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文化产业机遇

文化产业机遇

发布时间:2021-01-19 19:21:33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这对书刊、报纸等文化产品的行业来说是一种市场机会。( )

我觉得这种纸质的文化是不能被废除的。不管电脑、电视多发达。
支持你

2.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动


(1)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利于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2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加剧了对文化资源的争夺;(2分)一些地方文化创新力弱,发展文化产业的办法不多。(2分)
(2)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从而取得成功(4分)脱离实际,靠虚构历史文化名人来搞文化旅游,无视客观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取得成功。(4分)
(3)发掘历史文化资源蕴涵的民族精神,打造优秀旅游文化产品;(2分)坚持保护优先,防止破坏性开发。(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 为什么说“互联网 ”时代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机遇

一方面, 带来了文化产品及相关因素的跨边界销售流通
另一方面, 创造巨大的在线文化产品及服务市场, 使得多数文化商品可以通过数字虚拟化的方式进行升级流通.
总体上互联网引爆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驱动.

4. 为什么文化传媒产业具有比较好的发展潜力如何利用好这个机遇

首先,在文化产业中能持续盈利的中国公司比例很低这个事实要确认。
再者,要探究文化产业有回潜力的原因答,必然离不开一下几点:
1、国家大环境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政策倾斜。
2、公民和消费者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持续增长。
3、文化公司对文化产业的开发和持续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文化产业的高附加值性和知识性。

5. 青年大学生应当怎么看待文化产业带来的新机遇

这个命题很大啊

6. 用文化生活分析建设文化强国的新举措,给我国文化产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我国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的新举措有
1.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回,坚持走社答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优先发展教育、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4.注重互联网文化建设
以上新举措,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保证、智力支持和技术依托。

7. 世博会对我国文化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上海世博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金元浦

上海世博会拥有自己独异的东方风格、亚洲气派、中华风韵、海派文明。
世博会展经济,是整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世博会提供给上海的,不仅仅是服务业岗位,而是通过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培养起一个具有极大消费需求的市场。

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开幕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则是中国现代文明和品牌城市形象走向世界的奠基礼。2010年,上海迎来新一届世界博览会,也必将迎来一场全球文明的精彩汇演,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将借助这一舞台蓬勃发展。

东方创意之都的文化取向

文化是世博会的灵魂。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经济的发展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脱离文化背景的发展则是没有灵魂的发展。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

新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繁荣的城市,是吸引眼球最多的城市,是幸福感最强的城市,是生活最有滋味的城市。文化,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方式。历史上,城市从来都离不开文化,但只有在当今社会,文化才以城市发展轴心战略的姿态出现。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和教育的战略,越来越紧密地与文化轴心联系在一起。信息、知识和内容创造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只有成功应对文化的挑战,才能在竞争中插上腾飞的双翅。

上海是参与当代世界城市文化竞争的“国家队”。作为我国第一大都市,上海曾被称为“东方巴黎”、“东方纽约”。面对世界格局的大变动,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而上海将义不容辞地担当开拓国际空间的重任,参与当代世界国际化大都市之间激烈甚至残酷的竞争。面对这一形势,上海当摈弃传统的地域文化和政治观念的束缚,构建上海文化的大气魄、大视野、大策划、大手笔,选择高端发展的新路径,实施全球竞争的大动作。

自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以来,每一届世博会都是人类文明成果的辉煌展出。上海世博会作为文明交融的巨大平台,人类生活的新起点,它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会’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上海世博会拥有自己独异的东方风格、亚洲气派、中华风韵、海派文明。

在文化定位上,上海世博会应与北京奥运会相区别。从近代史看,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具有显著的不同。京派文化大气磅礴,浑厚端方,有着沉重的历史积淀。海派文化融汇江南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近代西方文化的因子,创造了新的独特的个性特征:熔铸中西、开放多元、追新逐奇敢于领风气之先,它是精彩、精致、精明的,又是风姿绰约、风华绝代、风情万种的。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先驱,是当代创意的重镇,是以明珠塔和金茂大厦为代表的都市建筑群构成的摩登都市,这些恰恰是上海的中国元素:近代以来最为开放、最具国际性的“东方明珠”。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以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为基点,上海则以首开中国工业化之路的现代文明为特色;如果说北京以浑浩博大、端方厚重的历史文化为特色,上海则是以中国近代以来绚丽多彩的东方时尚为本色;如果说北京是一个在奥运推动下迅速上升的经典之城,上海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创新的创意之都。

全球会展经济的顶级实践

会展经济与广告运营是世博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展经济与广告运营成了世博会得以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可以说,没有会展经济与广告运营,就没有世博会今天的发展。

世博会展经济,是整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世博会对拉动相关行业发展具有特殊功能。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人为9。世博会的举办,推动了举办城市相关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一般来说,成熟发达的会展经济是高效益、高附加值的行业,其利润率大约在20%—25%以上。

发达的国际性会展,也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标志之一。从城市经营的角度分析,发展世博会展经济对于城市经营影响巨大。世博会已经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极力争夺的重要资源,并且已经创造了不少城市飞跃发展的经典案例。上海作为我国和国际金融中心,理应成为我国展览业旗舰。抓住世博会的机会,发展大型会展业,有利于提高上海的文化知名度和公众的文化素质,增强世博文化的内涵。同时,通过发展大型会展业,上海将建立和提升自己的文化自主权,在展会形式、作品遴选、展览主题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价值观。上海无疑是东方乃至世界会展业的黄金地域。

举办世博会是一场十分复杂的会展系统工程。举办世博会所要求的现代化的综合服务功能和与之配套的城市服务体系,将“逼迫”上海迅速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文化经济综合平衡发展的能力。上海举办世博会,其实践需求将推动上海会展业和广告业进一步改善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会展产业结构,健全会展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策展水平,培育国际会展品牌与广告品牌。通过世博会,将会锻炼和打造一批会展与广告业的旗舰企业、知名品牌和一支国际化的专业创意运营团队。

文化原创力的一场较量

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是新世纪世界城市文明的一次“同场竞技”。当代城市之间的博弈根本上是文化原创力的较量。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一次创造性活动,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极好机遇。上海是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最快最好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创意产业将在世博会这一重大国际性主题文化活动的带动下,根据市场需求推出系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塑造出知名品牌型的强势文化创意产业群体,向世界呈现上海作为世界创意中心之一的城市形象。

世博会是推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极好机遇。世博会高度依赖文化的创新意识,对文化创造力和创造型人才有迫切的需求,并由此产生了相当大的文化吸附力与文化扩张力。公认的创意产业的各个部类如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以及会展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等都因为世博会的推动而将有巨大的发展。

世博产品与服务产生数量巨大的接受群体,他们将极大地推动上海创意需求和消费市场的形成。世博产品和服务也拥有大量的跨国界的接受者。同时,世博会提供给上海的,不仅仅是服务业岗位,而是通过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培养起一个具有极大消费需求的市场。这个市场为全面提升上海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契机。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图景——在未来几年间,上海将会成为一个生产创意、消费创意的城市。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研究所)

与文化产业机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