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次工业革命标志及历史意义
1、第一次工业革命
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历史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地位。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他们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压迫,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逐渐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里自己的统治。
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抗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辛勤劳动,直接创造财富,却相对日益贫困,他们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同时在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化的兴起。
2、第二次工业革命
标志: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历史意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第三次工业革命
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 。
历史意义: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使得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国家对科学领域研究的支持,大大加强了对科学技术的扶持和资金投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1)19民族文化产业扩展阅读
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在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的煤炭总量以及石油,天然气(沼气)等飞速下降。
工业发展使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
增加生产用地,使大量动物濒临或已经灭绝,生物链遭到破坏。恶性循环。
2、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殖民地的旧制度、旧思想;
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艰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第一次工业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第二次工业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第三次工业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业革命
『贰』 我是19文化产业管理考研328分,英58,政61,本科广西财经学院,有合适的学校调剂推荐吗谢谢
可以看看广西大学,也是211
『叁』 谁给我讲下甘肃文化和历史以及它的们变迁
甘肃在古代那是相当牛逼的一个地方.华夏文明的真正发源地之一.唐代以前历史名人比比皆是.更是对华夏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最早人文始祖伏羲甘肃天水人.女娲天水秦安人.大地湾遗址.轩辕黄帝甘肃天水清水县人.周先祖.最早也在甘肃庆阳实现农耕文明.秦国.秦文化发源地甘肃陇南礼县.飞将军李广.天下第一李姓李渊甘肃陇西郡.比比皆是.但是到了糖以后甘肃就落魄了.几乎都后来现在没怎么出过人才.也许跟甘肃人口落末有关.唐代引进大量的外来民族.如最早的波斯.阿拉伯人陆续在此移居.后来形成大量的民族.生根发芽.迫使跟当时中原土著争夺生存空间.至始很多土著往南迁移.大量当地人口凋零.给外来民族腾出更多空间.此余后的两千年甘肃几乎没出什么能人的原因.后来又因阿拉伯后裔繁衍速度之快.甘肃几乎处于少数名字同化的边缘.到了宋元明清时期.甘肃的土著人口大量的凋零.形成了现在一种局势.这也是后来在外省人眼里甘肃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感觉.其实甘肃就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尤其是甘肃东南地区.但是因为外来民族的入侵早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华夏文明就是不断的搬迁史中发展的.汉人一心求和避让的性格.个人打扫门前雪.的状态下.繁衍生息.华夏 除了秦朝以外很少有大量扩张的局势.其他朝代几乎都是死守状态
『肆』 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的区别是什么
法定节假日是带薪休假的,是有工资的。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不上班,是给专算工资的,如果单属位节假日放假都不给算工资,则违反了劳动法,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权。《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伍』 2019年第19届电器文化节 时间
经过19年砥砺奋进,中国电器文化节暨国际电工产品博览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在推动中国电工电气产业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理由2(展会展望):
本届文化节以“打造世界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为主题,设置了1800多个参展摊位,开设了高科技概念馆、新产品馆等特色展馆,并举办智能制造与工业设计等多场高端论坛,活动规模空前、盛况空前,必将为广大电工电气行业人士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
理由3(展会说明):
乐清市委书记林亦俊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电工电气产业是乐清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也是乐清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民营经济发祥地的一张金名片,进入新时代,推动千亿级电气产业集群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是乐清人民的最大愿景,也是乐清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主题的关键举措。
理由4(展会展望):
2019年,乐清将坚决扛起“走前列、作示范”的使命担当,更加主动融入温州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更加注重构建系统化科创平台,更加精准有力服务企业发展,为推进乐清乃至中国电工电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展品范围更多>>
泵阀、变电、变压器、标准件、成套设备、冲压、冲压件、船用、弹簧、低压电器、电工、电工器材、电缆、电力、电力电缆、电器检测、电容、电视、电线、电信、电子元器件、垫片、发电、发电设备、防爆、防爆电器、高压、高压电器、广播、广播电视、户外、机床、机床电器、家用、家用电器、检测设备、建筑、建筑电器、接线板、绝缘、绝缘件、矿用电缆、连接器、流水线、铝材、民用、配电、配电箱、汽车、汽车电器、塑料、五金、线路、线路板、线圈、仪表、用电、元器件、
『陆』 列举近代列强对中国五次侵略战争(名称,时间,条约及影响)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的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了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的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的冲击。文化上,使传教上有了更大的自由,西方宗教势力开始发展,并且开始干涉中国内政,配合了政治和经济的侵略。
3、中法战争(1883~1885年),法国以越南为跳板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以胜求和,签订了《中法新约》,法国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
4、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马关条约》,马关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一个卖国条约。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地位的基本确立。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深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国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