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柳州奇石文化节,我们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第六届柳州国际奇石节如期举行了,作为柳州人应该以此为荣,为此感到高兴,可是同样作为柳州人,作为一名玩石之士,我却为柳州奇石文化的未来感到担忧。 首先,这个奇石节为什么要在柳州举行?为什么不在北京、不在其他城市举行?因为柳州市是全国最早成立奇石协会的城市,也是奇石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玩石历史比较悠久的石都,可以说是奇石界的“老大哥”了。但是,凭什么证明柳州市是最早成立奇石协会的城市呢?这个问题其他城市早就在追问、早就在质疑了!假如最早成立奇石协会的城市不是柳州而是其他城市,后果将会怎么样?国际奇石节不会在柳州举行,柳州八桂奇石馆、新落成的马鹿山奇石博览园以及柳州各大奇石展馆和奇石市场都不可能出现,国内外石商以及赏石艺术家也不会纷纷前来进行奇石交易、奇石文化交流等,这个“最早”的头衔所带动的文化和经济产业链将不复存在!由此看来,这个“最早”和“老大哥”是多么的重要。可是历届奇石节,柳州却都没能拿出有足够说服力的,可以证明柳州是最早成立奇石协会城市的佐证!据我所知,柳州市奇石协会成立于1992年,后更名为柳州市赏石协会,但这单单凭某个人说了算?还是靠流传下来的传说?空口无凭,很难让人信服!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关系到柳州市的声誉,关系到柳州市奇石文化的地位!但是柳州却拿不出,奇石节主办单位也拿不出证明自己是“最早”的佐证,这是对历史的不重视,一个不重视历史的城市,一个不重视历史的国际奇石节,一个不重视历史的奇石文化,不是浪得虚名是什么?本届奇石节的主题是“石都柳州——圆您赏石梦想”意义在于让无论是赏石专家还是老百姓都能欣赏到有特色、有底蕴的精品奇石,可是现实却与此主题背道而驰。纵观本届奇石节参展的奇石,除了少数几方奇石算得上精品,其余大多数都是“统货”。为什么精品奇石那么少?难道说柳州就没有精品奇石了吗?不,柳州还有很多精品奇石,他们都藏于许多民间收藏家或是私人企业老板之手,包括前面提到的证明柳州是最早成立奇石协会的佐证,都藏于民间。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不参加奇石节呢?为什么不带上自己的宝贝在这盛大的展会上崭露头角?因为他们不屑参加这样的奇石节,奇石节在他们心里的地位已逐渐暗淡了,他们已经看透这种展会的本质。自第一届柳州国际奇石节以来,历届奇石节都有“内定”的潜规则,何为内定?就是把奇石节展会一、二、三等奖全部内部选定给某某个人或是团体,有些甚至展品未到,奖状已经写好,造成的后果是“统货”拿奖,真正的精品却是“陪公子赶考”惨遭“潜规则”淘汰,这种“潜规则”已经成为一种“历史毒瘤”从柳州奇石协会成立起就一直遗留到今天,致使许多精品流失外地或海外,又或是消失在民间收藏家之手。所以,现在很多奇石展会都很难看到精品奇石了。没有精品的展会,没有证明自己历史佐证的协会,不重视历史的城市,不是浪得虚名是什么?!而这些主办单位举办的所谓的奇石节所谓的展会也只是敷衍上级,愚弄群众,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满足自己那小小的私立和名誉,奇石节已经变了味,再这样搞下去,石都柳州“老大哥”的名誉克就要威风扫地了,“柳州奇石甲天下”的美誉也将不复存在。反观中国其他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山东等地的赏石水品已经接近于柳州甚至超越柳州,他们重视精品奇石,重视历史文化,重视赏石文化,不断取长补短,其赏石水品和赏石修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柳州的奇石协会以及相关机构却连证明自己历史的佐证都拿不出,可悲,可叹!幸好还有很多老一辈奇石收藏家在后面默默的支持着柳州,幸好证明柳州是“最早”玩石的佐证、还有很多精品奇石都还收藏在少数民间收藏家的家中,以至于柳州的声誉没有威风扫地,以至于柳州赏石水品、柳州奇石文化的地位没有被动摇。幸甚!幸甚!
