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贵州竹子产业有哪些
受访者:李文勋、曾凡中总经理
采访地点:贵州赤水新宇竹业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
采访实录:
Q: 请您谈一谈目前我国竹产业的现状。比如:产业区域分布、生产力水平(技术、装备、管理)、市场状况等等。
A:中国是世界竹子王国,四分之三的竹子都在中国。竹子资源的分布主要在南方的几个省。四川有十三个县市有,总共十几万亩,但是分布不很均衡。赤水是几十万亩,贵州百分之八十的竹子都在赤水。云南有很多竹子是龙竹,材质不行,比较粗糙,用于产品,档次比较低,下一步怎么开发我们也在考虑。因为应云南竹产业的邀请,我们去帮助开发和综合利用。就是把四川的竹子作为表面材料,把那个龙竹作为中间材料。现在用的东西,不管有多厚,只是消耗掉表面。像地板,只是用掉面上的油漆,当磨损了油漆用到木材、竹材了,你就想要换了。所以说在制材的问题上,国外经济、文化、素质发达的国家也充分利用枝材,提倡用复合板。竹产区的分布大概就是这个情况。
生产力的水平高的还是在沿海。由于它的地理位置、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等等一系列的原因,沿海竹企业也就发展得大一些、快一些,专业化程度高一点。他们做一项就专一项,比如说:做地板就做地板,或者榻榻米。当然,沿海有这个条件,通过政府的引导,协会的引导,他们已经走在前面。就西南地区而言,技术装备水平等各方面都要差一些。以我们公司来说,处在一个受交通、距离、时间、信息限制而且比较封闭落后的贵州的一个县级市。每当我们要办成一件事,完成一件产品,要比东部地区多付出一倍甚至两倍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是对我们相当不利的劣势。但是反过来说,正是因为贵州落后,开发较晚,资源或其它方面没有受到破坏,在资源方面就给我们带来了优势。如何将两者综合起来,这就是我们公司一贯走的多元化产品、原材料综合利用的一条路。只有走多元化产品、原材料综合利用才能消化我们的不利因素-成本等等一系列的。
从市场方面来讲,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木材的需求越来越紧张。很多国家由于对森林的过量采伐,造成了自然灾害。政府不但禁止采伐,还通过立法的手段保护,像现在的印尼、缅甸还有其它几个东南亚国家。偷伐了以后是要判刑的。木材的紧缺给竹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入世以后,跟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就是国际市场,很多的财团都看好中国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个市场的需求量也是相当大的。近来的十多年,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理念、先进设备的应用完善了竹制品的加工。这应该是一个前景很好的产业。竹子被专家和人们认为是地球的第二森林。竹子由于生长周期等一系列原因,发展比较快。竹子的加工已经进入了工业化领域。它开发的价值越来越受重视。由它开发的产品不但替代了木材,还胜过了木材,受到了国内外很大一部分人的赞赏和接受。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竹产品的销售市场前景应该很好,是一个朝阳产业。
Q:贵公司是如何发现并决定进入竹产行业的?将来有什么样的远景规划?
A:新宇公司的前身是复兴家具,我们搞了家具、装修搞了五六年。后来赤水建市,我们把家具厂搬开,建成酒店。在酒店经营正常的情况下,我们要开始向第二、第三业发展,寻求的这个项目。
作为赤水,有这样大的、丰富的竹子资源,随着国外先进设备和台湾设备的引进,特别是台湾,提供了一些先进的设备,开发新的产品。当九五年我们发现竹子地板以后,我们就一直跟踪这个项目。如何把当地竹子资源利用起来,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产品项目,所以我们坚定不移的开发竹子这个产品。如果我们不介入这个,我们是有很多机会发展的。实际上新宇公司是非常挑剔的,引导了赤水各行业。我们的意识是超前的,由于市场没有形成,没有成功。我们放弃了很多,比如说搞房地产,再比如说八八年,成都两个家具厂邀请我们去,我们的技术是领先的,家具又非常受欢迎。如果当初不考虑留在赤水,在成都也是好几个亿的资产,错过了这个机遇,这是第一个。竹产业的发展也是相当好的,这是第二个。
Q:请您从个人角度介绍一下您在竹产行业方面的成长经历。有哪些令人难忘的事?
