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联盟正式成立,南滨路文化产业再升级
这是真的哟,我也才在网上看到,9月12日,重庆市南滨路文化产业园企业联盟正式成立。
南滨路文化产业园企业联盟的成立使得产业园区内的文旅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能够很好的通过政府引导建设的这么个平台进行互动、合作、共赢。以此打破行业阻碍和区域的限制,激活文化旅游市场促进文旅企业的集群发展。
2.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休系和市场休,完善以什么为导向的文仪经济政策
完善以市场导向为中心的经济政策。。。。
3. 吐鲁番发展经济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旅游产业和特色产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近年来呈现明显的融合趋势。旅游产业引领和促进特色产业的传承与发展,一业带百业,体现出明显的经济价值和民生效益。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是打造吐鲁番旅游文化产业升级版的重要途径。
一、神奇吐鲁番与吐鲁番特色产业
1、旅游消费升级呼唤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支撑,谁也离不开谁,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升级版需要打造特色产业。
2、吐鲁番特色资源是发展特色产业的富矿。吐鲁番旅游资源分为3类:历史文化类、葡萄民俗类、极地风光类,具有原真性、唯一性、第一性的资源很多,世界上很难再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与吐鲁番媲美。
吐鲁番的特色产业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民间性、体验性,同时也具有潜在性。潜在性指的是许多的特色资源,并没有转化成为特色旅游产品,更不用说形成了产业。
二、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升级版的重要途径
目前,地区已经完成了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顶层设计,那就是:实施旅游文化发展“一、二、三”战略,即“一个目标”:使“吐鲁番”成为第一品牌,引领新疆旅游文化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两地”:争当新疆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和集散地;“三个转变”:实现“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变,“季节游”向“全年游”转变,“观光游”向“文化游”(休闲度假游)转变,推动吐鲁番由旅游文化资源富集区向旅游文化发展产业区转变,全力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升级版,把吐鲁番建设成为“新疆大客厅”。
4. 文化产业自身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国家政策先后在文化立法、体制改革、文化“走出去”和新兴数字文化等多个领域涌现出诸多闪光点。
文化“走出去”政策持续加码
文化部正式发布了《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据悉,该行动计划是为贯彻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所制定的,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开展绘就了路线图。
目前,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全部国家签订政府文化协定,通过从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等五个方面发力,推进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商务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公示2017~201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初步认定295家企业为2017~201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108个项目为2017~201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涉及出版、影视、动漫、游戏、演艺、文化用品、艺术品等行业。
自2007年起,发布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名单可谓商务部支持文化出海的“年度常规动作”。随着今年十九大报告中对文化自信核心地位的肯定,可以看出政府层面对“文化出海”相关配套政策实施力度和强度将持续加大。而在政策红利大方向明朗的情况下,这份名单就显得有更积极的意义。
自贸试验区放宽外商投资限制
国务院印发了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第三批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方案。这些新晋自贸区的创新清单中,均有文化产业方面的措施,涉及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艺术品市场建设、对外文化贸易等内容。
6月份,国务院还发布了自贸区负面清单2017年版,与2016年版相比减少了10个条目、27项措施。其中,缩减的和文化产业相关的措施共4项,涉及信息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自贸区文化产业外商投资限制再次放宽。
纵览7个新设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既有从体制机制保障到搭建平台发展对外文化和版权贸易的广度,也有就文化产业发展某一点着力展开的深度,在文化领域探索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格局。例如,河南提出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创新发展机制,推进文化传承和开发,完善服务链条,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创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的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则被写进了总体方案中。
积极参与游戏规则制定
由中国主导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第16研究组全体会议上顺利通过审议;经过6周全球公示以后,3月16日,正式发布成为国际标准,由此成为我国文化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技术标准。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主导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的通过,是文化领域中国科技、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在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互联网+文化”的领域中发出了中国声音,为全球手机动漫产业提供了中国标准。据文化部介绍,构建文化产业国际标准群,是文化部下一步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此外,4月份,文化部发布了首个“数字文化产业”概念的政策文件——《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向社会发出国家鼓励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明确信号,到2020年,数字创意产业将成为产值规模达8万亿元级的新支柱产业之一。这意味着数字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高度的政策保障,未来将着眼于从人才培养、财税金融、科技创新等多方面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发展。
5. 如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
又是这种套话,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在经济学角度,能产生利润和增加GDP的文化产业就应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