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

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

发布时间:2021-01-24 21:35:39

A. 王健林:我有个“小目标”,花400亿造些青花瓷碗,如今实现没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如果当一个人把金钱当作是上帝,金钱就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得失心越来越重,感情层面越来越淡薄。忘了自己初衷的人,最终终将会失去一切。曾经位居首富的之位的王健林,花了四百亿元打造了十几个青花瓷碗,却被他形容成为仅仅是完成了一个小目标,然而如今却是被现实狠狠打脸。

商业巨头王健林

1954年,王健林出生于四川广元。因为王健林的父亲是曾经参加过红军长征之路的共产党党员,所以王健林自小便深受父亲的影响,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说一不二的硬作风。

在当了几年森工局营林处的职工之后,王健林毅然决然的回到了苍溪老家参军。一年之后就成为了吉林省军营中的侦察兵,七年之后晋升为排长,随后进入大连陆军学院进行学习。一年后毕业并留在了学院的大队中担任参谋一职,随后成为了宣传处的干事,主要负责学院成员报考党政专修班。

在创业之初,每个人都需要一种敢闯不怕输的精神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但是创业成功之后,要做到的就是闷声干大事,要学会低调,用实力说话。野心是可以存在的,但是目的更重要——不是为了成功,而是有所收获。

B. 2017中国房地产前十强是哪些企业

中国房地产排名
随着地产行业已步入白银时代,新房开发整体增量空间受限,房企布局由扩张转向收敛,核心城市激烈的土地竞争不断压缩企业盈利空间。但尽管如此,房地产行业的利润依然非常大。
中国房地产排名第一:万科地产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之一。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1年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业务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以及中西部地区,共计53个大中城市。年均住宅销售规模在6万套以上。
中国房地产排名第二:中国恒大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中国恒大集团的下属控股企业,是集团的地产业务平台[1-3],总部位于中国广州。中国恒大集团是集民生住宅、文化旅游、快消、农业、乳业、畜牧业及体育产业为一体的企业集团。企业员工达8万人。2015年销售额2013.4亿,总资产达到7570.4亿,《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496位。
中国房地产排名第三:碧桂园
碧桂园集团,即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007.HK),总部位于广东佛山顺德,是中国最大的新型城镇化住宅开发商。采用集中及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业务包含物业发展、建安、装修、物业管理、物业投资、酒店开发和管理等。
中国房地产排名第四:保利地产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保利集团控股的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是中国保利集团房地产业务的运作平台,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企业。
总部位于广州。2006年7月31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在股权分置改革后,重启IPO市场的首批上市的第一家房地产企业。
中国房地产排名第第五:绿地集团
绿地集团房地产开发项目遍及全国主要省区市,特别在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商务区及产业园开发领域遥遥领先,目前的世界十大高楼近一半来自绿地。2014年实现经营收入超过42,51.51亿元,较上年增长3.7%,预计2015年经营收入突破5000亿。
中国房地产排名第第六:中海地产
中海地产全称是: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是香港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属下企业,其前身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8月8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人民币61020万元,企业类型中外合资。作为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企业——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1992年即在香港上市(香港联合交易所代码:0688),曾被国际知名的《财富》杂志评为中国上市公司(香港和中国大陆)百强中的房地产主要企业。
中国房地产排名第第七:万达集团
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万达集团”),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企业。创建于1988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800多亿元、占地560多万平方米、员工13000多名,涵盖轮胎、电缆、化工、地产开发四大产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级实验室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房地产排名第第八:龙湖地产
龙湖地产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股份代码:00960),创建于1993年,成长于重庆,发展于全国,是一家追求卓越、专注品质和细节的专业地产公司。龙湖在地产中国网举办的红榜评选活动中,两次上榜。2011年被评为最具风险控制能力的多业态领军企业”。截至2015年12月末,集团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为545.4亿元人民币。
中国房地产排名第第九:融创中国
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融创),是一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专业从事住宅及商业地产综合开发的企业,公司坚持区域聚焦和高端精品发展战略。在京、津、沪、渝、杭拥有众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产品涵盖高端住宅、别墅、商业、写字楼等多种物业类型。
中国房地产排名第第十:中南置地
中南控股集团起步于1988年,已发展成为拥有各类员工40000余人、总资产514亿元、2011年综合产值270亿元的大型集团化上市企业。中南集团拥有“房地产业”、“建设产业”、“土木工程产业”、“工业产业”等产业板块,下辖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房地产业有限公司、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南通市中南建工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中南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金丰环球装饰工程(天津)有限公司等30多个子公司。

