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化产业的税收有什么特点
加强对文化产业重点骨干企业的支持,培育我国文化产业的旗舰航母。在财税[2009]34号文的基础上,对经认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骨干企业,通过政府减免税及相关的多种税收优惠手段联合使用来实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如: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分别实行20%、15%、12.5%、10%、0%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对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剧目发生的研究开发制作费用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150%加计扣除。
2.3鼓励文化贸易,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
大力支持文化“走出去”,进一步研究探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鼓励政策,建议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给予出口补贴、免征企业所得税,对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帮助我国文化产品开拓世界市场将发挥重大作用。结合国际一般经验,适度创新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进口税收政策。比如我国将艺术品列为进口商品的第21类,与奢侈品同属一类。其中与我国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艺术品原作的进口税率为12%,没有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艺术品进口税为50%。如此高的税率不利于我国真正成为国际艺术市场中心,也不利于实际税收的征缴。研究艺术品交易的税收政策,通过保税区或交易中心等特殊机制,在繁荣艺术市场的同时也保障税收有效征缴。
『贰』 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关于手工艺品这块。
请讲清具体的产品名称,使用原材料等信息,以便回复。
『叁』 文化企业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1、文化项目建设用地有减免
在服务中,针对企业既有寺庙用地又有荒山和林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有关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免缴土地使用税”的规定,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范围内荒山、林地、湖泊等占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4]1号)“对已按规定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企业范围内荒山、林地、湖泊等占地,自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按应纳税额减半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规定,地税人员先后3次深入企业进行现场办公。
2、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优惠”可继续享受
南京邦联有线广播电视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原是南京市广播电视局出资成立的一家下属事业单位。该单位于2009年改制为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有线、无线等文化产业项目,多次获得多项技术研究成果和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
(3)税收文化产业扶持扩展阅读:
《通知》以现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为基础,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主要包括:
一是着重支持自主创业。在已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新的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针对个体经营者,积极扶持个人自主创业。
二是扩大享受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人员范围。与以往按照特殊群体确定享受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人员范围相比,新的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政策适用对象的界定,以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作为基本条件。
即由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少数特困群体扩大到纳入就业失业登记管理体系的全部人员。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以及零就业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劳动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都涵盖在新的就业税收优惠政策适用对象之内。
同时,为支持和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创业,将毕业年度内的高校毕业生也纳入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政策适用范围。
『肆』 北京文化产业税收制度
参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做法,积极争取出台功能区税收优惠试点政策。在规定期限内,对由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功能区内从事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的文化企业,按国家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创意和设计费用,执行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对其自用房产在规定期限内免征房产税。积极研究制定功能区内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文化创意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水、电、气等运营成本。
『伍』 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规定
根据规定,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宣部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84号)文件规定,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执行期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关于动漫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为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支持产业升级优化,经国务院批准,“十三五”期间动漫企业进口动漫开发生产用品,将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自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动漫企业,在自主开发、生产动漫直接产品中,确需进口的相关开发生产用品可享受免征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政策。享受税收政策的动漫企业应符合文化部等相关部门制定的动漫企业认定基本标准,同时具备自主开发、生产动漫直接产品的资质和能力。动漫直接产品包括:漫画、动画、网络动漫、手机动漫等。
『陆』 动漫和文化产业方面有哪些税收优惠
2018年4月份,在财税〔2013〕98号文已经到期的背景下,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财税〔2013〕98号文,继续延续动漫产业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进行即征即退政策。
一、最新政策内容
由于今年5月1日涉及增值税税率由17%调整为16%事宜,因此今年的动漫产业增值税政策文件分两个期间:
1、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
在这一期间,增值税税率仍为17%,因此规定对动漫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按照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2、自2018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今年5月1日后,增值税税率由17%统一调整为了16%,因此,文件规定对动漫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按照16%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二、动漫产业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回顾
(一)增值税政策背景
为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国务院发布国办发[2006]32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后,当时的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年12月份联合印发《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即文市发〔2008〕51号文。从营业收入规模、人员等多个具体方面对动漫企业认定条件做了明确。
『柒』 有政府政策支持的文化产业包括哪些,相关的政策具体包括哪些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
http://www.yfzs.gov.cn/ 2005-08-10 12:57:29
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2005年3月29日 财税[200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现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
新办文化企业,是指2004年1月1日以后登记注册,从无到有设立的文化企业。原有文化企业分立、改组、转产、合并、更名等形成的文化企业,都不能视为新办文化企业。
政府鼓励的文化企业范围见附件。
二、试点文化集团的核心企业对其成员企业100%投资控股的,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文化产品出口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
