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现在直播行业会发展得这么好
直播行业发展迅速 国家政策最佳辅助
网络直播是可以同一时间透过网络系统在不同的交流平台观看影片,是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交方式,网络直播平台也成为了一种崭新的社交媒体。主要分为实时直播游戏、电影或电视剧等。
网络直播吸取和延续了互联网的优势,利用视讯方式进行网上现场直播,可以将产品展示、相关会议、背景介绍、方案测评、网上调查、对话访谈、在线培训等内容现场发布到互联网上,利用互联网的直观、快速,表现形式好、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受众可划分等特点,加强活动现场的推广效果。现场直播完成后,还可以随时为读者继续提供重播、点播,有效延长了直播的时间和空间,发挥直播内容的最大价值。
我国网络直播始于2005年,支持直播的平台数量少,相关技术不成熟,9158最先开创视频聊天业务,呱呱、YY、六间房等跟进者涌现,形成直播模式的雏形;2009-2013年之间,进入启动期,多个PC端直播平台入局;2014-2016年进入爆发期,主流视频网站纷纷布局直播业务;2017年至今,我国直播行业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并不断涌现新的直播平台。
头部平台运作频繁 资本市场认可其发展前景
2018年直播行业融资明显向头部平台集中,资本催化行业新一轮洗牌,直播平台在体量和发展前景上差距进一步拉大,头部平台掀起上市热潮,寻求资本盈利机遇,加剧资源和流量的集中效应,二线平台通过合并或深入合作“抱团取暖”,实现资源整合、互利共赢。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B. 2019直播发展趋势如何
随着自制综艺、5G技术、虚拟直播等在线直播新浪潮的出现,在线直播平台用户规模持续上涨,2019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预计将超5亿人。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自制综艺方面,近六成受访直播用户愿意观看直播平台的自创综艺且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其中,花椒直播平台自创节目最受受访直播用户青睐,大批专业主持人进驻花椒直播平台为花椒直播输出优质内容提供了重要保障。
用户对直播平台自创综艺节目前景持乐观态度,56.2%的受访直播用户认为直播平台自创综艺节目发展前景一般,近三成受访直播用户表示看好。在直播带货方面,四成受访直播用户偶尔会选择购买明星/网红电商直播推荐产品,并且选择消费的女性用户占比超过男性用户,而衣物是直播平台用户最常购买的直播平台商品品类。内容垂直化或将成为在线直播行业竞争的主旋律,平台将更多把内容聚焦在某一特定用户群体的需求。
未来直播行业内容垂直化趋势将更加明显,除了娱乐、游戏直播外,包括教育、电商等细分市场或将涌现新的市场机会。
2019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将超5亿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预计将超5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中国在线直播行业仍将保持稳健发展,行业后续将持续围绕专业化以及商业化展开激烈争夺。
中国在线直播行业发展趋势解读
5G助力在线直播行业升级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5G技术“高带宽”“低延时”“连接广”的三大特性将对直播体验带来极大的改变,由于带宽的增加,用户的视觉体验感将增强,低延时和多人连接将使用户在参与感、互动感得到极大的提升,后续厂商还会根据5G的特性开发新的内容和玩法,5G技术将在直播行业占据重要地位。
直播内容垂直化或成市场竞争主旋律
随着用户红利的逐渐减退,内容垂直化或将成为在线直播行业竞争的主旋律,平台将更多把内容聚焦在某一特定用户群体的需求。此前,直播行业已形成了泛娱乐和游戏直播两大内容板块。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直播用户群体越来越成熟,对直播内容的需求也会变得更专业化,未来直播行业内容垂直化趋势将更加明显,除了娱乐、游戏直播外,包括教育、电商等细分市场或将涌现新的市场机会。
优秀主播养成生态渐成
当前,各大直播平台的的流量主要部分仍由头部主播产生,直播平台运营的成本很大一部分也投入在头部主播身上,头部主播是直播行业的稀缺资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直播平台将更加依赖自身的主播培养生态来产生优质主播,包括花椒直播、映客直播等已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主播养成生态,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建立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直播商业化探索新途径
当前直播平台的营收大多来源于直播打赏以及商业广告,在行业发展逐渐成熟的背景下,创新商业化路径探索也将成为平台发展的重要课题。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线直播的商业价值仍待进一步开发,包括自创综艺、电商应用、教育直播等细分领域,适配用户以及企业需求,打造多元直播模式,实现平台商业化的有效升级。
以上内容节选自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研究报告》
C. 直播带货这个产业链条有哪些成员组成
1. 供给方
一般是品牌方、工厂、直播平台、直播机构,内容平台(快手、抖音、小红书等)。
直播带货中,品牌是为主播提供金钱和产品的一方,平台是帮助主播对接用户的。品牌之所以选择直播带货这样一个形式其实是因为现在的推广成本高,推广后效果也不佳,电商带货是一个可以让用户购买并且使用的一个产品,这样有助于品牌帮助新品获取第一波的用户,同时借助这波用户的体验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到这个产品,也会形成一批忠诚用户。
其次品牌可以通过直播带货这样一个形式来拉高店铺的评分,用一部分产品的亏损来换取店铺整体评分的拉高,不仅仅是可以请主播,现在淘宝平台也开始支持店铺自播(店铺的老板等自己来卖货)虽然效果没有请主播来但是效果也是不错的。
2. 链接方:主播
在直播带货中,主播是作为一个品牌和用户之间的一个桥梁的一个角色,通过用户对自己的信任以及用户的数量跟品牌砍价获得更低的折扣,以实现用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购买优质商品的目的。
3. 需求方:用户
通过看主播的视频和文章了解主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时决定他挺有趣的,无聊了看看直播,在看直播的时候通过主播的介绍以及自身的需求来购买产品。