C. 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在哪里可以找到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基地建设研究报告 前瞻》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预期目标为2.4万亿元左右,约占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为达到此目标,“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19%,高于GDP年均增长率(10%)9个百分点,因此各省市均在大力上马文化产业项目。

第1章:中国文化产业定义及发展环境分析 17
1.1 文化产业定义 17
1.1.1 文化产业的定义及统计范围 17
(1)文化产业的定义 17
(2)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 17
1.1.2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7
1.2 文化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19
1.2.1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19
(1)主管部门 19
(2)监管体制 20
1.2.2 文化产业主要政策及规划 20
1.2.3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分析 26
1.3 文化产业经济环境分析 27
1.3.1 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27
(1)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27
(2)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28
1.3.2 宏观经济与文化产业相关性 29
1.4 文化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30
1.4.1 居民收入分析 30
1.4.2 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分析 32
1.4.3 居民文化消费理念分析 33
1.5 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 33

D. 省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应选哪些指标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一、评价指标选取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是开展科学的评价活动的前提。评价指标具有多重作用。主要有:描述作用,即描述评价对象的发展状况与特征,以作为进行评价的基础和依据;分析作用,即反映评价对象在某一方面的发展状况与程度,实现对评价对象某个侧面的反映和认识;评价作用,即反映评价对象在某一方面的发展状况和程度与人们的需要的相互关系,即是否满足需要以及差距多大;导向作用,即引导人们重视所评价的有关方面并按评价标准的要求把有关方面的工作搞上去。评价指标的形成过程是对评价对象进行理论分析、事实概括的过程。是通过抽象化的方法,根据那些有显著区别的特殊性标识对事实资料进行综合,在特殊性标识的基础上形成评价指标,从而把握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性的过程。是一个从表面到内部、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偶然到必然的转变过程。评价活动总是表现为以一定的尺度或标准来衡量评价对象的过程。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进行衡量并评判其价值大小的尺度,是评价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评价标准的科学合理性是评价结果公正、合理的必要条件。二、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说明对任何问题的分析,实际上都遵循于一种理论框架(Framework,亦称范式P)。运用成熟和定型的分析框架,可以使研究工作事半功倍,分析的结果也易于使人信服。然而,现实中的许多新问题,往往并无现成的分析框架可资遵循,或者已有的分析框架还不成熟,或与所研究的问题针对性并不强,因此,就需要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所要研究的新问题,探讨和确立新的研究分析框架。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重要的是要揭示各项指标的理论依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说明。以上通过三个思路,对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即通过一般对竞争力的实现性指标、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指标的分析思路,通过借鉴波特的模型对产业竞争力指标进行分析的思路,通过一般对产业经济运行指标进行分析的思路。但这毕竟是沿用现成的模式进行的分析,并不是从产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进行分析的思路,因而难以针对性强的反映产业竞争力的来源与构成。这里以以上三个思路所得到的指标为基础,结合产业的实际和特点,对已有的指标进行筛选,并增加一些对产业竞争力影响较大的指标,从而构建起产业竞争力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本思路是从三个大方面考虑产业的竞争力:即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并力求突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市场的竞争这一国际竞争的本质。这一基本思路是从产业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结合对产业竞争力的一般研究而得出的。核心竞争力是自己所具有的不能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所替代的独特优势,且能对需求方的需求做出关键性的贡献,而且其贡献是利润的最重要来源。基础竞争力是自己竞争力得到持续发展的根基和依托所在。