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丝绸业的发展现状怎么样
丝绸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是华夏文明的见证和骄傲。在新世纪,丝绸又被赋予了新的理念和内涵,传统而又现代的技术演绎,使丝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丝绸素有纺织世家皇后之称,象征拥有者独特地位,体现穿着者典雅品味。尽管丝绸仅占纺织纤维总耗量千分之一,属纺织大家族中的小行业,但80%用于出口的中国丝绸业被列为2004年度中国典型出口导向型产业,其原料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及产品颇强的国际性均无与伦比。 然而,中国在开发丝绸产品之多元化及其多样性方面与世界纺织先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距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变革进程中,进一步繁华业已辉煌了数个世纪的丝绸之路乃当务之急,更是必由之路。 中国丝织行业之生产设备及其技术在近几年中获得了全面升级,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从喷水到喷气、从单喷到多喷、从平机到提花、从中速到高速。 无梭织机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嗣后,喷水、剑杆、片梭、喷气及多梭箱等织机机型陆续面世。80年代后,无梭织机与电脑、传感技术和变频调速等现代化尖端科技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此类织机对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适应性,同时也全面提升了产品外观与内在质量。 近年来,随着中国丝绸行业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步伐也得以加快,尤其是电脑、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化信息处理获得全方位充分利用。最典型的实例是,电脑的普及使得缫丝工艺彻底淘汰了沿袭百年之久的立缫车,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丝绸行业自动缫丝的水平。 江苏盛泽是闻名遐尔的绸都,在设备更新上堪称中国之最。80年代盛泽从国外进口大批先进的丝织印染装备,还同时引入了世界一流的现代高新技术,进而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目前,盛泽已经拥有六万余台无梭织机,成为中国无梭织机密集度最高的丝织生产基地。 国外丝绸进口设备普遍采用电脑程序控制。从市场信息到产品的花样、色彩、织物结构的设计,从缫丝到织绸、印染等生产和管理领域,都能找到电脑的身影。利用电脑监测和辅助手段,可充分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企业经营模式。机电一体化更成为国际纺机发展主要特色,几乎所有提花机和大圆机等都已安装了电子提花装置。 而今,丝绸加工设备在中国乃至世界仍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圆满解决远古与现代的结合、传统与创新的结合、继承与开拓的结合、流程与科技的结合、电子与织造的结合、印染与环保的结合、优质与效率的结合、发展与生态的结合和品种与实用的结合,适应配以高速引纬率、积极式送经、快捷换轴、新颖开口式、超宽织机幅、可编化程序、智能化控制、微电子技术和高自动化水平的织造机械,包括集机、电、液、气一体化的现代整经技术等前道装备以及微悬浮体染色、数码印花工艺、生物酶处理与等离子加工等后整理装置。 其中,丝绸生产装备的可靠性是关键,可靠性是国产设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的症结所在。 当前,国产纺织设备在国内的销量只有1万台左右。但据保守估计,中国纺织行业每年纺织设备的需求量却高达2~3万台。 在原料应用领域,中国科研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诸如破译家蚕基因组之谜,成功地培育出天然彩茧;攻克了自动缫丝真空渗透煮茧技术难关;完全掌握了蚕丝纤维之超微结构;针对强制牵引所形成的家蚕丝拉伸性能之深入研究并获取成果;制丝副产品中萃取丝胶和丝素获得推广应用;成功开发乍/桑弹力真丝和膨体弹力真丝等全真丝差别化纺织新材料;电子纺丝法制备丝素功能性纳米纤维;丝绸用环保型新染化料与助剂及配套工艺相继问世。 织物结构方面,防皱、防缩、防褪色等丝绸难关的攻克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应用到了重磅丝绸、真丝乔其、仿真丝化纤绸、电脑绣花丝绒等,使产品附加值倍增。 丝绸纺织技术复合化也不断取得进步,主要体现在:化学纤维的复合技术和加工技术;天然纤维相互间的混纺复合;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间的复合;多种功能整理的复合;多种织物的复合,如双层粘贴复合,镶拼复合,三明治式复合等。 中国丝绸业优势与差距并存。目前,中国丝绸出口企业主要以量的增长来争夺国际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丝绸市场价格的混乱。 由于出口价格连年下滑,而今丝类及其绸缎出口价格只相当于十年之前的50~60%。实际上,中国丝与绸的出口近年来一直陷于量升价跌的怪圈。 虽然中国丝绸业拥有原料生产供应方面甚佳的有利条件,但在国际上却一直没有知名度颇高及市场占有率可观的品牌,国际上对中国丝绸的客观评价仍滞留在中国的坯绸只有经过意大利后处理或法国精加工之后,方能荣登昂贵高雅时装服饰之列。 为此,自2002年起,中国丝绸协会开始注重高档丝绸标志批准注册工作。在此基础上,2004年国内丝绸行业将五种牌号的全真丝丝绸产品(茶花、万事利、富润、金富春和鑫缘)列为中国名牌以及授予首批十七家企业(涉及真丝围巾与领带和丝绸服装等加工企业)高档丝绸标志使用权。显而易见,中国丝绸业已走上以品牌推动产业升级之路。 高档丝绸标志的实施与推广,一方面足以显示中国政府对进一步强化国产丝绸产品在世界市场之竞争力的坚定意志和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中国丝绸企业的产品正在进入一个从廉价低级产品向高端产业链领域升华的全新时期。
