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观赏花卉的花卉产业
1、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花卉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特殊产品,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具备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花卉业的发展既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和情趣,也美化了环境,是改善环境质量不可缺少的内容。花卉业是兼具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重意义的特殊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花卉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2、有利于增加就业。花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据统计花卉产业从业人数从1998年的102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440万人。可见花卉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花卉产业安置了大批城乡剩余劳动力,今后还将有大发展的趋势。我国发展花卉产业无疑会促进就业结构的改善,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人员提供就业的机会,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3、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增收。花卉业是一项占地少、效益高的朝阳产业,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一亩花十亩园”。同时花卉业也是一项高效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其经济效益可成倍甚至几十倍增长。花卉产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4、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带动发展。花卉产业迅速发展,社会化分工进一步明确并具体化,专业化程度更高,产业链更加牢固。花卉产业作为一个产业体系,不但是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与轻工、化工食品及医药工业密切相关。花卉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花卉生产管理有待加强
我国大部分花卉生产基地规模偏小,较为分散。除少数几家大型花木生产基地,大多数基地面积不大,分布零散,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合作与互动性差,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花卉生产技术落后、花卉商品质量不高,花卉生产产值偏低。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我国切花、切叶、高档盆花质量等级普遍偏低,新品种的品质难以保证。
2、花卉产业的投入不足,加工技术落后:我国花卉产业国内投入力度不一,沿海城市投入相对较高,所以广东、山东、上海等地花卉产值较其它省份要高,而相比国内天然花卉品种较丰富的云南2007年度的花卉产值比广州市仅多2个多亿元。我国花卉加工、深加工技术欠缺同时我国花卉产业的高附加值产品、花卉加工技术还不成熟。
3、花卉品种研发不足、保护不力:我国花卉市场上还缺乏国产高档花卉品牌。市场上的高档花卉如蝴蝶兰、大花蕙兰等成品苗大部分是生产商购自国外的组培花卉品牌苗,国内品牌竞争力明显不足。同时我国花卉育种技术落后。目前我国花卉育种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遗传育种方式,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分子育种手段在花卉育种上只是处于摸索阶段。
4 花卉销售网络有待完善: 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潜力大,但是许多地区缺乏消费引导,使得消费市场开发不足。存在主要问题有市场发育不充分,经营秩序混乱,花卉市场价格起落幅度大。淡季花卉滞销、旺季供不应求。信息流通不畅。没有相应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花卉销售种类结构不合理等需要完善的地方。 1、增加对花卉产业的资金投入,完善花卉产业的管理体系。现代花卉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无论一线生产人员, 还是各级各类从业人员 ,都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提高花卉产品的标准质量,完善花卉产业的管理首先要有一批高质量的专业花卉科技人才。同时,花卉产业作为一个产业,在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以后必须要加大扶持力度才能更好的发展,所以,加大对我国花卉产业的资金投入,尤其在花卉产品的科技研究、发展新产品的培育,更要进一步加强生产和科研结合,加强研究资金的投入。
2、 大力保护花卉资源,优化培育新品种。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花卉栽培历史悠久。热带 、亚热带 、温带、寒温带花卉、高山花卉、沼泽花卉、水生花卉等应有尽有。是许多名花异卉的故乡,也是世界上花卉种类和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花卉物种优势,进行选种、育种和野生花卉的驯化和栽培,更多地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优势,是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3、 加大力度提高花卉产业的附加值,形成花卉产业链:我国花卉业应在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保鲜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要有高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和保障体系。同时还要注意挖掘花卉产业链的其它相关产业,使花卉产业与食品、医药、轻工业等产业同步发展。
4、把握市场动态,正确引导花卉产业发展方向:科学制定生产计划,研究国内外市场行情,收集销售渠道反馈的信息,了解客户的需求,以便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还处于比较盲目的状态,跟风现象、短期利益现象比较严重,应正确引导花卉产业的发展方向,引导花卉产业链健康发展[3]。
Ⅱ 昆明花卉产业的分布特点
云南省5万亩花卉生产基地布局为:以昆曲高速路沿线为主,建立5000亩花卉示范园区专,吸属引国内外企业到云南进行花卉产业开发;以昆明、玉溪为中心,温带切花生产基地达到 3.5万亩;以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为中心的球根花卉生产及示范基地达到4000亩;西双版纳、元谋和元江等热带地区建立热带花卉生产基地达到5000亩;昆明地区建立兰花和盆花生产基地达到1000亩。
Ⅲ 一年生花卉的花卉产业的发展
中国种植花卉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十五”期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15万公顷增长326.7%。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中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国有花卉市场2586个,企业64908个,其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334家,花农1251313户,从业人员4401095人,专业技术人员132318人。“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Ⅳ 昆明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地形是什么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达,影响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主要因素是气候,该省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
故选:C.