环境竞争力是自己竞争力得到有效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所在。这三者构成了产业竞争力的一个互相密不可分、相互交叉和渗透的有机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军品的科研生产能力和水平,因而军品的科研生产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强度、创新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以及转化与贡献)和企业的管理营运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制度与手段、生产组织与管理效能及资源配置与利用状况)是最基本的核心竞争力,但作为产业微观基础的军品科研生产单位,能否有效率地研制生产出有竞争力的军品,很大程度上,甚至决定性地取决于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的运行机制,因而产业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军品科研生产的竞争机制与规模效应,评价、激励与监督机制,企业的所有制与市场化程度)的效率也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产业的竞争力是在国家整个科技工业经济基础上发展的,特别是相关的军工配套行业、主要的军工骨干行业对产业竞争力的成长至关重要;另外,考虑到人力资源竞争在当代产业竞争中的极为重要性,以及军工科研生产离不开的一些主要原料资源的供给,这里把产业发展所依托的国家整个科技工业经济基础实力、相关的军工配套行业和主要的军工骨干行业的实力、人力资源及利用率(主要包括军工行业和行业外的高级人力资源的拥有密度,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管理效能)、自然资源开发能力(包括相关原料资源的拥有量及资源的开发与转化能力)作为产业的基础竞争力。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政府的支持和管理非常重要,因而对产业的政府管理能力(包括了军工行业管理体制、相关产业政策的效能及政府行业管理效率等)是产业环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军品科研生产的商业化越来越浓,产业国际化能力(包括军工国际合作能力、军品出口增长能力、军品进口依赖程度等)也成为产业环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安全环境(主要是国家发展军工的意志和国内军品需求状况)是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引导、牵引和推动力,因而也是产业环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企业规模的指标通常有:军工企业的平均规模(人数、产量、资产等)、军品的市场集中度(如:最大的4家、8家或20家企业的产量占全国军品总产量的比重)、在世界军工大企业排序中本国企业的位次等。R&D(研究与开发)费用及占成本(或产值、销售收入)的比重、技术改造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机器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等。专利项目数量及估价。指标可用一国需求量占同类军品的世界需求量的比例来表示。需求增长速度指标:指标可用一定时期内军品销售额的增长率来体现。(可以用新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来计量)相关产业和供货商的发展水平,可用相关产业和供货商的产出绝对额及其占一国工业产出比重反映。如果绝对额较大并占工业总产出比重高,说明相关产业和供货商有较充分发展。指标体系的说明:指标体系是反映或说明(产业)系统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某些方面、某些环节、某些层次的某种属性特征的基本概念或范畴以及数值表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是竞争力真实属性的科学概况。指标体系由5个层次构成,分别为:1.目标层:即最高层次,竞争力的最高综合层次,称为"产业竞争力",由3个分系统构成。2.分系统层:它将目标层分解为3个构成部分,即: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3.子系统层:它将各个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构成部分。即核心竞争力主要由国防科技创新竞争力(科技投入、科研成果转化率、科技增长贡献率、科研管理、设备水平)、企业管理竞争力(生产能力、生产率、劳动成本、经营管理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营运能力、资金聚积与资本增殖能力、企业家素质、企业文化、知识管理、信息化水平、企业集中度、规模经济)、产业运行机制竞争力构成。基础竞争力主要由国家科技、工业、经济基础竞争力(主要是相关产业竞争力)、人力素质竞争力、自然资源竞争力构成。环境竞争力主要由政府管理竞争力(管理体制、法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行政效率)、国际化程度竞争力(出口、进口、国际合作)、投资体系竞争力(政府投入、社会融资)构成。4.主题层:分别将各个子系统分解为若干个主题。例如国际化程度竞争力子系统由出口、进口、国际合作3个主题构成。企业管理竞争力子系统由经济效益、企业和行业负债率、企业资本结构、行业市场结构等主题构成。人力素质竞争力子系统由高级科技、管理人员占职工人数比重、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与全国工业生产部门平均工资水平的正负差距来表示。国防科技创新竞争力子系统由人均专利数、研究与开发费用占军工产值比重。5.指标层:由构成各个主题的具体指标构成。如:出口由军品出口占世界军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对发达国家出口占出口的比重、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占出口的比重、高科技军品占出口的比重、出口国家和地区数、出口占军品产值的比重等指标反映,进口由军品进口占本国军品采购总额的比重反映,国际合作由国际合作研制的项目数量和水平反映。指标体系共包含了项统计指标。三、产业竞争力的测算方法产业竞争力函数:P=F(a,b,c,…n)P=∑QF/∑F(P59)每个评价指数包含若干个要素层指数,要素层指数则根据它包含的各指标来求得。