⑵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是指哪个城市
鱼米之乡:
一般指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 ,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2)丝绸产业链扩展阅读:
鱼米之乡的自然地理条件:
1、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2、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而形成。
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等。
⑶ 丝绸生意好不好
普普通通的小店一年几百万是赚的。但是中国丝绸缺少品牌意识,没有设计感,所以没有欧洲的丝绸发展的好,我们的丝绸商家还是在原料面料上面做点小生意。所以中国丝绸需要整合一个产业链,需要品牌发展。
丝集网 回答
⑷ 中国丝绸业的发展现状(要详细)
丝绸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是华夏文明的见证和骄傲。在新世纪,丝绸又被赋予了新的理念和内涵,传统而又现代的技术演绎,使丝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丝绸素有纺织世家“皇后”之称,象征拥有者独特地位,体现穿著者典雅品味。尽管丝绸仅占纺织纤维总耗量千分之一,属纺织大家族中的小行业,但80%用于出口的中国丝绸业被列为2004年度中国典型出口导向型产业,其原料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及产品颇强的国际性均无与伦比。
然而,中国在开发丝绸产品之多元化及其多样性方面与世界纺织先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距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变革进程中,进一步繁华业已辉煌了数个世纪的“丝绸之路”乃当务之急,更是必由之路。
中国丝织行业之生产设备及其技术在近几年中获得了全面升级,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从喷水到喷气、从单喷到多喷、从平机到提花、从中速到高速。
无梭织机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嗣后,喷水、剑杆、片梭、喷气及多梭箱等织机机型陆续面世。80年代后,无梭织机与电脑、传感技术和变频调速等现代化尖端科技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此类织机对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适应性,同时也全面提升了产品外观与内在质量。
近年来,随着中国丝绸行业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步伐也得以加快,尤其是电脑、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化信息处理获得全方位充分利用。最典型的实例是,电脑的普及使得缫丝工艺彻底淘汰了沿袭百年之久的立缫车,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丝绸行业自动缫丝的水平。
江苏盛泽是闻名遐尔的绸都,在设备更新上堪称中国之最。80年代盛泽从国外进口大批先进的丝织印染装备,还同时引入了世界一流的现代高新技术,进而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目前,盛泽已经拥有六万余台无梭织机,成为中国无梭织机密集度最高的丝织生产基地。
国外丝绸进口设备普遍采用电脑程序控制。从市场信息到产品的花样、色彩、织物结构的设计,从缫丝到织绸、印染等生产和管理领域,都能找到电脑的身影。利用电脑监测和辅助手段,可充分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企业经营模式。机电一体化更成为国际纺机发展主要特色,几乎所有提花机和大圆机等都已安装了电子提花装置。
而今,丝绸加工设备在中国乃至世界仍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圆满解决远古与现代的结合、传统与创新的结合、继承与开拓的结合、流程与科技的结合、电子与织造的结合、印染与环保的结合、优质与效率的结合、发展与生态的结合和品种与实用的结合,适应配以高速引纬率、积极式送经、快捷换轴、新颖开口式、超宽织机幅、可编化程序、智能化控制、微电子技术和高自动化水平的织造机械,包括集机、电、液、气一体化的现代整经技术等前道装备以及微悬浮体染色、数码印花工艺、生物酶处理与等离子加工等后整理装置。
其中,丝绸生产装备的可靠性是关键,可靠性是国产设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的症结所在。
当前,国产纺织设备在国内的销量只有1万台左右。但据保守估计,中国纺织行业每年纺织设备的需求量却高达2~3万台。
在原料应用领域,中国科研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诸如破译家蚕基因组之谜,成功地培育出天然彩茧;攻克了自动缫丝真空渗透煮茧技术难关;完全掌握了蚕丝纤维之超微结构;针对强制牵引所形成的家蚕丝拉伸性能之深入研究并获取成果;制丝副产品中萃取丝胶和丝素获得推广应用;成功开发乍/桑弹力真丝和膨体弹力真丝等全真丝差别化纺织新材料;电子纺丝法制备丝素功能性纳米纤维;丝绸用环保型新染化料与助剂及配套工艺相继问世。
