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推动我国游戏产业发展
首先,这个问题要想讲明白,得先将游戏产业分解开来,主要是单机和网游这么两大块,因为这两块在中国的发展简直是天差地别,难以同日而语
先来说说网游吧,相对于隔壁的单机游戏来说,国内的网游市场可谓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当然,这所谓的繁荣仅仅体现在网游公司的资本实力一天天变得更为庞大这点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腾讯,根据我之前看过的一些数据显示,综合全球各大公司的数据,在电子娱乐业捞钱捞的最多的就是腾讯,其每年在游戏上的收益甚至远超索尼、暴雪等游戏大厂,15年时全球最火热、收益最大的PC端网游是CF(说句实话,当初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但这是真的,即便这个垃圾游戏在欧美压根就没人知道),甚至还跟卡普空合作,搞出个《怪物猎人OL》(腾讯跟卡普空合作,真的是只能用狼狈为奸来形容了)
这还仅仅只是腾讯而已,虽说在国内的网游市场腾讯可以说是占据了翘楚地位,但像网易之类略逊一筹的也有几个,从资本的角度讲,国内的这些网游公司可以说是实力雄厚,整个产业欣欣向荣,充分展现了中国游戏业的市场前景和规模是多么的光明
但是呢,这都是从资本的角度来看问题,只要我们换个角度,从资本家变成玩家,你会发现事情完全不一样,不可否认国内的网游公司资本实力确实非常雄厚,然而这些钱并不是这些公司努力开发游戏,注重玩家体验所得来的,游戏大多是靠着从国外代理来的,甚至是那个如同笑话一般的全球最挣钱的游戏CF,也是腾讯从韩国那边代理进来的(即便这个游戏在韩国早已停止运营),市面上比较火的例如魔兽世界、守望先锋这些真正的网游,都是网易从暴雪那里代理进来的,国产的网游也有,而且数量不少,但质量参差不齐,绝大多数还都是骗钱的手游、页游,像天刀、剑网三之类真正能称之为网游的游戏少之又少
再者就是这些游戏公司根本不注重玩家体验,或者说是根本不在乎绝大部分的玩家体验,搞网游的小公司绝大部分都是出些骗钱网游(一般生命周期在几个月到一年半不等就鬼服没人玩的那种游戏),捞一波钱就走,这类游戏的宣传手段也很低俗,“屠龙宝刀,点击就送”的梗就是这么来的
至于像腾讯和网易这样的大公司呢?这些公司也注重充钱充得多的玩家的体验,正所谓“不充钱你怎么能变强?”,一个个都写着免费游戏,进去以后发现内购奇多,免费玩家根本打不过人民币战士,游戏毫无公平性可言,而当玩家在游戏里遭遇了什么问题需要找客服时,客服在面对充钱多的玩家和不充钱的玩家时,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尤其是腾讯甚至搞出了心悦会员,根据玩家充了多少钱来给玩家分阶级,充得多就能享受各种福利待遇,不充钱屁都没有,比如腾讯内测个新游,心悦会员总能弄到激活码,而普通玩家。。。呵呵,有钱的就是大爷,没钱的就是孙子,这就搞得游戏公司好像是在逼玩家充钱一样,因为在这类坑钱网游里不充钱根本就玩不下去,好在大多数玩家还不傻,大多数玩家更希望得到一个环境更为公平的游戏,像是LOL你不充钱也能玩,所有的英雄都可以用游戏币购买,不会出现只有人民币玩家才能用的情况,相对于普通玩家,人民币战士只是能买到些好看的皮肤而已,相对公平的游戏环境也是LOL在国内能火的一个关键原因
再来说说国内的单机市场,如果说国内的网游市场在资本领域非常繁荣,玩家却是积怨已久的话,那么单机市场无论是在资本还是玩家领域都可以用满目疮痍、凋零破败来形容了,从资本的角度讲,单机游戏的捞金能力远不如网游,单机游戏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收益小,在商人的眼里他们又一万个理由去隔壁搞网游而不是单机,这就导致在国内搞单机游戏极难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而在玩家领域,除了一些极为怀