丽水地区,隶属不变,2000年丽水地区改为丽水市,隶属不变。县人民政府驻地是五云镇。 缙云县地处括苍山与仙霞岭的过渡地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80%以上,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主峰大洋山,海拔1500米,为括苍山脉最高峰,壶镇、新建是境内两块最大的河谷盆地。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由于地势高低悬殊,形成“一山有四季,山前山后不同天”的垂直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7℃,7月平均气温29.2-24.5℃,极端最高温达41.9℃,1月平均气温5-2.3℃,极端最低温达-13.1℃。年平均降水量1437毫米,无霜期245天。主要河流有好溪、新建溪、永安溪等,分属瓯江、钱塘江、灵江三大水系。好溪为境内最大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斜穿全境,干流全长100余公里。流域面积791.8平方公里,全县水资源丰富,年平均径流量13.69亿立米方,人均占有水资源3321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总蕴藏量8.3万瓦,人均0.2千瓦。水和水力资源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盘溪电站为“一水多用,梯级开发”的典范,为联合国指定的亚太小水电技术培训实验基地。 缙云县境内非金属矿产极为丰富,已发掘的有沸石、凝灰岩、珍珠岩、澎润土、石英砂、萤石等。其中,沸石贮量约3亿吨,居全国第四,质量第一。建材矿产以凝灰岩、花岗岩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为丽水市主要产粮区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1994年,仙都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评为4A级旅游区。鼎湖峰号称“天下第一奇峰”,相传为黄帝升天成仙之地。黄帝文化源远流长,黄帝祠宇是中国南方朝拜轩辕黄帝的中心,已与陕西黄陵形成“北陵南祠”格局。该景区逐步成为浙江西南旅游热点和影视天然摄影棚。仙都“奇峰异石”、“田园风光”、“黄帝文化”集于一身,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每年游客达100多万人次,旅游业年总收入3亿元左右,旅游业已成为该县三产的龙头。 全县人口为43.6万,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5.8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3%,已进入老龄化县。性别比例为108:100。平均寿命为75岁。民族以汉为主。 近年来实施了“开放兴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的三大战略,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2003年实现生产总值34亿元,同比增长15.5%;工业农业总产值63.65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工业总产值56亿元。财政总收入3.5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增长54%。全年实现自营出口总值6220万美元。全社会出口收购总额13.8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153元。人口自然增长率4%。 [区位交通]330国道、金丽温高速公路、金温铁路纵贯南北,穿城而过,建设中的台缙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北到省会杭州为2.5小时路程,到上海为4小时路程,已纳入上海四小时交通圈。到周边市所在地仅1—3小时路程。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是全县经济主导产业,主要经济增长点。2003年工业产值达56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8%,实现了两年翻一番目标。工业园区是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新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是该县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处在丽水市北大门,利用与永康接壤的区域优势,主要接纳永康等周边县市的辐射,接受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对接。五东、壶镇两个城市功能区是该县另外两个重要工业基地。五金电动机械、缝纫机、灯管、摩配件(电子仪表)、建材制品为本县五大优势行业。 [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针对缙云地处山区,县城城区面积小,集聚力非常有限的实际,提出围绕“再造一个新城”目标,突出抓好新区开发。近年来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8亿元,加快了县城新区开发,县城城市规模已由原来的2.41平方公里扩大到2003年底的4.6平方公里,新区集聚人口1.5万人,县城常住人口从1998年的不足4万增至2003年5.5万。连接区域内外和城乡的水、电、路、讯等设施不断完善。全县电话普及率达75%,移动电话实现乡镇基本覆盖,有线电视用户覆盖达50%以上。城乡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 [农业农村]农业主导产业是麻鸭(畜禽养殖)、黄花菜、高山蔬菜、茶叶等,全县有15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6万户。2003年有13家企业的18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有14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笋峰”、“蚕峰”等3个品牌茶叶被中科院认定为有机茶,实现了我县有机食品零的突破。农村工作得到加强,2004年初出台实施了《缙云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先贷款、免费培训等多项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了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各项制度。全县享受低保的对象共3131户5263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小康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2003年,全县共有76%的乡镇、57%的行政村通过了市级小康验收。壶镇镇湖川村被授予全省首批小康示范村。 [社会事业]重视科技发展,2003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教育是缙云县一大品牌,2003年初升高比例为84%,提前实现“十五”全省目标,高考升学率稳居丽水市第一,上线人数是丽水市9个县市总和的三分之一。缙云中学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文体活动蓬勃展开。医疗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2003年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 仙都,在丽水市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仙都风景名胜区由仙都、黄龙、岩门、大洋四大景区组成,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峡、黄帝祠宇等三百多个景点组成,总面积为166.2平方公里。其中,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相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架鼎炼丹,跨龙升天时,鼎塌成湖,故称“鼎湖”。黄帝祠宇作为仙都风景名胜区最主要的人文景观,与陕西黄陵遥相呼应构成了“北陵南祠”的格局。倪翁洞又名初阳谷,相传是老子学生、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嫉俗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历代摩崖石刻达60多处,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于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个篆字,是出时任缙云县令、李白族叔、著名小篆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最负盛名。 帅哥天下处处有,俊男不独在缙云!呵呵。 参考资料:<a href="http://www.jinyun.gov.cn/zjjy/jygl/qhfw/" target="_blank">http://www.jinyun.gov.cn/zjjy/jygl/qhfw/</a>