② 柳州奇石城的奇石文化
柳州奇石文化,已经成为一道极其独特的品位,成为打造柳州城市名片的一个重专要元素。在国内,柳州最早属出现有规模的奇石市场,最早开办奇石文化博展馆,最早走出去举办奇石展。柳州奇石专业店上千家,客流量、日交易额在全国首屈一指。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奇石产业大军,造就了一批有实力、有见地的观赏石经营企业家。在柳州,奇石爱好者已近10万之众,专业人士也有数千人。与奇石相关的有采石、卖石、买石、藏石、赏石、配座、加工、包装运输、中介等行业,其中仅制作奇石底座的就有上千人。
③ 柳州奇石
Liuzhou strange stones
文/广西柳州奇石协会
by Liuzhou Strange Stone Association,Guangxi
中国观赏石.3
【名称】仙池
【石种】三江石
【规格】54cm×20cm
【收藏】八桂奇石馆
奇石是柳州特有的自然资源,它以其藏量大、石种多、质量好、档次高而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丰富的资源条件和悠久深厚的奇石文化,使柳州奇石在海内外赏石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柳州奇石的特点与风格
柳州奇石文化的产生是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大自然的独特赋予,为柳州市石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和必要的条件。柳州境内多山,地理、地质情况复杂,自古盛产奇石、怪石。据有关方面统计,柳州奇石按形成与分部区域可分为山石、水石、土石、洞石、岩石、化石、混成石等约19个大类。按其观赏特性可分约100多个石种。柳州除“风石”和“陨石”尚未发现外,其余几乎都有出产,所产的奇石超过全国奇石总数的一半以上。
柳州奇石采天地之精华,以自然天成论上品,按“形、质、色、纹”四大要素评价其与生俱来的优点,就是说柳州奇石是以奇特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华丽的纹理、各异的质地、绝无雷同的个性为其特点,概括为12字:形奇、色美、质佳、纹丽、座雅、名切。柳州奇石的风格就是:注重内涵、意境,强调石座协调,追求“形、质、色、纹、韵”的和谐完美。对于柳州奇石,著名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曾作过这样的评价:“顽中寓秀,小中见大,云影华枝,仿佛画本”,其“变化之多,色泽之润,把玩生趣,发人遐思”。比较确切地反映出了柳州奇石的精妙特点与风格。
二、柳州赏石文化源远流长,健康发展
柳州赏石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据有关专家多方考证与研究,柳州市的赏石文化远可追溯至唐代甚至白莲洞原始柳州人时代。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为首开柳州赏石文化先河之人,他在任柳州刺史时曾游览了柳州龙璧山,龙璧山下叠石层层,石质细腻而莹润,色泽光亮而鲜艳,是制砚的好材料,他采石为砚送友人刘禹锡。为此,刘禹锡赋诗《谢柳子厚寄叠石砚》答谢柳宗元,传为千古佳话。这可以看成是柳州玩石的最早文字记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柳州也为柳州的山川怪石所倾倒,对之也做了详细记述。其他历代文人墨客也纷纷把柳州的奇山怪石当作他们吟咏的对象。
今天,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柳州是开启中华当代奇石文化之先河的城市之一。柳州最早出现成规模的奇石市场,最早开办奇石文化博展馆,拥有全国最齐全的奇石馆;而且,柳州还是全国最早走出去举办奇石展的城市。
在柳州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下,柳州市如今已形成以八桂奇石馆、鱼峰石玩精品馆、柳侯盆景石玩馆以及马鞍山奇石市场、柳州奇石城、中华石都、龙城石都等“三馆四场”为主要奇石场馆的发展格局,奇石专业店上千家,客流量、日交易额在全国首屈一指,形成一支比较庞大的产业大军,造就了一批很有实力的观赏石经营企业家。
中国观赏石.3
【名称】大漠古道
【石种】彩陶石
【规格】60cm×20cm
【收藏】八桂奇石馆
中国观赏石.3
【名称】春满灵池
【石种】彩陶石
【收藏】八桂奇石馆
