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一份报告,2018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贰』 生物医药的行业现状
2015年上半年,医药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案例达149起,较去年同期的109起增长36%。从标的资专产来看,以化药、属中药生产为主的制药领域并购案高达47起,约占上半年并购案总数的三成。同时,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医疗服务、移动医疗等细分领域的并购也有明显增长
2015年我国医药市场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但国内医药产业结构分布并不合理,医药企业“多小散乱差”的局面多年来一直没有多大改变。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制药企业达1.3万家,药品商业企业达42万家,药品仿制药比例则多达90%。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业内企业家、专家及研究员后发现,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医药行业未来一段时期的并购步伐将加快。
我国制药企业中,70%以上的企业营收不足5000万元,近20%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若按照新版GMP投入300亿元-500亿元技改花费测算,平均每家医药企业将投入600万元-1000万元,改造费用将使中小企业付出2-3年的经营利润。但从行业角度来看,新版GMP改造将加速淘汰落后的中小企业,为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提供并购和扩张的机会,促进行业集中度提高。
『叁』 哪里能找到关于生物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详细资料
你可以参考前瞻 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肆』 生物医药未来会有哪些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年均增长率达到25%以上,正内处于大规模产业化发容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各地兴起了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热潮,发展十分迅猛。截至2013年底,以生物医药为主的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达179家,占比接近三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规划,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专门设立的专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高新园区,多由政府主导或企业自发集聚形成;另一类是包含在综合性高新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园中园”形式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具有市场化程度高、运营机制灵活的特点。
显而易见,随着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园也正迈入高速发展阶段。而且各地园区结合自身优势资源进行特色发展,侧重点各有不同,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对产业园总体发展有很大好处。
可以说,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不过,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要更进一步,还需建立相应的市场服务、技术服务、政策支持等配套体系。
『伍』 生物医药前景如何
一、制药专业就业前景如下:
医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焦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医药品工业视为国家强盛的一个象征。新药的不断发现和治疗方法(如基因研究)的巨大进步,促使医药工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无论是药品,还是过程技术都需要新型制药工程师,这类人才掌握最新技术和交叉学科知识、具备制药过程和产品双向定位的知识及能力,同时了解密集的工业信息并熟悉全球和本国政策法规。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2003年中国制药企业共5082家,生产药品的工业企业约3000家,生化制药企业300余家,其中现代生物制药企业47家;生产中药(包括天然药物)产品的企业约1600家,其中专门生产中药(包括天然药物)产品的155家。另外,还有药品批发企业16.7万多家,药品零售企业12万家,医疗机构6万家。这些企业都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量。
二、制药专业就业方向如下:
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技术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常用实验流程,初步了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流程,能够胜任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岗位基本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高级实用人才。
『陆』 生物制药的行业现状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1978-201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药物制剂生产国。
生物技术成果与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形成了医药行业的重要子行业之一。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技术研发与新品上市分析报告》 显示,国家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使我国生物制药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数据显示,2003-2010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21.52%,2010年行业产销规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速超过40%。
认为,未来十年,一批基因治疗方案、药物将进入应用阶段。中国生物药研发与产业化能力也将大幅度提高,形成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三足鼎立的药物新格局。我国将针对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取得200个生物新药证书,开发近200种生物药,近400个生物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中国生物制药的高速发展时代已经到来。
2011年生物制药的销售额已达160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19%,预计到2020年,生物制药在全球药品销售中的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我国医药制造业年总产值已经超过1.2万亿元,出口年均增长率也稳定保持在25%-30%。其中,化学原料药是代表我国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产业,年产值占全国医药总产值的近一半,出口比重超过60%。2015年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将从2010年的243万美元增长到37亿美元,这相当于30个品牌药损失510亿美元的销售。2015年,我国生物仿制药品的年销售额,将从2011年的2748亿元,增长到44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在15%左右,并将始终占全国生物医药销售总额的62%左右。在2012-2016年期间,专利药销售额预计将以超过25%的增长率继续增长。随着一些重磅生物药物专利即将到期,2010-2017年,价值1500亿美元的药物将失去专利保护,这将推动仿制药市场从2010年1238.5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2310亿美元。 生物药物的阵营很庞大,发展也很快。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特别是合成分子结构复杂的药物时,它不仅比化学合成法简便,而且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半个世纪以来开发研制的各种生物制药分析系统和微生物转化在药物研制中一系列突破性的应用给医药工业创造了巨大的医疗价值和经济效益。微生物制药工业生产的特点是利用某种微生物以“纯种状态”,也就是不仅“种子”要优而且只能是一种,如其它菌种进来即为杂菌。对固定产品来说,一定按工艺有它最合适的“饭”—培养基,来供它生长。培养基的成分不能随意更改,一个菌种在同样的发酵培养基中,因为只少了或多了某个成分,发酵的成品就完全不同。如金色链霉菌在含氯的培养基中可形成金霉素,而在没有氯化物或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生成氯化的物质,就产生四环素。药物生产菌投入发酵罐生产,必须经过种子的扩大制备。从保存的菌种斜面移接到摇瓶培养,长好的摇瓶种子接入培养量大的种子罐中,生长好后可接入发酵罐中培养。不同的发酵规模亦有不同的发酵罐,如10吨、30吨、50吨、100吨,甚至更大的罐。这如同我们作饭时用的大小不同的锅。
