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哪五大新问题
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表示,发展现代蔬菜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两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资源市场的制约。
他说,提高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蔬菜产业的绿色发展;深入推进蔬菜种植的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菜篮子”工程,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培育蔬菜生产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大力加快蔬菜产业的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加快促进蔬菜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中国蔬菜的总产量超过了8亿吨,种植面积达到3.3亿亩,单产达到3280斤,人均占有量达到1140斤。中国是世界上蔬菜生产的大国,蔬菜总产量占据世界的第一位。
来源:中国新闻网
㈡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第三章 生产区域布局
按照提高大城市蔬菜自给能力和提高全国蔬菜均衡供应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统筹生产布局。 1、六大优势区域。综合考虑地理气候、区位优势等因素,将全国蔬菜产区划分为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六个优势区域,重点建设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提高全国蔬菜均衡供应能力。规划期内,提高全国蔬菜均衡供应和防范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重点县(市、区)的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优势区域。包括7个省(区),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南部、贵州南部以及四川攀西地区,共有94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本区域冬春季节气候温暖,有“天然温室”之称,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0℃,可进行喜温果菜露地生产。
——发展目标。94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到2015年蔬菜总产量2500万吨,外销量1500万吨;2020年总产量2600万吨,外销量1600万吨。
——目标市场。“三北”、长江流域及港澳地区冬春淡季市场。
——主要产品与上市期。豇豆、菜豆、丝瓜、苦瓜、西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华南地区集中在12月—翌年3月上市,西南热区集中在1—4月上市。
(2)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域。包括9个省(市),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和江苏中南部、安徽南部,共有149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本区域冬春季节气候温和,1月份平均气温≥4℃,可进行喜凉蔬菜露地栽培,是我国最大的冬春喜凉蔬菜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149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2015年蔬菜总产量5400万吨,外销量2700万吨;2020年蔬菜总产量5600万吨,外销量2800万吨。
——目标市场。“三北”、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冬春淡季市场。
——主要产品与上市期。结球甘蓝、花椰菜、莴笋、芹菜、芥菜、大白菜、萝卜、普通白菜、芥蓝、蒜苗等喜凉蔬菜,集中在11月—翌年4月上市。
(3)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域。包括7个省(区),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山西及河北北部地区,共有54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本区域适宜蔬菜生产的多为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原、平坝和丘陵山区,昼夜温差大,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25℃,无需遮阳降温设施可生产多种蔬菜。
——发展目标。54个重点县(市、区),2015年蔬菜总产量2000万吨,外销量1200万吨;2020年蔬菜总产量2100万吨,外销量1300万吨。
——目标市场。华北、长江下游、华南及港澳地区的夏秋淡季市场。
——主要产品与上市期。洋葱、萝卜、胡萝卜、花椰菜、大白菜、芹菜、莴笋、结球甘蓝、生菜等喜凉蔬菜,以及茄果类、豆类、瓜类、西甜瓜等喜温瓜菜,集中在7—9月上市。
