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数据产业未来的瓶颈在哪里
体现在四个方面。
1、数据收集和提取的合法性问题。核心在于数据隐私的保护和数据隐私应用之间如何权衡。
2、大数据共享与合作问题。共享信息的企业之间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同时存在,如何发挥协同效应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达成竞争与合作的平衡是关键。
3、大数据结论的解读和应用。执行者不但能够解读大数据,同时还需深谙行业发展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制定出可执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确保方案不会产生新的问题。
4、政府相关管理政策的制定。在运用大数据过程中,如何合法提取私人或用户隐私数据,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如何规范大数据产业的正确运行,政府将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完善。
㈡ 政策频出 大数据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
政策频出 大数据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_数据分析师考试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相关分析技术的成熟,大数据产业正步入快速发展期,并持续获得政策力挺。
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15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张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在下一步贯彻“互联网+”指导意见中,将重点推进组织实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推进重要工业云、工业领域大数据中心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将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服务型制造、工业云和大数据等指导意见,加快法律法规制定修订,组建“互联网+”制造的标准推进联盟,制订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
目前政策对大数据的支持力度正不断提升,大数据已上升至国家战略。自去年3月“大数据”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一年内6次提及大数据运用。在6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李克强再次强调大数据运用的重要性。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
机构预计,在企业和政府部门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大数据产业将迎来年均逾100%的增长率,到201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元。从事大数据采集整合、数据存储运算、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应用和消费服务等分领域,将获得市场扩张机遇。
从企业层面来看,大数据应用广泛,包括对海量数据处理、挖掘和应用等,而这些应用又将带动数据存储设备和提供解决方案,大数据分析、挖掘和加工类企业等环节发展,在去IOE和国产化浪潮的推动下,相关产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政策频出 大数据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㈢ 简述大数据产业的含义
大数据产业是什么
围绕着数据的采集、传输、加工、分析、应回用都是大数据产业
大数据是一答个以数据为核心的产业,是一个围绕大数据生命周期不断循环往复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由多种行业分工和协同配合而产生的一个复合性极高的行业。
目前看国家及行业内对大数据产业细分比较常见的是参考现行的行业分类来划分的,例如金融大数据、物流大数据、电商大数据、交通大数据等等。
融合应用产业:在业务应用中产生大数据,并与行业资源相结合开展商业经营的企业。
基础支撑产业:提供直接应用于大数据处理相关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及其他工具的企业。
数据服务产业:以大数据为核心资源,以大数据应用为主业开展商业经营的企业。
㈣ 我想知道做大数据的行业发展空间怎么样
大数据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2017年是我国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前瞻性布局。
从产业的角度看,企业级大数据市场经过两年的酝酿已初具规模,中国企业级大数据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业集聚将进一步特色化发展。随着政策环境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行业应用持续升温,产业体系初具雏形,支撑能力日益增强。国内许多行业用户如互联网、电信、金融等开始实际部署大数据平台并付诸实践,同时带动软件、硬件和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
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约为168亿元,较2015年增速达45%。截止到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34亿元,较2016年增长39.3%。随着国家政策激励以及大数据应用模式的逐步成熟,未来几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仍将保持每年30%以上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78亿元。
未来大数据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入融合,政策和标准体系的完善,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的丰富化和落地化,未来大数据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1、新技术融合和标准落地将成为创新发展方向
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技术趋向深度融合。2018年将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与产业深度结合的元年,更多落地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将以云计算的形式实施。
平台化能力成为大数据企业竞相角逐的新焦点。通过将数据、算法和解决方案集成到统一的平台上,大数据企业可以提供“准标准化”的产品,快速占领市场,提升变现能力。
大数据一体机成为硬件领域新热点。2018年,大数据一体机将陆续发布。诸如数据仓库一体机、NoSQL一体机等多种技术相融合一体化设备将迎来高速发展。
制定标准化顶层规划,加速技术、产品和行业标准的出台。2018年,制定标准化方面的顶层规划仍旧紧迫。
2、多层次、多类型大数据人才培养是政府关注重点
在大数据人才培养上,政府方面,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高校及企业大数据方面研究,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高校方面,强化学科体系建设,完善课程设计与社会实践,培养大量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理论攻关,创建海量数据场景下快速有效的计算和优化算法。企业方面,自建培训学院,以项目驱动人才培养;同时,加强与高校合作,开展技术攻关。
3、数据安全将成为产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在技术层面,围绕大数据整个产业链,沿用最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开发大数据安全产品和服务。产业生态层面,威胁情报、网络安全漏洞,以及攻击等数据的即时共享成为行业协作的示范领域,未来将会逐渐向大数据安全领域扩展。未来,可以仿照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安全联盟”和腾讯成立安全联盟,建立大数据领域的安全联盟。
4、IT系统的自主可控进程将不断推进
政府构建自主可控信息安全网络,为国产业带来大量市场需求。国家层面高度关注核心系统和技术自主创新,发展可信网络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落地,构建安集中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以国产芯片和国产平台软件为核心,中国将在对与大数据产业相关的整机、工业控制、网络设备等关键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5、工业和健康医疗等新领域将成为未来竞争高地
随着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成熟,大数据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的拓展成为发展重点,健康医疗大数据以其巨大的产业延展空间,工业大数据以其潜在的巨大产业规模成为未来发展重点。当前,健康医疗大数据正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1+7+X”的健康医疗大数据规划正在逐步成型。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互联网战略的推进,以预测性维护、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APP为主的应用协力助推了工业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㈤ 大数据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近年来,全球正大步迈向大数据新时代,数据的高效存储、处理和分析等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在此背景下,行业大数据得以高速发展,应用于各个领域,根据IDC发布的有关数据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9508亿元的高点。
全球大数据储量呈爆发式增长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信息系统采集、处理和积累的数据量越来越多,全球大数据储量呈爆炸式增长。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大数据储量为4.3ZB(相当于47.24亿个1TB容量的移动硬盘),2014年和2015年全球大数据储量分别为6.6ZB和8.6ZB。近几年全球大数据储量的增速每年都保持在40%,2016年甚至达到了87.21%的增长率。2016年和2017年全球大数据储量分别为16.1ZB和21.6ZB,2018年全球大数据储量达到33.0ZB,2019年全球大数据储量达到41ZB。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行业大数据市场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㈥ 大数据行业前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简单的说是海量数据同完美计算能力结合的结果。确切的版说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产生权了海量的数据,大数据计算技术完美地解决了海量数据的收集、存储、计算、分析的问题。大数据时代开启人类社会利用数据价值的另一个时代。
工信部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特别提出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应用能力,到2020年,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加快建设数据强国,为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毋庸置疑,大数据发展前景广阔,现在转行从事大数据,正当时,想要学习大数据就来老男孩教育,真正行业大牛徐培成老师亲自授课,让您学有所成!
㈦ 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大数据与AI、5G、IoT等应用为公有云创造了巨大的需求,扮演着大数据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在大数据核心诉求的存储和计算能力上给予不可或缺的支撑。
大数据又赋能公有云行业的发展,将更好地参与到行业应用与数据变现的发展,催生大量的行业应用,为云服务未来扩充发展提供想象空间。积极的国家政策将持续推动各行业企业积极上云,拥抱数字化转型,公有云服务应用场景特别是数据应用不断拓宽。
近几年我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规模和渗透率均在持续增长,使得我国公有云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除此之外,在5G商用以及AI等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始终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437.4亿元,较2017年增长65.2%。
2012-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