这些角色构成了直播带货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中主播作为一个新的链接渠道,比起原来的电商平台这个链接渠道对用户来说购物的目的性更低,更像是娱乐性的。
D. 为什么直播行业危机渐显
美国投资银行高盛9月发布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视频直播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直播行业从产生到现在不过几年的时间,便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而在如此高速的野蛮生长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许多危机正在逐渐显现出来。
“高速路”上有危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占网民总体的45.6%;而截至2016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与半年前相比,网络直播的用户规模和在网民中的整体占比皆出现下降。直播平台的日子也并没有那么好过,某直播平台活跃用户数量的峰值是在今年1月,达到2516万人,而8月已经下降至1230万人,严重缩水;更有上百家直播平台关闭。断崖式的数据滑坡警示,直播行业已经不再是那个站在风口就能飞的宠儿,行业发展面临转型。“高速路”上危机已经显现了出来。
与下降的用户数据相比,不断见诸报道的直播行业乱象则更让人担忧。涉黄涉暴的内容充斥在某些直播平台当中,靠“打擦边球”来吸引用户关注、获取收益被部分平台和主播奉为准则;一边是失去理智地巨额打赏主播让人不解,一边则是主播靠打赏一夜暴富的故事不断冲击着社会承受力的底线……
直播平台的门槛相对较低,蜂拥而上的主播,水平参差不齐,收入差距明显,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良莠不齐的内容、急功近利的心态,则让直播行业出现在大家面前的面孔真假难辨,同质化的内容在用户眼中正在慢慢失去吸引力;单一僵化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打赏来变现的方式,让直播行业少了些许稳步前行的动力。
E. 网络直播教学的市场会不会随着当前形势逐步消失
我现在所使用的小鹅通,他可以在店铺内嵌入自主开发的教学型应用,也可以在线购买合适的教培扩展哦。
F. 互联网直播行业是否存在危机渐显
最近,美国投资银行高盛发布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视频直播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直播行业从产生到现在不过几年的时间,便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而在如此高速的野蛮生长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许多危机正在逐渐显现出来。
与下降的用户数据相比,不断见诸报道的直播行业乱象则更让人担忧。涉黄涉暴的内容充斥在某些直播平台当中,靠“打擦边球”来吸引用户关注、获取收益被部分平台和主播奉为准则;一边是失去理智地巨额打赏主播让人不解,一边则是主播靠打赏一夜暴富的故事不断冲击着社会承受力的底线……
直播平台的门槛相对较低,蜂拥而上的主播,水平参差不齐,收入差距明显,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良莠不齐的内容、急功近利的心态,则让直播行业出现在大家面前的面孔真假难辨,同质化的内容在用户眼中正在慢慢失去吸引力;单一僵化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打赏来变现的方式,让直播行业少了些许稳步前行的动力。
“危机”,有危险,又有机会。对于当前的直播行业来说,能否在“危”中抓取到前进的机遇,关键要看能否涵养一种良性循环的直播生态。
需要稳固直播行业的根基。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里,仅靠一时哗众取宠的表演难以获得网友们的青睐,只有那些优质的内容才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而要保障优质内容源源不断的供给,关键在人。直播平台中的主播也应当正视自己的身份定位,如果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提供大家真正需要的信息,终究要被淘汰。
保证直播行业的营养供给。直播平台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平台价值,为直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而不是只是抱着打赏的收入不思进取。作为一个平台,不仅要生产很多好看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应该把最好看、最有价值的、最有温度的、大家最感兴趣的内容推到不同用户的身边。
将直播行业置于阳光之下。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其单纯的行业自律在其快速发展阶段难免产生漏洞,所以也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治理和引导。随着越来越多监管措施的出台,直播行业正在慢慢走到阳光之下。
有专家指出,无论平台和传播形式如何变化,内容是核心,服务是王道。谁离用户最近,谁就能最大程度上分享社交红利。新闻不是刚需,智能化服务才是出路。大家欢迎的,正是一个贴近用户需求的良性循环的直播生态。
G. 国家禁止直播行业的发展,会对国家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直播行业泛滥,年轻人不工作,社会经济总量大幅减少。直播行业替代影视广告内、新闻资讯,容大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减少社会管理费用。直播行业不能禁止。但过犹不及,程度上限制是使社会生产与消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0-11-2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H. 网络直播行业兴起,发展前景被人看好,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
网络直播乱象仍然存在
近日,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网络文化工委在其官方微博上喊话斗鱼,希望斗鱼能够“严守平台内容安全生命线”。
事件的起因,是明星陈冠希带孩子逛街时被斗鱼某主播进行直播,陈冠希认为这一行为侵犯了其与家人的隐私权,对此非常不满从而怒斥该主播。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网络文化工委发文指出,该事件充分暴露出斗鱼在内容监管方面的不足与缺陷,同时也体现出斗鱼应对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承担更大的责任。
