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食品加工技术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怎么写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节段显示,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随之而来,中国食品产业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与趋势。这些变化与趋势对于中国的食品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由外需向内需驱动的转换,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也将得到提升。总体来看,未来的食品、农业需求增长,与经济总体增长相类似,即由过去的“数量驱动”,逐渐转化为“价值驱动”,由“吃得多”向“吃得好”转换。
在餐饮行业,受到经济放缓和“八项规定”反腐政策的影响,高端餐饮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经过最近两年的转型升级,餐饮行业正在不断复苏。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前8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4%,增速重回两位数,主要得益于面向大众的中端餐饮的稳定发展。
随着国内冷链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食品企业将加大中央厨房的投入,为餐饮行业生产定制产品。食品企业面对众多餐饮客户,因而拥有规模效应,成本低于餐馆自己的中央厨房。
受益于中国人口老龄化,便利店市场的继续扩张,盒饭市场将继续崛起,白领人群的需求也将推进行业的发展。
Ⅱ 食品行业的现状是怎么样发展趋势在哪里
"功能食品定义:“一种食品如果可以令人信服地证明对身体某种或多种机能内有益处,有足够营容养效果改善健康状况或能减少患病,即可被称为功能食品。”
前瞻网摘要:本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功能食品行业发展综述:功能食品行业研究范围,行业发展历程以及行业现状;行业发展经济、技术、政策、社会需求环境分析;功能食品行业产业链分析;功能食品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未来趋势;功能饮料类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预测;功能食品类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预测;最后报告部分为行业内领先企业分析。
在经历非典之后,功能食品行业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2003年之后,每年以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快速发展。国内功能食品的生产企业仍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第三代功能食品正在逐步上市。
随着功能食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市场有效需求的不断扩大,国内优秀的功能食品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功能食品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功能食品行业中的翘楚!
详情可参考《2013-2017年中国功能食品行业品牌竞争与消费需求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Ⅲ 食品工业发展趋势
食品未来的复发展趋势还是很良制好的。因为无论是我国还是全世界,对食品这一块以后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毕竟人以后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主要都来自于食品。未来对食品的把控会越来越严格,那么食品的需求量当然也会越来越大。这个东西是每个人人人必不可少的东西。
Ⅳ 食品包装行业有哪些发展趋势
随着集约化生产理念逐渐向食品领域渗透,食品的转运、流通需要用到大量的包装容器,而像版生鲜、熟食、外权卖等领域,更是由于对包装容器有着极高的卫生要求,并且考虑到成本等问题,因此往往使用一次性塑料作为包装材料。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目前我国包装领域的产值已经接近万亿,假设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装容器在其中的占比达到10%,那也是一个近千亿级别的市场规模。也正是如此,目前我国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装容器的生产厂家激增,并且在食品行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产能大有爆发之势。
此外,绿色、环保、安全等市场需求的出现,也为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装容器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不管是助剂还是原料,在热稳定性、安全性方面都需要有较大的突破。
Ⅳ 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
