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产业园区规划概念详解
产业园区规划是比较全面的产业园区长远发展计划,是对园区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开发、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等全局性、长期性、基本型问题的研究分析,是未来一个时期指导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产业园区规划是园区建设的龙头,规划决定园区建设规模、方向和品味,所以园区在基础建设过程中也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
规划是园区发展的蓝图,决定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要经得起检验。因此我们要坚持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合作、科学决策的要求,超前做好规划工作。园区规划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调整,使其品味更高、功能更全、后发效应更长,发展空间更大,形成一批特色园区、精品园区,努力提升园区的品味。
⑵ 沧州渤海新区化工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路
发挥两大优势,即化工产业资源优势;黄骅港及化工液体码头、杂货码头优势。形成三大特专色,即:以石油化属工、氯碱化工和精细化工三化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上下游一体化,资源配置合理,技术先进的产业特色;以港口及化工液体码头为龙头,铁路、高速公路、管输、仓储并举,化工生产与进出口贸易并重的现代化物流集散特色;以产品项目、公用工程、物流传输、环境保护与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建设和管理特色。使临港化工园区成为我国北方最大,依托条件最好,投资者成本最低,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型化工园区。
⑶ 产业园区规划的框架
规划框架和思路:
第一章 产业园区规划的背景
主要包括产业园区规划的目的、意义以及产业园区发展的有利条件等。
第二章 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
主要包括产业园区的区位选择、功能定位、产业定位等。
第三章 产业园区的规划布局
主要包括产业园区的用地布局、各功能区的建设规模与产业布局。
第四章 产业园区的投资成本与收益估算
主要包括产业园区总投资、分阶段投资、成本估算、产值、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估算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估。
第五章 产业园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目标适应性指标、经济适应性指标以及社会适应性指标等。
第六章 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方案
主要包括产业园区的品牌推广策略、团队管理及运作模式、招商引资目标企业推介等。
⑷ 产业园区规划有哪些内容
1、产业园区发展战略:
科学构划园区全局性的发展蓝图:包括产业聚集、功专能定位、属开发模式、运作机制等研究。
2、产业园区发展定位:
明确发展方向,有效提出园区整体形象:包括产业定位、功能定位、目标客户筛选、管控机制等研究。
3、产业园区产业定位:
加快推进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园区比较优势、区域产业链分工协作、细分领域、产业招商等研究。
4、产业园区产业布局:
深度优化园区产业空间布局:包括空间承载力、特色集聚、功能分区等研究。
5、产业园区二次创业:
整合多重优势,挖掘园区发展新潜力:包括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园区新经济增长点培养、产业链优化路径等研究。
6、产业园区经营管理:
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焕发园区发展新活力:包括管理体制、产业招商、品牌经营、孵化支持、产业投资等研究。
⑸ 产业园区规划思路及方法
富通长三角在进行产业园区规划时,总结出大概六个要点:
一、明确园区意向产业:
了解并熟知园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了解区域产业基础和拥有的产业资源,罗列出可以重点发展的全部产业范围,这些均可作为园区的意向产业。
二、研究国家产业政策
明确哪些产业是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哪些产业是属于国家明确限制的,对划出的园区意向产业范围进行缩小、集中,精准园区意向产业。
三、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走势与行业市场
洞悉意向产业是否存在市场潜力和市场风险,同时分析技术发展趋势,看意向产业的技术是否存在替代转型的风险。这当中千万不要忘记对意向产业的产能情况进行调研,不能让产业园区在运行初期,就遭遇产能过剩等问题的打压,或者面临极其残酷的市场竞争。
四、定位园区核心产业
根据各方面的研究分析情况,聚焦某个或某几个产业将其作为园区的重点产业,并将其中最具发展潜力且最适合自己园区的产业定位核心产业。
五、明晰相关产业的支撑力量
这种支撑力量包括服务于核心产业与重点产业的产业机构、社会机构等。此外,还要针对核心产业与重点产业,分析上下游企业的构成与关系,以及具体行业企业的组成分布情况,为制定招商策略奠定基础。
六、合理利用园区核心运营团队的公共关系资源
园区核心运营团队的公共关系资源中的产业资源、人脉资源等也是产业定位参考的因素。在产业园区规划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战略管理的知识,例如SWOT分析,PESTEL宏观环境分析,波特竞争力分析等,以更顺畅地明确产业方向,更快捷地获取研究成果,以弥补园区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经验的不足。
⑹ 产业园区规划的内容
规划框架和思路:
第一章 产业园区规划的背景
主要包括产业园区专规划的目的、意义以属及产业园区发展的有利条件等。
第二章 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
主要包括产业园区的区位选择、功能定位、产业定位等。
第三章 产业园区的规划布局
主要包括产业园区的用地布局、各功能区的建设规模与产业布局。
第四章 产业园区的投资成本与收益估算
主要包括产业园区总投资、分阶段投资、成本估算、产值、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估算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估。
第五章 产业园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目标适应性指标、经济适应性指标以及社会适应性指标等。
第六章 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方案
主要包括产业园区的品牌推广策略、团队管理及运作模式、招商引资目标企业推介等。
⑺ 产业园区规划的战略意义
规划可谓是实际行动的指导,合理有效的规划是后续保障园区建设成功的前提,因此园区规划对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而言,产业园区规划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产业园区规划有利于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是产业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研究制定产业园区规划是略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
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是产业配套招商的基础。
⑻ 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从哪些方面来剖析
一般而言,产业园区规划包括产业园区规划背景、发展定位、规划布局、招商策略、园区运营策略等等。
产业规划的总体规划思路的关键在于产业的定位分析,只有将产业定位准确了,后续的空间布局、招商策略和运营服务的设计才会更加具有成效。当然,在进行产业定位之前,我们需要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全面有效地梳理,为产业定位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此,结合过去的产业园区规划经验,提出了“五步法”的总体规划思路。
内部资源分析
内部资源分析是园区内部与战略有重要关联的因素,是园区经营的基础,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条件,是竞争取胜的根本。
园区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目的在于掌握园区的历史和的状况,明确园区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它有助于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发挥企业的优势;同时避免企业的劣势,或采取积极的态度改进企业劣势。扬长避短,更有助于百战不殆。
园区内部资源能力主要指自然资源、政策环境、人力资源、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市场辐射能力、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综合来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剖析。
⑼ 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
产业发展是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核心内容,要针对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按照“布局集中、发展集聚、产业集群”的原则,不断提升开发区的产业层次,促进开发区产业与属地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把开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当前推进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和示范区,促进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加快提升产业层次,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三)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大力打造产业集群
(四)促进开发区产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形成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