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矛盾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发展文化产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其共同特点和普遍规律。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是有道理的。
(2)矛盾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的同时,更要立足我国实际,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㈣ 文化强国的三要素是什么
强基,就是强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让人人平等接受文化滋养,要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效能,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尤其是要扶持老少边贫地区文化建设,增强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这是打造文化强国的土壤,只有土壤厚重、博大,才能打造好文化强国的地基,才能让文化强国的梦想有根源,有支撑,有精彩。
铸魂,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要铸造文化之魂。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高举旗帜,旗帜是引领,引领人们的灵魂,因此,我们要把握方向,服务大局,以文化自信凝聚中国精神,以文化创新谱写文明新篇,让文化旗帜高高飘扬在中华大地的上空;二是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必须坚守时代价值观,当今的时代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围绕这个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民族凝魂聚气、为时代凝心聚力。文化只有在价值观的坚守中,才能日益繁荣。三是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化产品必须始终围绕为人民服务,只有能够走入人民心坎的文艺作品,文化产品,才能成为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经久不衰的精品力作。
壮队伍,就是要壮大人才队伍。必须持党的领导,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文化繁荣的有力保障,这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中流砥柱。建设文化强国不能靠一腔热情,不能靠虾兵蟹将;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有一支强壮有力的文化人才队伍。我们要在发现文化人才,呵护文化人才,鼓励文化人才上形成制度体系,让文化人才有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让文化人成为社会上受人羡慕的人
㈤ 我国为什么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落后就如同是一个头脑简单,直至发达的人,最终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提升国民教育水平。 发展科技,科教兴国。
㈥ 用文化生活分析建设文化强国的新举措,给我国文化产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我国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的新举措有
1.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回,坚持走社答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优先发展教育、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4.注重互联网文化建设
以上新举措,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保证、智力支持和技术依托。
㈦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吗
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资源配置的合理配置。②切实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杠杆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③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必须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⑤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㈧ 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
1.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版谐起着滋润作用权,对人类进步起着催化作用。
2.每一个名族的繁荣,每一个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
4.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㈨ 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国家怎么做
建设文化产业强国的目标设计
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是当今世界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它大致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文化经济化过程,文化要素逐步成为一种生产要素,文化活 动日益拥有经济性质,文化产业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产业和发展方向。二是经济文化化过程,生产要素更多与文化要素结合,经济活动日益具有文化性质, 经济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比例逐步增加。实施文化产业强国战略,需要从文化和经济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审视。
我们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中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强国战略的目标和任务设想。它设想的目标是:在2020年左右,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产 业,文化产业竞争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力争成为文化产业的世界中等强国。在2050年前,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竞争力达到世界先进水 平,成为文化产业的世界强国。为此,相应阶段的任务是:我国人均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约10%,人均国际旅游收入年增长约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例年增长约5%,文化产业就业比例年增长约7%;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政策的现 代化等。
建设文化产业强国的战略重点
实施文化产业强国战略,需要同时尊重国家利益和市场竞争两个原则,并以市场原则为主。文化产业的发展,一要遵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二要选择中 国的重点文化产业,三要有合理的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四要有健全的文化市场,五要有良好的文化政策环境,六要有合理的发展战略。综合考虑,文化产业强国战 略至少可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文化产业强国战略可简称为文化产业“三化战略”.
首先,加速文化产业现代化,提升文化产业战略地位。文化产业现代化包括文化产业的创造力、生产力、竞争力、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产品质量、服务 质量、企业管理、产品营销和产业政策等的现代化。它要求,把文化产业提高到国家战略产业和未来支柱产业的高度来对待;明确文化产业的优先发展领域,遴选重 点支持领域,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优化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促进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等。
其次,加速文化产业市场化,提高文化产业生产力。文化产业需要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文化产业发展要走市场化道路。文化产业市场化包括文化资源、文 化生产要素、文化生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营销、文化供求和文化企业等的市场化。它要求,逐步有序开放文化市场准入,按市场原则配置文化资源,按市 场需求生产文化产品,按市场规律调节文化供给,按国家法规和市场经济原理监管文化企业等。
再次,加速文化产业国际化,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开发两个资源和两个市场(国内和国际资源、国内和国际市场)。文化产业国 际化包括文化资源、文化生产要素、文化生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供求、文化市场和文化企业等的国际化。它要求,改善国际文化市场环境,开发国际资源 市场和产品市场,扶持文化出口型企业,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和国际文化贸易,鼓励建立跨国文化企业,鼓励向海外文化投资等。
文化产业强国战略多层次和多角度展开
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创造者。实施文化产业强国战略,可以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高文化创造力和促进文化现代化。文化产业强国战略的政策,可以多层次和多角度展开。
首先,关于文化产业现代化。研究制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纲要》,提升文化产业战略地位;继续促进重点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实施文化创意园区 工程,培育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创造力;研究实施文化创意城市工程,培育区域文化中心,提高文化竞争力;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加强文 化产业的理论和战略研究,促进文化产业政策的现代化等。
其次,关于文化产业市场化。例如,促进文化要素和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完善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投资和融资体制、市场化交易和流通机制;促进文化电子 商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建立文化产业的电子交易平台;研究实施网络文化精品工程,打造网络文化品牌,建设网络文化强国;研究实施休闲文化精品工程, 打造休闲文化旗舰,建设休闲文化强国;研究实施国际旅游精品工程,打造旅游文化旗舰,建设旅游文化强国等。
再次,关于文化产业国际化。例如,鼓励中国文化企业建立跨国公司,进行海外直接文化投资;鼓励中国文化企业和文化团体等直接进军国际文化市场;建立亚洲、亚欧、亚美和亚非文化合作中心等,推动与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文化企业的合作等。
建设文化产业强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要求政府管理必须适度,文化企业高度自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过度的政府管理,不仅不利于本土文化产业的 发展,反而为外国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造成外国文化产业“挤出”国内文化产业的局面。文化企业要有民族责任心,爱国爱民,生财有道,高度自律,遵纪守 法,不做有损民族精神和民族复兴的任何事情。文化企业要把政府的“适度管理”作为发展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向全世界大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 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A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B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C文化产业和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回活力。答选B。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鼓励全民族积极进行文化创造,对于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产业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了报告。
十八大报告是回顾成就、总结经验的报告,是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的报告,是解放思想、推进改革的报告,是制定蓝图、引领未来的报告,是凝聚力量、增强信心的报告。
报告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十八大报告”全称《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是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所进行的演讲。
“报告”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指引了未来五年或更长的中央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