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桃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能尽快帮忙不 ...
『贰』 桃子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怎么说呢!桃树复以其结果早制 见效快的优势很受农民朋友青睐。桃属于鲜食性水果,不耐储藏是很大的缺点,再者由于最近几年桃树发展迅速尤其是早熟品种桃子更是铺天盖地的。就拿去年的桃子收购价早熟品种6.10号左右成熟陆地种植的价格在2-3元左右,今年6.15好左右早熟的桃子收购价价不是很理想。低的价格在5毛钱左右一斤很是伤果农的心。尤其未来几年桃树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价格更是让人担心。
『叁』 中国的桃产业分布在哪些地方
桃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已达4000年之久。我国桃产业的发展现状是:鲜食桃接近饱和;低档桃充斥市场,价格逐年下降,发展空间不大;高档桃量少价高。目前生产中仍存在着早熟和中早熟品种过多而中晚熟和晚熟品种过少的问题。现有的少数晚熟品种中,综合性状非常优良的不多,特别是极晚熟品种,往往品质较差。未来桃的生产应向品种区域化、多样化、特色化、国际化迈进(郭晓成,2004)。
根据生态条件及分布现状,可将我国划分为华北平原、长江流域、云贵高原、西北旱塬和青藏高寒5个适宜栽培区以及东北高寒和华南亚热带2个次宜栽培区。华北平原是我国桃的主要产区,可大力发展油桃,适度发展水蜜桃。油桃要发展果实大、外观美、耐贮运的中晚熟品种。
水蜜桃应重点发展中晚熟优质品种。该区的北部是我国桃和油桃的保护地栽培最适宜区,亦可大力发展桃、油桃、蟠桃的保护地栽培。长江流域和云贵高原桃区以发展优质水蜜桃和蟠桃为主,可适当发展不裂果的早熟油桃品种,应限制发展中晚熟油桃品种。南方桃区应以早熟品种为主,北方地区秋季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晚熟油桃的适宜产区(郭晓成,2004)。中国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但出口量仅占世界贸易量的1.5%;世界桃进出口贸易量占总产量的10%,而中国只占其产量的十万分之三;与日本、韩国相比,我国的桃具有低成本、低价格的显著优势。结合国际桃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预测我国桃的对外贸易在东南亚市场和中西亚市场上的潜力较大。
『肆』 国内核桃产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我是做山核桃的,如果说山核桃的前景,应该说还是广阔的,营养价值高,价格也公道.主要的是在全国还没有大范围的分部销售,一旦市场打开了,那么前景不可估量!
望采纳~谢谢
『伍』 我国桃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桃原产于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但是桃树发展最快的时期还是在1978年以后,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主要表现为:
(1)栽培面积和产量成倍增长,栽培区域明显扩大
据统计,1999年全国桃树面积90.3万公顷,产量299.7万吨,占世界桃树栽培总面积的52.9%、产量的24.9%,位居世界第一位。在栽培区域方面逐渐扩大,以四川、湖南、湖北、云南、福建、江西等省为主,正在大力种植桃树(表1)。
表1 我国桃生产省(直辖市、自治区)面积和产量调查表(续)-1
(2)品种趋于多样化
表现为白肉水蜜桃占主导地位,但不溶质桃(如仓方早生、秦王、八月脆、红岗山、重阳红等)呈发展趋势;油桃、蟠桃发展迅速,是今后鲜食桃发展与调整的重点;加工桃稳中有增。
(3)栽培方式多样化,并向集约化迈进
近十几年来,随着设施桃树栽培技术的开发成功,桃树栽培方式已由过去的单一露地栽培,发展到设施栽培(温室栽培、大棚栽培等)。由于桃树设施栽培经济效益高,同时解决了广大农村冬季劳动力问题,因此发展极为迅速。到目前为止,已在辽宁熊岳、大连,河北的唐山、秦皇岛、保定及北京郊区形成了一定的桃树设施栽培基地,仅河北省乐亭县就发展各种设施桃666公顷以上。
虽然我国桃树生产在近十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化程度不够,没有摸清每个品种的最适生态区,对某一地区最适合发展什么品种也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导致在发展中盲目引种栽培,一些地区损失严重。最为突出的是,近年来许多地区由于晚熟桃价格较高,大量引入一些晚熟桃品种,但有些晚熟桃(雪桃、中华寿桃等)抗寒性较差,栽植后出现大量抽条和死树现象。
(2)果品质量差,造成有产无收或效益低。造成果实质量差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种植密度过大,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一些地区由于种植密度过大,尤其是行间距过小,冬季修剪时留枝量多,夏剪不及时,导致冠内枝量大而郁闭。②留果量过多,一味追求产量,造成果个小、着色差、风味淡等。③土壤肥力不足,有机肥施用量少,化肥施用量大;磷钾肥施用量少,氮肥施用量大;施肥时期和方法不正确。④施用高毒农药,如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导致果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影响出口及国内销售。
(3)品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早熟品种比例多,晚熟品种比例少;专用加工品种比例少,特别是制汁和制罐品种;鲜食黄肉桃、优质蟠桃和优质油桃比例少。
(4)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苗木市场混乱导致品种良优不齐,病虫害蔓延,大量劣质品种苗木投向市场,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陆』 桃品种的发展有怎样的趋势
(1)鲜食品种多样化 白肉普通桃占主导地位。鲜食黄肉桃、油桃、蟠桃因有其专各自特点,都属已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2)罐桃加工品种专业化 以黄肉、粘核、不溶质为典型特征的罐桃加工品种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品种要求肉质黄色程度高、果肉无红色、不溶质且肉质硬、丰产、易管理,如NJC83、金童系列等。
(3)果实品质越来越受重视 无论鲜食品种还是加工品种,果实品质越来越受重视;在鲜食品种中,大、红、甜、硬、不裂果为主要品质要求。
(4)成熟期向极早和极晚方向延伸。
(5)抗性强 消费者要求安全的果品,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大大减少了农药的施用。生产者出于成本的考虑,要求桃品种具有出色的抗性。
『柒』 我国桃树生产的现状与前景如何
桃是我国重要的落叶果树,截止2007年,桃树的栽培面积已达71.28万公顷,总产量803.2万吨,栽培面内积和产量均居容世界首位,仅次于苹果、梨。栽培面积位居前5位的省份是山东、河北、河南、湖北、四川。一些著名的桃品种如肥城桃、上海水蜜桃、奉化玉露等享誉全世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桃、油桃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我国桃树生产发展很快,涌现出一批远近闻名的“桃乡”或油桃基地,如北京平谷、上海南汇、成都龙泉驿、河北乐亭等,对振兴区域经济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桃树具有结果早、丰产早、收益快等优点,而且栽培管理相对容易,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强,无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栽培。当前,我国正在大力调整农村种植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桃树作为高效种植业之一,必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前景十分广阔。
『捌』 果树产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是果品生产大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果品产业已跻身世界果业发展大国行列。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果品主要供应基地和加工基地,果品产量和产值均居世界前列,果品生产已成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随着国内果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新形势下,传统优势果品的优势逐渐缩小,果品总体价格低迷,市场相对过剩,出口创汇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果树产业面临新的挑战。
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动能挖掘
随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落实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农民致富、生态优化、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很快,尤其是在农民致富、满足社会供给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果树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市场状况,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资源与生态统一的原则,发挥特色优势及高档资源发掘。我们已有的果树资源非常丰富,果树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产业链的延伸和新产品的开发,挖掘新动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增值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