织物结构方面,防皱、防缩、防褪色等丝绸难关的攻克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应用到了重磅丝绸、真丝乔其、仿真丝化纤绸、电脑绣花丝绒等,使产品附加值倍增。
丝绸纺织技术复合化也不断取得进步,主要体现在:化学纤维的复合技术和加工技术;天然纤维相互间的混纺复合;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间的复合;多种功能整理的复合;多种织物的复合,如双层粘贴复合,镶拼复合,“三明治”式复合等。
中国丝绸业优势与差距并存。目前,中国丝绸出口企业主要以量的增长来争夺国际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丝绸市场价格的混乱。
由于出口价格连年下滑,而今丝类及其绸缎出口价格只相当于十年之前的50~60%。实际上,中国丝与绸的出口近年来一直陷于量升价跌的怪圈。
虽然中国丝绸业拥有原料生产供应方面甚佳的有利条件,但在国际上却一直没有知名度颇高及市场占有率可观的品牌,国际上对中国丝绸的客观评价仍滞留在“中国的坯绸只有经过意大利后处理或法国精加工之后,方能荣登昂贵高雅时装服饰之列”。
为此,自2002年起,中国丝绸协会开始注重高档丝绸标志批准注册工作。在此基础上,2004年国内丝绸行业将五种牌号的全真丝丝绸产品(茶花、万事利、富润、金富春和鑫缘)列为“中国名牌”以及授予首批十七家企业(涉及真丝围巾与领带和丝绸服装等加工企业)高档丝绸标志使用权。显而易见,中国丝绸业已走上以品牌推动产业升级之路。
高档丝绸标志的实施与推广,一方面足以显示中国政府对进一步强化国产丝绸产品在世界市场之竞争力的坚定意志和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中国丝绸企业的产品正在进入一个从廉价低级产品向高端产业链领域升华的全新时期。
⑸ 中国的丝绸出口到哪些国家
中国丝绸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是欧美和日本。其次是印度。
但是印度并非丝绸消费国,而是将中国的低等级丝绸买去之后,经过手工加工成工艺品或者制衣,然后再卖给欧美国家。
因此,目前受日本地震和欧美经济危机影响,整个中国丝绸也处于严重低迷状态
⑹ 蚕桑行业的产业链到底是怎样的
种桑养蚕、剥茧抽丝、缫丝织绸——农业社会的这一传统产业,大力打造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推广“桑—菇—肥,桑—炭—能源,桑—蚕—蚕沙—叶绿素—果胶—残渣—肥,桑—桑枝—纤维板”等循环经济模式,
⑺ 中国丝绸复兴之路如何走
1.丝绸行业发展面临多重困难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茧丝绸行业营业额达884亿元,较上年增长4%。中国丝绸协会会长杨永元介绍,2016年,我国丝绸行业在科技进步、文化礼品、国际化发展、文化保护和丝绸小镇建设等方面有不少亮点,但当前行业仍存在外贸形势不乐观、原料质量“短板”依旧凸显等问题。
杨永元表示,当前,我国许多沿海城市大量土地转化为城镇和工业开发区,年轻人从事桑蚕养殖积极性不高,种桑养蚕的数量开始逐渐萎缩。如何推进茧丝绸行业的技术进步,稳定茧丝绸原料基础,平衡茧、丝、绸产业链上下游利益,是今天摆在我国丝绸行业面前的一个课题。
目前,在我国丝绸出口品类中,丝类和真丝绸缎在出口额中各占两成,丝绸制成品占比六成,分布相对均衡。但在杨永元看来,世界丝绸行业的生产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以意大利、日本等国为代表的高端丝绸产品生产向中国转移,以中国香港地区为代表的丝绸服装生产向内地转移。“世界要求中国不再只是提供中间产品,而是要提供终端商品,这为我国的丝绸行业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和机遇。”杨永元说。
日前发布的《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提出,未来五年,要形成10个以上具有国际影响的名企名品,提升中国丝绸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知名度,努力打造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
杨永元认为,现代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使得丝绸企业不得不思考如何获得长足发展,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文化引领丝绸企业树立品牌文化。
“如果我们在丝绸家纺、丝针织、头巾、领带、礼服、女装、混纺产品等方面都拥有知名品牌,形成多足鼎立,那么丝绸业的发展一定能再上一个台阶。”杨永元强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力打造知名丝绸服装品牌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2.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素材
“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重振丝绸业鼎盛时期的风采需要多方考虑。”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认为,其中重要一点是要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素材。“要在国际上树立独树一帜的中国风格,甚至引领某一段时间、某一个领域的潮流。”
在他看来,目前中国丝绸行业的设计能力不足。“基本是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依据自身的短期需求来设计和推出产品。更有甚者,拿国外样本进行模仿,设计的原创性大大削弱。国内市场跟风的情况也比较明显,产业链条简单,国际上流行什么就做什么的情况比较普遍。特别是中国自有的文化题材、元素等没有得到重视。”