『柒』 生物制药行业的未来十年的发展情况
基因工程药物(蛋白类药物)、人源化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现代中药以及基因治疗技术,将成为未来10年国际生物医药研究开发领域的热点。这是25日在上海举行的21世纪医药国际学术大会暨2004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上透露的信息。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主任李逸平博士、美国耶鲁大学郑永齐教授等认为,虽然化学合成药物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疾病治疗的主导产品,但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现代中药以及基因治疗技术,必定是生物医药领域开发的热点。这是药物开发必须达到稳定、有效、安全、可控目标的需要,是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需要。
专家分析说,基因工程药物和抗体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靶点明确、针对性强、疗效好的特点。现代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对付多个治疗性药物作用靶点,一般情况下,毒副作用也较小。基因治疗技术可以解决一般药物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基因的修复、替换或干预,可以突破许多重要疾病的治疗难关。
耶鲁大学教授郑永齐说,人类基因图谱的完成,为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治疗技术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郑永齐介绍,耶鲁大学用中国一张1800年前的中药处方研究中药的价值,启用现代生物技术分析这张中药处方的成份,治疗机理,目前取得了初步效果。用这张处方制成的药剂和其他化学药物合用治疗肠癌,收到了药效提高、副作用减少的疗效。这表明现代中药走向世界很有希望。
专家介绍说,目前国际上天然药物年销售额达到160亿美元,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各国都看好天然药物,正在争夺天然药物市场。这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契机。
『捌』 未来想从事生物医药领域,不知道美国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发展如何
美国来在生物医药及其产业化方面占据源着世界领先地位,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美国拥有世界上约一半的生物医药公司和一半的生物医药专利。美国生物医药产品销售额占全球生物医药产品市场的90%以上。生物医药产业是美国新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它正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美国作为全球生物医药发展的中心,形成了波士顿(马萨诸塞州)、圣地亚哥、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华盛顿、北卡三角园(北卡罗莱那)五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新泽西州也是默克(Merck)、罗氏(Roche)、诺华(Novartis)、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强生(Johnson&Johnson)等世界著名制药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是世界闻名的药谷。
『玖』 现代生物药物的范畴和发展前景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生物药总销售额已经突破千亿元规模,但大多依靠国外进口,缺乏自主产品。目前,在生物制药领域,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持有94%以上的专利,尤其是美国占有世界近六成生物药专利。然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加起来的专利占有率则还不足6%,这也体现出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在生物药领域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同时也一度让我国患者形成了生物药“天价”的认知。比如乳腺癌治疗药物赫赛汀价格就高达2万元/针,一个疗程更是高达30万元,这让很多普通家庭患者难以接受。
前瞻产业研究院观点:从我国对生物药的需求来看,生物技术制药已成为我国最有潜力的制药行业之一。但当下我国生物制药水平却远不及欧美,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我国生物制药科研水平尚相对落后;二是我国对生物药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我国虽然曾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支持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但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政策均缺乏操作性,在财政支持上也力度不够。
纵观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目前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重大变革时期,欧美大量早期生物药专利即将相继到期,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获得飞速发展,各国生物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生物医药产业在研发模式、产品形态乃至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毋庸置疑,若我国抓住机遇,尽快出台更多在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方向、企业扶持、财政支持等方面更具操作性的支持政策,必将推动我国生物制药行业步入迅速发展轨道,前景可观。
『拾』 国家为什么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国家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方版面,我国生物医药权市场巨大,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2014年我国药品市场纯销售额已突破1.5万亿元。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超过1.2亿,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将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庞大,到2014年全产业销售额接近2.5万亿元,但我国药物的自主研发仍很薄弱,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原创性药物较少,生物医药关键技术也和国际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力促整个产业涉足国际竞争,将成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