旧的骨灰级玩家,中国玩家玩到的绝大多数单机游戏都是欧美和日本出产的,从来没有一款3A级大作是中国产的,能称得上不错的国产游戏,基本都是独立游戏,细心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国产游戏业的发展非常极端,几乎所有搞游戏的大公司全是搞网游的,国产单机游戏业的发展几乎为零(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些历史原因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单机游戏业也是还可以的,虽说跟跟国际水平还是有差距,但相对于现在差距很小,直到某个众所周知的有关部门整了个游戏机禁令,那个时候游戏主机是单机游戏的重要载体,不让发展游戏机行业,等于说把与其相关的一切全给抹消了,而在PC方面,先是盗版横行,做单机游戏的公司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游戏却赚不到多少钱,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自然干不下去,后是网游出现,相当一部分的单机游戏公司都选择了转型搞网游,毕竟人不能靠梦活着,总得赚钱养家,网游是没有盗版一说的,捞金能力又比单机强,只要公司高层不傻基本都会选择转型,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完美时空在搞网游之前,其实是搞单机游戏的,以及盛大就是因为代理了传奇,才让陈天桥成了一个业界的传奇,所以说中国的单机游戏产业是在盗版、网游、政策不支持这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直接将这个产业给打没了)
上面写的可能有点多,没办法,要谈发展总得先把问题都讲清楚,还是先来讲网游,从资本的角度来讲,网游产业按照现有的模式继续发展也无所谓,这种资本家和玩家之间的金钱游戏,看起来貌似再玩个几百年也不成问题,有钱的玩家充钱让厂商把他们像爷一样供着,免费玩家被迫离开,反正这些玩家的存在与否对于厂商来说完全无所谓,毕竟从他们身上捞不到一分钱,反正有钱的玩家有的是,把这些玩家照顾好了就行
而从玩家角度讲,希望这些游戏公司能够拿钱干点有利于整个产业和社会的正事儿,比如从代理中吸取经验,多做些真正的、国产的优质网游,而不是“优质网游都靠代理,国产网游全是垃圾”,改变收费制度,现在玩家对于免费游戏内购无数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越来越不满,要么像LOL那样,免费游戏内购不影响游戏环境和公平性,要么像魔兽世界和EVE那样,按时间收费,可能是像腾讯这类游戏公司也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口碑已经差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所以也在做些努力洗白自己的尝试,比如腾讯跟有妖气会将一些国产漫画改编成动画,不得不说这是腾讯公司干过的为数不多的人事儿之一,另外客服的素质也有待提高
至于单机游戏产业,上面说了网游、盗版、政策就是压在这个产业头上的三座大山,盗版问题现在有D加密可以解决,禁令也在14年时解除,至于网游是没办法了,两座大山搬开后,单机游戏产业的市场环境变好,但能不能爬起来真不一定,因为单机游戏的特点,导致资本更偏爱网游而不愿进入单机,但单机反而比网游更烧钱,没有资金,相应的人员、技术也就难以到位,所以说国产单机游戏业发展的唯一希望只能是在独立游戏工作室上,人员和技术问题除了用资金解决之外,就只能靠梦想了,只能靠着这些独立工作室一点点积累资金、人员和技术,直到有一天这三点都能满足条件,国产单机才能重新爬起来,玩家所能做的只有多给这些工作室一点耐心和宽容,尽量买正版游戏,当然像仙剑6那种恶意消耗中国玩家情怀的垃圾国产游戏该骂还得骂,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单机游戏的未来在工作室,像这种所谓的大公司出产的经典续作优化差得离奇,而一些工作室出产的游戏反而能给玩家一些惊喜