A:我们介入这个产业以后,发现历代诗人古人都留下了赞美竹子的诗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跟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竹子开发有种热爱,所以我们放弃了很多赚钱的产业,致力于竹子的加工。 这个是相当辛苦,相当难受的,但是还是坚定不移的走下来了,把这个产业开发好、做大。
作为我个人最难忘的事就是我的后半生在赤水开发这个竹产品。我们也不谈经济、税收、三农、就业和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及生态等等,这是一个企业在生存发展中应该做的社会责任,真真正正的最大贡献就是为赤水培养了一大批热心于竹业开发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也许将来是赤水的一种财富。赤水是上帝安排了的贫困贫矿县,有的是地上的森林资源,地下没有矿藏资源。赤水有30万人,城镇占了六、七万人,有二十二、三万农民。随着退耕还林,大概农民中的百分之六七十,有十几万的竹农,祖祖辈辈靠栽竹子、卖竹子为生,而且依然要维持下去,为子孙后代。毕竟离开赤水的人是少数,除了读书、当兵的少数人,百分之九十的人应该是留在赤水了。赤水的经济发展,竹产业已经占了一半,这是举足轻重的,已经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事情。
Q:作为竹产企业,请您谈谈您们的择人、用人观,企业核心文化等等。
A:说实在的,我们公司也是近几年才招了些大学生、高中生。以前都是些乡土人才,勤奋、吃苦、动脑筋一生都受用了。随着公司的发展,跟着我们一起从家具厂、大酒店过来的,还有后来的,当然淘汰了很多,最后沉淀下来的基本上都是新宇公司的骨干了。我们这里有个特殊的情况,因为这个环境条件构成了,我们也希望有大学生、硕士生来补充企业,但是赤水的环境条件限制了。因为文化生活、物质需求比较差。所以我们自己在一边生产,一边实践,一边培训,引进来、走出去,走自主开发,全方位的从实践当中来培养一些人才。
在用人的问题上,始终坚持:一个是人品,要德才兼备。第二个要勤奋,能够吃苦。具备这两条,只要动一下脑筋,经验是积累的。现在媒体等各方面都很发达,只要用心去学习,不管知识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所以,在用人方面,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环境条件,始终走一条自立更生的道路。但是,知识还是要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东西都要吸收,包括我,现在六十多岁了都在读书,从中去探索一些东西。理论的东西在漫长的实践过程当中积累些经验,在理论上能举一返三。在用人的问题上,我们认为第一个是人品,第二个是勤奋,吃得了苦不?这是关键。我们欢迎而且渴望人才。
Q:知识理论与企业实践可能会有些差别,请您给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本专业学习的在校大学生提点建议。
A:在大学期间的时间不要荒废了,一定要学到全面的理论知识,这是必不可少的,为你们下一步进入社会,进入单位,进入实质的工作大有好处。因为我们先天不足,后天干的工作很吃力,虽然我们勤奋,又能吃苦。有知识,有文化,先天就要省劲得多。光是理论的东西,在企业也是行不通的。用理论的东西配合在实践上,还要活学活用,要适应这个环境。如何去适应,把先天的理论知识和文化与后期的工作实践相结合。用毛泽东说的,要活学活用,不能搬死教条,钻牛角尖,一点都不能变通。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是非常重要的。我首先给你们建议一条,送你们三句话:勤奋、吃苦、动脑筋。
Q:竹文化对竹产业、竹企业及赤水地区有何影响?
A:我们在赤水作了一个应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解放前后五十年,竹业开发才有个起步,以前全是手工。赤水有丰富的竹子,有百分之六十的人祖祖辈辈都要以竹子为生——种竹子、卖竹子。那么竹子的开发是相当关键的。如果没有人来开发,竹子就卖不起价,农民就谈不上富。现在党中央提出的“三农”问题,解决农民致富奔小康。作为竹子的后期加工,新宇跟其它产业有一定的区别,不但涉及经济、社会、生态还有个政治效益。竹产业已经是赤水的支柱产业了。新宇公司为赤水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就是人才、专业技术,管理以及市场的占有,还有就是我们的创业精神。
Q:贵公司竹产品丰富,有竹地板、竹家具、竹生活用品、竹工艺品、竹饰材等,比较全面。请问为何求全?是否考虑过只做某一两个产品?
