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宿今年发展的怎么样
原标题:民宿行业市场扩容下矛盾激化 民宿监管堵不如疏
行业标准和规则迫切建立
近期,全国部分地区城市民宿经营者遭遇尴尬境地:不少小区禁止民宿进入,安全、卫生、扰民等问题成为民宿标准规范及监管举措制定亟待解决的问题。预计到2020年,民宿市场将达到300亿元规模。市场扩容趋势明显,而争议和矛盾也在加剧,民宿业前景与钱景究竟如何?业内人士认为,民宿业健康发展还需权威部门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则。
市场扩容下矛盾激化
民宿的“两面”在成都得以真实展现:快速发展、争议矛盾扩大化。去年成都的民宿订单量位居全国第一,但与小区居民等方面的矛盾随之扩大。
事实上,自民宿落地始,围绕其产生的争议和矛盾就未曾断过。一方面,民宿市场扩容明显,有野蛮生长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民宿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主要共享住宿平台的国内房源数量约300万套;参与者人数约为7800万人,其中房客约7600万人;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约145亿元,同比增长70.6%。
另一方面,诸如成都小区的民宿争议和矛盾呈激化及地域扩散趋势。重庆、昆明等地都曝出小区业主与民宿经营者、入住者之间的矛盾。
围绕民宿的争议和矛盾扩大的原因很复杂,是多点共同作用导致的情况,民宿行业触碰到了相关行业的蛋糕,比如酒店行业和旅馆行业,以及部分民宿经营者确实对民宿疏于管理等。
行业标准缺失
关于民宿,其实不乏政策支撑。记者发现,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到,“积极发展绿色饭店、主题饭店、客栈民宿、短租公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
现在的民宿处于无法可依、无标准可执行的状态,自己在经营民宿中有一套标准,但属于主观标准,无法对同行进行约束。因为没有可执行的标准,也就没办法约束民宿经营者的行为,很多问题无从解答。理想化一点来看,如果民宿所有的房客都由房东或专门人员亲自接进房间,并提醒注意事项,这对其他业主造成的影响将可能非常有限,但如果任由房客自己在小区内乱找,拿着手机通过入住密码入住,问题就可能增加。
现在的绝大多数民宿标准,不管是政府制定的还是行业协会制定的,都是推荐性的标准,没有强制性的。这使得标准的约束作用有限。民宿的标准可以市场化操作,类似国外的很多行业标准都是第三方机构来设定的。
民宿监管“堵不如疏”
在没有统一标准可参考的现状下,民宿业及相关行业希望通过成立自治组织,来规范和推动民宿业更健康发展。8月15日,成都住宿业协会民宿及客栈分会成立;广东省表示将指导成立广东省民宿协会,制定广东省民宿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更早前,海南省旅游民宿协会成立,杭州、云南、北京、江苏等地已成立类似机构。
民宿的行业自治(自律)组织有助于行业从业者规范自己的行为,减少摩擦,对促进行业自我管理会有积极意义。
宿的监管“堵不如疏”,“疏”包括制定规则,包括规定住宅小区内民宿和居住比例,确定民宿入住登记规范、房客接待标准等,“说白了就是有一个标准的规范,大家都去遵守执行。
归根结底还应该是多方面共同努力,包括政府部门的法律法规建设、平台的约束与管理、从业者自身的自律与素质的提高,当然也包括民宿使用者和业主对民宿的更深入的理解和包容,这几点共同作用应该会让民宿走向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
B. 发展民宿经济链前景如何
原标题:民宿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三大建议推动可持续发展
民宿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标准住宿产品,目前的市场认知较为混乱,在国内还没有唯一的定义。客栈民宿,是根据当地旅游发展情况自建、租赁改造或拿地开发的小规模旅游住宿功能产品,并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与市场需要,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体验服务的非标准住宿产品。我国旅游行业是民宿行业发展的奠基石,依托现阶段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民宿行业也迈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在线民宿预订市场交易规模分析及预测
随着旅游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升级,国内民宿行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民宿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客栈民宿线上注册量总数达到50200家,较去年增加近8000家。。2015年和2016年是在线民宿市场发展高峰期。2017年中国在线民宿预订市场交易规模达127.1亿元,同比增速64%,预计2018年在线民宿交易规模将达177.2亿元,预计到2020年民宿市场交易规模能达到300亿元规模。
