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1-01-21 05:10:24

① 海洋经济的政策支持

财政部、海洋局年6月3日发布通知,决定以发展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支持部分地方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 。
这份名为《关于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的通知》明确:以海产养殖、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生物产业为重点,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突破一批制约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和重大技术,发展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企业。
资金扶持三重点
财政部发力,力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
其中,对于海洋养殖,未来资金将主要扶持三项重点技术,即工业用藻类和动物新种质高效养殖、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和离岸型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
至于第一项技术,相关文件称将针对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对琼胶、卡拉胶等大宗产品的应用需求,重点支持高含量、高产量的优异藻类和动物原料养殖,以及海马、产毒河豚等海洋药源生物新种质产业化等。
而在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方面,未来将围绕精确控制、环境友好、集约式海洋生物工业化养殖,支持年产200吨以上的精准高密度循环水鱼、虾类养殖产业化示范,具备在线实时监控、自动调控与投饵、水循环率达90%和产品优质健康等特点,形成集成生物、信息与工程技术的精准生产体系。
眼下,在日益严重的海水污染环境下,工业化循环水技术的发展为海水养殖提供了另外一种有效规模化生产途径。
各地动作频频
海南、广东、山东……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各沿海省份动作不断,纷纷出台政策并引导资金培育当地相关项目。
举例来说,离岸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是沿海鱼类养殖的推广方向。据介绍,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作为高投入高产出项目,是当今鱼类养殖最高生产力的代表之一。
就在“十二五”期间,海南、广东、山东均计划实现养殖规模翻一倍以上,包括国联水产(6.150,0.00,0.00%)等公司也开展深水网箱产业园区计划,大力推动相关技术应用。
对此,上述通知明确:未来将主要针对海水网箱养殖发展中的小型、分散等问题,支持年生产60个以上适合20米至30米水深的离岸型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系统,开展年产300吨鱼类养殖的产业化示范,形成从苗种培育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建立深水网箱养殖产业规范体系。
优势产业先行
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以及海洋装备的蓝图已现。
上述通知表示:将支持海洋生物创新医药、新型海洋生物制品和材料发展,包括海洋创新药物(含二次开发)和中药等。
在海洋生物制品方面,资金支持范围包括年产150吨以上蛋白酶、脂肪酶等海洋新型酶类、年产15吨以上生理活性功能显著的海洋糖类、脂类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等。
海洋装备的支持范围则涵盖海洋观测与探测装备、海洋生物产业装备和海洋工程配套装备与设备三类。
下一步,相关部门要求山东、广东、浙江等沿海示范地区在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海洋装备等三大领域中选择一个最有基础的作为示范重点,尽快取得突破。
未来,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采取目标考核、滚动支持、包干使用的方式,支持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和市场培育。

② 日照国际海洋城的六大蓝色产业

随着整体规划的出台,日照国际海洋城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渐次明晰,海洋服务、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态环保和临海高端制造业这六大产业正在成为助推国际海洋城起步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是发展海洋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建设特色鲜明的滨海度假目的地、区域性海洋企业总部基地。重点发展滨海旅游业、区域性海洋总部经济、现代商贸物流业、海洋人才培训及研发服务业、海洋博览会展业、金融服务业。
二是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以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和中小型特种船舶为突破口,发展海洋工程辅助装备及配套产品,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逐渐形成综合竞争优势,成为国内重要的海洋工程辅助装备及配套产品制造基地。重点发展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产品、海洋新能源装备、特种船舶及游艇制造。
三是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大力吸引生物技术人才,积极吸引国内外生物企业投资建厂,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化平台建设,鼓励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分支机构或产业化基地,优先发展海洋生物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功能材料,积极培育发展生物育种、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药物外包服务,加快培育壮大海洋生物产业。重点发展海洋功能食品和化妆品、海洋生物功能材料和海洋生物酶制剂、海洋生物育种;海洋药物、海洋药物研发外包服务。
四是海水综合利用。将海水利用产业作为标志性产业,重点发展海水淡化、海水工业冷却水、海水大生活用水、海水化学资源利用、海水农用利用;突破海水利用的耦合技术和共用技术,形成各种利用相互衔接的海水循环利用网络,建设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区,使日照国际海洋城成为国家海水利用的先行示范区。重点发展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学资源利用。
五是发展海洋生态环保产业。围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需求,积极发展海洋环保材料、装备。大力发展废旧船舶、零部件和废旧海洋电子设备再制造业,建设海洋生态环保基地。重点发展海洋防腐蚀产业、海洋环境监测、修复等装备,重点研发生产海域、海岸带与流域生态修复保护技术装备、污染防治装备控制仪器、在线环境监测设备等。
六是发展临海高端制造业。发挥优越的港口集疏运条件优势,围绕建设新兴临港产业基地,服务钢铁精品基地、海洋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和油气储运加工基地等十大基地建设,围绕日照重点发展的十大蓝色产业,积极引进发展相关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环境影响小的高端制造业。力争通过10年左右努力,将日照国际海洋城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临港产业高端制造集聚区。

