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猪的起源地
一、生命的起源:46亿年前,刚刚形成的地球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那时,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从火山中喷出的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包围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原始大气层。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完全不同,没有氧,也没有臭氧层,太阳的紫外线直射到地面上。在紫外线、宇宙射线、闪电、高温等巨大的自然条件长期作用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不断发生合成或分解反应,形成了多种简单的有机物,这就为原始生命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
后来(大约在39亿年前),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但火山的喷发仍然很频繁,地壳也发生了变化,有些地方隆起形成高原和山脉,有些地方下降形成洼地和山谷。同时,大气中的水蒸气不断增多。当水蒸气达到饱合状态,冷却以后,便成为雨水降落到地面,汇入洼地,形成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的简单有机物也随着雨水进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这些简单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不断地进行反应,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小结:由此可知,原始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的。
科学家们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来研究生命的起源。1965年我国生物学家首次人工合成了简单的蛋白质分子一一结晶牛胰岛素。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首次模拟原始大气成分,合成出了简单的有机物。这些实验对人们认识生命起源的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人们对生命起源的详细过程知道的还不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手段的提高,人类总有一天会揭开生命起源的全部秘密。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生命的产生,揭开了生物进化发展的新纪元。原始生命产生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原始生命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进行自养生活的原始藻类;一部分原始生命进化成为没有叶绿素、靠摄取现成有机物为生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再各自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
这是一棵动物进化历程树。从树干基部到树梢表明了动植物进化的历程。越靠近树干基部的植物或动物,出现的时间离现在越久远、越低等;越靠近树梢的植物或动物出现的时间离现在越近、越高等。树干上有两个大的分枝,左边的表示动物的进化历程,右边的表示植物的进化历程。在每个分枝上又有许多小的分枝,这些小分枝依次表明了各个类群的动物和植物的进化顺序,以及进化地位。
1植物进化的历程:自然界的植物有四个主要的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提问:各个生物类群的特征反映了它们在进化历程中的地位,根据藻类植物的特征,我们应该把它放在生物进化历程树的什么位置?
答:藻类植物的特征表明了宏观世界是低等的植物类群,所以应该位于进化历程树的最下边的分枝上。
(2)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叶里没有输导组织,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3)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和叶,并且根、茎和叶里具有输导组织和比较发达的机械组织,植株较高大,受精离不开水,大多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由原始藻类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但是,从二者的特征来看,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因此,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等。
由于苔藓植物在结构和生殖上的特点,限制了苔藓植物进一步向陆生生活发展,而蕨类植物由于能更好地适应陆生生活,一部分原始蕨类植物逐渐进化成为种子植物。
提问: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这两大类植物,哪一类更高等,为什么?
被子植物更高等。因为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有利于保护种子,繁殖后代,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所以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小结: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植物进化的规律,身体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地位由低等到高等,生活环境由水中逐渐过渡到陆地。
2动物进化的历程:
提问:动物可以分成几个大类群?
答: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1)我们先来看无脊椎动物的进货历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无脊椎动物分为哪几个主要的门?
从结构上看,最低等、最原始的无脊椎动物是原生动物,由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进化到多细胞的腔肠动物;由二胚层的腔肠动物进化到三胚层的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出现了肛门;环节动物出现了真正的体腔;节肢动物是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无脊椎动物。在这个过程中,动物的结构越来越复杂,逐渐出现了组织的分化,出现了器官和系统,生活环境逐渐从水中到陆地。
(2)在无脊椎动物中有一类叫做棘皮动物,海星、海参、海胆都是这一类动物。由原始的棘皮动物进化成了原始的脊椎动物。
提问:我们学过的脊椎动物有几个纲?
脊椎动物是高等动物,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古代的鱼类生活在水中,后来由于地球气候变化,湖水、池塘等干涸,古代鱼类中的总鳍鱼类,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成原始的两栖类。
两栖动物是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但是,两栖动物还没完全摆脱水的束缚,必须在水中产卵、孵化以及渡过幼体阶段。
原始的两栖动物逐渐进化成为原始的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孵化,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陆地生活环境的复杂多变,为动物的进化提供了新的生态环境和适应方向,原始的爬行动物向各个方向分化和发展,分别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
小结:由此看来,与植物的进化历程一样,动物也是由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进化。
3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生物的进化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三人类的出现: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人类是生物进化到更高阶段的产物,那么人究竟是由哪类古生物进化来的呢?
