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海南的做法为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哪些
海南①充分发挥教育选择、传承、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变革教育方版式方法、增加优秀传统权文化的学习内容。
②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现代科技促进优秀文化交流传播与继承发展,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把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结合起来;
④发挥人民群众作用,立足实践推动文化创新,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❷ 谈谈你对海南传统文化~琼剧的看法
是中国海南省的民间戏曲艺术。琼剧是南方戏剧的其中一个支系,主要以海南话为戏专曲语言,因属此流行地域亦仅限于海南岛及两广之间。琼剧是当地的本土文化象征之一,已有一段颇长的历史。
虽然我不是很懂琼剧,当时却听过,觉得很有韵味,可以说琼剧是海南的一种本土文化,可是现在懂琼剧的人好像不是很多,希望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同时,不要忘记了属于海南本土文化之一的——琼剧,希望在以后,来海南旅游的游客能挺到我们海南本土的歌声。
❸ 海南宣道传统文化有限公司怎么样
海南宣道传统文化有限公司是2018-03-22在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国贸路16-2号帝国大厦B505房。
海南宣道传统文化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60100MA5T3L7T8L,企业法人王小菲,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海南宣道传统文化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一般项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 专业设计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企业管理;餐饮管理;数据处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市场调查;互联网数据服务;商务代理代办服务;生物质能资源数据库信息系统平台;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摄像及视频制作服务;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文化娱乐经纪人服务;企业形象策划;教育咨询服务(不含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文化艺术辅导;体育赛事策划;工艺美术品及收藏批发(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珠宝首饰批发;珠宝首饰零售。(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通过爱企查查看海南宣道传统文化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❹ 有关写海南传统文化的作文,100字左右
好像没有耶、自己慢慢发挥、我没有去过海南的耶、、呵呵
❺ 海南真是文化的沙漠吗
“海南是生态的绿洲,但又是文化的沙漠”,这是很多外来游客对海南的评价,甚至本岛人也这么认为。没错,咱们海南岛幸蒙造物主的垂青,有着广袤的海岸,辽阔的海洋,丰富的矿产,肥沃的土壤,茂密的植被,充沛的雨水,神秘的雨林,挺拔的椰树,婀娜的槟枝,凉爽的海风,洁白的海浪,细软的沙滩,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美丽的风景,清纯的环境,不愧是生态的绿洲。同时,这里更不是文化的沙漠,只不过是人民纯朴,与世无争,长期以来,海岛居民过着刀耕火种,自供自给的“原始”生活,苦中也有乐,充满原生态的文化气息。现任省委书记罗保铭同志在时任省长时,有一次在做客央视时说:“海南是文化沙漠,海南的文化等于零,我不苟同这种观点。海南还是有自己独特的本岛特色文化的,比如说以黎锦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比如说有以海南文明生态村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还比如说还有我们当年的明朝在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海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还有以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海南坚持革命斗争23年红旗不倒的红色文化,还有大家熟悉的世界小姐大赛的时尚文化等等”。我非常赞同罗书记当时的说法,海南不仅不是文化的沙漠,而且还是一片具有深厚的地域、历史、民俗文化的沃土!如果没有这种认识,而是把海南建设旅游岛仅止于观光、休闲,只晓得玩弄奇技、淫巧,那么海南试图通过旅游完成“强岛富民”的大业或功败垂成,因为它缺乏“灵魂”——文化。