当前,民宿经济呈现蓬勃态势,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总体上判断,我国民宿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无序、规划滞后、监管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经营管理不规范、创新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为此建议:
加强规范管理,注重政策引导
2017年10月1日,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正式实施,填补了民宿行业管理上的空白。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也陆续出台地方法规,对民宿的发展进行引导、支持和规范。但纵观全局,关于民宿法律界定和配套政策滞后,民宿行业长期游走于无法可依的“灰色地带”。各级政府应及时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对民宿的性质、规模、特点、从业主体、税收管理等方面进行界定。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准入门槛和审批办法,对符合达标要求的民宿发放证件,将其纳入管理体系。要明确主管部门及其相关责任。成立民宿经济服务管理协调机构,旅游、公安、消防、工商等职能部门共同管理、协同推进,为“民宿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要制定合理的扶持政策,通过贴息贷款、税费优惠、危房安置等形式,有效保障民宿业的发展。鼓励成立民宿协会,加强民宿经营者的自律和自我管理。
强化规划引领,科学协调发展
各级政府应把民宿经济纳入政府旅游规划,明确重点发展区域,形成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定位科学、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民宿发展规划。鼓励有条件发展民宿的各级政府制定本区域民宿经济发展规划。要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引导民宿经济产业链延伸,拓展民宿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环节,促进关联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注重适度开发,避免商业气息过浓导致乡土味流失,违背“民宿经济”发展的初衷,丧失原有的比较优势。鼓励原住民参与民宿开发,重视古村落活态传承,发掘民俗节日、民间故事,促进当地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和生态特色的融合。
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应加大对民宿发展区域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针对乡村民宿发展,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对民宿区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要完善环保措施,控制区域污染排放总量,避免出现超负荷承载。鼓励多元模式,坚持“民、商”并举,注重“民”办。创新投融资方式,鼓励工商资本投资、村集体牵头融资、农民资金入股、农房估价参股等多渠道融资,吸引有实力、有胆子、有理念的人先行带动,逐步完善民宿经营主体的内部激励机制,激活广大农村农民发展“民宿经济”的无限活力。加快民宿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形成“互联网+民宿”新模式,完善适应民宿发展的旅游散客服务体系。
C. 国内民宿行业发展呈现哪些趋势
不同于发展初期的散乱,国内民宿行业发展正呈现出品质提升、连锁经营、个性化服务三大趋势。随着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的升级、共享经济的盛行,高端民宿迅猛发展。在浙江省德清县,经过10年的发展,特色民宿已有150余家。其中以“洋家乐”为代表的高端民宿2017年接待游客49.8万人次,同比增长34.7%,实现直接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像裸心谷一张床一年产生的税收就能达到10万元。
“民宿+”正为这个行业发展带来更多个性化的可能。“随着莫干山镇民宿行业的迅速发展,民宿+农业、民宿+户外运动等多行业融合的‘民宿+’经济正日趋完善。”莫干山镇民宿行业协会副会长沈蒋荣说,千里走单骑莫干山项目由艺术酒店及民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区等多种新兴文旅业态交互组成;久祺国际骑行营打造专业级骑行运动和莫干山文化休闲相结合的综合生态休闲度假项目。来源:经济参考报
D. 如何打造以民宿为载体的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
最近因为工作原因走访了一些乡村,也思考了一点民宿产业,认识如下:
一个是当地大部分人也没有头绪怎么建设乡村旅游,许多人就是觉得我这里安静,风光好,有山有水……然后又几栋老房子,就希望有人来投资开民宿了。但这有个问题,就是目前来说,仅靠一栋民宿吸引游客过来玩的可能性很小,而到达民宿的交通是否便利和周边是否有景点和休闲娱乐场所是很重要的投资决策因素。
