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巨菌草适合在甘肃的哪些城市种植
严格来说,巨菌草在甘肃的好多市县都适合种植,
兰州市、白银市、天水内市、武威市容、张掖市、平凉市、酒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 都有在种植,面积有大有小。面积比较大些的有定西市。
近两年来,定西市政府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积极谋划帮扶项目,突出产业带贫成效。逐级完善了脱贫攻坚项目库,确保帮扶项目精准高效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8年,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建设“阳光房”272座,引导贫困户种植菌菇、高原夏菜等经济作物。建成占地120亩、暖棚74座、车间4座、生产流水线1条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处,建设金鸡扶贫产业园1座,成立菌草推广领导小组,推广种植巨菌草2202多亩,发展中蜂养殖1743人、投放中蜂9750箱,并积极开展火龙果种植,推广草畜一体化等项目。大力推广仓山·临洮“农特馆”典型做法,定西农特产品在各大城市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通渭苹果、陇西淀粉等在市场销售,有效拓宽了定西农产品销售渠道,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2. 中巴友谊是怎样建立的
大家都知道,巴基斯坦与印度是一对死对头。在美国抛弃巴基斯坦,而去拉拢印度后,印度从美国进口大量先进军火,这让巴差点呗印度吞并,失去国家。关键时刻,中国为其提供了自主生产的歼击机,使其起死回生。从此中巴友谊开始孕育。巴基斯坦也曾多次支持中国,89制裁中,全世界,就她和古巴投了反对票,最后被美国狠狠的制裁了,但其支持中国的态势有赠无减。据小道消息,89后,西方对中国禁止军售,中国有海无军。巴在法国买了核潜艇,然后给中国做试用,最后中国宋级潜艇诞生。
巴是聪明的,她预测到了中国在21世纪成为世界强国是个必然,结交中国就是为自己铺平强国之路!
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我国的国家之一。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进展顺利。
(一)中巴建交初期,由于巴是西方阵营的盟国,与我关系较为冷淡。两国间交往较少,仅保持一般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与巴总理穆·阿里举行了两次友好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两国总理的会谈对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万隆会议后,两国高层往来逐渐增多。1956年10月,巴总理苏拉瓦底应邀正式访华。12月,周恩来总理访巴。一年内两国总理的成功互访,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
(二)1957至1969年是中巴关系史上十分重要的阶段,这期间两国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巴从对华敌视国家变为对华友好国家,揭开了中巴关系的新篇章。
从1957至1960年,巴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以及台湾、西藏等问题上追随西方,两国政治关系受挫。1961年,巴政府在改善中巴关系上迈出了一步,在联大会议表决恢复我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时投票赞成。1962年,两国通过友好谈判就中巴边界位置和走向达成原则协议。1963年3月,两国签订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巴。同年12月,巴总统阿尤布·汗访华。1966年3月,刘少奇主席访巴。1965至1971年,巴在历届联大都作为提案国,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三)70年代的中巴关系稳定发展,两国政府和人民间的友好合作不断加深。
1970年11月,巴总统叶海亚·汗应邀访华。佐·阿·布托当政期间于1972年、1974年、1976年三次访华。1974年11月,中国民航北京----卡拉奇----巴黎航线开航。齐亚·哈克执政后于1977年12月访华。
(四)80年代,中巴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巩固和发展。
1980年5月,巴总统齐亚·哈克访华。1981年6月,中国总理访巴。1982年8月,两国签署开放中巴交界的红其拉甫山口的议定书。同年10月,齐亚·哈克总统再次访华。1984年3月,李先念主席访巴。1985年11月,巴总理居内久访华。1987年6月,中国总理再次访巴。1988年5月,居内久总理再度访华。1989年2月,贝·布托总理访华。11月,李鹏总理访巴。
(五)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巨变,但经受了时间考验的中巴友好合作关系却未受到国际风云变幻的影响,继续向前发展。
1990年5月,万里委员长访巴。同年9月,巴总统伊沙克·汗访华,并作为主宾参加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1991年2月,巴总理谢里夫访华。同年10月,杨尚昆主席访巴。1992年10月,谢里夫总理再度访华。1993年12月,李瑞环主席访巴。同月,贝·布托总理再次访华。1994年12月,巴总统莱加里访华。1995年9月,贝·布托总理作为中国政府的特邀嘉宾出席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同年11月,乔石委员长访巴。1996年12月,江泽民主席应邀对巴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是中巴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两国领导人确定了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还在巴发表了题为“世代睦邻友好,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首次全面阐述中国的南亚政策。1997年4月,巴总统莱加里访华。1998年2月,谢里夫总理访华。1999年4月,李鹏委员长访巴。同年6月,谢里夫总理再次访华。2000年1月,巴基斯坦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5月,巴基斯坦外秘哈克来华参加两国外交部年度磋商。7月,唐家璇外长应邀对巴进行正式访问。 9月,江主席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会见了巴基斯坦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
(六)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双方高层接触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2001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两国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5月,朱镕基总理应邀访巴。12月,穆沙拉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1年12月和2002年2月,江泽民主席先后两次与穆沙拉夫总统通电话,双方就“9·11”事件后的国际形势交换了意见。2002年1月,穆沙拉夫总统在赴尼泊尔出席“南盟”峰会途中过境北京。3月,吴邦国副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巴,并出席中巴合作建设的瓜达尔港口项目开工仪式。5月,唐家璇外长访巴。6月初,江泽民主席在阿拉木图“亚信”峰会期间会晤了穆沙拉夫总统。6月底,巴外交国务部长哈克访华。8月初,穆沙拉夫总统在访问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后过境北京。2003年3月,巴总理贾迈利正式访华。