因此,一定要重新正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旅游布局,那么,海南国际旅游岛应该怎样进行文化旅游布局呢?在天涯社区有一网友(网名叫大同海南,常自诩为大师),发表高论,我看了后很赞同,现节选如下:我根据这两个原则初步设计了海南文化旅游的三个布局,分别为“东线国际文化旅游区”、“西线传统文化旅游区”和“中线本土文化旅游区”。我们的目标是要切实做到一地一景,一处山河一片风光一种感受:(1)要让游客到达了“东线国际文化旅游区”,国内游客可以通过该区域的国际文化展示,在海南就可以看到世界,而国际游客则好似宾至如归;(2)要让游客到达了“西线传统文化旅游区”可以充分领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国际游客到了海南岛可以充分了解中国,而国内游客到了海南岛则可以和先祖进行心灵交流;(3)要让无论是国际的游客还是国内的游客到了“中线本土文化旅游区”都可以了解别具特色的海南民俗文化,感受海南人的真、善、美以及纯洁、热情和大爱,要让游客知道,海南民俗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之一,海南人是最可爱、最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这样划分合理不合理呢?非常合理,因为划分符合“科学性”和“规模性”的属性。比方说“东线国际文化旅游区”,该区域包括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等五市县,目前已经包含特色鲜明的国际文化了,连老外的人数都很多,在海边经常看到他们光屁股的晒太阳。“东线国际文化旅游区”不用建设即可一蹴而就。再比方说“中线本土文化旅游区”,早已具备了海南民族博物馆、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甘什岭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呀诺达雨林文化游览区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示优秀的、先进的海南民俗文化,也不是很难的,只要肯下决心去花点工夫。 现在重点说说“西线传统文化旅游区”。有的同志很怀疑,西线能搞成“传统文化旅游区”?我怀着百倍的信心告诉各位:能!理由是海南西线本来就具有很好的传统文化旅游的基础。其一,由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方向是自北而南由近及远,所以海南由北沿西线往南有很多文化名人的足迹,包括两伏波将军、五公、苏公、冼夫人等,游客完全可在此区域内追寻文化名人的遗踪。第二,西线目前存在许多传统文化的载体,比方说五公祠、海瑞墓、永庆寺、济公山、金山寺、美榔双塔、南轩石照壁、老城老街、东坡书院、白马井古迹、观音洞、桄榔庵、东坡井、魁星塔、皇帝洞、古昌化城、付龙园遗址、九龙县治遗址、感恩县治遗址、感恩学宫、古镇州城遗址、符确故里、虞山摩崖石刻、大元军马屯兵场、大雅坡县治遗址、八所“万人坑”、南山佛教文化旅游区等。可以说,西线宛如中华文化的一条巨龙。但为什么西线旅游过去迟迟没有起色,更奢谈构建“传统文化旅游区”呢?其中原因有几点。其一,由于缺少统筹规划的概念,西线旅游没有抓住传统文化之魂魄,一度盲目追随东线的西化和国际化,因此除了丧失特色沦为平庸之外,还形成了糟糕的“四不象”。其二,由于没有抓住魂魄,也就是失魂落魄,失魂落魄之下就不能准确把握脉络,各个景点就是各自为战,无法连点成线,更实现不了由线成面,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其三,没有选择正确的文化载体作为突破的手段,尤其重要的是缺少画龙点睛之笔。何谓“西线传统文化旅游区”的点睛之笔?那就是乐东的“三湾三宫”。……上述大同海南大师的构思还是合理的,不知高端人士是否有此共识,能否采纳,拭目以待了。做为一名教师,为了给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添上一砖一瓦,我们能做的事就是“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用心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使其成为有思想有文化有素质有品位有公德的现代精神文明人,新型海南人,不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人给人家骂做没文化没素质没修养的猪狗不如的人了。不要再让人认为我们海南是文化的沙漠了,听了不舒服嘛。 下载:
❻ 海南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三月三节
黎族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黎族三月三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
2、元宵换花节
据海南省民俗专家介绍,“换花节”起源于“换香节”,唐末已存在元宵张灯结彩、换香活动。“换香”蕴含着当地老百姓互换香火,有换吉纳祥,发财旺丁的寓意。
后来出于节庆安全考虑,1984年,府城民间“换香”习俗改为“换花”,“换花”逐渐成为人们元宵闹春的主要活动,并演变成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新习俗。