08年第一季来度,我国食品工业完源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838.81亿元,同比增长25.5%;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35084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842.7亿元,同比增长16.5%。预计今年全国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不低于10%。
中国产业洞察网《食品工业调查报告》指出2013年初食品工业生产低位开局,行业运行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食品工业利润、食品进出口额增幅收窄,食品价格波动较大,食品安全任重道远。
Ⅵ 食品行业前景怎么样呢
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一直是可以的,关键要做到安全卫生,口感好。
Ⅶ 食品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当前食品行来业的趋势是尤为重自要的,它关系到千家万户,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所以把住食品关就有效地,防止了疾病的传播也保证的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以食品行业的前景趋势人们堪忧,卫生行业应该把住食品,病从口入关,识人们吃健康的食品,使人们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
Ⅷ 中国未来食品发展趋势
一般来说,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一个国家、地区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一个国家、地区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我国的这一比例为4-5:1,发达国家是2-3:1,我国的台湾省也已达到3-4:1。这说明我国的食品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现有食品资源经过工业加工的比重低。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在消费的食品中经过工业加工的部分,约仅占1/3,恩格尔系数在36%以上,而经济发达国家食品资源几乎全部要经过工业加工后才能进入市场,美国农产品的工业加工比例已高达90%以上,西欧各国巳达到88%左右;
(3)资源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低。
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资源利用水平高和多层次加工产品多,食品工业的增加值一般可达到农产品原料价格的3倍,而我国目前只能达到1.8倍。
3、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在市场供求格局和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原有的工业生产结构和产品体系却未能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产品结构单一,规模效益差,因而造成了部分行业滞销积压严重的状况。
为适应市场的需要,现有的食品工业必然要重新组合,在产品结构和规模效应上做文章。正因为目前我国食品工业起点还很低,发展的空间会很大。
其次,在生产和供应结构上,基于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生产、供应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的要求,我们认为食品工业的生产和供应结构将会发生大的改变,其未来发展趋势为:
1、资源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将会显着提高。
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多元化、高附加值产品的结构性替代特征,因此,要求加工食品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主要是品种更加多样化,富于营养,食用方便等高附加值方向。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食品工业对现有食品资源经过工业加工的比重低,约仅占1/3,仍有大量的农产品等可食资源没有经过工业加工;同时,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食品工业的增加值仅达到农产品原料价格的1.8倍,约为经济发达国家的1/2。
因此,尽快将各种农产品等可食资源实现工业化加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是食品工业生产结构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要求、持续发展的最有力途径。
2、区域资源和生产结构的差异性、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将显着提高。
我国食品工业长期以来按行政区划进行产业布局,造成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不少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未能根据区域资源的不同条件实现差异化,尤其是规模效益显着、宜于专业协作的食品。
3、复合调味食品的消费趋势
家庭就餐的比例减少,餐饮的标准化、规范化、快捷化需求高质量的复合调味食品作为原料。如味精的市场销售量在不断下滑,而复合调味增鲜食品在不断增加,这也是消费趋势。如快速食用的方便面食复合调味料的出现,将使一些快餐企业的服务速度、质量、口味的一致性得到提高,也是快节奏生活的发展趋势。再如现在一些卤制肉制品及其相关的肉制品的发展使经过3-4个月生长的畜群肉制品的厚味、回味加强,成为比较理想的卤制品或者高品质肉制品的复合调味精品。
