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莱州临港产业区发展规划

莱州临港产业区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01-22 14:03:06

1. 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范围是指哪一块在哪个位置啊具体规划是什么成立临港区之后是否还属于莒南

临港经济开发区位于临沂市最东部,范围包括莒南县坪上、团林、壮岗、朱芦四个乡镇;成立临港区之后不再属于莒南,像临沂高新区和开发区一样直属于临沂市政府,希望采纳,谢谢。

2. 临沂临港区的范围是具体的哪一块具体规划是什么成立临港区之后是否还属于莒南县

是指东乡包括坪上、团林、状岗等乡镇。从莒南划分出去了,已经不属于莒南了。

3. 临沂临港产业区规划图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莒南县的大力支持下,临港产业区建设办公室积极专克服困属难,经过近一个星期的筹备,于10月20日入驻莒南县坪上镇开始办公。
临港产业区建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莒南县坪上镇,借用坪上国土所二楼三楼办公室。由于新单位刚刚成立,人员少,临港产业区建设办公室三位班子成员和抽调的4名同志,发扬“5加2”、“白加黑”的精神,积极协调,紧张筹备,购置了急需的办公用品,初步解决了住宿和吃饭问题,后院的建议板房正在搭建中。临港产业区建设办公室入驻坪上镇办公,标志着临港产业区建设办公室工作开始实际运行。
10月20日下午,临港产业区建设办公室召开了临港产业区第一次党组会。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产业区党组书记、主任刘沂同志主持,党组成员、副主任刘飞、张新华参加。
会议初步研究拟定了临港产业区建设办公室拟内设科室和工作职能(待批)以及人员配备方案。
确定了班子成员分工,刘沂同志主持临港产业区建设办公室全面工作;刘飞同志分管办公室、综合协调、招商服务工作;张新华同志分管规划建设、经贸发展工作。

4. 临港产业区的介绍

开发建设临港产业区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提升产业能级,培育新的经专济增长极,提高城市属国际竞争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临港产业区总面积约为220平方公里,由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包括洋山保税港陆域部分)、综合产业园区、三新园区以及临港奉贤分区五大区域组成,具有得天独厚得区位优势,是目前世界上少有得集航空、海运、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运输等五种交通功能于一体得区域。1产业区于2003年筹建、2004年启动;经过五年多的开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得基础设施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上海市十一五规划已把临港产业区确定为重点建设的装备产业基地。目前,临港产业区致力于建设支撑我国能源、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乘用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船舶关键件、发电及输变电设备、海洋工程设备、民用航空产业配套等五大装备产业基地以及支撑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工程机械、物流机械、精密机床等制造基地。

5. 莱州港的临港工业

莱州东方石油化工港储有限公司是由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中艺华海进出口有限公司和道高新加坡有限公司三方合资兴办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位于莱州港区内,2012年主要从事燃料油的仓储服务。公司的成立既满足了山东省石油及其制品的需求,又为社会创造了很大的社会效益,更将推动了整个莱州经济的发展。
2012年拥有总资产300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500万元,固定资产2500万元。本科以上学历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人。
公司计划总1.5亿元人民币,建设总库容50万立方米的石油化工品库。其中: 莱州凯联化工储运有限公司是青岛市化学石油供销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设立在莱州港区内。法人代表李建峰,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莱州公司主要以仓储为主,接卸酸、氯仿、邻二甲苯、甲苯、丙烯睛、甲醇、异丙醇、乙二醇、辛醇、纯苯、DME液体化工。占地面积为32830平方米,现已建成三个罐区,共计2X7000立方米、3X1500立方米、6X3000立方米11个储罐,约36500立方米。2012年将再建8个约34000立方米的储罐,总投资为4200万元。
莱州公司于2000年9月20日正式运营,刚开始只有2个7000立方米的储罐,主要接卸硫酸并销售。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液体化工的进口数量逐年大幅增长,造成储罐紧张,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状况下,总公司决定在硫酸的基础上,再次扩大仓储能力,自2003年4月初至今为止,已建成6个3000立方米和3个1500立方米的储罐,并已具备接卸能力。
2004年下半年起,扩建6个5000立方米和2个2000立方米的储罐,这样罐区可达计70500立方米,年接卸液体化工可达计50万吨的仓储能力。
一个新的罐区将屹立在东海之滨——莱州湾的港口上,它将为山东省的工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山东兰亭沥青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兰亭高科沥青有限公司、莱州市交通局、山东天业交通工程设施有限公司、莱州市北山水产有限公司及俄罗斯振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260万元,生产基地位于山东省莱州市莱州港内,占地20余亩。山东兰亭的发展定位是以基质沥青的储运、销售和改性沥青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为基点,逐步形成集科研、生产、贸易、养护施工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现已和中海港务(莱州)有限公司合资经营。
公司一期工程建成了2个3000吨和5个100吨沥青储罐,从港口泊位到沥青储罐区铺设970米的沥青输送管道,到沥青船舶可以通过管道直接将沥青打入沥青罐。公司的SG-201型固定式改性沥青设备年产能力可达8万吨,其生产的SBS改性沥青产品已经通过了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的认证检测。
公司二期工程将再建两个3000吨沥青储罐,届时库区总容量可达12500吨,公司接卸、中转能力将大大提高,港口码头的优势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6. 天津临港工业区的产业规划

