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趋势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1-02-06 16:25:13

『壹』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指什么

一、农业:
GDP: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GNP: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农业的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
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2)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由我国农业现状决定: (1)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2)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3)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
3.由建国以来我国历史经验证明:农业发展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就快
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1. 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2. 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途径:1. 含义:粗放向集约转变
2. 核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1)靠政策
(2)靠科技:靠科技:a教育,提高全体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b农业、科技、教育结合,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
(3)靠投入: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共同投入
(4)靠产业化经营::a措施: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b目标:把农业生产改造为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大生产c重要性: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
(5)靠产业结构调整
二、工业:
分类: 1. 重工业: 生产资料 2. 轻工业: 消费资料
地位 :国民经济的主导 表现在: 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作用: 1. 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和装备(2)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3)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4)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5)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重要性: 1. 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这个国家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2. 要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工业
三、第三产业:
层次: 1. 流通部门 2.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 3.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4.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发展条件: 1. 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2. 社会分工细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3. 一二产业产率高,就业人口比重下降,为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4.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变化,提供市场5.国际经济技术交流
作用: 1. 方便消费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 促进一二产业3. 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重要性: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1.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
2.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程度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 1. 由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
2.由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决定: 原因:(1)一二产业产率低,劳动力束缚(2)认识上重视工业,轻视流通、服务行业
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1. 有效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2. 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3. 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第三产业的途径、措施:1. 发展现代服务业2. 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3. 面向居民消费,促进服务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4. 明显增加服务业增加值明显增加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四、三大产业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1.第一产业为二三产业奠定基础
2.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
3.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一二产业进步

『贰』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是什么

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

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产业、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趋势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的40年,我国产业规模体量不断壮大。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制造业表现亮眼。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工业体系不断完善、门类齐全,钢铁、汽车、手机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服务业快速增长,较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我国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新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加快从以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工业和原材料型重化工业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海关保税区等一批产业园区,集聚发展相关产业。各省区市建立的各类产业园区,有效推动了我国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成为拉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增长点。

『叁』 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又称第三次产业) .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这种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当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主要是:(1)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3)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我国就业压力。(4)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
第三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中,分为15个门类即自F类到T类计48个大类,为分类最多的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第三产业
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可以认为是现代物流业)
51 铁路运输业
52 道路运输业
53 城市公共交通业
54 水上运输业
55 航空运输业
56 管道运输业
57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58 仓储业
59 邮政业
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0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61 计算机服务业
62 软件业
H 批发和零售业
63 批发业
65 零售业
I 住宿和餐饮业
66 住宿业
67 餐饮业
J 金融业
68 银行业
69 证券业
70 保险业
71 其他金融活动
K 房地产业
72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3 租赁业
74 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75 研究与试验发展
76 专业技术服务业
77 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78 地质勘查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9 水利管理业
80 环境管理业
81 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82 居民服务业
83 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84 教育
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85 卫生
86 社会保障业
87 社会福利业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8 新闻出版业
89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90 文化艺术业
91 体育
92 娱乐业
S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93 中国共产党机关
94 国家机构
95 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
96 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
97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T 国际组织
98 国际组织

『肆』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指的是什么,谢谢.

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

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产业、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趋势扩展阅读: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为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联合国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现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订本。这套〈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分为A-Q共17个部门,其中包括99个行业类别。

这17个部门为:

A、农业、狩猎业和林业;

B、渔业;

C、采矿及采石;

D、制造业;

E、电、煤气和水的供应;

F、建筑业;

G、批发和零售、修理业;

H、旅馆和餐馆;

I、运输、仓储和通信;

J、金融中介;

K、房地产、租赁业;

L、公共管理和国防;

M、教育;

N、保健和社会工作;

O、社会和个人的服务;

P、家庭雇工;

Q、境外组织和机构。

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就是参照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而制定的,因此产业划分与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基本一致。

『伍』 什么是第三产业,第一第二又是什么呢

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太相同,但大致相同,中国的产业分类是:
第一产业为农业:林,内牧,渔业
第二产容业为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煤气的制造和供给业
第三产业指出一,二产业外的其他产业
一般来说,三个产业分别是农业,工业,服务业。

『陆』 第一 二 三产业之间的关系

1、从产业之间的关系看,在现代社会中,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

2、第三产业是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并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再分配。

3、但第三产业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有其独特的作用。比如软件行业可以大幅提高其他行业的工作效率;外贸行业通过进出口使资源配给最优化;娱乐行业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4、从实践的角度:第三产业主要是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服务的,如果第一第二产业没有比较高的受益的,第三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6)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趋势扩展阅读:

划分

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水电油气、医药制造;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教育、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战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进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值和就业人员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其变化趋势是:

起初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随后包括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这种变化趋势在发达国家比较突出。

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除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外,总的说来其产业结构层次都相对落后,转变的进程也不快。但从变化趋势看,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三大产业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① 第一产业为第二三产业奠定基础;

② 第二产业是三大产业的核心,对第一产业有带动作用;

③ 第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步。

『柒』 何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次产抄业划分规定

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制定本规定。

二、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三、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1985年制定的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同时废止。

『捌』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怎样才能同步发展

第一产业(primary instry):又称第一次产业。
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的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内产业部门。指容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其范围各国不尽相同。一般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和采集。

『玖』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是什么

产业划分,世界各国不完全一致,但基本均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

比如,粮农、菜农、棉农、猪农、豆农、渔民、牧民、瓜农、茶农,以利用生物的自然生长和自我繁殖的特性,人为控制其生长和繁殖过程,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一类行业。

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比如,注塑工、操作工、压铆工、缝纫工、焊工。传统产业经济理论中对产业划分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指以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产业部门。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产业、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比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行业。

(9)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趋势扩展阅读:

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

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但进入60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三产业拥有20万亿元左右的潜力,即使在第二产业增长减速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能够保持近中期经济持续增长,且经济总量有望超过美国,而要长期保持世界最大经济体地位,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成为世界新的创新中心。

阅读全文

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