11月,穆沙拉夫总统在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届年会后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了“关于中巴双边合作发展方向的联合宣言”。12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2004年3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率团访巴。4月,胡锦涛主席在海南会见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贾迈利总理。6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访巴。7月,巴参议院主席苏姆罗访华。10月,唐家璇国务委员访巴。巴国民议会议长侯赛因访华。12月,巴总理肖卡特·阿齐兹访华。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巴,双方签署“中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宣布发展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月,胡锦涛主席在雅加达出席亚非峰会期间会见穆沙拉夫总统。7月,胡主席在阿斯塔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会见巴总理阿齐兹。9月,胡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峰会期间再次会见穆沙拉夫总统。10月8日,巴北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迅速派出救援队和医疗队,提供2050万美元物资和现汇援助,并宣布提供3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用于巴灾区重建。
2006年2月,穆沙拉夫总统再次对华进行国事访问。6月,穆沙拉夫总统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与胡锦涛主席会谈。11月,胡锦涛主席正式访问巴基斯坦,这是中国国家主席十年来首次访巴。
2007年3月,巴基斯坦外长卡苏里访华,中国政府特使、交通部长李盛霖访巴并出席瓜达尔港开港仪式。4月,李肇星外长访巴。同月,阿齐兹总理正式访华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合作
中巴两国从50年代初起就建立了贸易关系,开展了贸易业务。1963年1月,两国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1982年10月,两国成立了中巴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迄今已召开了12次会议。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的经贸合作有了长足进展。特别自90年代以来中巴进出口额增长较快,2005年双边贸易额为42.61亿美元,2006年达52.5亿美元。
文化、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1、中巴文化交流
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友好相处,保持着密切的文化往来。建交后,两国即互派文化团组访问和举办展览。1965年3月,中巴两国政府代表在拉瓦尔品第签订了文化协定,并于该年第一次签署了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巴时,中巴签署了2007-2009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迄今共签署了11个执行计划。
2、中巴科技合作
我国与巴基斯坦的科技交往始于60年代。多年来,中巴科技合作顺利并富有成效。随着两国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中巴科技合作也不断走向深入。从较为分散的单项交流发展到科技联委会等规模性的政府间科技合作。自1976年中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以来,两国政府已举行了15次会议,双方共签订了417个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
重要的双边协议及文件
(一) 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
(二) 江泽民主席在伊斯兰堡的演讲
(三) 关于双边合作发展方向的联合宣言
(四) 中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五) 中巴联合声明
同各国关系
【同美国的关系】 1954年5月,巴美签订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及双边防御协定。1990年10月,美以巴坚持核发展计划为由停止了对巴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此后巴美关系冷淡。1998年5月巴核试招致美全面制裁。1999年美对巴军事政变再次予以制裁。“9·11”事件后,巴与美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两国关系升温。2003年巴美关系有较大发展。穆沙拉夫总统6月访美,9月在联大期间再次会晤布什总统。之后,巴总理贾迈利接踵访美。巴方承诺将继续在反恐方面予美以充分合作。美方高度赞赏巴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作用,并宣布自2005年起在5年内向巴提供30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同印度的关系】 巴印两国历史积怨甚深,克什米尔问题是两国的核心问题。印巴于1947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发战争。1971年巴同印断交,1976年复交。2001年12月,印议会大厦遭袭,印指责巴支持的克什米尔极端分子涉嫌其中,双方关系再度恶化。印巴边界百万大军对峙10余月,两度濒临战争边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被迫承诺永久停止越界渗透活动,2002年10月,印巴先后从国际边界撤军,南亚紧张局势有所缓和。2003年4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向巴伸出“友谊之手”,得到巴方积极回应。印巴双方均采取具体措施缓解关系,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和交通往来。11月底,在巴方倡议下,印巴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实现停火。2004年1月,在南盟第12届峰会期间,印巴领导人实现双边会晤,并决定启动全面对话。2月中旬,印巴外秘举行会谈,制定了印巴全面对话的“路线图”。
【同阿富汗的关系】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在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种族关系上密切。“9·11”事件后,巴参与国际反恐,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努力发展与卡尔扎伊政府的关系,积极援助阿重建。2003年以来,美巴联合在巴阿边境地区打恐,阿指责巴军入侵阿境,巴阿多次发生小规模冲突,致使巴驻阿使馆被砸。8月,巴外长卡苏里访阿,双方再次确认巴阿友好和互惠互利原则,同意加强反恐合作,两国紧张关系有所缓和。
【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 巴是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一贯重视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积极促进伊斯兰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2003年,穆沙拉夫总统和贾迈利总理分别访问了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等海湾国家和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北非三国,阿富汗、土耳其等国领导人应邀访巴。10月,穆沙拉夫总统出席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伊斯兰会议组织”(OIC)峰会,提出振兴伊斯兰世界、调和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矛盾的一系列建议,强调“温和文明论”,得到与会各国领导人的普遍认可。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6853.html
