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思路

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思路

发布时间:2021-01-20 20:05:22

Ⅰ 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是什么产业

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是什么产业
生物制药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是70年代初伴随着DNA重组技术和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诞生的。三十多年来,生物制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医疗业、制药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生物制药确定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新兴产业。

就业前景
从现今情况看从事生物医药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该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毕业生可从事生物药物的资源开发、产品研制、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

发展前景

生物制药专业特色是生物制药已成为国际和国内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生物制药已成为侦破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新兴国家医药市场却表现得风光这边独好,中国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生物制药市场也分外亮丽。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新增中央投资4.42亿元,支持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及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专项的建设。此举为今后生物制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相比,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还存在不少差距。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从科研到产业化,将是一条艰难的路。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力度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制。同时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将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这两个因素将为生物医药产业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Ⅱ 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前,我国生物技术已广泛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生物技术与产业已经开始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实验室探索到产业化的转变;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中国生物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说,我国生物技术在让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化的同时,还要加强有独立知识产权成果的创新。努力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建立产品标准化体系,组建相关行业协会,规范市场秩序。??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200多家。??人均寿命从1949年35岁增长到1996年70.8岁生物技术功不可没??据新华社北京19日电记者杨维汉报道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生物技术要积极稳妥地促进产业化,努力使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召开的"新世纪生命科学论坛"上,科技部有关人士介绍,我国将通过生物技术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发展生物高科技,培育生物新产业,力争使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水平在发展中国家领先??据新华社北京19日电记者杨维汉报道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作为惟一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1%测序工作;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杂交水稻父本9311(籼稻)的基因组序列草图;在国际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汗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医药生物技术为提高人民平均寿命和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长到1996年的70.8岁,生物技术功不可没。近年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明显加快,进入临床研究的生物医药已达150多个,有基因工程干扰素等21种生物技术药物投入生产.??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我国农业生物技术成就显著?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我国首创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推广到20多个国家,累计增产粮食3500多亿公斤。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有转基因抗虫棉花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2002年种植面积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40%,五年来累计为农民增收50多亿元。??开发再生清洁能源有功??我国在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方面成就显著。利用玉米等粮食生产燃料酒精的技术分别在河南、黑龙江已具备了数十万吨的年生产能力,乙醇汽油已在部分地区推广试用;日产量20余吨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2002年在四川问世,填补了我国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的空白。参考资料:/9.html

