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应该实施哪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行业管理
(二)制定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三)建立健全投融资保障机制
(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五)培育优势核心企业
(六)完善新材料技术标准规范
(七)大力推进军民结合
(八)加强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
(九)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❷ 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域"十三五"规划 何时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29日向记者透露,包括新材料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在编制并即将出台。其中,为将石墨烯打造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工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导建立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积极组建石墨烯产业联合创新中心。
周长益表示,中国正进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推进新材料,推进关键材料升级换代的新时期。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虽然放缓,虽然前三季度原材料工业增速高于工业增速仅1个百分点,但产能过剩行业下行压力很大,所以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整体来看,原材料工业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尽快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
❸ 新材料产业的国内发展
新材料产业在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新材料、轻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石墨材料、建筑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产品及技术水平具有特色与优势,初步形成了以大庆为中心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以牡丹江为主的特种陶瓷材料产业基地,以中心城市为主的建筑材料产业基地,以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和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铝镁合金材料产业化基地,以黑河、绥化为中心的硅基材料生产基地。在纳米材料、玻璃钢、石墨材料、焊接材料等方面正在逐步形成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随着全球家电、电脑、电动工具和玩具等产能加速向我国转移,为此,我国正逐渐成为全球改性塑料最大的潜在市场和主要需求增长动力。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填充母料、各种功能母料和改性专用塑料产能达数百万吨,成为我国塑料工业实力强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并在学术、技术和产业等方面,成为最为活跃、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为我国塑料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我国改性塑料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改性塑料产量也由2000年的32万吨上升至2008年的34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34.37%,表观消费量由2000年的72万吨上升至2008年的39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3.59%,到2011年,我国改性塑料产量约为750万吨,预计2012年可达853万吨。
❹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
一、新材料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
二、区域式发展模式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三、上下游产业整合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
四、着重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研发、生产与应用逐步形成一体化
五、新材料产业国际转移日益加快,产品技术走向国际市场
六、民营资本与技术结合,形成新的投资模式。
❺ 发展新材料产业就业方向
现在好的,你进来已经晚了;未来好的,现在珍惜的人不多。社会急功近利的人太多。
新材料产业对我们国家还是太落后,什么智能材料、记忆材料、合金材料、超导材料、特种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等,都非常欠缺,严重影响制造业的进步。
但材料产业出个大成果也相当不容易,要是出了也不得了。没有苦行僧式的研究修行,也就没有材料产业的辉煌前景。不想潜心,最好别干。
这跟环境工程还不一样,那是个务虚的专业,真想干点名堂不大可能。
❻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工信部《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新材料
重点发展的新材料有:稀土功能材料,稀有金属材料,稀有金属材料,其他功能合金。想了解更多可以上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上查找 相关资料,上面还有关于新材料产业规划的一些案例
❼ 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大工程有哪些
(一)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专项工程
(二)碳纤维低成本化与高端创新示范工程
(三)高强轻型合金材料专项工程
(四)高性能钢铁材料专项工程
(五)高性能膜材料专项工程
(六)先进电池材料专项工程
(七)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示范应用专项工程
(八)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专项工程
(九)生物医用材料专项工程
(十)新材料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工程
❽ 新材料产业有哪些特点
"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具体涵盖:新材料本身形成的版产业;新材料技术及权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❾ 什么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集聚发展试点
为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
自2012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选择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广东省、深圳市等中东部五省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工作。为全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其他省区继续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4个产业领域15个重点方向开展集聚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