换花节原是府城特有民间节日,历史悠久,据说源自唐代。但是,从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海南建省办特区后,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新潮的换花,活动的规模、范围、区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形式。
3、海南国际椰子节
海口有“椰子街”并开办椰子灯会;在椰子之乡文昌县品尝鲜美椰子;在通什市,黎族和苗族将过他们盛大的狂欢节"三月三",可观看到黎族、苗族人民的婚俗和祭祖典礼;三亚有"国际龙舟赛"和"民间武术比赛"。
节庆旅游日程 下午三亚国际饭店集中,住国际饭店。 参加开幕式,游览椰子街,观看椰子市灯笼展示。住国际饭店。 到椰子县文昌尝椰子,参加三月三黎、苗族通什市联欢和婚礼仪式,以及向祖先献祭。
4、海南岛欢乐节
海南岛欢乐节,由海南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主办的全省性旅游节庆,每年11月举行。作为新策划的旅游节庆活动,该节的特点是“旅游搭台,唱旅游戏”。欢乐节在全省旅游市县举行,各地不同特色的活动,让游客可以有多样的选择。欢乐节强调欢乐性和参与性。
5、万宁文灯节
在万宁市,放文灯是盛行已久的民间娱乐习俗,在兴隆景区,凡逢节日、庆典或大型活动,都有放孔明灯的习俗,来乞求保佑。在首届中国青年欢乐节暨第五届海南岛欢乐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万宁兴隆旅游区变成了天上灯市,在兴隆康乐文化广场上,人们齐聚一起共放文灯,放飞心愿。
万宁文灯节是欢乐节的重头戏之一。本届文灯节活动突出“青春欢乐喜洋洋,万宁文灯呈吉祥”的主题,把浓郁的海南文灯文化、黎苗族文化、万州美食文化、温泉文化与在兴隆地区21个国家归国华侨的异域文化、风情相互交融。
❼ 如何让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
一、环境艺术设计应当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
在设计发展的如此多元化的今天,各种思潮和风格频频涌现,为了不使设计者盲目湮没其中,文化内涵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
环境艺术设计应当具有民族性。我国的设计教育受一些因素制约起步较晚,在教育模式的道路上还在摸索,照搬西方设计或传承西方设计观念成为普遍现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却难以体现。另一方面时代发展迅速,文化在地球成为了“地球村”的大背景下,产生了趋同的现象,中国尤为如此。因此常有评论者称,中国如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商业中心大同小异,毫无特色,难以分辨。设计的地域性较民族性而言,其概念更加狭隘,代表了本地区的历史演变和民俗特征,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比如明式家具中极具代表性的苏作与广作,为何出自同一朝代却如此易于识别?正是由于它们截然不同的地域性特征:广作家具因为地处沿海开放口埠,受外来文化影响出现了很多西方洛可可家具的装饰特征;而苏州地处内陆,原木料沿途消耗至苏州时已稍显短缺,能工巧匠惜木如金反而成就了苏作家具的巧夺天工。
环境艺术设计也应当具有时代性。追求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重点,但创新不代表我们要将旧时代的事物全盘否定。事实上,环艺设计就是为了寻求新的生活方式,在新旧事物不断交替的过程中将旧事物扬弃,而产生的。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传统有一种创新的演绎,这犹如给一具有血有肉的躯体注入了灵魂。用全新的材料、更高超的技艺进行新的诠释,扎根于时代,这样的设计作品才能是鲜活的,才能与时间相抗衡,不被历史所遗忘。
(一)独特的“剪纸”——为什么要在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
环境艺术设计应当体现传统文化,带有民族特征、体现民族文化的设计作品更加能够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剪纸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是华夏五千年历史的一种文化沉淀。很多设计师以剪纸艺术作为灵感,提炼出其中独特的语言和符号,将其运用在设计中,赋予作品独特的韵味。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波兰馆的外观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并引起一时轰动。展馆外形抽象且不规则,表面布满镂空花纹,宛若民间剪纸,使参观者获得有趣的视觉体验:色彩变幻的光线穿过剪纸图案在馆内营造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剪纸同样是波兰的一项传统民间技艺,过去波兰人用剪纸作品来装饰家居,将其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于是年轻的波兰设计师用大胆的构思、巧妙的创意,把剪纸的元素运用到建筑外观上,小小的剪纸就这样把两国的文化和两国人民的心连接到了一起。
真正好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应该是带有情感的,如果这种情感能够与地方民族的审美情绪相结合,那么这种情感也就升华成为一种民族情感,这种情感同时传达了一种文化,其设计意义也就更加深远。