这几年,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网络直播中的违法违规现象已大量减少。然而,侵犯他人隐私、打色情擦边球、传播低俗信息等乱象仍然存在。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近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的网络直播乱象与前几年相比有着很大不同,与前几年的涉黄涉暴等违法违规行为相比,现在更多的是侵犯他人隐私、宣扬封建迷信、传播低俗文化等乱象。
“网络直播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能挑战公序良俗。对此,有必要通过立法的方式加以规范,在对危害网络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界定的同时,设置不得违反公序良俗的兜底条款,推动建立一个有效的互联网行为规则。”朱巍说。
打“擦边球”低俗现象仍存在
4月8日,四川荣县公安发布通报称,2018年以来,唐某某(女)为博取眼球、增加粉丝和视频观看量,在农田中拍摄穿着鲜艳暴露、佩戴红领巾的捕鱼视频,以“宜宾盈盈”账号在某直播平台先后上传剪辑后的视频,视频播放量高达300余万次。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警方依法对其予以行政拘留十二日并处罚款一千元,责令其删除相关视频。
在朱巍看来,该女主播所做的事情,正是当前网络直播中最常见的乱象之一——传播低俗文化。
朱巍认为,随着近些年相关制度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大,违法违规的现象已经基本在网络直播中消失,但更多的是开始打“擦边球”。
“像女主播衣着暴露戴红领巾捕鱼这种低俗行为,在网络直播中比较常见。事实上,这种现象几乎从网络直播出现时就已存在,与色情等违法行为相比,这种行为主要是违反公序良俗,更多是处于一种比较隐晦的灰色地带。”朱巍说。
事实上,监管部门对于网络直播乱象的整治早已展开,并且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规。
2016年12月1日,《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对网络直播平台的主体责任、用户准入审核要求、黑名单通报制度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同时,相关部门依然保持对网络直播乱象的高压态势。
4月9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近日,为严厉打击传播低俗信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环境,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上低俗信息专项整治。
此次专项行动于2019年4月启动,将持续开展8个月,综合运用行政管理、行业规范、道德约束等多种手段,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清理网络传播淫秽色情和夹杂淫秽色情信息内容;以“性”为卖点,不适合传播的内容;宣扬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网络恶搞、调侃等迎合低级趣味的内容;宣扬暴力、血腥、恐怖、残酷的内容等。
小直播平台仍然乱象丛生
而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给直播行业带来一定冲击。2019年1月15日,抖音总裁张楠公布了抖音的最新用户数据,截至2019年1月,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突破2.5亿,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97亿,较2017年底减少2533万,用户使用率为47.9%,较2017年底下降6.8个百分点。预测2019年中国直播行业用户规模可能有所下降,部分流量转至短视频,2019年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将在3.9亿人左右。从体育、游戏、真人秀、演唱会四个细分内容领域来看,游戏直播用户使用率基本稳定,体育直播用户使用率略有下降,演唱会、真人秀直播用户使用率分别下降6.2、8.8个百分点。
2017-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及使用率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未成年少女怀孕、衣着暴露与搔首弄姿、公然调侃国歌……为了争夺巨大的市场,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网络直播平台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放任主播以一种低俗乃至违法违规的行为来吸引粉丝。
然而,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终究是“反误了卿卿性命”——近年来,国家网信办接连重拳出击,近百家直播平台因内容涉嫌违规而被监管叫停。而且,整顿的风暴依然在持续,针对网上低俗信息的专项整治已经开始。
除了监管部门的大力整治,网络直播平台也在洗牌
艾英咨询合伙人丁洁认为,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一些正规守法的平台通过发展线下或者和体育、电竞等行业捆绑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发展渠道,也有平台试图通过黄色内容吸引流量,后者肯定是不会长久的,是平台管理者短视且不计后果的手段。过去这两三年时间已经证明,不法平台已经被淘汰。未来,直播平台会继续洗牌。
如今,经过外部整治和内部革新的网络直播,基本完成了从“蛮荒的上半场”到“文明的下半场”的过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网络直播正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更好,但一些阴暗的角落仍然存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田丰认为,经过多轮治理,国内主流直播平台在主播管理、内容把关、现场监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自查自纠规则,但一些隐藏在互联网世界角落里的小直播平台仍然乱象丛生。
田丰指出,小直播平台大都是通过非正规手段、地下运营的“黑直播”,主要使用论坛评论区、弹出式小广告以及部分非法网站来传播,在直播内容上没有底线,尤其以淫秽、色情、裸露内容居多,在直播形式上甚至出现明令禁止的“一对一”直播形式。