Ⅳ 云南花卉产地有哪些
云南因气候、生物、地质、地形等的相互作用,造成了云南土壤类型的多种多样及垂直分布的特点。全省初步划分有16个土类,占全国土类的1/4,其中,红壤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一半,是省内分布最广、最重要的土地资源,故云南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
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植物类型都有分布,古老的、衍生得、外来的植物种类和类群都很多。在全国的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占60%以上,被誉为“植物王国”。云南树种繁多,类型多样,药用植物、香料植物、观赏植物在全省范围内均有分布,故云南还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之称。其中可供观赏的奇花异卉、美叶良木近2500多种。因此,云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这不仅是世界上观赏植物宝贵的种质基因库,也是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保障。云南是世界上许多著名花卉品种的原生地,如百合、山茶等,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野生花卉资源有待开发。
云南省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这使各种气候类型的花卉,无论是温带的,还是热带、亚热带的,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适生地。尤其是以昆明、玉溪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世界上主要的鲜切花品种在这里都能实现周年规模化生产,而且品质好,生产设施要求不高。
另外,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具有光照充分而且紫外线强度大、温差大等特点,这使引进的蝴蝶兰、康乃馨、玫瑰等很多花卉品种的栽培效果都好于原产地,在花朵硕大、色彩艳丽等方面超过了引进地。
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始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政府扶持,云南花卉已取得较快的发展。从1994年开始,云南鲜切花产量一直保持全国第一的地位,目前云南省年产鲜切花13亿枝,占全国鲜切花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百合之乡——阿子营地处高原明珠滇池的源头——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距昆明30公里。百合花种植的最佳适宜区,已成为云南省最大的百合花生产基地,是中国夏秋百合的优势主产区之一。
晋宁位于滇池南岸,属昆明市郊县区,与玉溪市接壤,花卉栽种主要以玫瑰、康乃馨、非洲菊、百合4大切花为主,种植品种有120多个系列品种。
呈贡的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和昆明花卉拍卖交易市场,是全国一流的现代化花卉交易中心,“斗南花卉”于2007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滇西北的山茶、杜鹃品种多样,品质也出众。
云南省5万亩花卉生产基地布局为:以昆曲高速路沿线为主,建立5000亩花卉示范园区,吸引国内外企业到云南进行花卉产业开发;以昆明、玉溪为中心,温带切花生产基地达到 3.5万亩;以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为中心的球根花卉生产及示范基地达到4000亩;西双版纳、元谋和元江等热带地区建立热带花卉生产基地达到5000亩;昆明地区建立兰花和盆花生产基地达到1000亩。
Ⅵ “田园综合体”是什么搞什么怎么搞
(一)田园综合体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模式。
(二)田园综合体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商业模式方法论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
(三)田园综合体的经济技术原理
田园综合体的经济技术原理就是以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整体、综合的规划、开发、运营。
1、承接农业,就可以避免实力弱小的农户的短期导向行为,可以做中长期产业规划,以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方法提升农业产业,尤其是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
2、规划打造新兴驱动性产业——综合旅游业,也可称之为文旅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在基础产业和新兴驱动性产业起来后,当地的社会经济活动就会发生大的改变,该地区就可以开展人居环境建设,为原住民、新住民、游客这三类人群营造新型乡村、小镇,形成社区群落。所以也可以这样描述,田园综合体最终形成的是一个新的社会、新的社区。
综上,田园综合体就是农业+文旅+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
Ⅶ 花艺行业是现在流行的一个趋势吗
花艺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以前我们只有节日的时候才可能想到买一束鲜花,花艺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差距还是有点远,但是渐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生活质量的提高,你会渐渐的发现花艺已经和我的日常生活已经融合在了一起。
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女性往往会选择在下班的时候路经花店,随手买上一束鲜花,一扫上班时的疲累,瞬间生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阳光。并且很多科学家经过试验也是证实了通过一定的植物来布置居住环境可以增加大家的幸福感。花艺的发展我觉得和名人效应也是有关系的,细线近几年结婚的明星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婚礼现场充斥着各种花艺,场面十分的温馨、浪漫。
花艺师的前景怎么样呢?好,很好,非常好,甚至现在的花艺师已经好到供不应求了。虽然中国的花艺行业发展的不如一些发达的欧美国家,但是我国强大的人口基数也说明了我们的花艺需求并不会输给欧美国家。
另外,要想花卉修剪的好,首先栽培要上心,可以使用采法特水溶肥。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力,花艺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说明了花艺的本身就已经有了一定吸引力。相信很多朋友在小时候都有经历过父母让自己参加兴趣班吧而且总是以琴棋书画为主,而现在呢,很多家长选择花艺来让孩子的兴趣变得更广泛。
所以别问花艺师前景怎么样了,当你自己加入成为花艺师的一员之后,你就会明白所有的一切了