(二)当咖啡遇到“老庄”——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交融
时代性和民族性,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新”与“旧”。新与旧,在字面上是对立的,但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确可以成为一种互补。如果按照道家的思想——任何事物都有阴有阳,那么设计中穿插的新与旧,将民族特征与时代特征相融合,也就是一种阴阳调和。
位于苏州山塘街的星巴克就把这种“新”与“旧”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将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星巴克的创业初衷就是要推行一种全新的“咖啡生活”,使咖啡馆成为介于家与办公室之间的第三空间。因此,星巴克的店面设计总是走在潮流前端。星巴克是全球连锁的著名咖啡馆,而山塘街是一条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街,街上布满园林风格的古建筑,能将两者在室内设计中完美交融,不得不钦佩设计者的把控能力。咖啡馆的装修风格是古色古香的简中风格:登上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屋顶的传统古建筑梁架结构;就餐区一面是八仙桌配以现代简约风格餐椅,另一面有宽敞的皮质沙发与之交相辉映;餐位与餐位间采用中式镂空雕花屏风隔断;墙面饰以书法挂画和青花瓷摆件。大面积的原木色与灰墙黑瓦相搭配,唯一艳丽的色彩来自于角落交错摆满了时尚杂志的置物架。其店面装饰风格与山塘景色完全融为一体,将功能与艺术相统一,意境独特。店面装饰中所用的材质、彩色,或是结构,都隐隐透露着“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于是当咖啡遇到“老庄”,不但没有突兀,反而给人以一种阴阳协调的感觉。(图1)
二、探索带有本土地域文化的海南风格度假酒店设计
(一)海南度假酒店行业现状分析
2010年的一份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海南的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旅游产业是海南省经济的支柱产业,而酒店行业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来海南旅游的客流量逐年递增,如何发展海南度假酒店产业就成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调查,海南是全国度假酒店最多、五星级酒店最集中的区域。但像希尔顿、喜来登、万豪等顶级品牌酒店都由国外优秀设计师所设计,并不能体现海南本土的地域文化,使游人在享受奢华服务的同时却忘了自己身处何方。游客来海南的目的就在于休闲放松,追求其休闲海岛的气息、慢调生活的氛围;另外大多游客对海南本土文化的认知就体现在黎族文化、海洋文化这些方面,这决定了海南风格度假酒店的定位。如何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设计中,让观者有归属感、认同感,是海南的设计人所需要研究的。如何突出度假酒店的海南本土特色,让具有浓郁海南文化的酒店在激烈的竞争下脱颖而出,也是酒店业人士需要思考的。
(二)海南黎族文化如何在度假酒店设计中传承
海南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和文化单元,造就其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建省前的海南岛相对较闭塞,与内陆地区相比人口流动量小,因此海南本土的黎族文化得以完整保留,与其它少数民族相比有明显分野。可以说,黎族文化是海南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步伐加快,一些设计师已经开始思考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尝试着设计出独特的海南风格酒店。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设计师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情绪,只停留在海南文化的表面不肯潜心研究文化精髓,将黎族元素原样照搬或者只取其表象。只注重形式却忽略了文化内涵,导致设计作品的苍白肤浅,甚至千篇一律。举海口某酒店为例:其整体风格是在东南亚的基调上添加了一些海南元素——黎族织锦上的装饰纹样,其中采用最多的是“大力神”。相传大力神为民除害,射下了天空中多余的太阳月亮,开创了新世界。因此在黎族的创世神话中,大力神是黎族人民勇敢与智慧的化身。带有这样寓意的本土图腾运用在当地的室内空间设计中,本应不失为一个好想法。但设计师将完全没有经过转化的黎族织锦图案运用在大堂吊顶上、休息区域的实木隔断上、前台的背景墙等处。(见图2)这样的传统文化符号未经思考就被直白的堆砌,充满了整个室内空间,只会产生视觉疲劳使观者感到索然无味。所谓“传承”就是指继承和发展,如果在设计中只对传统文化一味继承,将一些民族符号直白的复刻,那么设计也就将停滞不前,不再有发展。为什么时尚界将香奈儿小姐设计的“小黑裙”奉为永不过时的经典之作,因为这件设计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颠覆了传统,为传统灌注了新的生命力。将传统文化运用在设计中,不是对古物的一味抄袭,应该像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在材料、结构、空间布局方面已有很大差别,因为我们的需求已和古人不同发生了改变。因此在室内装饰风格上,也要相应发生改变。 可见,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在度假酒店设计中传承与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设计元素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黎族织锦
