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20世纪70年代产业发展

20世纪70年代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08 16:38:48

A. 为什么20世纪60-70年代后产业内贸易得到大发展

主要原因是因为大规模的生产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及通讯设施等良好环境,提高厂房、设备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促进了产业内贸易得到大发展。
表现为:一方面,规模经济导致了各国产业内专业化的产生,从而使得以产业内专业化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另一个方面,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得生产同类产品的众多企业优胜劣汰,最后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厂家垄断了某种产品的生产,这些企业逐渐成为出口商。

B. 概括西欧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特征

共同原因:①两极格局形成,客观上为欧洲复兴创造了一个和平发展的稳定空间;专 ②《欧洲复属兴计划》,为战后欧洲的重建提供了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③各国实行社会经济政治改革,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④发展教育、高科技和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起飞。 (1分)

发展趋势:①60年代后期成立欧洲共同体,90年代初,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密切了西欧各国的联系,扩大了合作,加速了一体化进程;

②在伊拉克战争、联合国改革等问题上,坚持欧洲自主立场,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

C. 20~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要主要得益于什么产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故选:如.

D.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处在什么时期经济如何

20世纪70年代前期中国正处在文革时期 国民经济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行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开始起步。

(4)20世纪70年代产业发展扩展阅读:

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为尽快加快经济发展,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

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邓小平的付出及其改革尝试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

E.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

处于滞胀时期!
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实力对比的变化,导致美、日、欧之间政治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对西欧、日本的政治、经济控制能力下降,西欧和日本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它们不愿再充当美国的“小伙计”,力图进一步发挥自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欧洲共同体的建立,西欧联合自强趋势的加强,法国戴高乐主义的提出,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出笼,以及日本在推行“经济外交”的同时要求在对外关系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利,如此等等,都表明帝国主义阵营内部政治关系日益分化,再也不是铁板一块。当然,日本和西欧政治独立发展,并没有突破西方集团整体利益的框架,它们同美国在共同对付苏联方面利益还是一致的,也继续受美国的“保护”和控制。

F.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甚么产业兴起

70年代,第3产业蓬勃发展。90年代,知识经济兴起。

G.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

从时间上来看,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如果只说世界经济发展,应该是:
最重要的是产生了垄断组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推动了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如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垄断组织.

恩,就记得这么多了,还有其他答案吧,就当抛砖引玉了

H. 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表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历史运动的一种基本趋势,这种历史趋势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具体表现为三个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社会主义阵营从意识形态论战走向分裂;“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的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出制衡两极的作用。这些因素的合力推动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在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两极格局并没有立即瓦解,但是,由于两大阵营的分化,两极对抗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美苏关系作为东西方冷战的主轴进一步凸现。20世纪60—70年代是美苏争霸的高峰期,发生了一系列危机形式表现的对抗事件。此期间,美苏争霸态势因双方战略力量的升降而有过大的变化,并由此而导致了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是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动的时期,由于苏联在不堪军备重负的情况下实行全面收缩,东欧和苏联自身也发生制度性变化,原来的两极对抗基础遂告崩塌,以德国统一为标志,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由此,世界的多极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其新的发展进程。
两大阵营的分化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国际共运论战和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美苏争霸
,两极格局的终结,德国统一和雅尔塔体制的瓦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I.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大力发展什么工业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新加坡的崛起:
从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开始逐步摆内脱了仅仅依靠容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逐步过渡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80年代初开始,新加坡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90年代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
新加坡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1.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
2.八十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3.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
4.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

J. 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的经济为什么会快速发展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各国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世界相对安定。

阅读全文

与20世纪70年代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