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中山文化产业园电话

中山文化产业园电话

发布时间:2021-01-23 10:16:06

㈠ 广东中山市,对文化创意产品、文创产业链有补助吗

有,要去市政府询问填表

㈡ 中山市知慧林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山市知慧林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07月08日,主要经营范回围为摄影扩印服务答、语言艺术培训、社会经济咨询、会议及展览服务、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企业形象策划、企业投资管理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软件开发等。
法定代表人:邓璧亚
成立时间:2014-07-08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200000102383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中山市东区朗晴轩27幢1层6卡之二

㈢ 中山智慧城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山智慧城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6月20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文化产业投资,企业管理咨询,社会经济信息咨询与市场调查,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技术孵化及技术咨询,科技评估中介服务,设计、制作、发布:各类广告业务,人力资源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企业管理培训,食品流通(销售:预包装食品),销售:办公用品、体育用品及器材、工艺美术品、家具等。
法定代表人:李宗德
成立时间:2014-06-20
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200000101442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中山市东区中山五路82号紫翠花园1期紫怡园1座2503房

㈣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民俗文化

东乡民歌
中山城区东面东乡(今火炬区)一带的濠头、陂头、白庙、元山、起湾、土巷、鳌溪、大岭、陵岗、张家边等乡村,流行着一种古老的民谣——东乡民谣。它一般是村民在田间劳动、男女倾诉感情、女子出嫁、陪嫁和村民表达生活感受时传唱的歌谣。它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东乡一带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感受,歌词与东乡的地理环境、人物风景、风情习俗和生活际遇等息息相关。民谣歌词饱含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具有浓厚的岭南民间文学色彩。但是,随着老一代民间艺人日渐年事已高或逐渐离世,年轻一代缺乏继承的热情,东乡民歌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东乡民歌用地道的石岐话或东乡话传唱,有叙事歌、叹情歌、风俗歌、送别歌、陪嫁歌、哭丧歌等多种类型。其中叙事歌有《拆蔗寮》、《水仙花》、《傻佬叹五更》等;叹情歌有《望夫归》、《三爷尽孝》等;风俗歌有《一个花碗打开十三边》、《插秧歌》等;陪嫁歌有《送嫁歌》、《啼夫歌》等;送别歌有《送军歌》等。哭丧歌有《百岁灯》、《女作哭》、《买水歌》等。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东乡村民都用自己的民歌表达心中的情感。
濠头金龙
濠头舞龙有着悠久的历史。由民国初期已流传至今。濠头人将舞龙称做“耍龙”。濠头“耍龙”的特点就是大,属于“重龙”,仅龙头就重35公斤,全长41米,龙分四大部分,龙珠、龙头、龙身、龙尾,而在龙身的周边布有龙爪。
按习俗,濠头金龙是在每年的佛旦节,即农历四月初八晚上进行,首先为金龙尘垢,点睛。金龙在舞动时,是由龙珠带动引起龙头左右摆动。金龙在进栅门时,先向左点三下头,然后向右点三下头,最后向中间点三下头,然后便开始做出各种阵式。在每一次的艺术展演中,都会由70多个濠头的小伙子同时舞动巨龙。它们的重头戏“双龙爪珠”,每每给广大观众送上一个又一个的惊奇。这是濠头民间艺术队的一个重要标致——濠头金龙。
濠头飘色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濠头飘色作为其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濠头飘色最早在宋朝就已经出现,与其他民间艺术并存和沿袭。濠头由于元明时期大量南海、番禺、顺德、新会等地氏族迁徙而至,人口不断地增多,其民间艺术也相互影响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过去的飘色有“信子”、“出会景”等称谓。据现有地方史料佐证,濠头飘色巡游活动沿袭至清朝晚期是最鼎盛的。以往的飘色巡游,多在春秋祭祠时,以及重大的神诞日而搞的社火活动中出现,到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至1908年),每隔三年举办一次盛大的飘色巡游活动。濠头飘色,主要由色柜(或称色板、色箱)、色芯、色脚、色梗、色杠等组成。传统的飘色色柜,多用人抬着行进。以色彩艳丽、色芯娇俏、讲究力学、色梗幼细、造型大方、装置奇妙、内容含蓄、形态典雅、玲珑飘逸而名扬海内外。
江尾头村龙母庙彩炮
江尾头村农历五月初八放彩炮,是江尾头村民间文化传统。在数百年前,因为村民的农田水稻受蝗虫、水灾侵害。有一位经商的村民,生意失败了,来到江尾头村龙母庙求拜,回家之后生意果然好转,得知龙母娘娘神通广大,这位村民乐助资金酬谢神恩。村里老年者为纪念龙母娘娘五月初八诞辰,组织村内善男信女购买礼品(如金戒指、家私、布匹等物件)酬谢神恩,燃放彩炮。凡幸运拿到炮胆的村民,一年内样样顺利,心想事成。几百年来,江尾头村五月初八龙母诞燃放彩炮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
濠头木龙
濠头木龙,濠头木龙别具一格,龙分三截,有雄雌之分,体格之大为众木龙之首,木龙全身金黄,鳍翠绿,鼻前两条长须上挂彩球,唇下朱红胡子一尺来长。按照习俗,濠头木龙舞是在每年四月初七晚上11点左右进行,之前要为木龙洗去尘垢、点睛,这样才能为村里带来大丰收。舞龙地点就在北极殿前的坪子上进行。每年四月初七晚上,无疑是濠头村最热闹的时候,濠头村全村人都会聚集在北极殿前的坪子上翘首期待木龙的出现,将坪子围个水泄不通。晚来的村民只得在人墙之外听听锣鼓声。濠头木龙曾作为重头戏出现在2002年的慈善万人行中,还角逐过“山花奖”等民间艺术奖项,可谓风光无限。
开发区民间艺术团
开发区民间艺术团由威风锣鼓队、民间武术队、8支龙狮队、金龙队、木龙队、太极功夫队、东乡民歌队、曲艺队、器乐队、幼儿体操队、健身舞队、等多个队伍联合组成,拥有近700人的强大阵容。民间文艺团内的各队伍平时训练刻苦,艺术造诣不断提升,经常受邀参加中山市、开发区及其他地区各类大小型活动,受到各界的赞赏。如民间武术队、龙狮队参加海内外的比赛、表演活动;太极功夫队参加市万人行活动;威风锣鼓队参加电展会开幕式迎宾表演等。