黎族织锦是黎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黎族织锦的纹样千变万化,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底蕴。纹样本身就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是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进行一种抽象表达。这些纹样可以运用在室内中,做镂空的隔断装饰,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可以运用在家具软装中,作为沙发靠垫和床上用品的装饰图案,或者将织锦变形处理,制成餐桌茶几的桌旗;可以用直接用织锦,或者用进一步抽象的织锦纹样,依靠油画、水粉等手法,制成特色装饰画;也可以将黎族织锦的鲜艳色彩提取出来,作为室内设计的主要配色。
2.船型屋
根据文献记载:“黎人住民,一栋两檐。邻汉人处,则于檐下开门,且编木为墙,涂以泥,如船篷。”这就是黎族人的传统民居——船型屋。将船型屋的元素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与室内空间的吊顶相结合,将吊顶做成带有斜度的人字顶,加以茅草或竹席饰面,以体现其精髓;也可以在建设外形上直接仿制船型屋结构,设计带有茅草盖的建筑部件或酒店园林景观中的休憩小亭。
3.独木器与黎族木雕
独木器即用一段原木雕凿出各种器具,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独木器种类繁多,从生活用具到生产工具、宗教文化用具,全都包括其中。在黎家生活场景中常见的独木器有舂米臼、独木凳、独木谷桶等,这些独木器皆在外壁上雕刻几何图案、动植物图案、劳动生活图景等花纹,具有强烈的黎族风情和可识别性。另外独木皮鼓是黎族传统为招众、祭祀和作为乐器的宗教工具,被称作研究黎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果能将黎族传统的独木器稍作变形或提炼,用作度假酒店的家具设计或陈设摆件,将使观者耳目一新、印象深刻,这样视觉上、情感上的强烈震撼是高端酒店的奢华服务所无法比拟的。
4.黎族乐器
黎族传统乐器在市面上并不多见,但实际上其历史悠久,且弹拨乐、拉弦乐、打击乐和吹管乐等一应俱全。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哔哒、口拜、鼻箫、灼吧等八大件。其中鼻萧需要演奏者用鼻孔而非用嘴吹奏,是黎族极具特色的乐器。这些乐器可以直接作为室内的摆件或挂件,也可以根据其尺寸和形态,经过转化运用到灯具、家具的设计中。这样的空间不仅与当地风俗相结合,蕴含了独特的黎族风情和黎族文化,还因为乐器的出现而增添了韵律。
(三)让传统文化与新的材料和工艺相结合
当下科技发展迅速,一些新材料新工艺的诞生为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比如前文提到的上海世博会波兰馆——其独特的外观使展馆宛若一件巨大的剪纸艺术品,当然建筑的主要材料绝非纸张,而是一种激光切割胶合板。设计师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使建筑外饰面还具有防水、防火、防紫外线辐射的功能。如果不是依赖于现代科技和先进工艺,如此奇思妙想也就无法付诸实践。
让传统文化与新的材料和工艺相结合,其表达手法既可以是具象的又可以是抽象的。海南岛地处热带,物种丰富,带有本土特色的材料如:椰壳、贝壳、黄花梨、火山岩等,常被使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但设计师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常按部就班、墨守陈规,直接将材料切割、打磨、雕刻后就用作装饰。这些都是借助本土材料对地域文化的具象表达,但运用过多难免就失去了特点、稍显大众化,降低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其实还可以在选用本土材料时进行进一步加工,使材料更加生态化、人文化,或者借助隐喻的手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设计作品中。抽象的表达更为含蓄,是一种符号的转化,也需要靠新的技术完成。值得赞赏的是海南现在逐渐流行的一种旧船木家具。家具本身采用废弃的渔船木料进行加工,形态朴拙、纹理清晰、古色古香,且木料经过多年海水浸泡已防腐、防虫。旧船木家具既有使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体现了海南独特的渔业文化、海岛文化,极具历史沧桑感和感染力。如果能将旧船木家具放置在海南风格酒店的大堂,配以现代风格的软包和陈设,巧妙的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融合,一种全新而独特的海南风格也就诞生了。