在柳州,奇石文化已经成为一道极其靓丽的风景,群众性玩石、赏石、藏石、论石、售石蔚然成风。在全市许多街道、宾馆、饭店、商店、企事业单位及其家庭随处可见奇石装点的景观和奇石收藏馆。据统计,全市奇石爱好者已达五、六万之众,专业人士也达近万人,家庭藏石馆近百家,企业馆数十家。随着柳州奇石文化的蓬勃发展,赏石理论建设也得到深入发展,柳州市每年都要出版一至两本赏石画册,近年来还编印了柳州奇石邮册、明信片、IC卡、200卡、VCD碟等,同时还制作了十几部奇石专题片,出版了在国内赏石界较有影响的《赏石》杂志;各种奇石理论探讨交流也非常活跃,在学习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赏石理论的同时,根据地方资源情况和自身体会,提出了新的赏石审美原则,初步形成了柳州市的赏石观和理论框架。
三、柳州奇石的成就与影响
1973年,在广交会上,柳州奇石《龙泉飞瀑》以2.9万元成交,这是柳州奇石首次显示自己独特的商业价值。1989年,选送到泰国曼谷参加“柳州出口商品展销会”的石玩全部销售一空。1990年10月,市园林局组织石玩精品300多件到上海展览,参观人数达24万人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参观后曾说:“我原来不知道柳州有这么好的石头。这个展览应该让中、小学生来参观,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1994年11月,中国第二届赏石展在柳州举行,参加赏石盛会的有来自国内23个省(市)、133个代表团的近800名代表,以及国外的部分客商、石友,本届石展共展出国内不同石种、不同流派的优秀观赏石计3829件。这次石展标志着柳州赏石文化由此走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进一步发挥柳州奇石的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石会友、促进发展”,奠定柳州“奇石之都”的地位,促进柳州社会经济发展,柳州市政府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先后举办了三届盛大的国际奇石节,即1999年“首届柳州国际奇石节”、2002年9月“‘甲天下’第二届柳州国际奇石节”、2004年11月“第三届柳州国际奇石节”。这三届国际奇石节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术交流、笔会、奇石拍卖会、经贸洽谈会等,均获得了圆满成功。它采取的奇石搭桥、经贸唱戏、文商结合的办展方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提高了柳州的知名度。
蓬勃发展的柳州奇石文化极大地促进了柳州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全市直接与奇石相关的奇石经济产业从业人员达近万人,大小奇石交易市场遍布全市。而且,由于奇石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许多石商来柳州投资创业,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柳州经济的发展,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在柳州市奇石文化的影响和带动下,旅游产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观赏石.3
【名称】双峰竟秀
【石种】天峨石
【规格】55cm×40cm
【收藏】八桂奇石馆
中国观赏石.3
【名称】异彩斑斓
【石种】大化彩玉石
【规格】50cm×35cm×9cm
【收藏】八桂奇石馆
中国观赏石.3
【名称】秋风瑟瑟
【石种】合山绿彩陶
【规格】53cm×64cm×24cm
【收藏】八桂奇石馆
中国观赏石.3
【名称】千年古砚
【收藏】八桂奇石馆
中国观赏石.3
【名称】酋长
【石种】来宾纹石
【规格】70cm×65cm×25cm
【收藏】八桂奇石馆
中国观赏石.3
【名称】中华魂
【石种】来宾卷纹石
【规格】100cm×49cm×30cm
【收藏】八桂奇石馆
中国观赏石.3
【名称】幸福鸟
【石种】大化彩玉石
【规格】160cm×110cm×55cm
【收藏】八桂奇石馆
中国观赏石.3
【名称】古韵
【石种】大化彩玉石
【收藏】八桂奇石馆
中国观赏石.3
【名称】柔【石种】贵州石【规格】46cm×12cm【收藏】八桂奇石馆
④ 柳州火车站到柳柴赏石文化产业园
公交线路:快1号线,全程约9.4公里
1、从柳州火车站步行约430米,到达鹅山路东站
2、乘坐快1号线,经过8站, 到达万象城站
3、步行约1.1公里,到达柳柴赏石文化产业园
⑤ 柳州的历史