(4)云贵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域。包括5个省(市),分布在云南、贵州和鄂西、湘西、渝东南与渝东北地区,共有38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本区域适宜蔬菜生产的多为海拔高度800~2200米的高原、平坝和丘陵山区,夏季凉爽,有“南方天然凉棚”之称,7月平均气温≤25℃,无需遮阳降温设施可生产多种蔬菜。
——发展目标。38个重点县(市、区),2015年蔬菜总产量1000万吨,外销量600万吨;2020年蔬菜总产量1100万吨,外销量650万吨。
——目标市场。华南、长江下游、华北及港澳地区夏秋淡季市场。
——主要产品与上市期。结球甘蓝、萝卜、大白菜、芹菜、胡萝卜、花椰菜、青花菜、生菜等喜凉蔬菜以及辣椒、番茄、菜豆、西甜瓜等喜温瓜菜,集中在7 -9月上市。
(5)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优势区域。包括4省(区),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和新疆建设兵团,共有41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本区域纬度较高,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25℃,无需遮阳降温设施可生产多种蔬菜。
——发展目标。41个重点县(市、区),2015年蔬菜总产量1800万吨,外销量1000万吨;2020年蔬菜总产量1900万吨,外销量1100万吨。
——目标市场。京津、长江中下游夏秋淡季市场。
——主要产品与上市期。番茄、辣椒、黄瓜、菜豆、大白菜、洋葱等蔬菜,集中在6—10月上市。
(6)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域。包括8个省(市),分布在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及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地区,共有204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本区域冬春光热资源相对丰富,距大城市近,适宜发展设施蔬菜生产。
——发展目标。204个重点县(市、区),2015年蔬菜总产量15300万吨,外销量10700万吨;2020年蔬菜总产量16300万吨以上,外销量11600万吨。
——目标市场。除当地市场外,主要销往长江流域和北部沿边地区的冬春淡季市场。
——主要产品与上市期。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菜豆、西葫芦、西甜瓜、结球甘蓝、芹菜、芦笋、韭菜、食用菌等,日光温室蔬菜集中在10月-翌年6月上市;塑料大棚喜温果菜集中在4—6月和9—11月上市,塑料棚喜凉蔬菜集中在1—3月上市。
21世纪以来,我国食用菌、西甜瓜生产发展迅速,消费量越来越大,在上述蔬菜优势区已经涵盖,各地应一并规划发展。
2、蔬菜产业重点县选择标准。本规划重点依托全国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进行建设。选县原则和标准如下:
(1)选县原则。为发挥比较优势、均衡全国蔬菜供应,以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农业部门联合上报的2009年分县(市、区)蔬菜生产数据为基础,按照地域优势明显、生产规模大且在冬春(12、1、2月)、夏秋(7-9月)淡季蔬菜外销量较大、统筹兼顾特殊地区的原则,对蔬菜产业重点县进行筛选。
(2)选县标准。按照蔬菜生产面积、外销量和人均占有量由大到小排序,筛选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考虑到露地蔬菜与设施蔬菜品种、复种指数、单产水平、调出量差异较大,采用不同标准分类筛选。
——露地蔬菜产业重点县。以解决全国冬春、夏秋两个淡季蔬菜供应为核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23个省(区、市)及江苏中南部、安徽南部、河北北部 冬春季或夏秋季露地蔬菜生产优势明显的区域筛选重点县。
筛选条件为:播种面积≥10万亩、外销量≥10万吨、人均占有量≥350公斤,选定368个县。
——设施蔬菜产业重点县。以解决冬春淡季蔬菜供应为主,在全国范围内筛选设施蔬菜产业重点县。筛选条件为:日光温室与大中棚面积≥3万亩、外销量≥15万吨、人均占有量≥350公斤,选定204个县。
——特殊地区蔬菜产业重点县。考虑到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既要突出重点,也要适当兼顾各地区蔬菜消费需求,增加以下8个县(市):西藏自治区的白朗县、日喀则市、堆龙德庆县;青海省的大通县、乐都县;上海市的崇明县、青浦区、金山区。
根据上述原则和标准,31个省(区、市)共有580个县(市、区)入选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其中,36个大城市市辖区26个,粮食大县285个,其他县(市、区)269个(详见附表2)。
㈢ 关于宁夏的常识有哪些
简称宁,宁夏因宋代为西夏国所在地而得名,后设宁夏府、宁夏省。位于中国西北、黄河中游。辖区面积6.6万平方千米,南北狭长,南高北低,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贯北部全境。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温差大,春季多风沙。宁夏平原引黄灌溉历史久远。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称。兼以日照充分,雨热同期,故又被誉为塞上江南,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宁夏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口占1/3,其他有汉、满等民族。