3. 巨菌草和苜蓿草哪个喂羊好
苜蓿草是豆科牧草,被称为“牧草之王”,干苜蓿草块粗蛋白含量≥18% 粗纤维≤版25% 水份≤权6% .这是一般牧草所不及的。
苜蓿草主要用于奶牛养殖业中,奶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草业发展的支撑,尤其是以苜蓿为代表的优质牧草。发达的奶业要求有发达的草业,高质量的乳制品要有高质量的草产业,高水平的奶牛生产必然要求高质量的牧草供应。实践表明,以秸秆为粗饲料来源的日粮,只能满足单产水平为5000千克/年的奶牛的营养需要,使用青贮玉米、普通干草饲喂,奶牛的单产水平可以维持在6000~7000千克/年的水平上,要想达到8000千克/年以上水平则必须饲喂苜蓿等优质青干草。这也是苜蓿草喂牛的意义所在。
4. 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
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
内容介绍:
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而且经过两国领导人及人民多年的努力,现成为中国最坚定的盟友。
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友好相处,保持着密切的文化往来。建交后,两国即互派文化团组访问和举办展览。1965年3月,中巴两国政府代表在拉瓦尔品第签订了文化协定,并于该年第一次签署了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巴时,中巴签署了2007-2009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迄今共签署了12个执行计划。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科技交往始于60年代。多年来,中巴科技合作顺利并富有成效。随着两国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中巴科技合作也不断走向深入。从较为分散的单项交流发展到科技联委会等规模性的政府间科技合作。自1976年中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以来,两国政府已举行了18次会议。
(4)巨菌草产业中巴合作的方式及发展方向扩展阅读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乌尔都语: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简称“巴基斯坦”(Pakistan),意为“圣洁的土地”、“清真之国”。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一个多民族伊斯兰国家。国语为乌尔都语。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海岸线长980公里。南部属热带气候,其余属亚热带气候。首都伊斯兰堡,前首都卡拉奇是最大城市。
1857年莫卧儿帝国(包括今印度和巴基斯坦)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1947年6月英国颁布了《蒙巴顿方案》, 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宣布独立,成为巴基斯坦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成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为英联邦成员国,1971年东部地区脱离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巴基斯坦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贸易组织、伊斯兰会议组织、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上海合作组织和英联邦成员国。
5. 中巴友谊的起源
1、中巴建交初期,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与巴总理穆·阿里举行了两次友好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1957至1969年是中巴关系史上十分重要的阶段,这期间两国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巴从对华敌视国家变为对华友好国家,揭开了中巴关系的新篇章。
3、70年代的中巴关系稳定发展,两国政府和人民间的友好合作不断加深。
4、80年代,中巴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巩固和发展。
5、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巨变,但经受了时间考验的中巴友好合作关系却未受到国际风云变幻的影响,继续向前发展。
6、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双方高层接触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5)巨菌草产业中巴合作的方式及发展方向扩展阅读:
1、要深化战略互信,加强战略沟通。双方要更坚定地相互支持彼此核心和重大利益,更密切地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沟通协调。中方欢迎伊姆兰·汗总理今年11月赴华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2、要更好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确保已建成项目正常运行、在建项目顺利推进。同时根据巴方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和民众需求,协商确定走廊未来发展路径和合作方向。重点加快产业合作和民生项目建设,并逐步向巴西部地区延伸。
3、要力争双边贸易平衡发展。中国将通过派遣采购团等方式扩大自巴进口,为巴农产品输华提供更大便利,努力缩小巴对华贸易逆差。双方争取年内完成中巴自贸协定升级版谈判,进一步提升两国贸易自由化水平。
4、要大力开展产能合作。中方将支持巴方发展本国的制造业,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增加就业和扩大出口,加快融入国际产业链。
5、要以民生为重点加强发展合作。中方将把对巴援助更多向农业、教育、医疗、饮水等民生领域倾斜,让更多的民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
6、要加强防务安全合作。促进两国军队和执法机构交流,坚决打击“东伊运”恐怖势力。中方将支持巴方根据本国国情继续坚定打击恐怖主义。
7、要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中方愿根据巴方需要举办扶贫、反腐和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研讨班,在巴建设扶贫示范项目。
8、要扩展人文领域交流。保持并扩大两国青年互访规模,加强职业教育合作。中方将继续采取步骤,为巴公民来华提供更多签证便利。
9、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共同推进阿富汗和解进程,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10、要继往开来,推动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进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巴双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