Ⅲ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概况

本文提要:本文浅显地介绍了植物转基因技术的概况和前景。具体包括:人们利用哪些基因改造植物?用什么装载这些基因?用植物的哪一部分接受这些基因?用什么方法使这些基因进入植物细胞?所产生的新植物对人是否安全?
生物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技术,也称为生物工程,具体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其中的基因工程,又称为转基因技术,它将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片段取出来,再放到另一种生物中去,使后一种生物具备新的性状。前一种生物改造后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称为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一般需要装到合适的载体上,才能进入后一种生物。前一种生物称为供体,后一种生物称为受体。目的基因进入受体而使受体产生新性状的过程通常称为转化。
用于创造植物新类型的转基因技术,称为植物转基因技术,所产生的植物新类型称为转基因植物。以下简要介绍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当前概况和前景。
一、目的基因
植物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目的基因,分别从微生物、植物、动物甚至人类分离出来,目前国内外已经复制和鉴定的有100种以上。其中最常见的有种子贮藏蛋白基因、抗除草剂基因、抗病毒基因和抗虫基因等。
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中,研究得较深入的有玉米、小麦的醇溶蛋白基因、水稻的谷蛋白基因、马铃薯的块茎蛋白基因等。导入这些基因可望提高某些植物的种子蛋白质含量,或改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抗除草剂基因至少有三类。第一类能改变植物酶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例如avoA的突变基因,它合成的EPSP酶的脯氨酸被丝氨酸所取代,酶的活力不受影响,但是对非选择性除草剂草甘膦的结合力只有原来的25%,从而使植物对除草剂表现不敏感。第二类能解除除草剂对植物酶的抑制。例如Bar基因,能合成乙酰转移酶,解除选择性除草剂PPT对植物谷氨酰胺酶的抑制,避免植物细胞因为氨的积累而死亡。目前已将这个基因导入小麦、烟草、马铃薯、甜菜等作物,其中转基因马铃薯已进行大田试验并取得良好效果。第三类能补偿被除草剂破坏的植物酶。例如经过修饰的EPSP酶基因,所表达的酶大幅度增加,以致草甘膦的浓度不足以破坏植物体内所有的EPSP酶,植物因此免于死亡。目前已将这种修饰过的基因导入烟草和矮牵牛,并产生了抗性。
抗病毒基因主要有这样几类。目前主要利用病毒蛋白外壳基因,导入这类基因获得了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番茄,抗黄瓜花叶病毒的烟草和番茄,抗马铃薯X或Y病毒的马铃薯,抗苜蓿花叶病毒的苜蓿,抗大豆花叶病毒的大豆,抗番木瓜环斑病毒的番木瓜等,其中不少已进入大田试验。其次,还可利用反义RNA,也就是将病毒基因反向接在强启动子后面,所产生的大量反义RNA能封闭复制酶的结合位点,阻止病毒繁殖。但是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为目前表达的反义RNA量还未达到所需要的水平。再其次,是期望利用抗体基因的产物,使病毒的复制酶失效,但是这类工作还处于试验阶段。
抗虫基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毒蛋白基因,例如苏云金杆菌的Bt基因,它所表达的晶体蛋白对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有毒杀作用。毒蛋白在昆虫消化道内经过蛋白酶激活后造成消化道损伤而导致昆虫死亡,对其他生物则没有任何危害。目前已将Bt基因导入烟草、番茄、马铃薯、棉花、玉米、大豆等,并取得明显效果。今后还需要研究如何提高毒蛋白表达量,研究在毒杀害虫的同时如何保护益虫等。另一类抗虫基因是蛋白酶抑制基因,它的产物能干扰害虫体内蛋白酶的活性,阻碍对食物的消化而使害虫致死,杀虫作用广泛。这例如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已导入烟草等作物,并产生抗虫效果。
植物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目的基因,此外还有固氮基因,有抗菌作用的几丁质酶基因和毒肽基因,与抗盐碱关系密切的脯氨酸基因,与雄性不育有关的核酸酶基因,与果实成熟有关的ACC合成酶基因,甚至人类的干扰素基因,生长激素基因等等。虽然目前它们还处于试验阶段,但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
二、载体
用于装载目的基因的载体,应用最多的是细菌中发现的质粒。它是一种小型环状DNA,被某种酶切开后能够装载具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植物转基因技术中应用最多的质粒是Ti质粒,它原本具有致瘤作用,但目前已经将它改造。过去认为这种质粒只能进入双子叶植物细胞;现在发现,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它也能进入单子叶植物。
为了便于在受体中检测到载体的存在,通常需要选用具有特殊遗传标记的质粒。目前植物转基因技术常用的遗传标记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抗生素的抗性基因,例如Cat基因可使植物细胞表现抗氯霉素。另一种是GUS基因,它可使植物细胞在X-gluc底物溶液中显示蓝色。还有一种是荧光素酶基因,可使植物细胞发出蓝绿色荧光。
植物转基因技术还有一些可望利用的潜在质粒。例如Ri质粒,可以诱导植物细胞产生根,这个根的细胞能分化形成植株。又例如酵母人工染色体,能装载巨大的DNA片段,已用于动物基因工程,可望不久的将来用于植物基因工程。
三、受体
植物转基因技术往往需要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物的离体单细胞,然后使单细胞分化发育成为转基因植株。为什么呢?这首先是因为高等植物与单细胞的微生物不同,前者是多细胞有机体,弄不好往往只有部分细胞接受目的基因,形成"嵌合体"。其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不同,前者具有很强的全能性,在离体条件下容易分化发育成完整的植株。正因为这样,所以植物转基因技术一般有必要也有可能和组织培养相结合。作为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多是原生质体或悬浮培养细胞。目前已经利用这种方法在许多植物中得到了转基因的植株。
四、转化方法
植物转基因技术实现转化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农杆菌介导法,又称为"共培养法"。这种方法是将农杆菌与植物细胞共同培养,用农杆菌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去转化植物细胞。通常是在含有适量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具有抗生素抗性标记的转化细胞,然后用特定培养基诱导这些细胞形成植株。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已获得转基因株的植物大多数采用这种方法。
另一种是基因枪法,又称为"高速微弹法"。这种方法用表面附着DNA分子(含目的基因)的金属微粒,经过加速装置,轰击植物细胞,将DNA直接射入植物带壁的细胞。这种方法不受受体种类限制,快速简便,但是设备昂贵。目前这种方法的转化率已达到8%-10%,还在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
五、转基因植物
目前国内外已经得到60种以上转基因植物,其中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番茄和棉花等,已经大面积种植。1999年世界各地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已达到4000万公顷。但另一方面,国际上爆发了关于转基因植物对人体和环境是否安全的争论。这个争论同欧盟与美国的贸易战有关。目前美国已经设立专门机构,规定详细办法,对每一项转基因的田间试验和成果发放进行逐个的审批。我国农业部也颁发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到1999年底为止批准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植物共有六种,包括两种抗棉铃虫的棉花,一种耐储存的番茄,一种抗黄瓜花叶病毒的番茄,一种甜椒,和一种转花色的矮牵牛。可以预期,转基因植物将对世界和我国的农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满足世界和我国人民对生活必需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