竞争力指数(要素层指数)值是根据要素层指数的值加权平均得到,Q为评价指数包含的各要素层指数的值(评价指标的计算值),F为各要素层指数(评价指标)的权数,N为评价指数包含的要素层指数的个数(评价指数的个数)。具体:P=K1A*K2B*K3C=……其中,K1、K2、K3分别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的权重系数。A、B、C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的分值。依次类推。解释:竞争力由多种因素决定。把影响竞争力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竞争力作为因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竞争力的因素与竞争力的关系,这种函数称为产业竞争力函数。以P代表产业竞争力,(a,b,c,…n)代表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则产业竞争力函数:P=F(a,b,c,…n)。具体计算过程:1.首先从指标层入手,对采集到的用不同量纲表示的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若干列量纲一致的数据系列。鉴于目前这些数据难以获得,暂用专家估计法获取数据。2.根据原始数据指标的性质,确定正指标数据是以最大值为100,负指标数据以最小值为100(这里只有军品进口占本国军品采购总额的比重为负指标)。3.每一数列按最大值(或最小值)为100,分别计算出各国在各数列的相应数值,该数值即视作各国的各项指标的分值。4.从指标层开始逐层汇总。指标层上的各项指标分值根据其影响重要性加权后相加,再求其平均数,即得到主题层上的分值。主题层上的各项分值根据其影响重要性加权后相加,再求其平均数,即得到子系统层上的分值。子系统层上的各项指标分值根据其影响重要性加权后相加,再求其平均数,即得到分系统层上的分值。分系统层上的各项指标分值根据其影响重要性加权后相加,再求其平均数,即得到目标层上的分值。竞争力指数(加权系数在0-1之间,由专家通过比较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主观评估得出,每一层次的加权系数之和为1)。同时,为排除指标体系各个构成部分在指标数量配置上的不均匀性,这里并不采用所有指标直接相加求和的计算方法,而是在各个层次上还要采用等权计算的方法,即在指标层上每一项指标所获得的权重等于同一主题下所含指标个数的倒数;在主题层上每一项指标所获得的权重等于同一子系统下所含主题个数的倒数;在子系统层上每一项指标所获得的权重等于同一分系统下所含子系统个数的倒数;在分系统层上每一项指标所获得的权重等于目标层下所含分系统个数的倒数。5.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形成的产业竞争力数据表有:(1)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表及标准化数据表(2)各项主题的分值汇总表(3)各项子系统的分值汇总表(4)各项分系统的分值汇总表(5)目标层的分值汇总表这是分析和讨论产业竞争力的依据。6.数据的来源:参考已有的有关机构的有关评估结果,结合产业的具体情况,得出有关数据。如,国家科技、工业、经济基础竞争力(主要是相关产业竞争力)数据参考其他机构(如IMD)对国家竞争力、国内经济实力、基础建设的评估结果。国际化程度竞争力数据参考其他机构对国际化程度的评估结果。科技创新竞争力数据参考其他机构对科技与开发的评估结果。企业管理竞争力数据参考其他机构对企业管理竞争力的评估结果。产业运行机制竞争力数据参考其他机构对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评估结果。人力素质竞争力数据参考其他机构对人才竞争力的评估结果。自然资源竞争力数据参考其他机构对自然资本的评估结果。政府管理竞争力(管理体制、法制、产业政策)数据参考其他机构对政府竞争力的评估结果。投资体系竞争力数据参考其他机构对投资(金融)竞争力的评估结果。权数是统计学中对统计指标具有权衡轻重作用的数值。指数是统计学中说明某一现象的状态的相对数,运用这个相对数,可以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即统一量纲。进口也有益处,学习先进技术。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量纲的不同,一方面表现为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另一方面表现为使用相同计量单位的指标间数量级别的可能差异;因而,要对指标实施无量纲化处理,将量纲不同的各评价指标转化为可比的,易于进行统计处理的数量测度。评估竞争力的简易方法--根据竞争力显示指标评估竞争力以上方法是从竞争力形成的内在深层次原因来层层推理得出竞争力指数。另外一种方法是从竞争力表现出的外在结果来层层推理得出竞争力指数。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排序)结果应当基本相同一致(特别是统一量纲后)。从竞争力表现出的外在结果来层层推理得出竞争力指数,主要是根据市场占有率来得到。市场占有率的统计数据容易得到。由此,还可较容易得到以往各年度的竞争力指数,看到变化的历史和趋势。由于市场占有率的数据主要是国外市场占有率,所以还要考虑到国内市场占有率对竞争力的影响。由于军品质量水平有差距,还要考虑到质量水平(高附加值)对竞争力的影响,这与赢利水平一般有正相关关系。还要考虑到价格因素,过高、过低都不好。国防工业依赖出口程度:法国,高,瑞典,中,美国、德国,低,日本,极低。(美国政策208)指标体系涵盖得是否全面、层次机构是否清晰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估质量的好坏。IMD的指标体系包括国内经济、国际化、政府、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八个构成要素,每个构成要素中分别包含25个至46个指标,共计290个指标。在通过这些指标为4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和排序时,IMD使用两类数据,其中2/3是硬数据---来自国际组织、地区性组织、各国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或其他组织的统计数据。另外1/3数据是调查数据,也就是软数据,它是根据IMD进行的关于竞争力的年度调查统计而来。IMD把有110项条目的问卷发给47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请他们评估他们的企业当前所处的竞争环境和他们所希望的环境。答卷人只针对自己的国家回答。今年的调查数据是根据2000年3月答完并交回的3263位管理人员的问卷采用"德尔菲法(DelphiMethod)"得出的。