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国什么年代普及汽车
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普及汽车。
1925年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厂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成立。在美国经济大萧条前夕的1929年,美国汽车销量冲破500万辆。美国汽车工业自福特1908年发明T型车及首创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方式以来,经过长期的竞争和兼并,完全由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控制着。
在汽车发展史上,这一时期美国汽车业首先以流水作业的生产方式把汽车变成了一种普及性商品。
(1)全球三轮产业转移给美国产业发展扩展阅读
美国汽车品牌进军中国之路
美国品牌汽车自清朝末年便已进入中国,民国成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汽车品牌开始活跃在中华大地上,1913年,第一批福特T型车销售到中国。
近代风云人物的座驾中也不乏美国车的身影,比如:蒋介石经常使用的座驾中包括一台普利茅斯;国共和谈期间,周恩来总理的座驾为1941款别克Century。
改革开放初期,美国人率先将合资理念带进了中国汽车产业。1978年10月21日,时任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率领代表团访华时,提出了一个中方非常陌生的词汇“JointVenture”(合资经营)。
1984年1月15日,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举行了开业典礼。
② 什么是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
第一轮 全球第一轮产业大转移是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版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移,权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信、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轮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电、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亚洲“四小龙”等获得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良机。
第三轮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和世界电子信息产品中心向中国转移。
③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全球三轮产业转移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
(1)德国的年工资与年产值的比值小于美国,利润高回于美国;答英国的年工资与年产值的比值大于美国,利润低于美国。 (2)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工资/产值比最低,土地价格低,利润高;改革丌放的优惠政策;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材料产地;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 (3)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
④ 什么是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
1轻微影响2启示当然是努力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