地理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黄河中上游,西南接甘肃,东连陕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尽管土地面积较小,但是宁夏却有类型多样的地势地貌。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北为宁夏平原。南为丘陵山地:黄河从中部贯穿其问,穿越10个县市。流程399千米。主要山脉有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牛首山、香山等,较大的河流有清水河、泾河、葫芦河等。
气候特点
宁夏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基本特点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夏少酷暑,冬寒漫长,日照充足。气温年、日差较大。气温由南向北递降,年均温5~9℃。年降水量180~680毫米。由南向北递减。山地降水增加显著,如贺兰山迎风坡年降水量约为山下银川市的2倍。降水多集中于6~9月,且年变率大。故干旱威胁严重。
自然资源
宁夏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成矿条件较好。区内煤炭资源丰富。尤以汝箕沟的无烟煤质量堪称全国之冠。宁夏所产的煤炭大部分销往外省区。自治区内石油、天然气也有一定储量,并已开发。在动植物资源方面,宁夏也占有一定的优势,境内有多种珍贵生物,并且已设立自然保护区。
交通运输
宁夏回族自治区形成了以银川、中宁、固原等地为中心,通向市县和98%以上乡镇的公路网。包兰铁路穿越宁夏,西接兰州,与兰新、兰青、陇海铁路衔接:东接包头,与京包铁路相连。航空运输方面,宁夏银川市东南有一个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上海、成都、西安、昆明、重庆等地的航线。
经济概况
宁夏全区耕地面积达140万公顷,草地面积284万公顷。畜牧业以养羊业居重要地位,盛产裘皮。宁夏枸杞为中国同类之上品,现已开发为系列产品。主要有枸杞水晶糖、枸杞酒等,是宁夏重要的创汇项目和支柱产业。其中,枸杞、甘草、贺兰石、发菜、滩羊皮并称“红、黄、蓝、黑、白”五色土特产。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交通发展迅速,先后建成了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医药、化工、建材、纺织、化纤、塑料、日用硅酸盐、制糖、电子、仪表、皮革、造纸、卷烟、食品等行业体系,目前已成为以能源为主的经济体系。
文化习俗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居住着200万回民。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比如,当地人喜欢唱高亢、婉转的民间高腔山歌。俗称花儿。花儿不用乐器伴奏,形式灵活。劳动、生活、家乡、爱情……都是它经常表达的主题。此外,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妇女还喜欢剪窗花、弹口弦。
首府:银川
银川市位于自治区北部,西靠贺兰山,东滨黄河。面积9555平方千米,辖3区2县。全市以汉族居多,有回、蒙古、满等25个少数民族。夏、商、西周时期银川为雍州之域,戎羌诸族游牧之地,春秋战国为朐衍等戎族居留地,秦代为北地郡富平县地。1038年,李元吴在这里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改称兴庆府。元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治所。1944年改城为市,定名银川。银川地处银川平原引黄灌区中部,地势由西南逐渐向东北倾斜,坡地平缓,东近黄河,沃野千里,素称“塞上江南”。银川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工业以机械、纺织、化工、食品、建材、电子等为主。化学工业在宁夏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农作物有小麦、水稻及蔬菜、瓜果等。在交通方面。包兰铁路、109国道、110国道南北过境。民航班机可达北京、上海、西安、兰州等大城市。境内有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数10处。
海宝塔
海宝塔俗称北塔,又称赫宝塔、黑宝塔。在银川市区北郊海宝塔寺内。海宝塔可能始建于南北朝后秦时期。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大地震后重修的。该塔为9层11级楼阁式砖塔,建筑风格别致,呈繁体“亚”字形,简洁而富于变化,为中国古塔所罕见。塔刹是用绿色琉璃砖砌成的桃形四攒尖顶,无论相轮、华盖、宝珠等附属物,都别具一格。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于贺兰山东麓,方圆40平方千米,有9座帝王陵和100座官僚、勋戚的陪葬墓。陵邑位于陵区北部,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四周筑有夯土城墙。城内四角筑有角台,高大的阙台雄踞神道两侧。公元1227年。陵邑被毁。现仅存神墙、鹊台、角楼等。那些黄土筑的高达20多米的八角塔形陵台,近现代以来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金字塔。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在石崖上凿刻的遗迹,画的主要内容以人面像、射猎、放牧、战争、舞蹈、图腾与生殖崇拜等为主,是对繁衍生息于这一带的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的真实反映。贺兰山岩画反映了中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滚钟口