Ⅷ 花卉业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狭义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凤仙、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木等等。 中国种植花卉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十五”期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15万公顷增长326.7%。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中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国有花卉市场2586个,企业64908个,其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334家,花农1251313户,从业人员4401095人,专业技术人员132318人。“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2006年至今,中国花卉业借鉴荷兰、美国等花卉大国的发展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花卉业取得很好的发展,然而,中国花卉业发展起步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与困难。如:生产面积增加过快、品种结构不合理、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花卉研发严重滞后、专业人才奇缺、病虫害种类多发生严重、花卉质量普遍较低等都制约中国花卉业的发展。对此,花卉业界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花卉发展、运用科技发展花卉、聘请花卉专家、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花卉等,取得不少成果。 2008年中国云南花卉上半年产量达到创纪录的35.5亿枝,但云南玫瑰出口价格最高仅为0.8元,出口到香港市场之后的零售价格可达20港元,价差高达25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对生活环境的改善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花卉,2008年奥运会,也无疑给中国花卉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花卉业将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花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Ⅸ 求花卉调查报告
近年来,花卉种植在我市悄然发展初具规模。当前,我市花卉种植究竟是个什么状况?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政府在哪些方面进行引导与扶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农业科的同志顶烈日、冒酷暑,走访乡镇、公司、种植户,参观种植基地、苗圃。下面就调研到的情况谈谈我们的思考与认识。
一.我市花卉种植的现状及特点。
我市上规模的花卉种植始于1992年,1998年以来发展迅速。目前,我市花卉种植己初具规模,有大大小小种植户约500户,花卉种植面积19781亩,有海南缤纷园艺有限公司三江花木场、云龙谭连坡花卉生产基地、海南凤凰花城长流美德基地等一批大规模的花木种植基地,花卉产品涵盖绿化苗木、观赏花卉、盆景园艺等各种花卉及绿化品种。目前,在我市投资较多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基地苗圃多为外来公司、外来老板创办,本地的公司、老板和种植户约占总量的1/3,资金和规模都较小。花卉种植主要集中在美兰机场周边的演丰、三江、灵山、云龙镇,罗牛山农场和凤凰花城附近的海秀、长流镇等。主要生产切叶类的富贵竹、散叶葵、巴西木、龟背竹等品种和盆栽类的金钱树、发财树、平安树以及石斛兰、纹心兰等兰花,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出口日本、韩国等。
二.我市发展花卉种植前景广阔,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吸收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我市花卉种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上规模上档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业内人士认为,同国内一些大城市相比,我市花卉种植业规模小,发展速度慢。我市的花卉产品主要是切叶类和盆栽类热带花木,销往全国大中城市以及出口,是一个大市场。海南得天独厚的适合热带花卉生长培育的气候,加上廉价的地租、劳动力,是热带花木生产经营者投资的热选地,尤其是靠近机场、港口,具有区位优势的我市近郊。我市发展热带花卉产业前景广阔。因此,目前在我市郊区租地投资搞花卉基地的势头正旺,并且正在影响和带动本地人投身其中。
调查发现,凡有上规模花卉基地的地方,都能吸收一批当地农民进场打工,带动当地一批农民搞花卉种植,当地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并且花卉基地科学的种植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农民的种植观念、生产观念。云龙镇谭连坡花卉生产基地,吸收谭连村109个劳动力到基地打工,每年给该村带来劳动收入70万元。按一般的情况,每亩花卉年产值10000元左右,是种植水稻产值的10倍。三江镇充分利用本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的带动,大力发展花卉产业,为全镇农业经济注入新的增长点。目前,三江镇的花卉种植面积2880亩,其中,上规模的花卉基地有7个,面积1500亩,农民自种的花卉苗圃38个,面积530亩。海南缤纷园艺有限公司三江花木场周边的眼镜塘、江源、三江村委会,共有35个农民原来是缤纷花木场的员工,通过几年来在花木场工作的实践,纷纷回到本村,创办起自已的花卉种植基地或者苗圃,并引导其他农户种植花卉,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关于种植花卉的收入,他们不愿多谈,只是说要看市场行情,并且各人情况也不同,一般每亩纯收入2000元左右,至少比打工强多了。凤凰花城市场部经理张振彩介绍,他认识好些从事花卉种植的人,当初也是较艰苦的,经过几年的经营,现在置了房,买了车,鸟枪换炮了。我们且不说花卉经营发家致富,但目前我市的花卉种植已具备大发展的条件,只要把我市的花卉产业好好发展起来,吸收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事花卉产业,涌现出一批本地专业花卉种植户、种植村,按平均每人每月600元,一年7200元计算,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而作为省会城市,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对绿化美化椰城,陶冶市民情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更是意义重大。这是一个美的事业!