㈤ 中山760文化产业园的艺术气息浓厚吗

观全国,大大小小的文创园不计其数,耳熟能详的有北京798、广州TIT、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看似名不经传的小众创业园,名气虽然不大,艺术气息却毫无不逊色。都说每一座文创园背后都是一部旧电影,中山760文化产业园便是如此,即便不曾在榜单中崭露头角,却依旧令人流连忘返。


来到这里,建筑是随意的,空气是散漫的,时间是自由的,仿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不需要按部就班,没有人催促你前进,只有艺术与精神的相互交融,让人沉浸不已。

㈥ 中山市有哪些创意园

小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改革开放以来,素有“菊城”美誉的小榄镇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创造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小榄模式”。伴随着小榄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小榄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核心理念统领全局,提出了积极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任务,努力把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在利用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率先迈开了步伐。
一、抓培育、建基地,着力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2005年11月,小榄镇人民政府把位于文化路商贸发达黄金地段的原建斌中学改造成占地2.5万平方米的文化艺术品产业基地,作为探索文化产业的路子。同时,成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工作,基地主要推动菊花文化产业发展,经营古玩字画、中外钱币、奇石陶艺、旅游产品以及演出经纪、艺术培训等,建立了完善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产业链条运营模式,现共招商100多家并辐射周边莲塘街、文化路、正义路,2010年,文化产业基地销售总额超2亿元,同比增长10%。
为进一步加大力度改善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周边环境,创造更为优越的营商环境,2010年,我镇投资近千万元,将产业基地旁一家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厂房改造为文化产业基地三期工程——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继续推广菊花文化产业和拓展文化艺术品市场。目前,艺术品交易中心玉石、钱币、象牙雕刻、古玩字画、黄金交易等龙头企业争相进驻,为进一步推进创业富民计划的实施,积极引导和扶持年轻一代创业,缓解就业压力,尤其在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领域中,充分挖掘青年的创业潜能,激发全镇群众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意识,2010年,我镇在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三、四、五楼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并制定相关引导扶持政策,帮助有创业计划和创业能力的小榄青年人成功创业、创稳业、创好业。
二、政府引导扶持,出台政策鼓励产业大发展
近年来,小榄镇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文体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奖励办法》和《关于鼓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奖励办法》等文件,并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规划经费补助、重点项目贴息、进驻重点企业奖励和先进单位个人的奖励等,同时,计划编制多项产业人才引进计划,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突出发展战略研究,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布局
小榄镇政府先后编制了《小榄镇中心商务区规划》、《文化艺术品产业基地旅游概念性规划》、《水色匝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小榄镇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城市规划》,并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纳入旅游路线,进一步明确了我镇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定位。
同时,文化路文化休闲步行区、正义路古玩街、莲塘街的整合工程已经启动,莲塘街改造已基本完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逐步恢复的具有珠三角水乡文化特色的水色匝旅游项目融于一体,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大观园。
如今,小榄“一基地、三街道”多元化、集约型、开放型的文化产业园已趋成熟,成为了珠三角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2008年,小榄文化艺术品产业基地分别被国家文化部和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 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010年被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为广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阅读全文

与中山文化产业园电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