然而,由于运营成本低、流动性强、匿名性等原因,对小直播平台进行治理难度非常大。
“这些现象也说明,网络直播从乱向治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单方面的力量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靠监管部门、直播平台、网络主播等各方主体的合作。”朱巍说。
立法应对禁播内容进行列举
对于网络直播中存在的低俗行为等乱象,专家建议立法进行规范。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张鹤认为,网络直播空间虽具有个人属性特征,但是互联网也具有更多的公共空间的属性。因此,坚守法律底线和遵守公序良俗,应当成为网络直播中最基本的常识。
张鹤建议,在立法时,对《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实施以来的经验加以总结,采取列举式将法律禁止直播的内容、行为等具体化,从而提升法律的可操作性。
广东省律师协会政府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委员陈一天认为,除了对法律禁止的网络直播行为进行列举,还应设置兜底条款。
谈到网络直播,陈一天对“两主播直播在宜家过夜”事件记忆犹新。
2016年12月的一天晚上,一男一女两名主播进入北京市四元桥的宜家商场,直播挑战“在宜家过夜”。两人藏在衣柜里,试图直播在宜家过夜情况,不过很快被商场的安保人员发现。
在陈一天看来,两主播之所以会实施“宜家过夜”行为,在于该行为违反了常理和通常的认知,会产生吸睛的效果,虽然并未明确违反法律规定,最终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这样一种行为是不应当被提倡和仿效的,因为他们违背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基本合同习惯,违反了善良风俗。
陈一天认为,直播是新鲜事物,其行为规范难以为过去的法律所涵盖。而且,违法侵权行为的种类难以穷尽式列举,因此必须要有“不能违反公序良俗”作为兜底条款,即不能违背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基本要求,否则就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互联网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不是没有界限,而是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政策。网络直播同样如此,不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能违反公序良俗。”朱巍说。
朱巍认为,立法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平台的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方向和指引。
“在网络直播乱象的治理中,平台的审核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平台的人工智能算法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法律要告诉平台,哪些东西是违法的。当然,这个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却需要做下去。”朱巍说。
I. 直播带货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直播带货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2020年企业直播市场爆发 头部平台已经显现
企业直播是面向企业级用户提供的直播服务。截止到2020年3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5.60亿,占网民整体的62.0%;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2.65亿,占网民整体的29.3%。互联网与我国居民的工作、学习、生活融合度日益加深,国民网上看直播来购物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叠加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进步迅速,为企业直播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企业直播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企业直播可以为大中小型企业提供直播服务,能够提高企业关注度、培养用户忠诚度、促进消费者产生直接购买行为,在降低企业运维成本的同时,扩大企业营业收入。2016年,我国企业直播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16-2019年,我国企业直播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8%,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企业直播产业链覆盖范围广泛,主要有CDN供应商、云服务商、AI技术提供商、硬件供应商、企业软件提供商、企业直播服务平台、渠道/媒体方、企业客户、直播用户等。我国直播行业发展时间较长,产业链布局较为完善;并且,直播行业经过激烈洗牌,行业发展规范化、专业化、多元化趋势明显。这些良好因素都为企业直播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与普通直播相比,企业直播需要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行业进入技术门槛较高。我国企业直播行业中,优秀平台主要有微赞、微吼、展视互动、保利威、CC视频、百家云、目睹直播等。与普通直播客户相比,企业客户对提供直播服务平台的规模、技术、服务能力等要求更高,因此我国企业直播市场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直播平台手中。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6月份我国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将首次在网上举办,会进一步加强我国企业对线上渠道的重视度。企业直播已经成为我国较多企业扩大品牌知名度、增加消费者粘性、提高营收的重要方式,未来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现阶段,我国企业直播行业中的头部平台已经显现,市场正在逐步向头部企业靠拢,非头部企业若没有技术突破,未来市场空间将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