第二是民宿投资的稳定性如何,在有些地方已经有了纠纷,就是租赁合同签好了,但是发现这个民宿赚钱,原主人要涨房租,打官司也没用,因为有纠纷必定影响生意,做生意的,谁不想和气生财。
所以投资民宿前期还是要解决房产的使用权,并通过对当地的考察判断周边的业态环境。民宿本身房屋保有量并不大,地址选对不用太担心回不了本。
E. 民宿产业怎样助益乡村振兴发展
田中有水,水岸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坐在房间阳台,看外面麦浪稻田、葱郁大山,听脚下潺潺流水、啾啾虫鸣,品农家自种蔬菜、自酿米酒……从化民宿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醉人美景。民宿产业是一种“美丽经济”,不仅为四面八方游客提供别具一格的用户体验,更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打通“任督二脉”,值得大力发展。
发展民宿产业,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只要市场前景广阔,就不愁没有生产要素进入这个市场。地方政府要做的,一方面做好项目推介工作,向高端民宿投资人伸出“橄榄枝”;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出台促进民宿产业发展管理办法,理顺民宿产业管理机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民宿产业及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从化区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前景可期。
来源:广州日报
F. 民宿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主要包括什么
民宿产生的行政条件,这主要是环境条件和游客条件。
G. 民宿行业发展有何新趋势
民宿业产业概况
住宿业可以划分为标准化和非标准化两大类,标准化住宿的最典型代表自然是酒店,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和定价;非标准化住宿包括客栈、民宿、公寓、度假别墅、小木屋、帐篷、房车、集装箱等,其中以民宿数量最广、最为普及。
民宿由共享经济的兴起带动,指的是由个人业主、房源承租者或商业机构利用空闲房间,提供旅客的住宿。从定义上来看,民宿和个人业主的短租业务有重叠的部分,但是从两者定位上来说,民宿更多面向旅游需求,因此也更注重地方特色的打造和舒适氛围的营造,是短租房的升级版。游客可以在民宿中体验当地生活,与当地居民交流,感受人文情怀。
民宿本身按照类型和功能又可以分为农家乐、乡村别墅等多种类别,和酒店最主要的区分点在于民宿具有由“主人文化”带来的当地特色化体验,住宿空间高度个性化、体量小而美。
中国民宿交易市场规模
在各种鼓励民宿发展政策的持续利好下,中国民宿市场将越来越繁荣。民宿行业顺应时代潮流,将业务与互联网相结合。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民宿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客栈民宿线上注册量总数达到50200家,较去年增加近8000家。到2015年和2016年是在线民宿市场发展高峰期,未来在线,但是行业增速将有所回落。一方面由于市场发展不够成熟,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而造成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民宿仓促进入市场,未能长远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统计,2017年中国在线民宿预订交易规模突破100亿元,预计2018年交易规模将近200亿元。
用户预订民宿关注点分布
人们在选择民宿时,会较多的关注价格、居住体验感和房屋性能等。而价格低廉、产品性能好、房源数量多正是民宿在发展中的优势。
中国重点城市民宿数量排行榜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重点城市民宿数量排行榜上共有11个城市超1000家,5地区数量在2000家以上,北京和丽江两地民宿数量超3000家。其中,北京市客栈民宿数量居全国首位,民宿数量为3587家。丽江市以3002家民宿全国排名第二,紧随北京;厦门市民宿数量为2269家,排名第三位。我国各地客栈民宿数量前十名分别为:北京、丽江、厦门、大理、嘉兴、秦皇岛、成都、舟山、杭州、日照。当然也仍然还有近3成地区还没有发展客栈民宿类业态。
靠流量拉动房源
事实上,抖音确实能带来一定的流量。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抖音用户已经超过7亿,月活跃量超过1亿。今年一季度,抖音下载量达4580万次,成为苹果应用商店全球下载量最高的iPhone应用。而被抖音带火的三亚康年酒店,连续多天都处于满房状态。
据了解,抖音主要为一二线城市居民,其中又以66.1%的女性和30岁以下用户占比93%的年轻人居多。而这部分“抖友”有钱有闲,是出游的主力军。在旅游类视频的评论区,“抖友”会对视频内容和质量进行点评,询问景区的名字和位置,交流旅游体验心得等。
个性化住宿内容凸显