与所有哺乳动物一样,人体也具有恒温、胎生、哺乳等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这说明了人类与哺乳动物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在生物分类中,人类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在灵长目中,除人科外,还有猴科、长臂猿科、类人猿科等。
Ⅱ 人类饲养猪有多长的历史
有迹象证明家猪可能来自欧洲和亚洲。在被人们发现的化石中证明有像野猪回一样的动物穿梭答于森林和沼泽中等。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驯化猪的国家,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中已发现距今约9000年的家猪骨骼。距今7000~6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和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中,家猪骨骼占很大比重,并有陶猪出土,说明家猪的饲养已有较大发展。
Ⅲ 猪有多少年的历史
你们知道猪有多长时间的历史吗?6000年呀,很久以前,古人就开始把野版猪驯服,变成家权猪了,在没有粮食
或者其他危机关头的时候,古人就杀猪度难关的.古文的“家“字的下面就是一个猪字,意思是有了猪,才能叫一个家。所以说,猪和人类有很长很长的渊源了。猪和人类一起穿过了漫长的历史长河,和平共处
,猪们不再风餐露宿,孤魂野鬼了,成了人类的座上宾,财富的象征了
Ⅳ 猪的传说和历史
在《尔雅来·释兽》中,对猪是这源样解释的:“彘,猪也。其子曰豚。一岁曰豵。”,所以,彘、猪、豚、豵就都是猪了。
自古以来,猪在中国人的家庭里是很有地位的。在以象形著称的汉字的“家”中,在其宝盖头下的“豕”,代表的就是猪的形象。由此可见,在过去国人的心目中,无猪是不成家的。旧时讨老婆,取媳妇,家中养猪的多少,是爱情的重要砝码之一。
另外,汉字的“冢”,其意是坟墓,按照象形文字来按图索骥,是这样的:无猪者,是不能安心离开人世,或是难以成冢的。
猪,不仅是农耕文化下的主要家畜,国人还每每以猪自况,十二生肖里的猪,就是例子。
中国人一方面离不得猪,一方面又极其厌恶着猪。比如骂人,就往往拿猪来作比喻:“你懒得像猪”、“愚蠢如猪”、“昏聩似猪”、“肮脏得像猪”等等。
Ⅳ 小猪短租的发展历程
2012年8月2日:小猪短来租 网站正式自上线运营。
2012年8月20日:58同城引入首家短租网站 与小猪短租达成战略合作
2012年10月9日:小猪短租发布《十一黄金周出行短租报告》
2013年1月6日:小猪短租网完成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 投资方未披露
2013年1月6日:小猪短租获千万美元融资,如何做Airbnb的本土化改造
2013年4月3日:小猪短租牵手网络LBS平台
2013年5月27日:让陌生人住进家--小猪短租全国启动沙发招募计划
2013年7月1日:短租平台小猪掏腰包推财险
2015年7月8日:完成6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愉悦资本领投,晨兴资本、中信资本、和玉资本跟投,以太资本作为财务顾问全程参与。
Ⅵ 谁知道猪的历史
猪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很久以前,古人就开始把野猪驯服,变成家猪了,在内没有粮食
或者其他容危机关头的时候,古人就杀猪度难关的.古文的“家“字的下面就是一个猪字,意思是有了猪,才能叫一个家。所以说,猪和人类有很长很长的渊源了。猪和人类一起穿过了漫长的历史长河,和平共处
,猪们不再风餐露宿,孤魂野鬼了,成了人类的座上宾,财富的象征了。
Ⅶ 猪的历史
首先 楼主 I 服了U ,╮(╯_╰)╭、
猪的历史要追溯到四千万年前,有迹象证明家猪可能来自欧洲和亚洲。在被人们发现的化石中证明有象野猪一样的动物穿梭于森林和沼泽中。 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秦时期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而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不同的猪加以区分的要求。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汉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这一情况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汉代以前虽已有舍饲,但直至汉代时止,放牧仍是主要的养猪方式。当时在猪种鉴定上已知猪的生理机能与外部形态的关系,这对汉代选育优良猪种起了很大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逐渐代替了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养猪经验日益丰富。 唐宋时期 隋、唐时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元明时期 元代在扩大猪饲料来源方面,有很多创造明代中期,养猪业曾经遭受严重摧残。正德十四年(1519),因“猪”与明代皇帝朱姓同音,被令禁养,旬日之间,远近尽杀,有的则减价贱售或被埋弃。但禁猪之事持续时间不长,正德以后养猪业又很快获得发展,并在养猪技术如猪品种鉴别和饲养方法等方面取得一些成就。
Ⅷ 猪肉外贸发展历程
以前都是个体经营户养猪,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高了不再去养猪了。就目前中国猪源不足是造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国家在这方面投入的不多,以致大规模有规范流程的养殖户少之甚少,一旦发生什么瘟疫事件损失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现在考虑到成本、人力、物力、财力等一系列问题,将目光对向进口猪肉这块儿,其中英国是进口猪肉解决猪肉来源的最好途径,无论是从交通、肉质上都称得上不错的选择。
Ⅸ 历史上说的一头猪有大象重说的是什么时代
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
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浮夸风”作为“大跃进运动”的症结之一,首先在当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就是大量农民的饿死。
在大跃进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虚报产量的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北徐水县,号称一年收获粮食12亿斤。人民日报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宣传。 依照这种报告制定的国家征收粮食额度严重超出实际产量。也是导致后来灾荒的主要原因。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肥猪赛大象教育界的浮夸风评教授以产量为标准:“大跃进”、“浮夸风”是全方位的,教育界自然也不例外。
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加之毛泽东等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之后,没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9)生猪产业的发展历程扩展阅读
大跃进后果
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由于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
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无根据), 主要死因为饿死。一部分学者并且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
贝克尔(Jasper Becker)—一名长期观察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在他的《饿鬼:中国的秘密饥荒》一书中说,大部份对大跃进的批评来自于“在香港观察中国的”国外评论家。而当时有在国内生活过的外国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也是1950年代至1960年代间关于大跃进的争议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