四、对在境外提供文化劳务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免征企业所得税。
五、对生产重点文化产品进口所需要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按现行税收政策的有关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六、对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承担国家指定任务而造成亏损的文化单位,经批准,免征经营用土地和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七、对从事数字广播影视、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等研发、生产、传播的文化企业,凡符合国家现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可统一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八、对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电影制片厂或经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电影集团及其成员企业销售的电影拷贝收入免征增值税。
九、对电影发行企业向电影放映单位收取的电影发行收入免征营业税。
十、本通知所称文化产业是指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和文化艺术业,文化单位是指从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的企事业单位。
本通知适用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的所有文化单位和不在试点地区的试点单位。
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浙江省、深圳市、沈阳市、西安市、丽江市。
不在试点地区的试点单位名单由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批发布。
本通知执行期限为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附件:政府鼓励的文化企业范围
抄送: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财政部驻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附件:
政府鼓励的文化企业范围
1.文艺表演团体;
2.文化、艺术、演出经纪企业;
3.从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展览的企业;
4.从事演出活动的剧场(院)、音乐厅等专业演出场所;
5.经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设立的文物商店;
6.从事动画、漫画创作、出版和生产以及动画片制作、发行的企业;
7.从事广播电视(含付费和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行的企业,从事广播影视节目及电影出口贸易的企业;
8.从事电影(含数字电影)制作、洗印、发行、放映的企业;
9.从事付费广播电视频道经营、节目集成播出推广以及接入服务推广的企业;
10.从事广播电影电视有线、无线、卫星传输的企业;
11.从事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视频点播等视听节目业务的企业;
12.从事与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出版物相关的知识产权自主开发和转让的企业;从事著作权代理、贸易的企业;
13.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许可从事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网络音像制品、网络电子出版物、网络游戏软件、网络美术作品、网络视听产品开发和运营的企业;以互联网为手段的出版物销售企业;
14.从事出版物、影视、剧目作品、音乐、美术作品及其他文化资源数字化加工的企业;
15.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出版企业;
16.出版物物流配送企业,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许可设立的全国或区域出版物发行连锁经营企业、出版物进出口贸易企业、建立在县及县以下以零售为主的出版物发行企业;
17.经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许可设立的只读类光盘复制企业、可录类光盘生产企业;
18.采用数字化印刷技术、电脑直接制版技术(CTP)、高速全自动多色印刷机、高速书刊装订联动线等高新技术和装备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印刷企业。
『捌』 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1、文化项目建设用地有减免
在服务中,针对企业既有寺庙用地又有荒山和林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有关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免缴土地使用税”的规定,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范围内荒山、林地、湖泊等占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4]1号)“对已按规定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企业范围内荒山、林地、湖泊等占地,自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按应纳税额减半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规定,地税人员先后3次深入企业进行现场办公。
2、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优惠”可继续享受
南京邦联有线广播电视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原是南京市广播电视局出资成立的一家下属事业单位。该单位于2009年改制为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有线、无线等文化产业项目,多次获得多项技术研究成果和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
(8)税收文化产业扶持扩展阅读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包括:从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的事业单位;转制包括文化事业单位整体转为企业和文化事业单位中经营部分剥离转为企业。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税收政策适用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的所有转制文化单位和不在试点地区的转制试点单位;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发展的税收政策适用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的所有文化单位和不在试点地区的试点单位。
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对在境外提供文化劳务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对电影发行企业向电影放映单位收取的电影发行收入免征营业税。
对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承担国家指定任务而造成亏损的文化单位,经批准,免征经营用土地和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新办文化企业,是指2004年1月1日以后登记注册,从无到有设立的文化企业。
『玖』 税务知识:文化产业可享受哪些税收优惠
1、文化项目建设用地有减免
在服务中,针对企业既有寺庙用地又有荒山和林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有关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免缴土地使用税”的规定,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范围内荒山、林地、湖泊等占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1号)“对已按规定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企业范围内荒山、林地、湖泊等占地,自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按应纳税额减半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规定,地税人员先后3次深入企业进行现场办公。并且到企业建设工地现场对土地证、规划图纸一一比对,帮助企业正确区分土地用图和性质。在此基础上,辅导企业填报税收减免和备案相关资料,并在第一时间为企业用于宗教寺庙的用地办理了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手续,对属于企业范围内的荒山、林地办理了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备案
2、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优惠”可继续享受
南京邦联有线广播电视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原是南京市广播电视局出资成立的一家下属事业单位。该单位于2009年改制为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有线、无线等文化产业项目,多次获得多项技术研究成果和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公司还先后建设南京医保网、经营南京数字电视EPG广告业务、开发和推广云媒体数字增值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34号)的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公司改制后,一直按照上述文件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但是该政策只执行到2013年底。对于2014年还能否继续免征企业所得税这一问题,公司的财务人员犯了愁。
近期,该公司的会计樊女士在栖霞地税的一次上门服务中,吃到了一颗“定心丸”。税务人员告知樊女士,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宣部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84号)的相关规定,邦联公司可继续享受文化事业单位改制的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优惠期限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樊女士得知这一政策后十分高兴:“这几年,我们公司一直受益于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公司转制以来共计免税280余万元 ,极大地支持了公司的发展壮大。但是我们对这个政策能实行多久心里实在没底,在开发新项目的时候还是有些畏首畏尾,担心出现资金缺口。现在好啦,国家对这个优惠政策又做了明确 ,我们可以继续大展拳脚啦!”