PS:这里再顺带提一下为啥国外就能有出单机的大厂商,而中国则完全不能指望大厂做单机,首先中国的大厂商都在网游圈里赚的盆满钵满,完全没有必要涉足风险高、投资高、收益又不一定好的单机圈,马化腾、丁磊之流都是典型的商人,只玩资本游戏不玩电子游戏,这些人完全不可能以玩家的思维来看产业发展,而在国外相当一部分的游戏厂商虽然也是坑钱能手,但他们至少会顾及一下游戏素质,或者给一些有能力的工作室注资,由此使优秀的单机游戏能够源源不断的产出,至于国内嘛。。。还是举例说明,之前有个出国产单机的工作室,叫灵游坊,这个工作室出的血雨系列虽不是什么大作但也算是个不错的好游戏,然而这个工作室出名后,接住了网易投过来的橄榄枝,然后就出了个同名手游。。。所以说指望国内的大厂商出钱搞单机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㈡ 我国游戏产业的优劣势分析
国内游戏厂商的优势仍主要集中于游戏运营这一端,还未能够掌握游戏开发的回核心技术,因而在产业价值答链最高端的网络游戏开发环节仍然被控制在国外公司的手中.同中国网络游戏市场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网络游戏开发人才的极度匮乏和网络游戏自主研发能力的明显薄弱.网络游戏人才缺乏已严重阻碍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业内人士分析,网络游戏要想成功,技术、市场、运营三者缺一不可。尽管自主研发已经成为国内游戏厂商最强烈的意愿,但目前游戏厂商的开发人员在学习中开发、在研发中学习的工作方式,远远赶不上网络游戏发展的国际潮流,也不能充分满足玩家的服务需求。这时,游戏精英人才的匮乏也就变成了限制中国本土化游戏产业发展的瓶颈。
㈢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营销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对于中国的游戏行业,我个人的看法是冰火两重天,膨胀和萎缩并行发生。市场规模在扩大,但是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很多人曾经问中国游戏行业会不会经历80年代美国游戏市场曾经经历过的雅达利式大崩溃,我认为现在正在经历。因为时代和国情的因素,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并不完全一样。其实单从商业模式来讲,国内的游戏产业一直是领先世界的。
㈣ 游戏产业的前景
如果你本身的专业就是程序设计,也可以学学,算是有针对性的认识些人(据说有不少著名游戏公司的人去游戏学院充电)
如果你对游戏痴迷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学……
如果你只是听说干游戏赚钱,最好不要趟这个混水
记者暗访游戏学院:学会打游戏 就能玩着赚?
“让你的月薪从600到6000”、“玩着赚钱”、“让游戏改变你的生活”等广告词,在目前就业难的竞争压力下,显得特有诱惑力。由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和香港职业训练局联合北京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首家专业游戏人才培训项目———游戏学院开始进行第三期学员培训的广告,就是这么说的!让很多人寄希望于通过游戏培训让工作生活能有一个转机。但几个月就要交1.5万元的学费,也让很多人犹豫不决。“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的说词让一些人痛下决心交费。不过,舍了孩子真的能套来狼吗?9月25日,记者对这家登招生广告火火地游戏学院进行了暗访。
交钱培训还要考试?