A:专业化是国际发展的一个方向,在一个行业里,做大、做强、做专,在行业里最大,某些情况下是大家的一致口号。我认为,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哪一个地区、哪一个行业、哪一个时期来考虑。比如说新宇公司,要去做专,环境条件绝对不如东部沿海。配套的厂家没有,下游的材料、边角余料没有人来消化。再说每个产品都有它的市场周期,有低谷有高潮,而且不可避免的受自然灾害或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禽流感、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了市场的各个方面。在我们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只有开发多元化的产品,把材料的利用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才能降低我们的成本,化解后期市场竞争的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但是多元化的产品并不一定意味着全面开花,某种情况下产品要的是势,某种情况要的是利。琳琅满目的商品马上把顾客的心吸引过来了。百分之九十八的综合利用率就是在这个环境条件下把材料利用起来。一段竹子,下面做啥产品,上面做啥产品,再上面又做啥产品,要把原料消化完,这就是我们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优势。只有走多元化产品、综合利用,我们才能敢跟东部沿海竞争。
Q: 做竹产业除了在技术、设备上要解决一些问题,在产品设计上是如何做的?请您谈谈。
A:可以借鉴的很多,像木材家具、金属家具以及其它家具,通过竹材的特殊性能如何去提升。比如说曾总搞的那个竹管材,一旦成功,可以搞很多的仿古家具。这个在档次等各方面都很好,它有个文化品位在里面,可以满足人们更高品味文化的享受。还有就是对时尚前沿家具的追踪和与科研机构、院所的合作以及对竹产业相关的竹时尚文化前沿、人们的生活起居有关的追踪。
⑵ 如何开发竹子产业
海南、抄台湾部分、广东部分袭、云南部分、广西部分、香港、澳门都属于热带地区。
筷子、筷笼、砧板、凉席、茶杯垫、窗帘等,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竹地板和竹家具等,还有一些价值较高的,如竹雕等工艺品。竹炭产品目前也很有前景。
刀架、纸巾盒、水果篮、牙签、筷子、筷笼、沥碗架、衣帽架、凳子、微波炉架、衣架衣柜 、竹托盘、沙发、遥控器架、锅盖架、垫子、竹炭制品、竹纤维制品、竹制电脑桌、竹制书架、竹制鞋架、竹制换鞋凳、竹制办公家具。
如果资金不够建议从筷子入手。
希望帮到您,满意请采纳
⑶ 竹产业产业链比较短如何体现的
竹产业的产业链一直以来都不短,只是人的创造能力不足,而导致你说的短。
首先,爱专迪生改良电灯属的时候,试用了五千多种都不行。最后,尼古拉·特斯拉送给爱迪生一把东方扇子,爱迪生以竹子为电灯的灯丝,开始了现代竹产业产业链。
而竹子的特性,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有些竹的上部分的空心茎每天可长40厘米,完全成长后的高度可达35─40米。
可做家具、造纸、工艺品、乐器、作为建材建造棚架,地板等,作日用品如扫帚、凉席;近年,将竹材用工程化方法,经物理和化学作用制成的竹纤维,被用作纺织品,做成毛巾和衣物等。 入药:竹青是去火清凉的中药材。将新鲜竹片放在火上烘烤得到的汁液被称为竹沥,用于治疗咳嗽和化痰。 食材:竹笋、竹笋是常见的美食;竹子的种子被称为竹米,因为不易得,所以是珍贵的美食。 将竹材通过烘培,制成竹炭,被用在许多场合,包括去除环境气味,以及特殊风味食品。竹炭经过粉碎和活化制成的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和净化作用,被用在汽车和家居,以及污水处理等。
竹可以做成炭,去查炭可以做成什么产品吧。很多很多的。
⑷ 想了解一下安吉竹产品的行业现状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安吉。这几乎是一句妇孺皆知的名言。无论从资源、加工还是从销售看,安吉都稳坐中国十大“竹乡”的头把交椅。然而,与这个地位极不相称的是,偌大的一个竹制品生产、销售基地,却没有一个象样的上档次的交易市场。众所周知,浙江是一个市场大省,义乌小商品市场、绍兴轻纺城、海宁皮革城、永康科技五金城、嵊州领带城更是享誉海内外。作为中国第一竹乡和“中国竹地板之都”的安吉,为什么就不能拥有一座蜚声国内外的大型竹制品商贸城呢?拓展竹制品全球市场、打造国际性大型竹制品商贸平台,中外合资浙江安吉竹艺置业有限公司以敏锐的眼光、超凡的魄力,在茂林修竹的安吉大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曾有一位英国科学家说道:如果说玉米的发现与利用创造了印第安人的文化与历史,则可无疑地说竹子的发现与利用创造了亚洲人的文明与历史。而中国更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竹子的大量开发利用又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是世界竹子分布中心产区之一,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产量最多、栽培历史最悠久、经营管理水平最高的国家,竹林面积占全世界竹林面积的1/5。