滚钟口俗称小口子,位于银川市西北33千米的贺兰山东麓。山口三面环山,向东敞开。形若大钟。内有一座小山,如钟内悬挂的钟铃,由此得名。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有老君堂、斗母宫、大悲阁、小洞天、兴隆寺和清真寺等,是佛教、道教与伊斯兰教三教合一的场所。因沟口尽头山巅上白雪终年不融,故有贺兰晴雪一景,为明代宁夏八景之一。另外山谷中还有狮吼、卧虎、仙人指路、青羊跳跃等自然景观,十分形象生动。
中卫高庙
中卫高庙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初建规模较小,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代建筑群。中卫高庙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高庙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是保安寺的山门和大雄宝殿,殿后是高庙的砖雕牌坊、南天门、中楼,最后是高达3层的五岳、玉皇、圣母殿。这些主要建筑都在一条中轴线上,层层相应,步步增高,气势雄伟。纵观全貌,建筑群重楼叠阁,亭廊相连,檐牙相啄,翼角高翘,构成了迂回曲折的内外空间,全面反映出宁夏古建筑的风貌。
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位于青铜峡市峡口山黄河西岸山坡上,依山势而建。各塔的塔身似覆钵,外表为白色,具有喇嘛塔的特点。塔群呈等边三角形,布局独特。别具匠心。此塔群始建年代已无记载,但明代中期的《大明一统志》中已称其为古塔。它是我国古塔建筑中唯一总体布局为三角形的大型塔群。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又叫圆光寺石窟。海拔1700多米。峰峦叠嶂,岩石嶙岣。须弥山上先后修凿了130多个石窟,其中有20余窟保存得比较完整。分别置于圆光寺、子孙宫、大佛楼、桃花洞等地方。其中以第2窟最大,刻于唐大中三年(849),内置一释迦牟尼坐像。高20米。双手置于膝上,双腿下垂,面部饱满,衣纹自然而流畅,唐代艺术风格极为浓厚。窟内还有多处唐、宋、西夏等各个时代的题记,为中国最重要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位于银川市西贺兰山下。它由两座古堡构成,一是俗称老堡的明代兵营:一是老堡被地震摧毁后,于乾隆年间修建的新堡,当地俗称为土围子。从这里诞生了一系列走向世界的电影名片,张艺谋在这里拍摄了《红高梁》,还有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等。
沙湖
沙湖在平罗县境内,位于姚(姚伏)西(西大滩)公路与包兰公路交叉点上,南距银川56千米,北距石嘴山60千米。总面积45平方千米的沙湖,有湖泊8.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米,沙漠12平方千米,湿地沼泽24平方千米。沙湖芦苇茂密、鱼跃鸟鸣,湖东是候鸟的栖居地,为较好的观鸟区之一。
沙坡头
沙坡头在中卫市城西约20千米处,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丘呈新月形,高近100米。脚下是滔滔奔腾的黄河,风光旖旎。气势壮观。人们登上沙丘顶,从上往下滑,沙子就会发出一阵阵的响声:有时像抖空竹的呜呜之声,有时又像金钟长鸣,悠扬洪亮,十分奇妙。沙坡鸣钟成为中卫胜景之一,与敦煌鸣沙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㈣ 宁夏领鲜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信息,宁夏领鲜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钉钉企典 数据来源:以下信息来自企业征信机构,更多详细企业风险数据,公司官网,公司简介,可在上面进行查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详询公司官网。
• 公司简介:
宁夏领鲜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04-12,注册资本null,法定代表人是苏宁国,公司地址是宁夏永宁县李俊镇古光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税号是91640121799905299L,行业是蔬菜种植,登记机关是永宁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经营业务范围是果蔬、苗木种植、销售、研究开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宁夏领鲜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号是640121200001204
• 分支机构:
宁夏领鲜果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玉兰园水果店,注册号是6401112900086,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91640121799905299L
• 对外投资:
宁夏领鲜设施园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苏宁国,出资日期是2009-02-23,企业状态是注销,注册资本是100.00万,出资比例是100.00%
• 股东:
宁夏领鲜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出资比例51.00%,认缴出资额是510.000000万
苏宁国,出资比例49.00%,认缴出资额是490.000000万
• 高管人员:
苏宁国在公司任职
苏宁国在公司任职执行董事
段绥霞在公司任职监事
徐鹏在公司任职监事
张洪波在公司任职执行董事
㈤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附件
按行政区划重点县布局
