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来十年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一、云计算
企业向云端迁移是大势所趋。国内云计算市场蛋糕正变得越来越诱人。
虽然阿里、腾讯、华为等IT巨头等纷纷进入,但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复杂性使得IaaS层面依然存在机会;
而在SaaS层面,还应重点分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国内客户的实际市场需求。
二、大数据
“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该领域的投资策略为:
1、对于资源型大数据公司:数据资源足够庞大完整,数据价值足够有想象空间,数据挖掘整合能力足够强;
2、对于技术型大数据公司:技术门槛够高,并足以让公司快速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从而快速占领足够市场份额;
3、对于应用型大数据公司:应用市场足够大,公司成长性好且可实现性强。
三、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
该领域的投资策略为:
1、短期内,能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厂商,从硬件设备、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均具备投资价值;
2、从长远来看,虚拟现实的内容将是行业灵魂存在,投资成熟内容产业厂商将充满机会。
四、人工智能
根据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
在人工智能领域内,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
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
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
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五、3D技术
经过过去几年3D打印的投资热,3D打印技术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应用市场仍有待突破。
接下来新一轮的3D技术的关注点,包括:
1、3D打印专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
2、3D建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软件;
3、围绕3D打印技术出现的行业模式创新企业(即3D打印与教育、医疗和工业4.0等行业的结合)。
六、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该领域可长期持续关注如下标的:
1、随着政策逐渐放开,网络、谷歌、宝马、奥迪等巨头加紧布局无人驾驶汽车,可侧重关注汽车电子相关硬件、车联网相关软件、整车等各个领域领导企业;
2、无人机领域,重点关注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细分领域,以及无人机解决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七、机器人
由于中国人工成本上升以及整体经济结构转型,机器人未来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已经被各大机构认可。
1、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化能力,向更细分的领域和结构进行创新延伸;
2、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协同工作并且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各种领域,属于“跨界”的产物;
3、服务机器人则没有上限,具有远超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潜力。
八、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
1、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需求巨大;
2、超级电容在快速充放电、高循环寿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较锂电池有明显优势,能够广泛用于城市公交、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石油钻探、港口机械等领域。
九、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经济的基石,我国在军工、高铁、核电、航天航空等尖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材料领域的突破。
十、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剂与生命科学技术正在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方面,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对肿瘤、糖尿病等疑难杂症产生突破性疗效,“重磅炸弹”级新药频出。
2. 未来10年中国社会行业及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要与国际相接轨,但是贫富差距太大,老百姓思想得不到解放,内马云曾经说过,中国未来发展容趋势连锁必先行,中国第五波经济浪潮,又有多少人能抓住呢?将来贫富差距更大,社会发展趋势已经慢慢固化,一代穷代代穷,一代富代代富。有胆有眼光的人始终走在前面
3. 中国未来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
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很多企业都会关注于快速、短期的企业战术问题,却忽略了长期的,战略性的问题。如果企业没有针对一年以后的软件开发计划,那么到时候企业也许会因为没有合适的技术决策而面临风险。
提到软件开发计划,我们不禁要问,现在常被提到的面向服务架构(SOA)是否被过分夸大了?企业是否应该同时采用J2EE和.Net,还是什么都不考虑?毫无疑问,如果不选择任何技术,未来企业肯定会花费巨额资金和时间用来调整业务。
量子物理学家Niels Bohr曾经开玩笑说,预测是非常不靠谱的,尤其是对未来的预测。但是在企业技术领域,未来的主流趋势和企业的选择方案还是比较容易预测的。那么未来三到五年,软件开发的关键特征将会是什么呢?