安吉——“中国第一竹乡”,先后被授予中国竹乡、国家生态县、中国竹地板之都、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等。全县竹林面积105万亩,竹类品种7属40类品种,毛竹蓄积量1.5亿株,年产商品竹2800万支,竹业企业2000余家,2006年竹业产值超 80亿元,产品畅销东南亚、欧、美各国。竹产业成为了支撑安吉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安吉还是国内竹材现代加工利用最早的地区,1988年就诞生第一家机械加工竹凉席企业,此后又成为国内竹地板的诞生地。2006年全县消耗原竹1亿枝左右。以上指标均居中国十大竹乡之首。不仅如此,在竹产业综合开发方面,安吉有全国惟一的竹子科技集中示范区和全国第一个竹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在竹文化挖掘、保存、研究方面,安吉有世界首屈一指的“中国竹子博览园”;在一、二、三产结合方面,安吉有着最为宝贵的实践和经验。
难怪到过安吉的国际竹藤组织的专家由衷地感叹: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安吉,正越来越显示出她作为“世界竹都”的地位和光芒。唯一遗憾的是,安吉至今没有一个与“世界竹都”地位相称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高档、综合性竹制品商贸平台或市场。竹制品交易处于低、散、乱的状态,缺乏整体的形象和品牌的优势。现有的竹产品交易市场无论区域位置、规划设计,还是管理理念、集散能力都与“世界竹都”极不相称。建设一个大型国际竹制品集散中心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也势在可行。
中国国际竹艺商贸城横空出世
拓展竹制品全球市场,打造国际级贸易平台。2004年11月11日,中外合资浙江安吉竹艺置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企业注册资本2950万美元。安吉竹艺置业致力于开拓、运作市场,在安吉经济开发区开发中国(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总体规划572亩,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为浙江省"十一五"重点项目,总展面积103000平方米,展位1600个。集商贸、研发、物流、旅游、商住、办公、会所、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智能模式的国际市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竹制品交易集散地。
恢弘巨著,成就经典。商贸城商铺投资灵活多样,投资风险小、空间大,彰显投资经典、开创财富领地。业内人士认为她不仅独享产业优势,可以承载世界各地客商的一站式采购功能,而且坐拥安吉在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并融合安吉中国第一生态县的环境优势。建筑专家认为,中国(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将建筑与自然完美统一起来,体现了“建筑有形,财富为本”的境界,彰显出“财富金脉、智者领地”的大气,达到国际水准。其国内一流的配套服务可以让投资者放心扩充其资本势力,而庞大的多功能使其成为国际竹产业博览会新的霸主,智能化的物业管理更可以为投资保驾护航。2005年6月,安吉竹艺置业有限公司在上海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上海)国际竹产业博览会。2007首届中国(安吉)国际竹产品贸易博览会也将于建成的中国(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举办。这无疑将成为其拓展竹制品全球市场的开山力作。
世界竹都呼唤国际性专业市场
进入到21世纪初叶,已经具备“世界竹都”雏形的安吉深情呼唤着一个国际性专业市场的名字。中国(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运用而生。她甫一落地就喊出了响亮而清晰的口号:打造世界竹都的竹业总部。
安吉县主要领导率团赴中国小商品市场所在地义乌考察。义乌的发展经验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既有宽敞亮堂、5.8万个商位全部接入宽带的国际商贸城,也有摩肩接踵、遍布全城的50个专业市场和专业街。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采购展示中心。每年40万个集装箱把40多万种商品运往212个国家和地区,8000多外商常年扎营,市场上的风吹草动就会影响着大洋彼岸的日用百货商品价格。昔日黄土盆地的穷县,而今却因兴商立市,在中国百强县(市)中排行前15。差异化战略令义乌区域经济闯出了“兴商建市”的独特发展路径。还是那句老话:无商不活。市场是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安吉的竹制品产量巨大,安吉的商人不能说不勤劳不智慧,但是,安吉的“市场”在哪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人为鉴,能知得失。跳出安吉看安吉,也许这正是更清楚地看安吉的角度。且不说义乌如何成就“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的显赫声名,绍兴轻纺城、海宁皮革城、永康科技五金城、嵊州领带城依托当地特色块状产业,形成具有国际品牌的大型商贸市场的榜样,同样足以成为安吉拓展竹制品全球市场的活教材。除了同样的红红火火同样的世界闻名同样的经久不衰外,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几乎都早早地落地生根、早早地开花结果,有的甚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起步了。回过头来看,安吉的竹制品行业起步也大概在这个时候,历经数十年发展,规模已是很可观。但是,为什么安吉大地上就没有生长出这样一株参天的“市场大树”呢?