虽然以酒店与民宿的官方账号注册的抖音不在少数,但整体的粉丝量和点赞量都较少。如三亚亚龙湾瑞吉酒店只有1071个粉丝,获赞量为1609个,发布了17个作品,最高的点赞量也仅仅只有20个。而像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抖音仅有344个粉丝,共有540个点赞,发布了33个作品,最高获赞为45个,最低为7个。
实际上,住宿业跨界玩抖音钩住的是用户的猎奇心理,对于民宿等个性化住宿确实有一定营销作用,但是对于连锁化酒店带动作用则较小。此外,创意视频是“抖友”最为关注的,而酒店官方发布的短视频却缺乏创意性和趣味性,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对酒店进行宣传。业内人士指出,一些酒店玩抖音实则因为处于风口,但自身个性化并不足以支撑,因此即便获得用户流量,但实际并不能进行有效转化。
H. 民宿如何经营,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政策规范民宿进一步发展
近年的各项旅游政策中,均有提到鼓励特色民宿的发展,在未来内3-5年内民宿容政策持续利好导向;目前共享经济是大趋势,未来政府也将继续鼓励个人闲置财产的有效利用,变相支持民宿发展。而地方政策主要针对部分饱和市场的恶性竞争问题,出台行业相关准则,提高民宿入行标准;另一方面地方政策要去除目前民宿的安全隐患,提出民宿水电、楼层结构和消防等建设标准。
2.民宿行业趋向多样化发展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之下,民宿短租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民宿这个行业,推动了民宿商业化的发展模式。但是,随着市场发展和用户不断更新的需求,民宿也将迎来创新的挑战。以文化为载体的民宿需要开辟更多新型旅游模式,非标住宿方式迎来多样化、圈层化趋势,在未来会对民宿提出更高要求。
I. 民宿产业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缺乏规范对于民宿,我国没有相关的管理规范进行直接监督和指导。目前,民宿都是民间自由发起,不完全属于旅游业,也不完全属于酒店行业。
一个蓬蓬勃勃大规模开发的领域,却没有全国性的指导规范,更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依据,让众多民宿身处尴尬局面,无法为自己正身,从而游走在灰色地带。因此导致各地民宿质量参差不齐。比如,莫干山的民宿评价极高,而云南的民宿却常有顾客投诉。
就目前而言,由于无法可依,因而也无法完善民宿的监管,无法保证民宿的服务质量。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民宿行业发展过快,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及时出台;另一方面,部分地区民众素质偏低,没有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融入到民宿业态中。
(9)发展民宿产业扩展阅读:
民宿产业分类:
(A)独立农舍民房型-例日月潭、九族文化村民宿置身于聆听大自然的蛙鸣声、鸟啼声、碧绿山头、微风吹拂、飘来阵阵花香,就好像置身于大自然般。
这就是最大自然农舍民宿的优点,来到最大自然最有感觉的农舍民宿,在这可以享受不被打扰的黄金假期,并亲身体验最轻松、悠闲的乡村生活,过着最不一样的美好假期。
(B)集合住宅型-例宜兰罗东一带的合法民宿位于罗东溪附近,冬山乡珍珠农业区,冬山河休闲农业区之间,是宜兰县政府工商旅游局核准设立的合法民宿,宜兰乡村农庄处处绿意良田,田野稻香享受旅游的心情。
乍见井然有序的住家设计,内部却有着与外观全然不同的空间安排,承袭外部简洁朴实的设计,民宿主人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居家环境,全新打造的新颖装潢、怡人的视觉享受、舒适的住宿设备,再加上民宿贴心的服务,是个让每位来访的朋友能够完全放松身心的天地。
(C)聚落别墅型-例南投集集一带的聚落民宿,一个全新完工拥有安全、干净、温馨的家及庭院造景的好地方,位于集集火车站附近,是一个属于旅游的中心点,精心打造这与众不同具日本风味的仙境。
J. 为什么民宿发展如此之快
从经营的理念上来抄看,精品民宿都袭追求崇尚自然、追寻记忆、返璞归真、超凡脱俗这一意境。利用原有村民的闲置空房,挖掘周边可利用自然资源,营造独特的生活意境。而轻松自在的隐于山林的生活正是现代人追求的。
特有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让旅客轻松自在。“管家式服务”、“VIP接待”、“亲情式服务”在这里已经显然不再采用。营造轻松、自在、无干扰的服务。“
“精品民宿”在建设和开发之初选址的时候,大多选择能反映当地历史风貌、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的地域,并且通过“精品民宿”的建设和发展这些资源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护,对特色领域的传承上起着很好的作用。二是“精品民宿”将更好地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民宿其实就是家庭旅馆,利用自用住宅,结合当地特色改建成的,这种住宿最能体会当地的风情,民宿拥有更高的性价比,生活方便齐全、形式多样等优势。民宿的自由性更大有时候家庭出游,可能是两家人一起出行,这时候就可以订一间两居室或者更大的民宿,两家人共同分担房费,既经济又方便,住在一起相互照应又不会打扰对方。如果你要预订民宿,可以在小程序<旅小筑>上看看,还不错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