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扶贫产业链的不足

扶贫产业链的不足

发布时间:2021-01-12 12:22:06

1. 如何立足本地资源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扶贫特色产业

设立生态产业扶贫引导基金,以产业链“组团申请、打包扶持”的方式提高扶贫效益。
首先,设立地区产业扶贫引导基金,并以此为母基金,按市场化模式运作,通过发起生态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的方式,吸引和引导社会资金以参股投资、跟进投资、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湘西地区支持生态产业发展,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其次,以构建完整生态产业链为目标,以龙头企业、能人农户和基地为核心,以配套企业、农户和基地为辅助,联合申请财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重点支持在区域内能形成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农户及生产基地。通过“组团申请、打包扶持”,精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生态资源、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及能人农户,形成要素集聚优势,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及配套产业发展,不断拓宽扶贫产业面,提高扶贫效益。
搭建生态科技、市场信息与金融保险为一体的生态产业服务平台。
首先,以政府购买的形式提供生态科技专业咨询服务,加快对湘西地区生态资源进行价值评估,促进生态资源精深加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鼓励科研院所以科技入股形式参与产业扶贫;
其次,搭建市场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科学分析,准确判断生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趋势,建立市场信息预警系统、信息反馈和监测系统,为湘西地区免费提供市场信息服务,以降低市场风险,确保产业项目有扶贫增收效益;
其三,搭建生态产业金融保险平台,探索建立财政补助的扶贫产业险,分散扶贫产业风险,同时完善产业扶贫贷款担保机制,利用扶贫资金成立专门的产业扶贫开发担保公司。
加快产业扶贫的供给侧改革,助推湘西地区依托生态资源实施产业精准扶贫。短期的任务是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和降低扶贫企业成本,
首先,应加速贫困村土地流转,鼓励贫困农户以土地租赁分红、入股分红、入股经营等形式进行流转,适度提高土地流转收益,推进扶贫生产基地或生产园区的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建设;其次,进一步加大生态性扶贫企业税收优惠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补偿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落后而产生的超额运营成本,同时加强扶贫企业和生产基地的绩效监管,建立扶贫企业或基地退出机制,依据扶贫效益实施滚动扶持,避免出现“烂尾公司(基地)”;
其三,着力打造一批高端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精准定位市场需求,重点支持实施精细化管理、精品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扶贫企业。长期来看,还应从劳动力供给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来助推产业精准扶贫,将技能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提高劳动力素质,强化地方政府绿色服务职能。

阅读全文

与扶贫产业链的不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