幸亏,中国(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的横空出世让我们对安吉竹制品市场的繁荣、升级看到了希望。
国际竹艺商贸城前景可期
虽然起步晚,但是我们起点高。虽然起步晚,但是我们基础好。虽然起步晚,但是我们拥有天时、地利。
依托五金产业,发展特色市场。永康是全国闻名的“五金之都”。五金产业是永康的支柱产业,全市有五金机械企业1万余家,产品涵盖机械五金、装潢五金、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小家电等1万多种品种,五金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左右,上缴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90%左右,雄厚的五金产业,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中国科技五金城创建于1992年,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名列全国百强工业品交易市场第四名、浙江省百强市场第三名。
绍兴中国轻纺城形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并称“中国专业市场双子星座”。从今年初开始,绍兴县决定对中国轻纺城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升级改造,并出台意见,欲把其打造成为“经营规模大、商务成本低、交易品种最多、服务环境最好的现代化国际纺织之都”。
再回过头来看看安吉的竹产业。1988年,全县第一家由台商投资的加工竹凉席企业——安吉丽达竹制品厂在竹产区诞生,安吉竹产业也赢来了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期。“九五”、“十五”期间是安吉竹加工业突飞猛进的时期,2006年全县竹加工年产值已达80亿元,加工用竹达1亿根,出口创汇已超10亿元人民币。永裕、欣远、圣氏、东光等一大批竹业龙头企业纷纷兴起,产品涉及10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全县还形成了竹凉席、竹艺扇、竹扫帚、竹鞭制品及竹编工艺品等10多个专业加工村。
在产品深加工和科技开发方面,安吉圣氏生物制品公司与省科研单位和院校合作,从竹叶中提取“竹叶黄酮”,获得成功,年产量达20吨,并生产药物和饮料系列产品。安吉谈竹庄掌门人毛才清,还成功实现了将竹子穿在身上的梦想。竹纤维制品也成为竹产品中的佼佼者,广受欢迎。同时,竹炭、竹醋液等产品也不断地远销日本、韩国,为外贸竹产品增加了新的品种,增加了竹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了竹产品的档次。还与浙江林学院联合开发竹子生物肥料和农药-AB液等。此外,通过扩大竹工机械产业规模,德迈、响铃、灵峰等公司的竹工机械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并在国际上树立了品牌。
有如此优良的产业土壤,还怕国际竹艺商贸城这棵“市场大树”不能茁壮成长吗?别忘了,雄居长三角腹地的安吉很快就要通上多条高速公路,三小时交通经济圈覆盖江、浙、沪所有繁华城市,更与上海港、北轮港等水陆交通要津成近水楼台,境内亚川物流正在建设,“海关”也搬到了家门口,可谓交通物流健全畅通,这一切为孕育全球竹制品商贸中心、长三角旅游购物集散地、浙北土特产批发市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一句话, 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将作为“中国第一竹乡”的全国最大专业市场全力崛起。
===========================================================================
当然, 有很多数据和资料只是为了宣传, 水份难免. 但对了解安吉来说,还是有帮助的.