按照总体规划,临港工业区的功能定位是:建成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造修船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建设成为港口物流区、研发转化区、工业旅游区,最终成为海上工业新城。
几年来,临港工业区围绕这一功能定位进行开发建设,开展招郑码商引资,不断健全完善临港工业区产业结构布局。中石油、蓝星、天碱、大沽化等项目的引进,使临港工业区具备了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煤化燃让工的龙头。路博润、凯威化工、仁泰化学、为尔客沥青等数十家化工企业的引进,进一步拉长了三大化工产业链条,将形成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中船重工新港船厂的引进,为临港工业区发展修造船皮丛局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新河船厂等项目的引进,临港工业区修造船产业的实力将更加雄厚,第二大产业板块也将迅速形成。中海油、中远等项目的引进,使临港工业区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有了依托,第三大产业板块也已显现雏形。随着码头泊位数量、等级的不断提高,以及思多而特、北方石油等物流企业的引进,临港工业区正向建设港口物流基地不断迈进。临港工业区与天津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占地30万平方米的滨海(临港)工业研究院,促使大学最具优势的科技力量进入工业生产的前沿,支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临港工业区和周边地区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将临港工业区建成研发转化工业区。有了依托,第三大产业板块也已显现雏形。随着码头泊位数量、等级的不断提高,以及思多而特、北方石油等物流企业的引进,临港工业区正向建设港口物流基地不断迈进。临港工业区与天津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占地30万平方米的滨海(临港)工业研究院,促使大学最具优势的科技力量进入工业生产的前沿,支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临港工业区和周边地区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将临港工业区建成研发转化工业区 。

7.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的空间布局

依据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优化空间结构,形成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集约开发区合理分布的总体框架。
(一)核心保护区
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约占区域面积的14%左右。要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自然保护区。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调整核定保护区面积,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护区管理体制,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实现污染物“零排放”,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适度开发绿色食品。
水源地保护区。对河流源头、沿岸水源涵养区和水库库区实行强制性保护,加快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库区周边植被修复与保护,严禁发展有污染的产业,合理安排城镇建设,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海岸线自然保护带。合理划分海岸线功能,保护海域资源,实施集中集约用海,搞好浅海护养,加强人工造林,重点发展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绿色种植、健康养殖等产业。
专栏3:核心保护区重点区域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营市东北部的黄河入海口,北临渤海,东靠莱州湾,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现有控制面积230万亩,其中核心区87万亩,缓冲区20万亩,实验区123万亩。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滨州市无棣县北部,渤海西南岸,现有总面积120.7万亩,其中核心区42.8万亩,缓冲区40.1万亩,实验区37.8万亩。
山东昌邑国家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昌邑市防潮坝以北,东起盐场西防潮坝,西至堤河,南至海岸线,北至增养殖区,总面积4.4万亩。
潍坊市莱州湾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莱州湾南岸,东起胶莱河口,西至淄脉河口,北到浅海—6米,南到潮上带以北,总面积162.6万亩。
山东大芦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淄博市高青县东部,北到黄河大堤,南至北支新河,东依滨博高速,西至艾李湖,总面积16万亩。平原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广南、孤北、耿井、韩店、思源湖、东郊、峡山等平原水库及周边区域。
河流水源地保护区。黄河、小清河、广利河、淄河、支脉河、潍河、小沽河、白浪河、弥河、马颊河、胶莱河、漳卫新河、德惠新河、沾利河、徒骇河等河流的区内河道及流域。
(二)控制开发区
主要包括沿海岸线的浅海滩涂、高效生态农业区以及黄河现行和备用入海流路。综合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特定区域,适度发展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的生态工业。
浅海滩涂。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特点,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发展原盐业,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合理开发海水资源、滩海油田和风能,严禁发展重化工业。
高效生态农业区。按照优质、高效的原则,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渔业林业畜牧业生产空间,促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支持黄河三角洲荒碱地综合治理,有计划地对荒碱地进行开发治理及改造中低产田。到2015年,治理荒碱地1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0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50万亩。
黄河入海流路区。在黄河现行流路区严格限制生产建设活动。在备用流路区控制城镇建设和人口迁入居住,实行依法有序利用。
专栏4:高效生态农业区
优质粮棉区。主要分布在乐陵、庆云、阳信、惠民、高青、邹平、博兴、广饶、利津等区域,潮土类型区重点发展粮食生产,盐化潮土类型区重点发展棉花种植。
生态渔业区。主要分布在无棣、沾化、河口、利津、垦利、寿光、莱州等近海区域。
生态畜牧区。主要分布在利津、垦利、河口、沾化、惠民、阳信、寒亭、寿光、昌邑、乐陵、庆云、高青等区域。
绿色果蔬区。蔬菜产区主要分布在寿光、广饶、高青等区域,果品产区主要分布在乐陵、庆云、沾化、河口、寒亭、莱州、无棣、阳信等区域。
(三)集约开发区
主要包括陆域沿海防潮大堤内以盐碱荒滩地为主的成块连片未利用地和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是集聚产业、人口的重要区域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开发空间。
产业布局。要充分发挥区域内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依托“四点”,建设“四区”,打造“一带”。四点,即东营、滨州、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要强化东营港的区域中心港地位,加强莱州港区建设,加快滨州港、潍坊港扩能。四区,即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要依托港口和铁路交通干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临港物流和现代加工制造业,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一带,以四个港口为支撑,以四大临港产业区为核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西起乐陵、东至莱州的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
专栏5:四大临港产业区
东营临港产业区。位于东营市东北部和东部临海地区,主要为国有荒滩盐碱地。发挥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重点发展精细化工、能源工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生态旅游业和高效生态农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
滨州临港产业区。位于滨州市无棣、沾化北部沿海地区。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环渤海地区物流中心和油盐化工、船舶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制药等产业聚集区。
潍坊北部临港产业区。位于潍坊市寒亭、寿光、昌邑的北部沿海地区。依托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打造船舶发动机和汽车制造、科技兴贸创新和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莱州临港产业区。位于莱州北部沿海。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建成电力、冶金、精细化工、机械制造、滨海旅游、生物育种等产业聚集区。城镇布局。推进大城市、县(市)城镇和重点镇建设,形成空间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加快发展大城市,东营和滨州要扩大城市规模,提升综合实力,完善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建成适宜创业和人居的城市。积极发展县(市)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工业园区、商贸园区、居民社区,促进企业、服务、居住相对集中。集约发展重点镇,依托港口、大型企业、重要商品集散地和风景旅游区,建设一批集聚辐射功能较强、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优化调整农村居民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 临沂临港产业区的重点项目安排