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各地区主要时节调出品种等因素,将全国蔬菜产区划分为华南区、长江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和黄淮海与环渤海区六大区,重点建设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提高全国蔬菜均衡供应能力。其中,华南区、长江区是保障元旦、春节期间全国蔬菜供应的重点区域;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是保障夏季和中秋、国庆期间全国蔬菜供应的重点区域;黄淮海与环渤海区是均衡全国全年蔬菜供应的重点区域。
1、华南区。该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4省(区)共74个重点县(市、区)。本区域冬春季节气候温暖,有“天然温室”之称,适宜喜温果菜露地生产。外销品种主要是豆类、瓜类、茄果类,外销时间主要是12月—翌年3月,主要销往“三北”、长江流域及港澳地区。
2、长江区。该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9省(市)共188个重点县(市、区)。本区域冬春季节气候温和,适宜喜凉蔬菜露地栽培。外销品种主要是甘蓝类、白菜类、根茎类,外销时间主要集中在11月—翌年4月,主要销往“三北”、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
3、西南区。该区包括云南、贵州2省共47个重点县(市、区)。云南北部、贵州北部地区适宜蔬菜生产的多为海拔高度800~2200米的高原、平坝和丘陵山区,夏季凉爽。外销品种主要是根菜类、绿叶菜类、白菜类、茄果类,外销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主要销往华南、长江下游、华北地区。另外,云南南部、贵州西南部等地区冬春气候温暖,适宜发展豆类、茄果类、瓜类蔬菜生产。
4、西北区。该区包括宁夏、甘肃、山西、陕西、新疆、青海、西藏等7省(区)共57个重点县(市、区)。本区域适宜蔬菜生产的多为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原、平坝和丘陵山区,夏季凉爽,适宜露地种植甘蓝类、绿叶菜类、根菜类、茄果类、豆类、瓜类等多种品种,外销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主要销往华北、长江下游、华南及港澳地区。其中,西藏、青海2省主要用于保障本地供应,满足外来游客消费需要。
5、东北区。该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3省(区)29个重点县(市、区)。本区域纬度较高,夏季凉爽,适宜露地蔬菜种植。外销品种主要是茄果类、瓜类、豆类等,外销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主要销往京津、长江中下游地区。
6、黄淮海与环渤海区。该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辽宁等6省(市)共185个重点县(市、区)。本区域冬春光热资源相对丰富,交通便利,适宜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夏秋季可种植露地蔬菜。外销品种丰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㈥ 贺州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味精7克,酱油8勺,白糖2克,白醋2克,苏打1克,鸡蛋5个,料酒8克,凉水3克,精盐0克,贺州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㈦ 宁夏13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具体是哪些
宁夏13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具体有: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产业、马铃薯、园艺、优质粮食、适水产业、葡萄产业、种业、红枣、牧草、苹果、道地中药材。
1,宁夏枸杞。
中国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而宁夏枸杞则是枸杞中之上品。宁夏枸杞之所以名甲天下,其一功益于当地适于枸杞生长的土壤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其二是利用黄河水与含有各种矿物质的清水河苦水混灌。其特定条件决定了宁夏枸杞的与众不同,宁夏枸杞色艳、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质超群,是惟一被载入新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将宁夏枸杞列为本经上品,称"全国入药杞子,皆宁产也"。枸杞,其果谓“枸杞子”,是宁夏最著名的特产之一,居“五宝”之首。
2,清真牛羊肉。
肉质鲜嫩的“涝河桥”清真牛羊肉,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特产,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因产品出自该市涝河桥村而得名。而宁夏涝河桥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现已形成了集牛羊养殖繁育、牛羊定点屠宰、牛羊分割冷鲜肉加工、速冻调理食品、速冻米面食品加工及功能滋补型牛羊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企业,也是我区最大的清真牛羊肉屠宰交易市场。
3,奶产业。
