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文化产业人才

文化产业人才

发布时间:2020-11-25 18:01:10

1. 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要求

我也是从某篇文章里截取的。需要你自己再加工一下。。。。话说我也没写完呢。。愁死我了。。4000字。。。

“从文化产业分层的情况看,也可把文化产业人才分为核心层从业人员、相关层从业人员和外围层从业人员。
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我们通常把文化产业的人才概括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文化产业创意人才,主要从事内容的创作和设计制作,这是文化产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这种人才类型的关键特征是其文化创新性,就是一种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这是一种利用文化资源和个人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这种文化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源自本土的传统文化与核心艺术;二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移植与嫁接;三是源自个人的创造力。由于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紧密结合,这类人才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使原始的文本和创意必须通过他们的技术手段才得以转化为文化产品。第二类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能够对产业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把握,从而制定出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拔创意人才,对策划、设计、生产、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规划、统筹和运作,并能站在行业的角度审视本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同时,这种人才还要具备一定的资本运作能力,熟悉金融领域同时又有较高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水平。这种人才类型通常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具备将专业知识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相联系的能力。

图4:产业链角度下的文化产业的人才分类
以创意人才为例,来说明创意人才的内涵及特征。创意人才是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人才和科技支撑是创意产业起飞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创意产业持久发展的最重要条件。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在于人才培养。所谓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主要包括具有原创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专门人才,如设计、策划人员等;将创意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人才,即将创意思想商业化的人才;专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规律的人才。创意人才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 工作性质具有创造性。“现代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在他那本经典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这样描述了创意人才的特征:创造力。有创造力的人都特别敏于观察,他们比别的人更重视准确、能说明真理的观察。他们天生头脑发达,他们有更多的能力同时抓住许多概念,能对他们进行比较——从而能做出更丰富的综合。

图5:创意人才主要特征
2、 文化和艺术素养较高。如时装设计的人才,要有对美的事物和时尚流行的敏感度,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知识和较高的审美素养。
3、 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呈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是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势必所需的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复合性的。如创意策划人才,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理论,设计水平,还需要有丰富的阅历和社会体验。
4、 市场意识具有敏锐性。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吉象教授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最缺的是经营管理人才。这些经营管理人才不仅要懂传媒,更要懂经济,懂市场,能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的需求。
5、 团队归属具有流动性。在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状况的实证分析中有个调研,在被调查者中,77%的创意人才换过工作单位,47.6%的创意人才不拥有北京户口,38.5%的管理者认为本单位的创意人才流失严重。创意人员一般不会固守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而是经常会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6、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一份调查公司的研究报告写到,创意人才往往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尽管对个人的薪酬感到满意的只有27.8%,但在工作目标的选择上,69.8%的人员选择了“展示个人价值”;在回答跳槽的原因方面,首要因素是“不能充分展现个人价值”,占33.1%。
结合国家人才统计标准和宁波市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实际,对文化产业人才作如下规定:一是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二是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国家承认的文化产业相应行业职业资格;三是在文化企业或事业单位中承担一定的管理或技术工作。在文化产业中从事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创意工作,符合以上三条标准之一,并为产业发展创造一定价值和作出贡献的人即为文化产业人才。”

2. 我国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时期面临新时代、新阶段,新矛盾、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新目标、新任务等一系列新情况,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在国际新形势、国内大循环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理应在“十四五”时期肩负重任、开拓新机。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化和技术将继续深度融合;文化产业能够带动就业,吸引众多优秀人才的加入。国家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给文化产业的研究和从业人员带来了更强的信心。未来可期,前途无限,文化产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美好的前景。
来自浩丰智库的解读

3. 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有哪些要求

1、要有厚实的文学艺术素养。
2、要有较高的创意策划能力
3、要有较强的市场调研能力
4、要有较强的市场经营能力
5、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
6、具备大局观,能够管理和整合运用各类人员
7、对传统的纸质传媒和现代的高科技传媒很熟知

4.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文化产业合格的人才(1400字左右)分为5点,1,文化底蕴薄,应怎样怎样做。

你也是山文的吗?,可以借鉴高中政治题
4000字啊,好狠,谁写完了我参考下吧

5. 哪些全球500强企业需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

只能先看大行情,形势现在还不明朗。
就那国外在华设立的1500家企业研发中心来说,为什么一定要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就是想借助中华文化的力量,使得开发的产品既精致实用,又不铺张浪费,符合科学发展的观点。

6. 如何创新开发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培养模式

这个问题很好,当下正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趋势,但相关的人才驱动成为最核心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培养专项人才,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最主要的是要大力培养综合性人才,为这类人才提供一系列的平台及绿灯。
您提到的是创新开发?以及模式?其实这是两个问题,也是两种产品,如果是涉及到创新开发,那就要涉及到相关软件平台,以及教程科目,针对高端人才设计出一款创新的手机APP平台,通过与各大文化产业企业合作签约、各大文化产业院校合作签约,形成会员制服务,而你就是一个服务商,中间平台,一手为企业推送相关专业人才,一手为各大文化创意产业科目院校高材生提供相关实习及工作平台。最终你成为专项人才培养基地。
以上是针对院校毕业生而言,如果是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高端人才,是企业所需的,那就需要针对模式而言,进行量身定制一套“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如今的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就拿当下的旅游来说,已经发展到度假游,私人订制旅游,那么,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就是要为符合文化产业的相关人才,提供一次“量身定制的工作之旅”即在工作中用旅游的模式进行创意式、体验式的工作,在体验中进行自己的工作课时;时期为一个月,可针对企业用人情况进行随时调节,此种模式可作为储备干部,进行相关淘汰制,同时在培养期间,企业要为人才解决一系列所需的问题,满足人才的合理所需,例如住房、饮食、办公、交通等系列问题;满足人才内心的幸福感,归属感,同时通过培养期的人才,企业可针对发展,为人才搭建系列平台,例如入党、加入行业协会一员、办理系列证件(暂住证、工作证、职业资格证等)

7.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人才

共同的胜任特征:就是有确实可行的想法,而且想法多,想法里有内涵,有创意和独特性。
不同的胜任特征:就是所需要的专业差异。

8. 文化产业管理好不好,就业前景怎么样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包括的门类众多,所以就业前景各有不同。
文化产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所以社会上需要的人才也是非常多,所以,只要是人才,就业嫩不好吗?所以学习文化产业,最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文化产业人才。
文化产业的就业在近几年变化很明显,前几年社会招聘之中很少有招收文化产业人才的,但是近些年慢慢的出现了很多的招收文化产业人才的公司和部门。
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教育还不是很完善,因此教育体系还有待于提高,学生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适合社会发展大趋势的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

因此,文化产业的前景还是很好,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文化产业如今正在走向成熟和完善,相信你自己,好好学习知识,有了能力,害怕就业问题吗!特别是我们这样新型的专业,还是蛮受欢迎的。

9. 建设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主要有哪些内容

人才的培养与挖掘,市场的培育,内容的创新。最早的是要有合适的懂文化产业的人,而不是烧钱。

阅读全文

与文化产业人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