③ 什么叫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各种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按人类需要提供商品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5个分支领域。

生物技术按发展历史可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部分。传统生物技术是指传统的制造酱、醋、酒、面包、奶酪、酸奶、泡菜及其他食品的传统工艺;现代生物技术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工程,特别是DNA重组为核心的新兴学科。目前所称的生物技术,基本上是指现代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根据是否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分为基因工程技术和非基因工程技术两大类。基因工程包括基因分析、基因图谱、基因指纹、基因提取、基因重组、转基因改造及基因库建立等。非基因工程技术包括菌种筛选和诱变、高密度发酵工程技术、太空育种、细胞冷冻和休眠、细胞体外培养、细胞杂交、胚胎移植、体外受精等。

生物技术按行业分为医药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海洋生物技术等。在每个行业生物技术又细分为更专业的生物技术,如农业生物技术又可分为饲料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兽医生物技术、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等。

④ 海洋生物资源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前景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海洋生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cf186135e5724a9e.html显示,2011年至2014年,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2862.37,-34.390,-1.19%) 、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不断加快,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日前召开的“2015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再一次让人们体验到了海洋新兴产业的魅力:作为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青岛蓝色硅谷一次就与各方签约
项目46个,投资总额223亿元,项目涉及海洋能源资源、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文化传媒、北斗信息应用、软件服务外包、互联网能源研发、科研
合作与人才引进等多个领域,充分显示了海洋新兴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在论坛开幕的同时,我国海洋领域唯一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式启用,实验室将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中国海洋科学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科技引擎。
产业在创新中加快转型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新华(青岛)国际海洋资讯中心和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洋发
展指数为116.6,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经济发展子指数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2011年至2014年子指数年均增速
为4.5%。
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993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国家金融信息中心
指数研究院副院长曹占忠说,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海洋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海洋生产总值实际增量依然可观。2011年至2014年,海
洋科技创新子指数年均增速为3.7%,表明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海洋经济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数据显示,2015年
上半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27303亿元,同比增长6.94%。海洋传统产业总体平稳,尽管部分产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海洋新兴产业新增长点不断显现,
海洋服务业比重稳步提高,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势头良好。在此过程中,海洋产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核心驱动作用。
“十二五”以
来,我国海洋经济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至2014年,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
逐年上升,分别为47.2%、47.9%、48.6%和49.5%,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
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不断加快,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了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海洋生物医药方面,我国已建成一批海洋生物医药园区
基地,2014年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矿产资源方面,2014年海洋天然气产量达131亿立方米,比上
年增长11.3%;可再生资源方面,2014年,海水利用业全年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2%,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657.9兆瓦,比上年增长
53.5%。

⑤ 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海洋生物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种生物活性物质是陆生生物不可比较的。由于海洋生物含有人类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从而提高了人体内的天然氧化系统。因此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促进细胞代谢、抗癌防癌、保护体内细胞的正常功能、延缓脑的衰老,都有很好的作用。
自20世纪60年代初,海洋生物资源便成为医药界关注的新热点,海洋药物研发引起了各国关注。进入20世纪90年代,许多沿海国家都加紧开发海洋,把利用海洋资源作为基本国策。美、日、英、法、俄等国家分别推出包括开发海洋微生物药物在内的“海洋生物技术计划”“海洋蓝宝石计划”“海洋生物开发计划”等,投入巨资发展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技术。
2006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18408亿元,增加值8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与上年持平。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14∶42∶44。2006年海洋生物医药业总产值94亿元,增加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浙江省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值占全国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值的38.3%,居全国首位。2006年,沿海地区继续加强对近海渔业资源的保护,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和海洋水产品加工业,全年实现总产值4533亿元,增加值1902亿元,比上年减少6.1%。
2007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24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达10.11%。我国约有50%以上的大城市,40%以上的人口和7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都聚集在沿海地区。全国涉海就业人员达到3151万人。
2008年上半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3241.63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14%。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7840.36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5401.27亿元。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5∶46∶49。
中国“十一五”规划已将海洋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设置立项,并设置了海洋安全环境监测保障技术、海底资源的开发技术、海洋生物技术三大板块。单独立项将对国内海洋生物技术的研发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国内海洋生物产品生产厂家进一步扩大规模。
未来20年,中国将以深海和远洋捕捞为重点,突破捕捞与养殖的技术瓶颈,加速海洋产业的发展,大幅度提高海洋生产能力,同时从海洋生物中克隆一批重要的功能基因。未来20年,中国还将在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形成新的产业。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中国海洋药物已由技术积累进入产品开发阶段,未来20年将形成一批海洋药物与保健品,在抗艾滋病、抗肿瘤、卫生保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海洋生物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阅读全文

与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现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