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林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为满足国民经济对木材的需求,国
家相继建立了135个国有大中型森工企业,林业系统曾经位列国民经济各部门前五
名。建国50多年来,累计生产木材50多亿立方米,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
原始积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林业面向市场,改革传统的单一产
业结构,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林机制造快速发展,非林非木产业发展和对林地资
源多种利用步伐加快,森林旅游、花卉、木片、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经济林、竹
产业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异军突起。2001年,全国木材产量4552万立方米;人造板产
量2111万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松香产量37.8万吨,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
位;林业机械产值达100亿元,有的林机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林产品产
量6880万吨,年产值达1320亿元;花卉生产面积369万亩,年销售额达215.8亿元;
森林公园接待游客8565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28.2亿元。全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
4090.5亿元.基于现状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中国林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基本思路
明确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
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
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为总纲,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中心,以科教兴林和依法治
林为手段,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切实抓好六大工程建设,努
力推进中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跨越世界多数
发展中国家都走过的边破坏边治理的漫长历程,直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林业建设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0.3%,大江大河流域
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
制,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全国适应入世后的国际竞争要求;到2020年,使森林
覆盖率达到23.4%,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
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
8%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和木材自给自足,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林业经济发
展水平跻身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
业产业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国家对原有的十七个工程项目进行了系统整合,形成
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和长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
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
工程。六大工程覆盖了我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任务超过11亿亩,工程规划总
投资7000多亿元,工程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特别是退耕
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其投资超过了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
斯福工程和北非五国绿色坝工程,成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在国内外具有巨大影响.
2. 林业局产业股职能职责
林业局产业股是林业局下属的一个部门,由于机构编制的限制,县级林业局下设的专科室都是股级建制,所以,称属作股,产业股就是林业局的一个内设机构,其职能主要有:
1、研究提出辖区内林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2、研究提出林业发展的经济调节意见;
3、指导辖区内林业经济体制改革事宜;
4、管理和监督辖区内林业资金(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5、监管国有林业资产和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
6、审核辖区内重点林业建设项目;
7、负责对辖区内林果产品加工、林产化工、林业机械等林业产业的指导、管理。
3. 什么是林业产业产值
林业产业产值是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林业全部产品的总量。
林业产值 = 营林产值+采集林产品产值+村及村以下采伐竹木产值。
当前我国林业产业有三大优势:
第一,林业产业是绿色生态产业,随着扩大内需的推进,农村购买力的提升,对林产品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
第二,林业是重要的资源库,我国林业有着丰富又宝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通过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将有更多的潜能被挖掘;
第三,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手握林权的林农生产热情被释放,林权流转为林业投资者提供了渠道。
(3)林业站发展林业产业扩展阅读: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石峰2019年5月23日表示,2018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7.33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突破1600亿美元,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达1.57亿吨。
这是记者5月23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的2019年全国林业重点展会联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林业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涵盖范围广,涉及100多万家企业及数亿农民。
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加快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开展林业重点会展,不断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4. 我国林业发展有哪些问题 有哪些解决途径
1、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建设速度和技改力度需加强。
现有的林产品加工企业总体来说,带动能力不强,有的还处于停产状态,有的正处在技改中。要加大经营力度,扩大经营规模,努力服务林农,带动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
2、基地建设投入不足,建设步伐有待加快。
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均不同程度存在投入不足,建设起点不高,进度滞后的问题。一是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解决基地建设投入不足问题:林业局要统筹安排,把国家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和荒山造林工程资金集中用于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为加快培育林业支柱产业,县委、政府每年应安排部分以工贷赈,新增财政扶贫资金支持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应投入部份资金,建设企业自身的原料基地;同时积极动员有实力的集体经济组织和民营企业及个人参与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步伐。二是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加大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提高基地建设质量和效益。
3、林产品税费负担过重,应适当减负扶持林业企业和林农,加速林业产业化发展。天然林停伐后,木材基本上都是人工林抚育间伐生产的小径材,竹材也主要是纸料竹,价格低,成本高,但税费却占了近一半,再除去运输费用,林农所剩无几,大大影响林农发展基地的积极性,应适当调低林产品税费计征基价,税费负担以价格20—30%为宜,以扶持林业企业和林农,促进林业产业化正常发展。
5. 我国林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为满足国民经济对木材的需求,国
家相继建立了135个国有大中型森工企业,林业系统曾经位列国民经济各部门前五
名。建国50多年来,累计生产木材50多亿立方米,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
原始积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林业面向市场,改革传统的单一产
业结构,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林机制造快速发展,非林非木产业发展和对林地资
源多种利用步伐加快,森林旅游、花卉、木片、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经济林、竹
产业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异军突起。2001年,全国木材产量4552万立方米;人造板产
量2111万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松香产量37.8万吨,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
位;林业机械产值达100亿元,有的林机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林产品产
量6880万吨,年产值达1320亿元;花卉生产面积369万亩,年销售额达215.8亿元;
森林公园接待游客8565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28.2亿元。全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
4090.5亿元.基于现状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中国林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基本思路
明确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
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
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为总纲,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中心,以科教兴林和依法治
林为手段,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切实抓好六大工程建设,努
力推进中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跨越世界多数
发展中国家都走过的边破坏边治理的漫长历程,直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林业建设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0.3%,大江大河流域
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
制,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全国适应入世后的国际竞争要求;到2020年,使森林
覆盖率达到23.4%,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
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
8%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和木材自给自足,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林业经济发
展水平跻身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
业产业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国家对原有的十七个工程项目进行了系统整合,形成
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和长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
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
工程。六大工程覆盖了我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任务超过11亿亩,工程规划总
投资7000多亿元,工程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特别是退耕
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其投资超过了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
斯福工程和北非五国绿色坝工程,成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在国内外具有巨大影响.