3、从事体育事业优惠多
“3月16日国务院《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这项政策的提出无疑为足球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南京一家从事足球运动相关产业的公司老总问,“现在很多像我们一样的企业都准备在足球产业发展上加大投资力度。不知道国家对于体育产业有什么税收优惠,扶持我们这些刚刚起步的公司尽快发展?”
税务人员解释,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的规定,第一,将体育服务、用品制造等内容及其支撑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提供体育服务的社会组织,经认定取得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优惠资格的,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第二,鼓励企业捐赠体育服装、器材装备,支持贫困和农村地区体育事业发展,对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条件向体育事业的捐赠,按照相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体育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符合税法规定的可在税前扣除。落实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创意和设计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第三,落实企业从事文化体育业按3%的税率计征营业税。体育场馆自用的房产和土地,可享受有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体育场馆等健身场所的水、电、气、热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文化体育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助力自身发展。
4、动漫企业职工培训费支出可税前扣除
今年2月份,税务机关对某动漫公司进行了税务检查。检查中发现,该公司2014年实际发放工资1208.36万元,实际扣除职工教育经费68.72万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比例2.5%,那么,该企业实际可列支30.21万元。但是税务人员指出,动漫企业如果能准确划分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支出,单独进行核算,可以在税前全额扣除。
根据相关规定,对于动漫产业企业,可申请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即比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的规定,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职工培训费用,应单独进行核算并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要求就是:动漫企业应准确划分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支出,单独进行核算,对于不能准确划分的,以及准确划分后职工教育经费中扣除职工培训费用的余额,一律按照《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比例扣除。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职工培训费用,能够准确划分的可全额扣除,而没有正确划分的只能比例扣除,差别很大。
该公司虽然是动漫企业,但由于公司一直以来重视技术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财务工作,使得该公司没有按照文件要求单独进行核算,依规定应补征税款。但是,税务机关没有简单地做出补缴税决定,而是认真地对该公司进行了纳税辅导,指导该公司财务人员准确进行财务处理,准确划分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支出,并单独进行核算,为企业节约了资金。同时,检查人员还帮助该公司完善了相关管理规定,避免公司再犯同类错误。
『拾』 如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围绕如何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民主党派中央提交了相关提案,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
拓宽发展思路 增强原创力
【声音】文化产业具有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耗能低、污染低等优势和特点。大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形势下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回应】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不足3%。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文化产业要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仍然任重而道远。
【建议】民革中央提出,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与空间,关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学习国际先进的成功经验;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原创力;协调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努力构建文化产业的人才优势;健全完善发展文化产业的保障机制,清除影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完善税收政策 促进产业发展
【声音】2009年我国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400亿元,占同期GDP初步核算总数的2.5%,但离支柱性产业所应有的比重尚有差距,需要国家在经济政策上继续予以扶持,尤其是在财政税收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回应】民建中央在提案中认为,目前我国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还存在不完善之处:现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但税收立法层次不高,而且相关政策之间缺乏配合协调;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优惠力度不够;税收征管能力尚待提高。
【建议】民建中央提出,强化战略发展意识,完善文化产业税收制度体系;实施差别税率,减轻文化产业税收负担;完善促进高端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制定针对中小型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从企业所得税方面看,为体现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持的税收政策导向,可考虑对所有文化企业适用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15%的优惠税率。
理顺管理职能 鼓励文化消费
【声音】一些管理部门尚不能深刻认识文化发展与综合国力、国家软实力的内在联系,认为文化投入大、见效慢,因此动力不足,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流于形式。
【回应】民盟中央在提案中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与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与新需求并不适应:对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界定不清,政府管理部门职能尚未理顺;国家对文化事业投入资金过少;尚未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出现浮躁、浅薄之风;农村先进文化真空现象严重;有利于文化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