Ⅳ 中国生物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生物化工产业来是生物源技术与化学化工技术相互交错而成的一个产业,在当今生物技术迅速发展转化为商品的时代,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世界各国已竞相开展生物化工研究开发工作,建立了独立的政府机构,成立了研究组织,制订了近期及长远的发展规划,并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了大量支持。与此同时,许多大型的化工企业都在投入巨资和庞大的科技力量进行生物化工技术的研究
中国生物化工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生产上发酵周期长、分离提纯技术落后、产品收率低、产品成本和单耗高,生产厂经济效益不佳等,更重要的是对生物技术产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是对生物化学工程重视不够。突出问题是:产业化程度低,许多科研成果尚未转化为生产力;生物化工产品开发周期长、速度慢;生物化工技术及装备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缺少一支强大的生物化工技术企业队伍;对生物化工产品的开发投资不够,且投资渠道单一,缺乏应有的经济支撑。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生物化工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将帮助业界人士、投资者、产业链条各环节更准确地把握生物化工行业发展脉动、更深入地梳理相关领域变迁轨迹。

Ⅳ 发展生物技术有什么重要意义

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具有重大意义,发展生物经济正成为许多国家应对金融危版机战略措施.
生物权技术与产业发展迅速.过去10年,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的论文占全球自然科学论文的49%%,一些国家把政府基础研究经费近一半用于生物与医药领域.近年来全球生物产业销售额几乎每5年翻一番,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近10倍.事实表明,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生物经济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生物经济已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政府将把生物科技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点措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生物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国家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重大新药创制、转基因植物、重大传染病防治等三个专项与生物技术相关.国家还出台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Ⅵ 生物技术行业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我国当前的生物技术在基因工程(或称遗传工程、基因重组技术)、细胞工程专、酶工程、发酵工属程等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已取得很好的成果。生物技术应用于医药产业,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使医药产业发生重大变革,生物制药也得以迅速发展。生物制药利用克隆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对DNA进行切割、插入、连接和重组,从而获得生物医药制品。生物药品是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而制成的生物活化制剂,包括菌苗、疫苗、毒素、类毒素、血清、血液制品、免疫制剂、细胞因子、抗原、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产品(DNA重组产品、体外诊断试剂)等。这些产品在诊断、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保护人类健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Ⅶ 宁波市富都生物科技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宁波市富都生物科技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2018-11-29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注册成立的有限版责任公司权(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七星路88号1幢401室D区B0004。

宁波市富都生物科技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206MA2CL0JW9D,企业法人刘可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宁波市富都生物科技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生物科技项目投资;生物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建筑工程设计、规划、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房屋租赁;医院管理;生物医学技术的开发、咨询、转让。(未经金融等监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吸收存款、融资担保、代客理财、向社会公众集(融)资等金融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宁波市富都生物科技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Ⅷ 未来我国生物产业将重点发展哪些方面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体水平已经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目前生物技术在我国已广泛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提高农牧业和工业产量与质量,改善环境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0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已经达到200多亿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200多家。

一、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生物技术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生产快速发展,涉足领域不断扩展。我国生物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发展迅猛,1996年,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销售额为2.2亿元,1998年增长到7.2亿元,2000年达到了22.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79.42%,其中干扰素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乙肝疫苗、白细胞借素-2。

二是生物技术研发取得重要成果。为加快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始终把生物技术列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政府大幅度增加了研发投入,同时鼓励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新表达系统、生物工程、药物进入了创制阶段,建立了一系列关键平台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规模基因测序、生物基因的研究条件;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抗基因的棉花、番茄已经进入了商业化的发展。有数十种基因药物已经进入了实用性阶段。

三是我国已具备了生物技术方面研究开发的良好基础。目前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有两万人,每年还有450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有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出国深造,在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和有一定竞争力的研究队伍,进入生物技术,加大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其他技术的渗透,将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并推动他们的发展,使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四是生物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由于生物技术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2000年生物技术公司就超过了200家,同时已有60多家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出现了深圳科新、天津泰达等生物基因技术龙头企业。

二、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集中化程度低,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产业。2000年实现产值200多亿元,相对于美国2000年的200多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差距很大。

全球生物技术行业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出现一批影响未来的重大技术:人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技术与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芯片/蛋白芯片/组织芯片、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反义核酸技术、单抗技术等对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生物技术产业格局从治病为主向治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产业过渡。

跨国公司平均R&D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已超过10%,创新型重磅产品不断涌现,美国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2000年销售收人为24亿美元,净利达6亿多美元。

兼并重组愈演愈烈,大企业愈来愈大,协作型竞争已成为当今生物技术产业的主流;1998年以来,世界生物制药业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全球市场排名前五强中四席是重组的结果,二十强的市场集中度高达67.8%;