只有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大胆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才能设计出超越前人的作品。因此,设计人在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同时,还要善于将开阔的思维与新的科技成果相结合,对新型的材料和工艺保持高度敏感。
三、结语
真正好的设计作品应该是在体现民族情感的同时传播一种文化,这样设计意义也就更具内涵更加深远。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并不冲突,也可以是一种共生共荣融关系。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或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会使作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绝对的优势。突出地域性特色已是设计行业的一大趋势,相信带有地域文化的海南风格酒店将迎来崛起之势,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无疑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邱海东.执意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10).
[2] 田浩.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3] 符桂花.黎族传统织锦[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4] 王学萍.黎族传统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5] 邱海东.海南地域文化的再现——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1(1).
❽ 想知道: 海南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在哪
海南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致力于国学的广泛普及、培训和世界范围内的回教育活动,愿答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铺路石,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播中华民族的智慧灵光而不懈的努力!
海南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1] 南北长101米,东西宽86米;占地面积约13亩共计8686平方米,建筑面积5040平方米。分别由办公楼、研究楼、教学楼、会议、会展楼、公寓楼、贵宾楼及景观园林组成乾为天,坤为地,天地否,地天泰的四大卦局,也寓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华传统文化即将进入全面繁荣的阶段。
海南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 院长:刘东雳海南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 院长:刘东雳
刘东雳 1955年出生,1977年毕业于吉林省交通学校。
1993年开始接触到风水,1989年的时候,他无意中得到了一本《姓名与人生》的书,从此对易学、风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刘东雳先生是中国国学院易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中国国学院北京办事处主任,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他认为风水是地球运动规律中的自然现象,它牵涉到物理学、数学及天文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文化。当代风水文化处在一个变化的阶段。当今的建筑结构的变化,使得阴阳平衡打乱,气流运行不畅。
❾ 海南传统文化
民俗风情海南岛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民族风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 据历史记载,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 早在远古时代,黎族同胞就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民族风情质朴、敦厚,长久以来就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绚丽的织锦工艺著称于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区地势较平的山麓或临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错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严严实实的椰子树与槟椰树间,树的空隙间用竹篱笆围成小块菜地,各色蔬菜娇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过房前,让人有“走进山间别墅”的感觉。