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进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差距;促进工业化进程;带动相关内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容剩余劳动力转移。(8分)
(2)A地向B地输出资金、技术、工业产品等;B地向A地输出劳动力、能源(电力)等。(4分)
(3)香港以转口贸易、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闻名,拥有充足的资金、市场、技术、信息等;(4分)
6.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3.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①对发达国家或地区
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图5.12).每次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的转换,同时伴随着原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例如,韩国从1973年开始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至80年代初,已基本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比发达国家同样工业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①无论是产业的发展阶段还是产品的生产环节,产业转移都促进了区域或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有些产业处于开发和增长期,如信息产业;有些产业处于成熟或衰退期,如纺织工业.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图5.13),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图5.14).
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处于哪些发展阶段的产业和产品的哪些生产环节.
7. 说一说资源跨区调配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转移国)原主导产业转移后,可将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发展中国家(转移对象国)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还可以通过企业将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③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可以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另一方面导致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使转移国的环境污染得到缓解,而使转移对象国的环境污染加剧。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转移国就业机会减少;转移对象国就业机会增加。 以西气东输为例分析跨区域资源能源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输出地区的影响: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2)对输入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3)加强区际联系,合理配置西部的资源优势和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沿线农村地区通过天然气的推广,减少植被破坏。
8. 地理题.我国为了促进区协调发展,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决定在右图中沿江地区域建设产业转
长江 唐古拉山
需要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