小型企业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在生物制药行业尤其明显。如Amgen公司、Genentech公司、Celera公司、Isis公司等分别成为基因工程药物、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反义核酸药物等领域的典范。

三、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

与国际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相比,我国生物技术行业与国际水平差距明显。具体表现为:

1.自主知识产权过少,竞争能力有限。

在美洲,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在创建的时候,在第一期、第二期的融资中(即种子资金期和风险投资期的时候),一般都是技术出资者控制了50%以上的股权,而资本出资方是小股东,这种情况在北美非常普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融资的不断增多,创业者(技术拥有者)才逐渐失去了绝对的控股权,但企业本身却是一个完整的现代企业机制。目前我国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缺陷,直接表现为无形资产在股权结构中都在35%以下。

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等支撑技术与装备方面十分落后,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撑技术与装备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交叉;二是绝大多数生产经营专用仪器、装备的公司都拥有国际市场,只有占有国际市场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

2.投入严重不足,研究开发能力非常有限。

生物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因此,资金短缺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存在许多贷而不还的现象。缺少完整的信誉系统已成为阻碍中国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如何建立完善信誉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国家加大生产技术投资力度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银行贷款以及尚待健全的风险资金市场,寻找各种资金渠道。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目前,我国企业资本融通渠道只有创业者个人出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政府的风险投资;国家科技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五种。其中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投资因为上面所说的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认可,导致他们常常希望在所投资的企业中依靠他们所提供的有形资本来控股,严重地打击了创业者的积极性。而在全球生物技术最为发达的北美,中小企业资本融通渠道要多得多,他们可以通过创业者个人出资、私募资金、政府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由银行管理,政府担保比例从75%—90%以上)、工业研究基金(通过审批后的拨款,如:美国的国立研究院、加拿大的工业科技部)、风险投资、银行贷款、企业并购(兼并、合作、战略联盟)战略投资、上市融资(IPO)、政府的养老基金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等渠道融通资金。

3.无序竞争严重,导致整体优势缺乏。

我国目前尚没有全国性统管生物技术产业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缺乏全局性的战略部署。目前国家各类科研计划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注重基础性创新性研究,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选择短期能产生效益的研究项目,导致创新的源头匮乏。更为严重的是,各类计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各部门、各地方自成一体、封闭运行,导致科研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而且造成低水平重复。

4.产业化人才缺乏,研发与产业化脱节。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由于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在国外,国内缺乏优秀人才,尤其缺少技术兼经营型人才。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产业化人才相对缺乏。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或产业化成本很高而无经济价值。

5.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欠佳。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环境的改善,虽然我国有些地区制定了相关政策,形成了一定的有利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但从整体上来说,还亟待改善,亟须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特别是需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使之与国家投资相配合。

四、快速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对策思考

1.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行业组织管理机构。

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同时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盘活我国技术、设备与设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优势系统有效地集成;必须同时调动国家、地方和企业以及科技人员的内动力和凝聚力;必须下决心解决部门地方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的顽症。

为此,建议国家适时成立全国性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全国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从而做到整体协调,避免多头指挥和政出多门,实现决策、协调和实施系统的统一、简便和高效。

2.进行战略布局调整,形成产业聚集区。

国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一些地理、交通、信息、政策等环境较好的地域,容易形成生物技术产业研究开发和产业的“聚集区”。

根据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情况,结合现有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可选择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投资环境好并已有一定生物技术产业基础的上海、北京、沈阳等地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给予更为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集中力量有选择地发展3—5个生物技术产业聚集区,发挥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尽快形成较大的生物技术产业规模。

3.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建立国家生物技术产业重大项目孵化器。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制约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生物技术产业因其自身的综合性、多学科特点,生物技术产业转化更具有特殊性。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条件下,孵化器的作用尤为重要。

孵化器的作用是通过与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并有力地引导企业介入,密切生物技术产业上下游的结合,有效地使单一技术的突破尽快孵化为成熟配套的技术和工艺,向产业进行技术转移和辐射,从而加速具有商业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尽快形成商品化和产业化。为此,应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择优建立数个生物技术产业国家重大项目孵化器,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性的生物技术产业重大项目和重大产业工程的实施。

4.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中介组织,协调生物技术企业发展进程。

国外成功经验表明,中介组织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介组织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大力发展从事生物技术产业信息咨询、技术评估(包括生物安全评估)、专利(特别是国外专利)代理、投融资等方面的中介机构。

我们认为,应尽快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有利于信息沟通和协作,有利于规范市场和公平竞争,亦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逐步形成社会化发展的格局。协会组成以企业法人和高级主管为主,吸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管理、营销专家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协会进行全局性组织协调工作。积极引导支持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提高信息采集、技术引进、智力引进、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乃至产品出口的效率。

阅读全文

与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思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