赵丰认为,我国企业、设计师应该多学习、多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中国红、青花瓷等元素很受设计师青睐,在国外的服装发布、展览中受热捧。一些国外服装品牌也会使用中国元素,这说明国际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元素是欣赏和重视的。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和设计,对中国丝绸走向世界大有裨益。
作为中国丝绸协会的副会长和行业一线的企业家,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对此深有体会:“中国企业只有具备了国际化视野,再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世界一流设计、高端制造品质等元素,才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产品,打出闻名世界的中国品牌。”
实际上,中国是丝绸的主要原产地,相比国外的设计来说,中国的设计更擅长使用中国丝绸的材质。赵丰说,一些中国传统题材,特别容易与丝绸结合在一起。“如果我们自己的设计师对自己的东西都不了解,不去挖掘,不去弘扬,总是抄别人的东西,那永远只能跟在别人背后走,竞争力只会越来越弱。”
3.以创新驱动丝绸业振兴发展
面对国内人才、原材料等多方面的压力,中国丝绸行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但是,“中国的丝绸企业都太小了,都还在做传统的制造,没有能力和实力去转型升级,与国际大牌比拼。”屠红燕说,虽然近年来一些领先企业从产品制造到文化创造,从设计水平、产品品质到品牌塑造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同国外品牌竞争,还是显得势单力薄。
“政府应该加强引导,鼓励企业从传统文化中发掘优秀的内容推向世界。比如,浙江在发展重大新兴产业的同时,也提出要保护并发展经典的传统产业。在丝绸小镇,围绕丝绸产业把文化、设计、产业等各种力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发展合力。”赵丰认为,现在尤其需要以丝绸的名义把一些学科结合在一起,打造产业链所需要的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体系,在丝绸领域培育一批创新人才。
杨永元说,2017年将加快调整丝绸产品结构,坚持科技创新驱动行业发展,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方向促进对外深层次合作,以传统丝绸高等院校为主加快人才培养,形成实用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等多层次的丝绸人才培育体系。
⑻ 我国著名的“丝绸之府”是指浙江的哪个城市
一、浙江省杭州市——“丝绸之府 ”
杭州有“丝绸之府”之称,并建有中国丝绸博物馆。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
杭州丝绸,历史悠久,质地轻软,色彩绮丽,品种繁多,有绸、缎、绫、绢等十几类品种,最著名的品牌有喜得宝、万事利、凯地等。
杭州市余杭区是国家确定的“丝绸织造基地”,杭州已连续举办四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全国丝绸信息中心也坐落在杭州,所有这些充分证明了杭州具有发展丝绸产业的独到优势。项目为“中国纺织面料—丝绸产品流行趋势”,杭州作为发布地最能体现行业的代表性。
二、浙江省嘉兴市——“丝绸之府”
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嘉兴有4700余年的丝绸文化历史,被誉为古代的“丝绸之府”,当代的“中国绸都”,丝绸历史源远流长。嘉欣丝绸园内集栽桑、养蚕、缫丝、织造、印染、服装于一体,您可以了解到从蚕茧到丝绸服装的全过程,传统的产业链,现代化的生产过程,极具观赏魅力。
三、浙江省湖州市——“中国丝绸真正故乡”
湖州素有“丝绸之府”、“中国绸都”、“湖丝衣天下”的美称。湖州地处太湖之滨,河流纵横,有很好的种桑、养蚕、缫丝的自然条件。
湖州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其质地紧密,细洁光亮,色彩斑斓,仅见于古代文献中的丝织品名称就有帛、绢、绸、缦、绮、罗、绫、绣、绵、纱等20余种。
湖州丝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1958年,在湖州南郊的钱山漾出土了一批丝线、丝带和没有碳化的绢片。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确定丝线、丝带、绢的年代为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已确定的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
它的发现使湖州丝绸的历史前推4700年,成为世界丝绸最老的寿星。它的发现同时也推翻了中西陵氏之女黄帝元妃嫘祖(约公元前2550年)发明养蚕的神话传说。这些绢片已成为浙江丝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湖州至今还保存着与丝绸遗址有关的“织里”等地名。
(8)丝绸产业链扩展阅读:
丝绸,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短丝等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
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以桑蚕丝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又特别称为“真丝绸”。
丝绸是中国的特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