6. 我国林业产业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林业产业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07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1701亿元,同比增长985%。与此同时,林业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木材、松香、人造板、木竹藤家具、木地板和经济林等主要林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2007年全国木材产量达到6974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达到7365万立方米,各类经济林产量突破1亿吨。二是林业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林业二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由2006年的442:488:70调整为431:482:87,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三是传统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新兴产业增长强劲。森林食品、花卉竹藤、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产业快速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制药等蓬勃兴起。以森林旅游为代表的林业第三产业产值达到10186亿元,森林公园发展到2151处。四是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全国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企业超过15万家,产值占到全国的70%以上,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江苏等五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龙头企业培育初见成效,依托自然资源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已逐步形成。五是林产品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570亿美元,同比增长211%,林业企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空前活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日渐增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林业产业大国。
7. 林业局的体系建设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2015年3月22日,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林业产业诚信联盟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林业产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以期加速推进林业产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诚信理念,规范经营行为,进一步提升林业企业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家林业局原局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会长贾治邦出席会议,并为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诚信商务促进会、林浆纸分会、木本油料分会3个分支机构颁牌。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建龙到会并讲话;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陈述贤,武警森林指挥部原政委闫文彬等出席会议,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相关领导到会并致辞。
张建龙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推进我国社会信用建设工作的法规和文件。2014年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后,国家林业局作为林业主管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纲要》的核心内容,部署、安排国家林业局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和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牵头,具体落实推进林业产业信用体系和诚信制度建设。
张建龙指出,《纲要》的发布,意味着今后我国林业产业信用建设迈入了一个有章可循的标准化时代。张建龙要求从以下四方面推进林业产业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林业主管部门要大力推进信用建设制度化,建立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希望各省(区、市)林业主管部门依照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中国林业产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要求,设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编制落实纲要的细则和规范,推进林业产业信用体系的基础建设,培育行业信用市场,促进行业信用服务市场化发展,鼓励和调动林业企业、中介机构等在行业信用建设、信用产品开发使用和信用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广泛参与、共同推进林业产业信用体系建设。
二是发挥各级林业产业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要继续发挥社会组织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完善行业信用信息平台,健全行业信用记录,建立行业诚信自律机制,开展试点示范活动,努力推动全行业形成“崇尚诚信、践行信用”,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良好氛围,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三是充分发挥林业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涉林企业要增强责任意识,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林业产业信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要按照已颁布实施的诚信标准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做到制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四是大力营造有力的宣传舆论环境,要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和行业媒体的宣传优势,宣传、推动中国林业产业诚信企业品牌建设,要持续开展对林产品及品牌建设的常态、动态推广和监管工作,公正、公平地实施红榜表彰、黄榜警告、黑榜除名的监管机制,大力宣传坚守诚信的品牌产品,维护诚信企业的利益,保护消费者权益。
据了解,《中国林业产业信用系统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围绕林业产业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方面展开,全面阐述了林业产业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制定出“建立一套对企业有切实约束力的信用评价体系、疏通一条金融资本接轨小微企业的脉络、搭建一个信息透明传递快捷的诚信产品营销平台,同时依托政府和行业优势大力宣传和推广诚信企业、诚信产品”的具体方略。
8. 林业类专业就业前景
1、林业技术专业简介
林业技术专业培养具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内能,具有从事林业生容产管理、林业行政执法、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森林资源经营与信息管理、森林保护与开发、森林生态工程监理等综合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2、林业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林业技术专业学生能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等方向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林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环保、林业、农业、水利、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等单位从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监测与评价、生态规划与设计、生物、土壤、水质监测和净化、森林资源调查设计等工作。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在:林业规划设计院、林业局、林场、林业站、营林企业、林业公司等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资源监测、营林企业管理、林业职业经理人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农、新能源、建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农/林/牧/渔
2 新能源
3 建筑/建材/工程
4 房地产
5 环保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在林业技术员、景观工程师、园林工程师等岗位工作,大致如下:
1 林业技术员
2 景观工程师
3 园林工程师
4 项目经理
5 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