三.当前制约我市花卉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优越的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同目前我市花卉种植的发展规模不相称。制约我市花卉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资金问题。
搞花卉种植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一般每亩最初成本需投入1万元,并且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产生规模效应,资金问题成为制约花卉种植特别是本地人种植花卉的主要因素。灵山镇大林村,海口轩苑农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在该村租地55亩,创办兰花生产基地。据该公司老板介绍,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兰花鲜切花,产品远销辽宁、香港等国内国际市场,市场前景很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货量不够,想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推动当地农民种植,经宣传发动,一些本地人也看到了兰花种植的效益和前景,但初期成本要投入5-7万元,很多人也想从事兰花种植,但“没钱种不了”,到目前为止只发展了5户。
(二)认识不足,氛围不浓。
我们在认识方面没有到位,政府在宣传引导、扶持推动方面力度不够,发展花卉生产的氛围不浓。比如目前在我市从事花卉投资和劳作的花农大多为外地人,因为他们知道这一行业有钱赚,能就业。人家都能从大老远处跑来投资和找活干,一些本地有种植条件和能力的人宁愿干别的行业也不想从事天时、地利优越的花卉种植业,一些年轻人认为种植花木还是脱不了“农”,怕脏怕累不想在花木场、苗圃干活学技术继而自己创业,却以在城里的饮食店、老爸茶馆里当服务员为荣。业内人士介绍,湛江种植热带花卉的地理条件与我们相似不如我们优越,是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但他们发展花卉产业的意识很强,氛围很浓,在加工方面我们不如湛江。
(三) 在生产、加工、销售、研究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好的体系。
我市目前诸如花卉生产者协会、联合会等行业机构不建立或不健全,缺少花卉研究机构,在生产、加工、销售、研究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好的体系,没有很好地把我市花卉行业各方面的资 源整合起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各花木公司经营分散,各自为阵。
四.加快发展我市花卉生产的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政府应当大力培育花卉产业这个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把它作为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象抓生猪饲养、反季节瓜菜一样抓花卉生产,采取切实措施予以推动。
(一)加强总体规划。
行业要大发展,规划要先行。建议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专家、龙头企业代表参加,制定我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全面的远景规划,划出一些地方作为永久性的花卉种植基地和交易市场,并严格执行。凤凰花城占地1100亩,己引进省内外花卉经营企业68家,是目前我省规模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位于滨涯湖开发区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海南凤凰花城有限公司系海南凤凰集团控股的子公司,由于城市的发展,花城的地价升值,作为花市经营的效益当然不比搞房地产开发等经济效益好,他们担心随着地价的不断升值,凤凰花城能否作为永久性花市保存下来。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发展花卉产业的良好氛围。
把发展花卉产业同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吸收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同建设热带花园城市、发展生态旅游等等结合起来进行宣传引导,宣传发展花卉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统一认识,营造良好的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本地农民投身我市花卉产业。
(三)从政策、资金上予以扶持。
一是政府采取倾斜的财政、信贷政策,扶持花卉产业发展;二是继续推行农村农业经营小额贷款,解决农民从事花卉种植启动资金和周转资金困难问题;三是采用更加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多元化,以解决花卉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
(四)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农户从事花卉种植业。
我市己有不少上规模从事花卉生产经营的企业和生产基地,他们凭借着灵通的市场信息,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要充分发挥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地方的作用,鼓励和扶持如“公司+农户”等联合方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较大的市场主体,减少单个农户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风险,保障他们的合理利益,调动他们的种植积极性,这样,种的人就会多起来,受益的农民就广泛了。
(五)建立健全相关行业机构,形成生产经营体系,提高我市花卉整体竞争能力。
花卉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信息、特色、质量、数量、成本等是竞争取胜的主要因素,要建立健全诸如花卉生产者协会、联合会等行业机构,加强行业管理和同行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生产、加工、销售、研究等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体系,把我市花卉行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六)加强植物检疫防疫工作。
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花卉新品种的引进开发以及流通会更频繁,各种病虫害也会随之而至,因此,要加强植物检疫防疫工作,防止象椰心叶甲虫那样的病虫害传入,保障我市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