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的组织架构
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组织架构:
理 事 长:任安利
副理事长:严晓蒸、聂台生、张宇、何文明、刘延军
秘 书 长:刘延军
❷ 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主要会谈
中国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缩写ARATS)于1991年12月1日成立,是社会团体法人,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为宗旨。台湾方面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Straits Exchange Fundation,缩写为SEF)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1991年3月9日举行开幕式正式挂牌运行。主要功能是接受台当局“陆委会”委托,办理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
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香港就两岸事务性(公证书使用)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讨论,后来形成“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这也为两会商谈和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及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会晤奠定了基础。
1993年4月,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会晤,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8年10月,辜振甫与汪道涵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汪辜会晤”或称辜汪会谈,双方达成包括两岸继续进行政治对话及汪道涵应邀访台的共识。但这一新局面不久再次遭到李登辉的破坏。
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拆毁了两会商谈的基础;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拒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拒不承认两岸两会达成的“九二共识”,两岸关系持续陷入紧张僵局,两会未能再续协商,汪辜无法再度会晤,二老也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2008年5月29日,海协致函海基会,邀请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于6月11日至14日率团访问北京,就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事宜进行商谈;5月30日,海基会函复海协表示同意。2008年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北京展开商谈。两会在中断9年多后恢复往来与协商谈判,被视为当前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008年11月3日:上午,海协会协商代表团从北京出发。中午,抵达桃园机场后随即转往下榻的圆山饭店。下午,陈会长拜会辜严倬云女士,两会副会长进行相关协议预备性磋商。晚上,海基会欢迎晚宴。
2008年11月4日:上午,举行第二次“陈江会谈”。下午,两会准备签署协议,两会分别召开记者会。下午,陈云林会见赖幸媛,海基会酒会。晚上,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晚宴。
2008年11月5日:上午,两岸工商及航运座谈会,两岸金融座谈会。中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午宴。下午,参访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晚上,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晚宴。
2008年11月6日:上午,出席两岸互赠珍稀动植物记者会。11时,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会面。晚上,海协会答谢宴会。
2008年11月7日:上午,陈会长一行搭乘周末包机返回北京。
2010年6月29日,台湾海基会和中国大陆海协会在重庆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又称《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英文译名: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