❼ 我的故乡——遂昌(介绍)

遂昌县位于浙西南,钱塘江、瓯江上游,东倚武义、松阳,南邻龙泉,西接江山和福建浦城,北与衢江、龙游、婺城相连。全县总面积2539平方公里,总人口22.62万,辖9镇11乡,389个行政村,7个城市社区。

遂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遂昌建县于公元218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曾在这里任知县5年,写就了戏曲名著《牡丹亭》,汤公“兴教、劝农、安民”之政声、“清政爱民”的治县方略流传深远;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独山村的“明代一条街”至今保存完好;97年发掘的好川文化遗址被列为全国考古重大新发现。遂昌是一个革命老区,1927年1月成立中共遂昌支部,同年10月建立遂昌县委,南方三年游击战时,粟裕、刘英曾率部队建立了以我县王村口镇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遂昌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县。全县有耕地15.5万亩,人均0.69亩,拥有林业用地327.7万亩,人均17亩,林木蓄积量59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3%,是浙江省林业大县;县境内河流分属钱、瓯两系,水力资源蕴藏量40万千瓦,可开发资源30多万千瓦,总蓄水量7000多万立方米,现有水电装机容量8.9万千瓦,在建的水电装机容量3.7万千瓦;全县已发现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点80余个,有金、银、铜、锌等30余矿种,遂昌金矿被誉为“江南第一大矿”,全县莹石储藏量为5000万吨,居全国县(市)首位;遂昌“龙谷丽人”茶具有高山云雾特色,获得国际金奖;遂昌竹炭和石练菊米以其特色优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竹炭之乡”、“中国菊米之乡” 和“中国龙谷丽人名茶之乡”。遂昌县自然景观独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不仅有神秘的“野人”,更有迷人的风光和珍稀动植物;乌溪江水库青山环抱,流域面积1498平方公里;集神龙谷、白马山、湖山等风景区为一体的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色美不胜收。

遂昌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县。近年来,遂昌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创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带动” 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是经济实力得到增强。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财政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2亿元。外贸自营出口总额5546万美元,同比增长52.6%。农民人均收入3290元,比上年增长8.5%。主导产业渐趋明晰,形成了以金属制品为主导,特种纸、精细化工、竹木制品等行业竞相发展的工业格局和竹、茶两大农业主导产业。