宁夏目前奶牛存栏34万多头,年产鲜奶90多万吨,共有23家企业加工奶制品。受问题奶粉事件影响,宁夏主要乳品企业产品大量积压,企业资金链出现困难,一些企业、奶站不能给奶农及时兑付奶款。为了帮助企业、奶农渡过难关,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对奶产业提供贷款、补助、贴息等多项财力支持。
4,马铃薯。
宁夏马铃薯种植面积254.3万亩,围绕农业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自治区种薯繁育体系建设、主食化开发试点等项目支撑,形成了“种薯三级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四业并进,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格局。在项目区集成推广“优良品种+脱毒种薯+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机收机播+科学贮藏”综合技术模式。脱毒种薯应用率达到70%以上,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
5,园艺。
宁夏园艺产业园拥有现代化的五大展厅:主要花卉、蔬菜、水果、宁夏特色的园艺展示;其中集国际、国内珍贵植物和我区特色产品为一体的休闲植物园是观光、娱乐、休闲、度假、垂钓、餐饮的好地方;产业园为公众提供的休闲餐饮区更是观光、休闲、度假、垂钓、餐饮的主要场所。
6,优质粮食。
宁夏在春耕生产中,从调活结构、调高质量、调优品质入手,全面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着力推进全区优质粮食生产。将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恢复优质小麦面积,充分发挥宁春4号、宁春50号等优质强筋春小麦品质优势,预计面积将达到190万亩。
提升水稻品质,加大宁粳43号为主的优质水稻品种推广,预计面积将稳定在110万亩;优化玉米结构,进一步适度调减籽粒玉米面积,扩大粮饲兼用、青贮、鲜食、制种玉米种植,预计面积将430万亩;稳定马铃薯面积,加快马铃薯种薯繁育、主食化专用品种推广和主食产品开发试点,预计面积240万亩。
7,适水产业。
宁夏适水产业以“一优三高”为引领,以“增效、扩量、生态”为核心,以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从渔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首要任务,利用和挖掘宜渔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发展方式,全区渔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一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到现在,适水产业面积达到81.8万亩,水产品产量14万吨以上,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到22.2公斤,宁夏渔业在西北地区重要渔业生产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
8,葡萄产业。
比起国外历史悠久的酒庄,宁夏葡萄酒产业虽然只有30多年发展历程,但近五年来,先后有40多家酒庄的300余款葡萄酒在国内外各类大赛中获得奖项,成为宁夏独具特色的“紫色名片”。、
美国《纽约时报》评选的全球2013年“必去”的46个最佳旅游地,宁夏与巴黎等世界著名旅游景区一起名列其中,入选理由是“在宁夏可以酿造出中国最好的葡萄酒”。世界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在品鉴了宁夏产区的葡萄酒后说:“毋庸置疑,中国葡萄酒的未来在宁夏”。宁夏产区已成为国际葡萄酒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得到了国际葡萄酒界的普遍认可。
9,种业。
宁夏专门成立农作物种业联盟,科研、生产、经营单位组团发展,有利于加速宁夏种业科研成果转化步伐,有利于杜绝市场上非法生产、销售宁春系列小麦品种的行为,进一步提高宁夏种子质量、扩大宁夏春小麦种子市场占有率,提升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宁夏种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0,红枣。
宁夏大红枣鲜果玲珑剔透,红艳欲滴,干果红润,且味美甘甜,是让人一品难忘的天然果品,是家庭休闲 、馈赠亲友之佳品。而宁夏灵武素有“水果之乡”之称,种植果树已达1500多年历史。从唐朝开始,灵武长红枣就被列为皇室贡品,被誉为“果中珍品”。
11,牧草。
夏全区人工牧草种植面积已从2003年的100万亩增加到850万亩,其中1年生和重茬种植265万亩,多年生牧草585万亩。封山禁牧12年中,宁夏将草畜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之一,加强优质高产苜蓿种植和多年生人工草地复壮更新,不断加速实现优质牧草种植提质增效,同时配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民增收。
12,苹果。
宁夏苹果产区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海拔平均1150米,年均气温9℃,天高气爽,日照充足,紫外光较多,昼夜温差大,利于苹果干物质积累。宁夏苹果酸甜适口,优质高产,元帅系、金冠苹果在全国鉴评中多次名列前茅。
13,道地中药材。
宁夏科研人员从国内外引进的81个优良道地中药材新品种中,筛选出蒙黄芪、黄芩等12个适宜区内中药材人工种植的新品种,并得到国家科技部成果转化资金支持。2002年,国家科技部将《宁夏道地中药材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列入西部专项支持重点。自治区“8613农业科技工程”将道地中药材开发与技术研究列入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