石玩是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何谓“赏石文化"?一切观赏天然奇石的行为、活动及其理论、原则、心得、感受之谓也。赏石文化不同于广义的“石文化",因为它不包括以各种石头为原材料的石制品、宝玉石及其开发、利用、加工制作技艺与理论。赏石行为的观赏对象仅限于天然奇石,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观赏的精神需要,一般很少具备实际使用价值。天然奇石按其可移动性又可大别为:大自然中的奇峰怪石;建筑物所处环境中人工点缀的造园景石;建筑物厅堂中、几案上、人们衣袋内供观赏、把玩的石玩二大类群。奇峰怪石属自然山水的精华,是不可移动的;景石虽体量较大,但仍可移动,不过也只能置诸室外,用于造景;只有“石玩”一类乃天然奇石之体量较小而精巧者,才可登堂入室,或供人赏玩于股掌之间。故从空间角度论,石玩也可称之为室内赏石艺术,属赏石文化的精华部分。
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任柳州刺史,至公元819年十一月初八谢世长辞,子厚在柳州虽时间短暂,却惠民善举,功德千秋。谈到柳州奇石,今天能誉满天下,这与柳宗元为柳州奇石开创先河以及真知灼见的品评,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柳宗元集》篇中有《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文中记载龙璧山,"其下多秀石,可砚"。这篇是柳宗元游龙璧山采石做砚的记述(大约在元和十三年前后)。从《刘禹锡集》篇中首题为《谢柳子厚寄叠石砚》诗里,得知柳宗元采龙璧石制砚,赠与广东连州的刘禹锡。诗云"当年同砚席,寄此感离群。清越敲寒玉,参差又叠翠云。烟岚余斐炜,水墨两氛氲。好与陶贞白,松窗与写紫文。"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刘禹锡对"龙璧柳砚"的高度赞赏。
柳宗元所采的龙璧叠石,即在柳州市下游的龙璧山下板滩处。龙璧山即柳州八景之一的"龙璧回澜"。叠石,俗称叠层石、千层石,属墨石类的砂积页岩,硬度3至3.5度,其色纯黑生光,层理有序而自然。其形多见于山形景、平原景及层次错落犹如壮观的蓬莱仙境。不论其形多变,而每件奇石均有大小不同、深浅各异的圆形砚池。这便是子厚所云"其下多秀石,可砚"的叠层石。
柳州采集龙璧叠石作观赏石面市,最早于1993年左右。《柳集》篇中有《与卫准南石琴荐启》文中谈及柳宗元采龙璧石制琴荐(座)赠准南节度使卫次公。并对龙璧琴荐作了高度的品评。子厚对叠石之色,称之"自然古色"。叠石之形"特表殊形",论其质,做琴荐更有"增响亮于五弦,应铿锵于六律"的特殊效应。古往今来,以笔者之浅 见,对柳州奇石的形、质、色作出真知灼见的品评,子厚可谓创开先河。直至相距1180多年的今天,柳州的赏石家们,才提出形、质、色、纹、声的品评理念。
宋代的米芾,任无为县监军时,由于爱石成癖,故得米颠雅号,元章对灵璧石、湖石的赏评,提出了瘦、透、漏、皱的理论。
明代的徐霞客,游柳州山川之时,亦采集些柳州奇石,晚年在家,后因病卧榻不起,却常握奇石于掌中,直至与世长辞。徐霞客对柳州奇石可谓忠贞不渝,确是催人泪下。
柳州地区所辖两市九县,凡流经柳州地区的河流都盛产石。 由忻城经合山市绕来宾与柳江汇于石龙的红水河,自沙宜流三江汇融江于大浪的浔江。由贵州从江进富禄合浔江于良口的都柳江,始于柳城凤山过柳州终于石龙的柳江。由石龙经武宣至勒马的黔江。上述几条主流所产的奇石早已誉满全天下。例如合山马鞍村的绿釉石及彩陶石、来宾县蓬莱洲的成岩水冲石,以及大湾的釉卵石,浔江的碧玉卵石及黄腊石,柳江盛产草花石等十多个富有观赏价值的石种。
柳州所辖的广阔山区各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颚头贝,弓石燕,链房螺,层孔虫,以及多种珊瑚化石筹二十多个品种,出自于武宣的山区。柳州江县产旋螺化石,来宾及合山一带有海草化石,印模菊石等十多个化石品种。柳城及柳江两县的山区产彩霞石,莹石,松香石,类太湖及墨湖石等观赏石品种。
早在八十年代,柳州奇石巳走出国门,当时由市园林局组团,先后赴香港,新加坡,日本,泰国等地举办了柳州奇石展,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五年北京“中国盆景”展,柳州园林局展出钟乳石一件“薄万里是灵山”获奖。九一年柳州奇石展上海,深受海内外同仁刮目相待。九二年春节笔者与几位同好,办展北京龙潭湖,历时半年,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九四年柳州办“第二届中国赏石展”,柳州展区获奖总数占全国37.71%,九六年十月“第三届全国观赏石展”举办徐州,“柳州市奇石研究会”组团送展128件,其中获奖作品66件,占送展总数的51.56%。九七年十月“第四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展”举办上海,广西占金奖两件,唯柳州所括。一件系来宾产的“律动”另一件是彩陶石种之“绿玉石”的“春宵鸣琴”,俱获金奖殊荣。综上所述,柳州奇石己誉满全球。