二是效益农业初见成效。200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24亿元,增长8.1%。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25.56万亩,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被评为全省2004年度粮食生产先进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增效明显。全县茶叶实现产值1.43亿元,增长26.5%,“龙谷丽人”茶被评为省、市名牌产品;竹产业实现产值4.03亿元,增长43.9%;高山蔬菜实现产值5225万元,增长23%。生态农业发展迅速,建成无公害茶园6万亩、无公害竹笋生产基地8万亩。

三是工业经济持续增长。2004年全县实现工业产值45亿元,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6.75亿元,增长35.4%,全县拥有上亿企业6家,形成了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元立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金属制品生产基地,跨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凯恩集团被国家确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该集团下属的凯恩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于2004年7月成功上市,成为丽水市首家上市公司;利化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木业有限公司分别在龙泉、松阳、衢州、富阳、福建、江西、安徽、广东等地投资兴办同类企业,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纤维板生产企业,并进入世界同行前20强,该公司已完成上市辅导期。

四是基础设施初步改善。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5.43亿元,增长31.9%。虽然受到土地、资金和设计变更等因素的严重制约,重点项目建设依然得到较好推进,龙丽高速公路遂昌段全线路基基本成型,乡村康庄工程进展顺利,220kv遂昌输变电工程顺利实施,周公源电站建设进展较快。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全面实施旧城改造工程,道路、绿化、供水等公共设施渐趋完善。通讯事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全县20个乡镇、主要公路沿线、主要景点通移动电话。

五是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广泛开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名列全市前茅,是丽水市唯一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创建文明县城先进县,2002年率全市之先被评为市级文明县城。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计划生育红旗县、省级拥军优属模范县、省级“初保”工作达标县、省级“两基”工作先进县、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六是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活。民政、社保、工会、残联等单位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14205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150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538人;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4年共有保障对象3702人,年支出保障资金16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平稳运行,截止2004年底,全县2825人次共报销413.6万元,参加2005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16.5万人,参保率为86.85%。“五保三无”集中供养工作有序推进,全县投入300万元资金完成妙高等6个中心敬老院的改扩建,共有304位老人入住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率达70.86%。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截止2004年底,参保人数达2538人。加大了城乡统筹的工作力度,大力实施下山移民工程,全年审批下山移民546户2026人;乌溪江库区困难群众下山脱贫工作进展顺利,2004年度将完成2180人的下山脱贫任务;首期滩坑移民510人建房工作实施顺利。全面启动实施“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全年组织职业技能培训3327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6170人次、引导性培训1830人、已转移农民工培训2371人,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4601人。村庄整治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扎实推进。

七是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根本建设抓深抓实。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台了《遂昌县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操作办法》等系列文件。以农村、城市社区、非公有制企业、新社团组织为重点的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机关工作效率有所提高,行政行为逐步得到规范,机关作风有了新的改进。紧紧抓住纠正领导干部不廉洁行为和部门行业不正之风两个重点,加大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有: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经济运行中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的深层次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土地、电力、资金等生产要素供给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高,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任务非常艰巨;四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矛盾在不断化解的同时又不断产生,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机制尚不健全;五是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能力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特别是2004年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欠发达地区培育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是统筹区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实际的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和我县加快发展的具体实践以及业已形成的良好发展态势,使我们对今后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❽ 遂昌去玩的话,什么季节去最好

秋天的南尖岩很美,梯田层次分明,南尖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生态摄影版基地。权还有很多农家种红提,秋天也是成熟的季节。金矿公园随时都可以去,跟季节关系不大。神龙谷看水,最好就要夏天去。。
遂昌的山路是号称浙江最美自驾线路,一路过去都很美,有山有水有梯田。不过考验车技,那个山路非常绕。

❾ 浙江丽水是个怎么样的地方!! [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两省的结合处,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2万,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莲都区、龙泉市及缙云、青田、遂昌、云和、庆元、景宁、松阳七县,是浙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丽水市古称处州,始名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至明洪年间,演变成处州府。
本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8.3-11.5℃,平均年日照1712-1825小时。

阅读全文

与遂昌文化产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