WEF与IMD分道扬镳后1996年起独立做《全球竞争力报告》,其研究方法与IMD近似,但WEF更加重视软指标的应用。《全球竞争力报告》同样分八个部分:开放度、政府、金融、基础设施、技术、管理、劳动力和制度。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自1980年创立以来,无论从概念到理论,还是从统计到方法,以及在分析、政策和国家管理中的开发应用上都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是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两者的理论基础基本一致,都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之上的。WEF每年发表《全球国际竞争力报告》,IMD每年发表《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在中国由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和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中国国际竞争力联合课题组(简称联合课题组)从1997年以来已经发表了三部《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所有这些研究都是站在国家整体的角度上进行的。结合前人对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并且通过科学地认识军工内涵和外延的复杂性,我们认为:军工国际竞争力是指通过利用现有的发展水平,不断创造和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服务的能力。通过对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以看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现状,这是国际竞争力得以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创造和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这反映发展潜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质。建立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是:1.大不等于强(国际竞争力高)的原则。因此,在选择指标时,拒绝了表示规模的统计指标。2.综合评价原则。综合评价原则要求选择的指标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一国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实力。既要包括可量化指标(硬指标),也要包括不能量化的指标(软指标),如开放程度、管制政策的科学性等。建立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在本文中,我们从以上指标对国际竞争实力进行定量研究,根据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定量比较,得出各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在全球的地位,并指出各国国际竞争力未来的发展潜力。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相关研究回顾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课题组对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和方法作了深入的研究,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与竞争态势四类包括30个指标评价各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我们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包括竞争实力、竞争能力、竞争潜力、竞争压力、竞争动力、竞争活力六个方面的内容。竞争实力是反映产业"要素供给"方面的实力,包括人力、财力、技术创新实力三个方面。评价人力的指标主要有:大学文化劳动者比重、技术工人素质、企业家素质;反映财力的指标有:产值(规模)、总资产;评价技术创新实力的指标主要是:研究与开发经费强度、研究与开发人员强度。竞争潜力是指产业发展的潜在能力,主要指一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包括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反映比较优势的指标有:资源秉赋、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竞争能力是指把竞争实力、竞争潜力转化为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的能力。包括市场化能力、资源转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市场化能力的主要指标有:经济增长率、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资源转化能力是反映产业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效率和赢利能力,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总资产贡献率、增加值率三个指标;技术创新能力是反映产业将技术转化为商品的能力,包括创新度(新产品产值率)、专利数比重两个指标。竞争动力是反映产业参与竞争的能动性。众所周知,一个产业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提高竞争力,离开了竞争就没有竞争力可言。竞争压力是反映产业发展的外部推力。显然,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助于产业提高竞争力。竞争活力是反映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灵活性指标,它取决于产业结构(相关与辅助产业状况)、产业组织、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因素。

阅读全文

与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