首先,胖客户的时代已经结束。原因很多,比如安全问题、管理问题以及成本问题。企业希望拥有更集中化的应用软件服务,员工对于应用软件的访问需要在中央管理的控制下进行。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现成的软件实现这些控制,而且随着高级网络架构逐渐被企业采用,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运行于服务器上。企业门户就可以完成这一任务,不论是员工、客户还是合作商,都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企业门户,进而访问相应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第二,应用软件服务将走向现实。随着企业发展,企业将拥有越来越多的IT资产,包括硬件和软件,软件或者系统的合并工作,在技术上应该可以实现,但是对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应用软件服务模式的成功建立。很多企业早就希望将现有的应用软件转变为以Web为基础的软件,这不但可以大幅降低软件许可证和升级的成本,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远程工作等功能。最明智的企业会从这两方面同时着手,在应用Web服务的同时,尽可能做好遗留软件的维护工作,最大限度发挥遗留软件的剩余热量。
第三是虚拟化。未来三到五年,虚拟化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它将最大限度地从企业现有的硬件架构中榨取出可用资源。每个企业的CIO都希望通过采用工业标准的服务器提高IT效率,同时降低成本和管理复杂度。同时,虚拟化还可以让应用软件部署变得更简单,系统离线时间更短,同时更好地控制业务连续性对象。
将这三者明确联系起来的就是“软件既服务”的概念,这就是未来的应用软件架构:一个受控的,有预见性的,同时极具成本效益的应用软件架构,将改变企业的流程、服务,以及关键的业务软件,这个应用软件架构就是未来的IT变化,这不仅仅是美好的远景,因为目前那些敢于尝试新技术的企业,已经体验到了这种应用框架所带来的更安全、更灵活的软件部署方式。
从早期的应用看,服务框架有效地避免了高昂的成本和冗长的集成项目。它对于传统软件、流行软件或者未来的软件都一视同仁,因此企业也不需要重新开发原有的应用程序,以适应新的访问通道,如IPTV或WiMax。这种服务架构对于IT预算也有很好的降低作用,而且如果当前的软件能够跟上这种趋势,对于企业的IT部门来说将是一个好消息。因为IT员工将不再被繁重的开发工作困扰,而是有机会站在更高的层次,进行与业务有关的项目的研究。
而用户也不再为系统的各种安全问题以及稳定性所担心了,企业的CIO可以将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提供更具创新性的工作中,从而提高业务水平,再也不用为如何填补老系统的漏洞所分心了。
这不正是企业所希望看到的未来么?
4. 中国未来工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国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是5g工业智能工业
5. 写一篇关于中国未来三大产业发展方向的论文,不少于2000字
写一篇关于中国未来三大产业发展方向的论
我知分析结果
6. 中国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如何
我个人很看好光热发电。
7. 中国产业结构未来发展趋势
电信,我认为会不断的加大投入,而且这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国家不会完全放开,会一直加大投入
8. 中国后20年间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趋势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进入到发展的关键时刻。摆在中国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格局。过去2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领域的竞争优势,主要立足于廉价劳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这种优势正在丧失。许多拥有更低廉劳动力的国家,如越南、印度和中亚诸国都在中国后面学习和追赶。如果我们不认识到这种形势的严重性,还将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有学人认为,中国经济处于一个发展的临界点,走过去就可能赶上欧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走不过,就像拉美,有可能出现诸多不利状况。更多的学人称人均GDP1000美元(千元点)是经济发展的转折(这一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提及)。可以预见,国际国内形势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来自于外界环境,更来自于中国经济中产业升级带来的产业转换。
作为中国产业发展的经历者和研究者,我们认为,中国应当跳出经济冷热的简单分析层面,用产业经济的观点审视中国经济的发展,把一个长期忽略的概念———产业,摆回到其应有的地位上来。
产业升级转换是经济发展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现象,产业升级过程中带来经济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也是必然现象,关键在于怎样看待这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应当加强产业研究,使我们对经济的研究从一般性的总量层面,深入到经济发展的具体过程之中,真正揭示产业发展的规律,从而走出快慢两难的经济发展困境。-------------------------------嘉肯咨询
9. 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给你分析下
10. 中国近几年的工业发展趋势
对不同的企业是不同的,总的来说是很严峻的考验,根据今年的调查,今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有30%的企业投资是增加了,45%左右的企业投资是不动的,不到20%的企业投资是减的。规模大的,成立时间长的日子比较好过,成立时间比较短05年之后这样一批企业日子很不好过。事实上你已经是英雄了,现在就可以继续英雄下去了,你现在还不是英雄就很难了。不确定性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种不确定的东西。 把确定性搞清楚,然后再不确定性。我记得这个题目,不确定性改变世界,大家都不确定之后怎么过日子呢?我觉得有几个要把它确定下来。美欧经济复苏,不是三五年的事情,恐怕要相当长的事情。他们现在的债务太多,美国大概13万亿债务,加上隐藏的债务大概70万亿。全世界6200万亿GDP,注定了美国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对待中国,最后对中国各方面刁难、制裁,中国的产品顺利打到美国去不太可能,这是确定的。第二个确定欧洲经济恐怕也很难一时复苏,三五年之内很难起来,英国这几个国家爱尔兰资金都很困难,所以欧美等发达国家复苏肯定迟缓,而且复苏以后也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对待中国,也中国的产品,对中国的企业,对它有用的肯定进去,对它没用的肯定想办法设防。国内资源环境和劳动力不允许我们再按照过去的路子再发展下去,这也是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