安吉政府网: www.anji.gov.cn
⑸ 竹子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如何
两位伐竹工人在贵州省赤水市竹海采伐楠竹(6月17日摄)。曾经上演“四渡赤水”军事传奇的贵专州赤水如今成为属“中国四大竹乡”之一,当地大力发展竹产业,全市共种植各种竹子103万亩,近20万农民依托竹子脱贫致富。2005年,全市竹业综合收入达到9.3亿元,一个年产20万吨的现代化竹纸浆生产线也即将投产,预计到2010年赤水市竹产业综合收入将超过30亿元。
⑹ 中国竹产业年产值是否已达2000亿元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吴志民6月19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竹子种类和竹林面积占全球总量的1/4,产品包括1万多种,就业人数达800多万人,年产值达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
2018年世界竹藤大会由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国际竹藤组织联合主办,大会以“竹藤南南合作助推可持续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全球竹藤产业可持续发展,搭建竹藤技术创新、产业合作、政策对话、知识分享的国际平台。大会将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南南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及绿色经济发展等分主题开展70余场公共交流与学术研讨活动。
提供就业,创造产值,竹产业还有大发展。
⑺ 竹业发展前景与产业布局
1.竹业产业优势和影响竹业生产和发展的因素
浙江省是竹业生产大省,竹子也是浙江重要的优势农产品之一,现有竹林面积80万hm2,年产竹笋70万t,竹笋产量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浙江竹业开发了竹炭、竹纤维等新产品。竹炭在环保、保健、医药、高新技术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烧制竹炭过程中所获得竹醋液,在保健、饮料、除臭,以及生产高效低毒农药方面也有很好的前景。竹纤维无毒、无害、无污染,而且质地柔软细腻,具有纤维长、空心、抑菌、抗皱、易洗、防霉,吸水性、可纺性、可染性好,以及抗紫外线辐射等特点,将成为一种新颖、绿色的环保型纺织原料。竹纤维的开发成功,不仅使毛竹的枝、条、杆都得到利用,还可获得竹木糖、竹蜜、多糖、碱木素、竹粉等产品,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但在竹业生产中,还存在一些影响竹业生产和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竹林经营水平不平衡,品种较为单一,产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全省相当大部分仍是低产低效林,技术水平不高,所提供的竹材仅能满足省内加工能力的1/2,大规格的竹材更是不足。
2)经营不科学,制约着竹园的持续经营。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不适当的施用导致竹园富营养化、酸性化、农药残留和土壤理化性状恶化,使竹林衰退、产量下降。
3)市场竞争不规范,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销售规模都不大,造成“产、加”衔接不畅,流通不顺,营销成本增大。
4)竹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大多为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竹笋加工产品品牌意识不强,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高。竹笋品质安全的监测检验体系尚未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缺乏有效监测。
2.竹业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竹林资源有其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优势。随着人们返璞归真理念的日益强烈和国人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天然制品备受青睐,竹制家具的前景不可限量。竹笋产品高纤维、低蛋白、无脂肪,含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有保健、减肥、美容等功效,在国内外被誉为“第一绿色保健食品”,出口不受配额限制,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竹子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度开发,竹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浙江竹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一是要大力发展竹林基地建设,提高竹产品数量、质量,满足加工需要;二是要狠抓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拓展产品市场空间,开发食用新产品如竹叶黄酮、竹啤、竹汁饮料等,提高竹产品增值率;三是要发展竹材加工,扶持龙头企业,改进和提高加工、包装技术水平,增加出口创汇;四是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发展保鲜加工技术,扩大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市场占有率,并通过上海进一步开拓对外贸易渠道;五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竹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竹业整体经济效益。
3.竹业产业布局建议
为了将区域竹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竹产业经济优势,提升竹产业市场竞争力,根据各地竹产业发展的传统和基础,结合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三大产业带规划精神,全省竹产业的发展可相应建设三大产业带。
1)环杭州湾竹产业带:包括天目山区安吉、长兴、德清、临安、余杭等县(市)和四明山区的余姚、慈溪、鄞县、象山、宁海、绍兴、嵊州、诸暨等县(市)。巩固和提高竹笋竹材在全国生产、加工、贸易中的领先地位,同时加强竹保健食品(鲜竹沥、竹汁饮料、竹汁酒、竹叶黄酮等)新产品的开发,稳定和拓展观赏竹市场,充分利用大竹海的环境和品牌着力开展竹林生态旅游,打造世界级的竹产业发展中心。
2)金衢丽竹产业带:包括仙霞岭山区的衢江、江山、龙游和洞宫山区的丽水、遂昌、龙泉、庆元等县(市)。进一步加大竹笋竹材生产、加工、贸易的规模,适当发展竹浆造纸,适度发展竹林生态旅游,巩固和提升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等特色新产品的先发优势,加快产业要素的集聚,建立多元经济结构、适度规模和深度加工的竹产业体系。
3)温台沿海竹产业带:主要包括雁荡山区的平阳、瑞安、苍南等县(市)。充分发挥丛生竹的资源优势,发展马蹄笋、竹浆造纸等,加强竹纤维等特色新产品的开发,逐步提高科技对绿竹产业的贡献率;争取在马蹄笋的保鲜储运、丛生竹次生化合物提取等方面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