4、复合调味品生产企业研发成果
根据复合调味品生产企业现有的优势和条件,已经研发的成果转化成新型复合调味精品,如生产方便面的企业通过方便面粉料酱料生产技术,转向生产粉状麻辣鲜、肉味王、增香粉、烧烤粉、鸡粉等粉状复合调味料,或者香辣酱、泡菜酱、风味豆豉等酱状复合调味食品。如生产膨化玉米的企业根据膨化玉米的现有技术改进,再加以高品质复合调味料,生产风味较好的麻辣味、牛肉味、椒香味、烤肉味、烤鸡味等玉米豆产品,产品的特色得到了进一步改进,使其产品更能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的同时膨化玉米的品质、风味均得到了很高的提升,实现了自主研发的膨化玉米豆系列产品。
再如生产泡菜的企业通过将泡菜加工成为酸菜鱼、麻辣鱼等火锅底料,泡萝卜加工成为老鸭汤新型复合调味品,将泡椒加工成为泡椒粉,泡椒香型复合调味料,将辣椒加工成为香辣酱,也有生产牛肉制品将牛肉的下脚料加工成为牛肉酱、香辣酱等系列复合调味品。也有些企业根据特色的原料研发复合调味精品,如生产魔芋粉的企业研发麻辣魔芋新型食品,生产花生的企业研发麻辣花生、五香花生、香辣花生、花生膨化食品等复合调味食品,也有生产大米的企业生产方便米饭、方便米粉、方便米线、膨化米果等复合调味食品,生产小麦粉企业生产膨化面制品、方便面等复合调味食品,也有生产红薯的企业研发红薯方便粉丝、薯片、红薯泥等复合调味食品。这些都市根据企业研究成果进行研发的复合调味品研发。
6、 企业制定的政策、方针
企业制定按照每年必须生产3-5个新产品的政策和方针,这样实现复合调味品研发,这也是一些企业的发展状况,也是一些企业复合调味食品研发的现状。
二、复合调味食品研发的分析评价
1、市场潜力分析
市场上面的因素很关键,市场上没有潜力的产品只会销售一时,也不会成为市场上的精品,市场潜力的大小决定复合调味精品的畅销程度。对于国内有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很多个地方消费米粉或者米线产品,通过调查,方便米粉系列产品的市场潜力很大,况且目前没有非常畅销的方便米粉品牌,这从市场潜力的角度看这个产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好。
目前有很多方便米粉企业均发现这是市场潜力的产品,大多数是口味较差,通过消费者盲测,得分率很低,消费者不认可,最后这样的方便米线产品一定会退出市场,也有些方便米粉产品在市场上销售长达5-8年,可销售状况一般,笔者认为也是口味的原因。类似于这样的复合调味食品在市场上非常多,这也就是很多企业产品销售一般的原因之一。
2、技术层次分析
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可以工业化生产,完全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决定开发项目。方便水饺目前一直没有大量上市销售的主要原因就是技术层次不成熟,方便水饺的复水时间较长,没有达到真正的方便,在快速开水浸泡的复水效果、有硬心,不能快速吸水,与水饺的品质差别非常大。
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消费者不接受,没法进行大批量销售也是可以理解的。过去方便面、方便米饭、红薯方便粉丝均遇到这样的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也可以说是尚未开发阶段,将来方便水饺这样的复合调味品还很多。当然,除了生产工艺以外,方便水饺的口味非产关键,一个好的产品,口味一般也不会长久下去。如现在一些方便米饭的调味研发一般,不能很好地被消费者接受,通过盲测,方便米饭的消费者认可率很低,这也是销售一般的原因之一。
再则,方便米饭的味道确实也需要技术层次深度研发,通过盲测达到70%以上消费者认可的方便米饭还没有出现,可见方便米饭的味道需要满足消费者真实需要的技术层面进行研发,这样才能实现方便米饭精品研发。在复合调味食品之中,和方便米饭一样出于尴尬局面的还很多。
Ⅸ 食品行业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我是搞肉制品的,给你说下肉制品把:
低温肉制品是肉制品未来的发展趋势:
低温肉制品是相对于高温肉制品而言的,是指采用较低的杀菌温度进行巴氏杀菌的肉制品,即将肉制品中心温度达到 68~72℃ 保持30min.理论上讲,这样的杀菌程度致病微生物可被完全杀灭,保证了产品食用的安全,可靠,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肉制品的营养价值, 因此是科学合理的加工方式 .在我国, 生产厂家通常为了增加低温肉制品的安全性, 往往人为地提高杀菌温度 ( 一般中心温度75~80) , 生产出来的产品严格地说应属于中温肉制品.我们笼统地将它们都称为低温肉制品.西式肉制品多数属于低温肉制品。
低温肉制品与高温肉制品相比有其明显优势:它仅使蛋白质适度变性, 从而获得较高的消化率, 且肉质鲜嫩适口;低温杀菌营养成分损失少,为人体提供了较高的有效营养成分;低温肉制品的加工过程使得肉类原料可以与多种调料,辅料和其他种类食品配合, 从而产生多种受人欢迎的风味;低温肉制品品种非常丰富, 适应各种饮食习惯人群的需求.低温肉制品中有许多著名的品牌, 几百年来尽管工艺不断进步 , 但始终保持了传统的品种风味, 成为具有各种地方风味的特产.因此,低温肉制品是国内外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但是,低温肉制品的加工特点决定了它在生产销售中也存在一些缺陷: 由于杀菌温度低, 虽然可以杀灭所有致病菌, 但是不能杀灭形成孢子的细菌, 因此对原料肉的质量要求高, 只有品质好,无污染的原料肉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低温肉制品, 并且应加强防止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各环节的污染;由于低温杀菌不完全, 要求销售过程中采用冷藏保藏, 因此相应增大了成本.
近年来,我国在肉制品加工中逐步引进了西式肉制品的加工设备,加工工艺 , 极大地提高了中式肉制品的技术含量和食用价值 , 丰富了产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