自八十年代中期,柳州组建了“柳州市工人盆协”,九三年市园林局组建“柳州市奇石研究会”九八年四月更名为“柳州市赏石协会自九三年协会成立以来,组织名种类型的外参内展13次,出版“柳州石玩精粹”四集,并与海内外同仁组织多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九五年十月柳州创刊全国第一份“奇石根艺”报,铺开了国内外赏石文化的交流,为树立柳州“奇石城”的坚实基础,柳州市政府,柳州园林局制订了明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的“柳州国际奇石艺术节”,以便与国际赏石文化接轨,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促进国际间的奇石商贸,从而推动柳州旅游事业的发展,使柳州成为名付其实的“奇石城”。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台湾石商就开始进入柳州,当时主要是委托本地精通赏石之士代理向收藏者选购。有了马勒山奇石市场后,就物色专业店,鉴赏家全权代购、代运,出手豪阔,动不动就投入几十万元,促成了我市奇石交易的热潮。尤其是1997年、1998年两年间,他们加大资金投入,大批量运往日本、南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柳州石界人士都记得那种一个个集装箱装运的盛况。据不完全统计,这期间,柳州奇石月均销往上述地方均在数百吨以上,大大激发了经营者向产业化发展。
随着马鞍山奇石市场的日益红火,“中华石都”、“柳州奇石城”等相继开张。现在,全市基本上形成了以柳侯公园盆景园奇石馆、箭盘山奇石园八桂奇石馆、鱼峰公园石玩精品馆,和马鞍山奇石市场、中华石都、柳州奇石城、龙城石都等“三馆四场”为主要奇石馆的新格局。大小奇石市场遍布全市,奇石专业让上千家,客流量、日交易额在全国首屈一指,形成一支庞大的产业大军,造就了一批有实力的观赏石经营企业家。群众性玩石、赏石、藏石、论石、售石蔚然成风,在全市许多街道、宾馆、饭店、商店、企事业单位及市民家庭,随处可见奇石装点其间。据统计,全市家庭藏石馆近百家,企业馆数十家,奇石爱好者已达五六万人,早已不是当年驾鹤路上小打小闹的小石摊可同日而语的。
柳州石玩之所以能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则在于柳州人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奇石资源,对自己选定的每一块精美奇石的观赏要素,有一种独到的见解和判断,并根据这种理解分别配以适当的底座,再用简要的题名点出其精华之所在,从而使每一件石玩精品都达到了“形、色、纹、质、座、名`,在整体上的协调统一,具有特定的主题、意境、或捉摸不定的美感,体现了很高的文化品位。因此柳州每一位有相当造诣的赏石家都明白:从根本上说,“玩石头"实际上就是“玩文化”,既“玩”自己的“文化”,也争取别人的“文化"认同。群众性的乃至国际性的赏石活动其实就是人们互相间文化、心灵交流与认同的过程。这当然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乃至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当代柳州赏石文化之所以能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还在于柳州人在近三、四十年的赏石实践中,在学习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赏石理论的同时,又根据地方资源情况和自身的体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赏石审美原则,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赏石观或理论框架。
在柳州箭盘山奇石园八挂奇石馆大门外挂有一幅对联,联云: 奇石贵天然,虚实肥瘦皆无价;精品在人为,形色纹质自有情。横批是:石我交融。
这就是柳州人赏石观的基本总结和概括。其中上联不仅指出了对赏石对象的基本要求,更委婉地批评了自宋代苏轼、米?以来历代赏石大家一味片面强调“皱、瘦、透、漏"的局限性;下联则进一步指出精品的发现还靠“事在人为”(注:不是“人工”!),一切天然奇石都具备的形、色、纹、质四大观赏要素,通过造化的奇妙组合,都会向人们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情感。至于横批则更是言简意贱,一语道出了赏石活动的真谛:只有以人为本才能达到“石我交融"的最高境界。
值得庆幸的是,柳州人这一初步的赏石观已开始在国内外赏石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接受。