槟椰是黎胞走亲访友的贵重礼物,以数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 “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 这是流传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谣。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咬手定情后,他们便各自拿出最心爱的手信,如戒指、耳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互相赠送,作为定情物,以示终生相伴。 特色活动 海南民俗节庆活动: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习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及西南部,现有人口130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我国南方的壮族和布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寨周围长有茂密的树木或刺竹。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屋”,传说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来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庆佳节,黎族男女要相互对歌或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技术。黎族人织的黎锦一般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布巾缚腰;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们共同的服饰。 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海南岛换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冼夫人文化节(原称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岛欢乐节”。 另外海南的节日还有:万宁文灯节、南山长寿文化节、海南热带雨林节、三亚国际啤酒节、三亚国际广告电视艺术节、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保亭七仙温泉嬉水节等。 海南岛重要赛事有: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世界小姐、世界先生等。 土特产品 椰子食品:椰子糖果、椰丝、椰花、椰子糖角、椰子糕、椰子酱等。 民族工艺品:牛角雕、藤器、海南红豆、木画、木雕、根雕系列产品 金饰品和珠宝:条纹珠、金刚珠、佛珠、星月珠、琼珠、海水珍珠、天然水晶 热带果脯及鲜果:咖啡、胡椒、牛肉干、鹿制品、海产干品、特色茶、芭蕉、菠萝、菠萝蜜、橙子、番荔枝、番石榴、海南柚子、红毛丹、黄皮、荔枝、青椰、糖棕、红椰、榴莲、龙眼、芒果、人参果、木瓜、香蕉、马来葡萄、杨桃、腰果、山竹、鸡蛋果、柠檬、酸豆、蛋黄果、猴面包、西番莲、神秘果、橄榄、槟榔 传统名菜
“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鸡是一种优质育肥鸡,因产于海南省文昌而得名。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当地潭牛镇天赐村,此村盛长榕树,树籽富含营养,家鸡啄食,体质极佳。文昌鸡的特点是个体不大,重约1.5千克左右,毛色鲜艳,翅短脚矮,身圆股平,皮薄滑爽,肉质肥美。海南人吃文昌鸡,传统的吃法是白斩(也叫“白切”),最能体现文昌鸡鲜美嫩滑的原质原味。同时配以鸡油、鸡汤精煮的米饭,俗称“鸡饭”。海南人称“吃鸡饭”即包含白斩鸡在内。白斩文昌鸡在海南不论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场。在香港、东南亚一带备受推崇,名气颇盛。 “四大名菜”之一的加积鸭,俗称“番鸭”,是琼籍华侨早年从国外引进的良种鸭,最早在琼海市加积镇养殖繁衍,而又以该镇加祥街一户丁姓居民饲养的番鸭最为出名。其养鸭方法特别讲究:先是给小鸭喂食淡水小鱼虾或蚯蚓、蟑螂,约二个月后,小鸭羽毛初上时,再以小圈圈养,缩小其活动范围,并用米饭、米碜掺和捏成小团块填喂,20天后便长成肉鸭。其特点是,鸭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间夹一薄层脂肪,特别甘美。加积鸭的烹制方法有多种,但以“白斩”(又称“白切”)最能体现原质原味,因此最为有名。 “四大名菜”之一的“和乐蟹”产于海南万宁县和乐镇,以甲壳坚硬、 肉肥膏满著称,与文昌鸡、与积鸭、东山羊并列为海南四大名产。“和乐蟹”的烹调法多种多样,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为佳,既保持原味 之鲜,又兼原色形之美。 “四大名菜”之一的海南东山羊地方风味莱。用特产万宁东山岭的东山羊肉,配以各种香料、味料,经过滚、炸、纹、蒸、扣等多种烹调法精制而成。 另外“曲口海鲜”产于东寨港,“石山羊”产地海口市琼山区羊山地区,“临高乳猪”产地临高,“海南粉”产地海口市灵山镇,“抱罗粉”产地文昌抱罗镇,“后安粉”产地万宁后安镇,“清补凉”等都是海南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