1、即将落抄地的过亿元项目:立晨国际物流项目。山东立晨集团投资1.3亿元的临港国际物流园一期工程。鑫泰矿业有限公司100万吨金属化球团项目。由鑫海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占地300亩。坪上社区改造。投资3.5亿元,规划建设一个社区、一处商务中心和高档餐饮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占地300亩。凤凰苑小区项目,由华兴置业集团投资1亿元建设,用地面积67亩,规划建设17座住宅楼。白云石产业区。建立占地300亩的加工项目区,可容纳15—20个加工户。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增加地方税收1800万元。2、正在洽谈的过亿项目:①英联盛唐钢铁有限公司新上冷轧板项目:该项目占地400亩,总投资5亿元,年产量50万吨冷轧板,年产值40亿元。②河北霸州万鑫轧辊有限公司机械加工项目:由河北霸州万鑫轧辊有限公司投资,占地200亩,总投资2亿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利税6900万元。

9. 简单介绍一下蓬莱,其总体经济水平如何

基础一般,不如龙口,招远,莱州,
发展速度在烟台地区数一数二,在龙内口,容招远之上,
旅游,文化产业做的相当好,临港工业也很不错,比龙口强!
蓬莱未来的发展潜力也很强,只是烟台市有可能将其撤县改区,这对蓬莱影响很大,至于是好是坏,不知道,看看本来不错的牟平现在一无是处就知道了

10. 2010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

重点区域带动是多年来我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化,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推动各地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实现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一)着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科学论述,加快推进总体规划编制,争取进入“十二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是搞好重大课题研究。在海洋立体空间布局与资源开发、海洋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中日韩区域合作实验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拿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二是先期推进蓝色经济区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示范园区项目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抓紧开展胶东半岛大型国际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等一批铁路和高速公路重点项目,加强环海防潮体系建设。强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重点支持海洋高科技研发、海洋优势产业、临海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蓝色经济发展示范园区。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围绕财税、投融资、土地、海域等领域,研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按照“规划统筹、交通同网、信息共享、市场同体、环境同治、产业互动”的总体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二)全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抓紧出台贯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意见,分解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黄河三角洲开发在今年开好头、起好步。一是基础设施先行。加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形成配套完善的水利设施、快捷畅通的交通网络和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特别要先期搞好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建设,增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支撑能力。二是抓好重点项目。根据总体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东营、滨州、潍北和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启动一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探索资源高效利用、生态持续改善、结构不断优化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路子。三是区域一体招商。办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投资贸易洽谈会,打造区域招商引资新平台。四是落实改革措施。加强对规划政策的深度研究,促进土地开发、地方金融等政策尽快落实。
(三)扎实推进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省会济南和鲁南临港产业带建设。抓紧编制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立足于世界技术前沿,努力打造高端产业、高端产品和高端技术自主创新平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黄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大力发展省会经济,提高省会综合服务功能。启动济南与周边各市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促进区域交通通信一体化。加快出台鲁南临港产业带发展规划,推进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集中培植钢铁、电力、石化、木浆造纸等临港产业,带动鲁南地区加快崛起。
(四)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继续完善和落实对西部地区的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西部地区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创新发展思路,明确产业定位,拓宽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县级财政实力。同时,扎实做好对西藏、新疆等地的对口援助工作,确保援建北川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阅读全文

与莱州临港产业区发展规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