记者以报名者的身份到了目前最火的培训机构“游戏学院”位于京信大厦的培训总部。上了楼发现:呵,人还真不少,咨询的人坐了满满一个教室。台上一个衬衫西裤透着一股“IT味”的精干男士,正在对目前游戏产业光明的前景进行热情洋溢的介绍。中心主题是:现在真正懂游戏的人不多,一个好的游戏策划人“万金难求”,不抓紧这个机会及时进入,以后再想挤进来就不容易了。
整个咨询讲座是引经据典,慷慨激昂,听得很多人当时就决定留下来报名。但想上游戏学院的课还不是交钱就行的,必须参加考试。记者答完一套有几十道涵盖几何、代数、逻辑推理、语法考察、甚至英语语法题的卷子后,被请进小间屋子进行单独面谈。因记者分数较好,所以工作人员的精力主要是对记者进行说服。不过,他们对成绩似乎并不苛求,记者看到一个成绩低了一半多的报名者在咨询后付了全款,就获准参加培训了。
“批发”培训不“零售”
咨询中,记者了解到这里的课程设置,主要分游戏架构设计专业、3D游戏设计专业、移动(手机)游戏开发专业、在线游戏设计及开发专业四个部分。它们分别对应游戏架构师、游戏3D动画师、手机游戏设计师、网络游戏开发工程师等不同职业。而每一个学员都必须把这四个部分的课全部上完。学院宣称:“我们要培养的是对整个游戏制作过程有全面认知的专业人员。”而记者则怀疑,抛开游戏架构设计这类的知识性课程不讲,像3D动画、J2ME程序等在很多大学至少要塌下心来学上2年的课程,而学院安排的各自不过几个星期的课程能让学员真正学到多少知识?面对记者的疑问,咨询师也承认,这里的课程只是给学员打下一定的基础,更多的应用知识还是要靠学员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自学成材”。
不过为今后的“自学成材”打基础的费用可不低。这里一个课时30多元,一共420个课时,听起来不贵,可是这里的课程一上就是全套,又不能敲碎了零卖,加起来就是13200元,加上考试费一共15200元。分周一到周五每天半天的脱产班和周六周日全天上课的周末班两种。基本上5个月或6个月就可以结课。记者合计了一下,4年制的本科大学平均学费一年也不过4000元左右,也就是说,这里上5个月的学费,差不多等于在本科大学上4年了。而且这里拿的是职业培训证书,而没有学历。
15000万元买来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简化一下,如果学完课程后真能够拿到6000元以上的月薪,那不管课程安排如何,1.5万甚至更高一些的学费对学员来讲都是不成问题的,但在记者反复询问结课后是否一定能找到高薪工作时,游戏学院的咨询师并没有满口应承,而是详细地说明了学院和各家游戏厂商的良好关系,也提到了学员在学习时将可能建立的人际关系在游戏产业这个不大的圈子里的作用。不过,在记者对拿到证书究竟能在就业中起多大作用时,咨询师只是说:“有当然比没有好。”并强调,在这里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力,就像在今后的工作中看重的也只是能力一样。同时,记者对今后的薪酬的询问也得到了否定的答复。
这笔钱到底值不值得花?还要针对个人不同的情况。记者在培训班发现,很多已经在游戏公司任职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上课,对他们来说,游戏学院是一个弥补不足、充电镀金的好场所;但更多的是一些热爱游戏,在考场或职场并不得志的年轻人,他们希望的是能通过游戏学院觅一条通向罗马的阳光之路。而他们接受了培训之后,需要从游戏产业的基层做起,像GM之类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职业,月薪也只有800-1000元。看来,靠短短的5个月,高薪之梦恐难实现。
相关链接
行业前景:据有关数据统计,2001年全国游戏企业仅79家,游戏从业人员只有2969人,其中大部分是游戏销售人员,游戏技术开发人员(含美工)仅有1169人。
而另一方面,2002年底,我国网络游戏用户已达807.4万人,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9.1亿元人民币,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付费用户达401.3万人,占到了总数的约50%。到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总数将达到4490万,其中付费用户2227万,平均每个用户的每月花费将增长到31.2元,由此,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元。也就是说,从2001年到2006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92%。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淘金者加入。
游戏产业进入门槛:游戏开发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企划类:制作人Procer、企划Designer、剧本Writer;程式类:程式Programmer、测试Tester;美术类:美术Artist、动画Anima-tor、音乐Musician。
有些职位,比如美术、动画和音乐就很容易上手,门槛也比较低。一般高中以上学历,有志于这方面发展的人都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一试身手。当然如果有一些美术功底,懂一些电脑软件的操作,上手则更快。
