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80年代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

80年代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14 02:55:08

⑴ 中国 七八十年代各种品牌(例如:自行车、汽车、服装、各个行业的都要)

汽车就是红旗和解放,拖拉机是东方红,
自行车就是大金鹿和飞鸽
手表上海牌的,
化妆品霞飞,宫灯
想到了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还有蝴蝶牌的缝纫机海鸥牌的照相机

⑵ 中国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0世纪的代表物件(生活用品,服饰等,最好有图片)

40年代,军帽
50年代,毛主席纪念章
60年代红袖箍
70年代中山装,海军装,五星八角帽
80年代,燕尾式头发,喇叭裤。双卡录音机PP机
90年代投影机,录像机
20世纪,电脑

⑶ 1970,1980年代中国最时尚衣服面料

70年代最流行大众衣服是国防绿军装。
秋冬装:六五式军装
面料:平棉布或斜纹棉回布
春夏装:七一式单军答衣,面料为涤纶、锦纶、棉三元混纺布,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的确良“。单裤蓝色坚固呢(denim),就是流行几十年的劳动布,又称工作裤。

80年代男女着装发生了变化。
男性夏装最流行“的确良”(白衬衣),女性夏装则“的确良”、“泡泡纱”(既纯棉印花平纹细布)、亚麻三分天下。(三种都是当时最流行的连衣裙的主要面料)
冬装仍是纯棉布和涤纶主打。

70、80年代的干部群体一直以军装和中山装最为流行,后者又被称为“毛装”。
面料:70年代以纯棉布及混纺毛织为主,80年代华达呢、卡其、涤纶开始增加。

⑷ 七八十年代中国服装流行特点

七八十年代蛤蟆镜、长头发、大鬓角、小胡子、花格子衬衫、大喇叭裤是典型的小回混混形象。答

七八十年代服装样式越来越丰富,夹克衫、西装、运动服是主流服装。服装流行样式一个接着一个,从牛仔裤到文化衫、休闲装、健美裤(踩蹬裤)、直筒裤、老板裤、萝卜裤、夹克衫、蝙蝠衫、皮大衣、西装、晚礼服、喇叭裙、一步裙、A字裙,甚至超短裙、迷你裙等纷至沓来,人们分辨着、追逐着、模仿着、新旧杂陈,花样百出。

据说健美裤(踩蹬裤)唤醒了中国女性的审美和独立意识,它一度泛滥于全国各个层面的女性身上,从学校的小女生到工厂的女工再到街道大妈,几乎人人都有一条这样的裤子。可后来再也没人问津这种裤子。

⑸ 求1500关于中国民生百年变迁的论文(原创来)

难道你在这里提问你老师就查不到吗

照样查的到

看到图片没有

下面连接

http://www..com/s?ie=utf-8&wd=%e6%b1%821500%e5%85%b3%e4%ba%8e%e4%b8%ad%e5%9b%bd%e6%b0%91%e7%94%9f%e7%99%be%e5%b9%b4%e5%8f%98%e8%bf%81%e7%9a%84%e8%ae%ba%e6%96%87&id=1

你还是要总结你专的课本属自己慢慢总结

老师的目的是想让你们更加深入了解课文有自己的观点

而不是这样来纯粹完成任务

⑹ 中国60.70.80.90年代服装变化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板书)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

⑺ 中国60.70.80.90年代服装变化

1、60年代和70年代,国人的服装色彩与款式十分单调,大家都是千篇一律的绿军装、灰色中山装、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7)80年代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之初,因为当时物资紧缺,商品供应匮乏。这种服饰上的统一,也倒映着当时的社会文化。当时的社会,集体主义与艰苦奋斗氛围浓重,强调牺牲个人利益为集体服务。因此,那种标榜个性、明媚艳丽的服饰,在那个时代并不为社会主流思想所认可。

时间来到90年代,时尚风潮一夜吹起。年轻人纷纷以追求“个性”为自己的服饰指导原则。不仅服装上有了更多“奇怪”的选择,染发、耳钉、文身等配饰亚文化也开始兴起。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越来越个性化,不再随波逐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购物的便利,各种自主搭配、私人定制的服装悄然兴起。彼此不同的风格之间,也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是因为,更加发达的经济让人们拥有更多的消费选择,更为分散的互联网信息环境,让人们培养出更加独立的审美旨趣。在互相碰撞中,不同声音之间也逐渐学会了尊重和包容。

⑻ 中国八十年代的品牌衣服有哪些

个是舶来品牌抄,如皮尔卡丹、金利来等,它们代表了时尚、高品质和高品味,占据了中国服装市场中的高档地位和名牌地位。另一个是部分中国本土品牌,如红豆服装、三枪内衣、一休童装等起步较早的企业,抓住了机会,形成了较大的市场规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⑼ 八十年代前中国男性民众的主要服装样式是什么样式

藏蓝色中山装, 。绿军装

⑽ 中国80年代服装 介绍 英文的

1985年是我国服装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新时期的实质性的中、外服装文化的时尚和交流拉开了序幕,就在这一年的5月间,有三位国际级的服装设计师先后来到我国首都北京进行时装展览和展示。依夫·圣·罗朗(Yves Saint Laurent)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25年个人作品回顾展",使我们看到了他25年艺术生涯中的经典之作,也让我们探寻到世界时装艺术的发展轨迹。圣·罗朗在他的展览前言中这样写到:"中国一直吸引着我,吸引我的是中国的文化、艺术、服装、传奇……,我们西方的艺术受中国之赐可谓多矣,那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明显的。没有中国,我们的文明决不能臻于今日的境地。"圣·罗朗的语言是真诚的,这在他展出的三个系列的中国风格服装作品中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是继1983年第一次来北京举办大型个人时装作品展示之后,1985年5月又一次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个人时装作品展示会,在他百余套别开生面的作品中,我们亲眼目睹了卡丹的艺术才华和经营之道。小筱顺子(Junko Koshino)也于1985年5月在北京饭店举办题为"依格·可希侬(JK)的时装作品展示会",使我们对日本的经济发展表示钦佩的同时,也对日本服装的繁荣刮目相看。当小筱顺子穿着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李昭女士赠送的旗袍,观看了北京国有服装企业和仅有的几家新型服装企业之后说:"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随即她的服装分店于1986年在前门珠市口开业了。

显然,1985年让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受到了震惊,也拓展了艺术视野,在这种新时期的国际服装文化的交流中得到了启迪的同时,开始面对服装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思考我们的服装发展的新取向。大批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以此为动力开始了服装创业之路。而正当举步为艰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还没有站稳脚步之时,一些国外知名服装品牌陆续进入了中国市场,在相应的服装文化领域抢占了一席之地,使本来就脆弱的服装文化和服装市场的运行失去了章法,也使毫无准备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乱了阵脚而无所适从,严酷的事实让新兴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们清醒,服装文化的整体上的繁荣是建立在一个综合性、多方位的服装发展体系之上的,它包括服装文化、服装理论、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服装市场、服装管理、服装教育、服装传媒、服装信息网络等各个层面的成熟和完善。在此之前,一般都是中山装,元帅装(这是最好的了)等等,而且设计师思想老化,搞出了一些在现在我们看起来很土很傻 B的衣服。

阅读全文

与80年代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