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实体经济,指一来个国家生产的商自品价值总量。是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
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仍存在下行压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风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全球金融市场近期也出现较大波动,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为此,央行决定,自2015年8月26日起,实施降息及"普降+定向"降准的"双降"组合措施。至此,去年以来,央行已累计进行4次降息、降准。此时降准降息,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适当提供长期流动性,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发展实体经济是一国立身之本,财富之源,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是构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Ⅱ 中国农业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一、陈云林,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1961.09——1966.09,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农药专业学习。
二、钮茂生,男,满族,1939年10月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田水利系。曾任河北省省长,原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
三、任洪斌,男,汉族,1963年4月23日出生于辽宁省,籍贯吉林双辽,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机系农机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四、石元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土壤学家。1949年毕业于武昌文华中学,当年考入清华大学农学院,后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3年毕业于该校农学系,1956年土壤农业化学系研究生毕业。曾于1985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87—1995年任校长。 现为两院院士,《中国农学通报》主编。
五、吴常信,1935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嵊县,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牧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吴常信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陈云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钮茂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任洪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石元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吴常信
Ⅲ 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历史最好成绩排第37名。
1998年,中国男足以混合编队的新形式,在曼谷亚运会上,夺得了铜牌,因此在国际足联的年终排名上,一下子跃升到世界第37位,取得了中国足球史上最高的世界排名。
国际足联是从1993年8月份开始推出国际足联排名榜,20多年间国际足联排名榜几次对评估依据进行调整,逐渐走向科学化。目前国际足联排名榜主要依据以下5项数据进行打分,即比赛结果、进球数多少、比赛性质(主客场,还是中立场地)、比赛重要程度以及所在地区足球水平高低。
国际足联的这一榜单目前最权威也相对真实地反映出各个国家队的水平。
中国足球:在1994年之前,中国国内的足球队均为专业队,大多数由各地足球协会管理,名称也以各省市的地名为主。此外,中国还有相当数量的下属于不同国有事业单位的行业体协,比如铁道部下属的火车头队、军队下属的八一队、武警部队的前卫队等。
1992年6月,中国足协在北京西郊的红山口召开了著名的“红山口会议”,将以职业化作为足球改革的突破口。职业化的主要动机是让各参赛球队脱离原有的政府行政体育机制,完全以商业化和市场化作为生存发展的手段。
2016年4月,《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下称《规划》)出台。规划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时间段,近期要实现保基本、强基层、打基础的发展目标;中期实现中国足球动力更足、活力更强、影响力更大,跻身世界强队的发展目标;远期则要实现足球一流强国的目标,中国足球实现全面发展。
Ⅳ 人类的科技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进入新世纪,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的全面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倚重科学技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将成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前沿。
信息科技正处在新的起跑线上。21世纪将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将在信息资源、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方面实现微电子与光电子结合,智能计算与认知、脑科学结合等,其应用将更加广泛和多样,给人类带来全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计算机技术正孕育着重大变革,将出现以全新的理论和技术、材料设计的下一代计算机。此外,计算机的智能化趋势已经显现。网络的发展赋予信息科技全新的生命,全球高速宽带网已崭露头角。网络将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网络将逐渐渗透到所有的经济活动领域,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繁荣的重要前提。
生物技术前景无限。到2003年,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的序列将被全部测定,接着人类将进入破译遗传密码、研究基因功能的后基因组时代。届时,生命活动的最本质的过程和规律将被阐明。运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将遗传密码破译无遗,还将对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进行结构模拟和药物设计。正在发展的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等关键技术,加上已经成熟的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不仅使生物技术产业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也将深刻改变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人口和食品状况,同时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向人类社会和伦理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新材料科技将在新世纪引发新的产业革命。所谓新材料是指最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的一类材料,目前世界上的传统材料已有几十万种,而新材料正以每年大约5%的速度增长。目前新材科研究的前沿和杰出代表是纳米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对原子和分子进行加工,并且将其组装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控制小到肉眼看不到的一种材料,它为人类进入微观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有观点认为,纳米科技将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成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发动机,其作用可使微电子学在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的影响相形见绌。有人预言,纳米技术所引起的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会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国防等领域所产生的冲击更为巨大。
环境材料和智能材料的发展也引人注目。环境材料也称绿色材料,指具有优良性能,又能与环境相协调,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一类材料。智能材料则是能随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性能的一种材料,它可以满足人类的特定要求,达到自诊断、自适应甚至自修复的目的。此外,有机功能高分子材料、低维材料、生物陶瓷材料、原位复合材料等也将有较快的发展。在新世纪,材料科学技术将和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及航天技术进一步交叉融合,共同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