但是真正的游戏开发的核心工作,比如,游戏编程和游戏企划,起点要求就比较高。游戏编程要求加入者有编程经验和基础,基本需要熟练C++或者ja-va;而游戏企划,强调游戏人的灵感与创意,这就不是光靠参加培训能够完成的,需要的也许更多是天赋。而开发工作,更多需要的是管理的控制能力以及非常广博的知识体系。
由于游戏是一种结合剧情故事、美术、音乐、动画、程序等技术于一身的互动型娱乐软件,涉足于各个行业的知识领域,因此对游戏开发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笔者曾与一位知名游戏公司的业务经理聊过关于游戏人才的问题,这位H先生认为,游戏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够是目前国内游戏界的另一大问题。比如,一些游戏人员带着项目跳槽,开发游戏时,项目中某些成员不能很好的与团队共进退等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游戏制作粗劣,大量不健康内容的出现等等。游戏是一个文化产品,游戏从业人员素质的好与坏会直接在产品中体现出来。
业内专家认为:一名好的游戏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六个基本素质:一、良好的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二、一项以上游戏制作专业能力。三、掌握市场潮流,了解玩家的心态。四、洞悉游戏娱乐性的眼光,不断创新的热情。五、艺术家的恒心毅力。六,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健康的行为道德标准。
优秀游戏开发人才国内不足400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王锡赞认为,网络游戏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出现的一个新兴产业,而且发展非常迅速。在中国目前8700万互联网用户中,至少有1380万网络游戏用户,占到了16%。但同中国网络游戏市场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网络游戏开发人才的极度匮乏和网络游戏自主研发能力的明显薄弱。
调查显示,2003年底我国网络游戏行业从业人员仅为6000余人。网络游戏人才缺乏将严重阻碍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而在清华同方数码娱乐事业部总经理余雪松看来,目前,国内优秀的游戏人才不足400人。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副会长刘金华表示,截止到2004年4月23日,中国内地共有77家网络游戏企业正在运营,已经公开测试或收费的网络游戏81款,运营成功的游戏仅有12款,其中只有3款是中国内地自主开发研制的。这就说明,游戏产业价值链最高端的网络游戏开发环节仍然被控制在国外公司的手里。
据赛迪网上月公布的最新统计表明,在未来三年里,中国国内至少需要60万的游戏人才来解决目前缺口过大的问题。而智联招聘刚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仅8月一个月里,有240家企业在网上发布了近300个职位,来招聘各种游戏专业人才,其中有以游戏软件开发工程师、游戏频道编辑、游戏设计师、游戏故事写手、游戏客服等中等职位居多。
㈤ 中国游戏行业的现状
目前游戏产业可谓飞速的发展,每年创造出若干亿的财富。这些财富引起了各个商家的广泛关注,同时政府也看到了这个产业的巨大潜力。并且积极的支持产业的发展,同时大力的扶持。不过,支持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初期政府并未意识到,业界发展所必然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等到这些问题比较严重的暴露以后,才想起来治理,恐怕有些为时已晚了。
现在的3D化网游的前途又路在何方呢?我们发展的方向又是什么呢?我想这不是我们玩家应该考虑的,不过游戏的厂商们应该考虑考虑了吧。《魔兽世界》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传奇》也许现在来看,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是就现在来看朱俊的不务正业,让人实在有些担心。
㈥ 对于一个准备在游戏行业长期发展有什么忠告
问题好难回答啊!对于一个准备在游戏行业长期发展有什么忠告?这个问题就要看社会的发展了,社会一直这样下去,玩乐的人多了游戏行业就好,想要保守还是干点事实就好
㈦ 游戏行业现存的问题
玩家个人隐私频遭泄露,各种信息数据呈现一座座孤岛,无法形成联动效应吗,而CHOICE将会改变这一现状
㈧ 游戏产业的发展和经营问题
A题目:收费与免费
内容:阐述目前免费游戏和以前收费游戏的事情~
B题目:中国的网游现状
内容:在游戏内的素质问题,以及为什么外国会封中国IP~(韩国)
㈨ 现在游戏行业的发展
游戏行业,你是想当游戏程序开发么?还是美工??
现在这公司很多,游戏更多,但是质量和名气都不行,市场都被大公司占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