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当前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哪几类,举例说明
根据功能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分为四种类型:产业型、机构型、博物馆型、都专市型。
1、产业型。这类型的文属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积极的外形、地方文化、艺术和工艺传统为基础而建立的。此类园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工作室效应”和“创意产品的差异。”。
2、机构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产权转让和象征价值为基础而建立。其基本特征是有正规机构,并将产权和商标分配给受限制的生产地区。
3、博物馆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网络外形和最佳尺寸搜寻为基础而建立。园区通常是围绕博物馆网络而建,位于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市区。其本身的密度能造成系统性效应,吸引旅游观光者。
4、都市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信息技术、表演艺术、休闲产业和电子商务为基础而建立。通过使用艺术和文化服务,赋予社区新生命以吸引市民,抵抗工业经济的衰落,并为城市塑造新的形象。
前瞻产业研究院创意产业园建设行业研究小组表示,尽管目前创意产业暴露出了各种问题,但从整个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创意产业仍有广阔前景。一些地方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中把发展创意产业园区提到了重要位置,在积极的产业政策推动下,创意产业园区也将迎来美好的发展前景。
② 论述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媒体艺术结合最为紧密的产业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媒体艺术结合最为紧密的产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的原创网络文学网站,比如起点中文、北京纵横网络等,把传统的纸面上的文学写作和阅读,转化到了互联网上,形成了一个从业者和消费者众多的庞大产业链,并衍生出了手机阅读、剧本改编、游戏改编等等相关行业。其他的还有:电脑算命(这个真心碉堡了)、电脑签名设计、电脑家居设计、影视特效制作、中国好声音等等……
③ 请举例说明为什么旅游业会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至少两点)
不知道你要怎么样的答案。
如果从数据上说:2012年云南旅游业总收入为1702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左右,一般意义上,旅游收入占8%以上即为支柱产业。
另一方面,从区位上讲,云南地处西南边疆,相对旅游产业,其它产业无法做到旅游产业的循环性,可持续性和产业带动性;从自然资源上讲,云南省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适宜发展旅游产业;再者云南人文资源独特,特有的民俗文化,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文化保障;其它方面不一列举。可以网络。
文化产业是符合国情特点,有利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内略性新兴产业容
1、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是符合我国国情特点,有利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容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3、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广泛的关联带动作用
4、文化产业具有就业容量大和灵活就业的特点,是吸收大学生、研究生等知识阶层就业的重要产业部门
5、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主要支撑性产业
⑤ 什么是文化产业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为提升人类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品质而提供的一切可以进行商品交易的生产与服务,都可以称之为文化产业
不用的地区或者说部门有着不同的分类 下边是其中的一种:
1.书报刊出版、印刷和发行业;
2.文化艺术业;
3.文物保护业;
4.广播电影、电视业;
5.文化娱乐业;
6.体育;
7.摄影及扩印业;
8.园林业(包括公园、动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
9.广告业。
特征:
1.它应该具有提升人类生存尤其是生活品质的内涵,更应该注重于提升人类精神生活品质的内涵。
2.它应该具有可以进行商品性生产、流通以提供人们消费的特性。
3.它应该与虽然可以提供人们消费但同时又具有商品性特征的某些纯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如公共图书馆)相区别。
举例来说:
通信文化产业
现代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宽带技术、多媒体传播、数字化与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的经济与文化运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飞速发展的电子、数字通信、信息技术给当代社会产业结构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由此诞生了通信文化产业。
⑥ 举例说明如何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实现文化科技与经济的融合
乔布斯的苹果经营实例就是非常现实、非常完美的诠释。
苹果品牌回通过创意实现了文化、科技答、经济的融合。
苹果是一项科技发明或者说是科技产品,形成了其独特的苹果文化,科技与文化实现了融合。苹果的经营实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通过资本的运作和投入,苹果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不仅仅是科技的提升,文化也逐渐被世人接受和追捧。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希望可以帮助你!
⑦ 举例说明文化产业的强大与否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作用。8号之前要。1100字左右。
文化的创造能力
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机械厅展出世界上最强有力的机器──科利斯蒸汽机。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的还有缝纫机(现藏美国工业博物馆)、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
1878年,巴黎世博会,贝尔发明的电话机首次亮相。
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建造了300米高的主题塔──埃菲尔铁塔。当年的主题塔如今仍雄踞巴黎,成为今日巴黎乃至法国的永久象征,也成为世博会历史上灿烂的一笔。
1904年,圣•路易斯博览会,展出了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其标志物是一个巨大的原子结构模型,象征着安全、和平地使用原子
1964年,纽约世博会。因组织者违反国际展览局的规定,对参展国家和地区以及私营公司收取租金,所以这一届世博会并没有得到正式批准,欧洲大部分国家也没有参加。在只有36个国家和地区参展的情况下,组委会不得不邀请美国的21个州加入进来。美国许多大公司也出资兴建自己的展馆,展馆总数达到140个。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德国媒体自世博会开幕以来,作了大量的报道,认为世博会为德国创造了3万个就业机会,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声誉,改善了德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消费需求,还带来了额外的税收。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产出影响”将达到794.77亿元人民币,其中“增量消费”468.64亿元人民币。园区内外,更可带动62.7万人的就业。带动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升级发展,提升上海的城市形象与中国的国家形象。
因此,可以看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映经济、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现在文化经济越来越“值钱”。文化经济化是指文化越来越具有经济价值,文化已经开始作为产业进入市场。文化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化,它已进入了社会生产领域。或者反过来说,经济活动渗透到了文化领域,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生产、文化经营的产业──文化产业。并且文化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可见,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生产力,它被认为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和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的互动与结合,使文化的载体、文化制作与传播的形式更加现代化、多样化。而文化的载体、文化制作与传播形式的现代化、多样化,也使文化的表现力、感召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和提高。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已成为参加政治生活的必要条件。此外,由于经济和科技发展形势的变化,文化已经成为进行政治斗争、国际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一些西方国家总是企图把自己国家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其他国家。对文化市场的争夺不仅仅是争夺票房价值、争夺经济效益,更主要的是对受众对象的争夺,对受众注意力这种特殊的稀缺资源的占有,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舆论的控制与引导。因此,失去文化市场就意味着失去政治优势,意味着政治影响力的萎缩和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