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代服务业研究背景主要写什么
现在服务业是非常低谷的,而且一般的服务业都是不行的。
② 我国现代服务产业的当前现状是怎样的
当前,服务业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70%,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以上,服务领回域跨国答投资占全球跨国投资的近2/3。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服务业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但是,中国服务业的落后,已经使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之一。由于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的市场准入,以及分配格局的严重失衡,中国的收入结构和健康的橄榄型社会相去甚远,中产群体有限,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2002年中国服务业的比重为41.5%,到2012年9月,10年的时间,服务业的比重只是提高到43.8%,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属于最低之列,而印度服务业的比重已经占到了60%左右,包括软件外包、金融等领域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
③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时代特征
现代服务业具有“两新四高”的时代特征。
一新:新服务领域——适应现版代城市和现代产业权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性服务业领 域,形成了新的生产性服务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
二新:新服务模式——现代服务业是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新的服 务业态。
高文化品位和高技术含量;
高增值服务;
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
高 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
现代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优点,是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 重要标志。
④ 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发达国家制造服务业强劲发展,推动着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更多地转向制造服务业外包。制造服务业外包正在成为外包业务的核心,外包业务主要包括商务流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软件设计、研发设计、财务管理、数据管理、呼叫中心、后台服务、客户交易以及专业服务等。
据有关机构估测,2006年全球制造服务业外包市场规模达1.2万亿美元。2006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以20%以上的增长率快速发展。印度占有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70%,占有最大的美国市场(总额250亿美元)90%以上的份额;英国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规模达166亿英镑,其中软件外包的比重超过50%,且逐年增加,2006年达到53.56%。过去25-30年间,制造服务业是英国增长最快的行业。1979-1988年,服务部门共新增240万个职位,其中银行、金融和保险部门就增加了100万个,占了近50%。到2005年,金融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已达8.5%,2006年净出口244亿英镑。
制造服务业的能量到底有多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做了一个统计,全球500强企业共涉足51个行业,其中28个属于服务业。从数量上来看,有56%的公司在从事服务业,更有两成的跨国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据了解,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
而在我国,2007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但占GDP比重仅为40%。其中,制造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也不高。根据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裴长洪的估算,在我国,金融与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只占服务业总增加值的20%左右。
据世界银行统计,2003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在GDP的比重,美国分别为2%、23%和75%;日本分别为:1%、31%和68%;德国分别为:1%、30%和69%;而中国分别为:15%、53%和32%。
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分工之所以处于高端位置,主要是转移了传统制造业,留下了高质量的制造业,发展了高水平的现代制造服务业,推动了科技创新。
⑤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的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现代服务业具有“两新四高”的时代特征。
一新:新服务领域——适应现代回城市答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性服务业领 域,形成了新的生产性服务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
二新:新服务模式——现代服务业是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新的服 务业态。
高文化品位和高技术含量;
高增值服务;
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
高 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
现代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优点,是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 重要标志。
⑥ 现代服务业的历史 、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啊,有没有这方面的文献啊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根据2012年2月22日,国家科技部发布的第70号文件,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它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 “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历史:
现代服务业初步发展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
发展趋势: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于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上。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起到了政策支持和促进作用。当前,国内许多城市的现代服务业正蓄势待发,沈阳市的现代服务业也正在迅速崛起,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提高,到2006年达到47.3%。
⑦ 思考题,中国现代服务业是如何诞生的
中国现代服务业的产生的原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经济全球化带动明
显和政府政策的刺激作用。
1、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央“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积极承接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移”,“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设立了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领域,并把“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软件”和“数字媒体内容平台”作为优先主题;2007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和“十七大”报告,都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标志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与此同时,关于软件、动漫、现代物流等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也纷纷出台,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许多省市也都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点。
2、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而发展起来的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依赖度低、污染排放低等特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的转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