柳州石玩在表现样式方面基本上继承了我国历代室内赏石艺术的全部精华,有的还有所发展。 盆景式(类山水盆景)、供奉式(传统供石)、雕塑式(象形石类)、悬挂式(挂壁石类)、自然式、屏风式、 镶嵌式和便携式等八大基本表现样式,在柳州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的做法还对国内外一些地方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推广作用。当然,柳州人自身也从参与国内外的广泛交流中吸取了十分宝贵的营养,从而促进了当地这一室内赏石艺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柳州正在逐步成为超越地域限制乃至国界的多种赏石文化与理念大交流、大聚汇的场所。
2002年10月,柳州举行了“甲天下”第二届柳州国际奇石节获得了圆满成功拓宽了我市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加快了我市对外开放的步伐,大大提高了我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奠定了我市“中华石都”的地位。本届奇石节不再是单纯的赏石活动,而成为一个以奇石为纽带,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不断扩大我市改革发展新局面的系统性形象工程。本届奇石节在充分展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展示了我市人民热情好客、开拓进取、意气风发、明礼诚信的精神面貌。这对加快我市对外开放、提高城市竞争力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后,我市将精心打造奇石品牌,加快城市发展步伐,树立柳州良好的城市形象。
蓬勃发展的柳州奇石文化极大地促进了柳州市经济的发展,据统计,全市直接与奇石相关的奇石经济产业从业人员就达近万人之多,全市奇石爱好者已达五、六万人之众,家庭藏石馆近百家,企业藏石馆数十家,大小奇石交易市场遍布全市。由于奇石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许多石商来柳投资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柳州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九五”期末的2000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98.37亿元,财政收入29.88亿元,比“八五”末年分别增长了37.98%和83.92%。去年,柳州市工业经济继续持强劲发展之势,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4.5%,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0.63%,达到42亿多元,在广西地市位居第一。今年1至8月,柳州经济再创新高,工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1.4%,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96%。两年间,柳州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80%,柳州财政净增了18亿元。
在柳州市石奇文化的影响和带动下,旅游产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据调查,来柳观光的旅游客,在柳州所有旅游景点中,选择柳州奇石的排在第一位。除此以外,来柳购石、卖石、赏石的众多人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市饭店、饮食业以及商业的发展。柳州奇石产业成为了目前经济最直接有效、最有条件和影响力,又便于操作的热点项目之一。随着奇石经济的更大发展,它的影响力将日益扩大,并将会发展成为柳州市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它对于拓展市场,搞活流通,解决就业,提高城市知名度,带动旅游消费和三产必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但愿柳州奇石资源能够得到进一步和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更希望柳州奇石在柳州城市绿化、美化事业中发挥更加具有地方特色的巨大作用;愿柳州石玩在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能够真正成为“广交朋友、连接中外”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