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集团文化产业大品牌

集团文化产业大品牌

发布时间:2021-01-10 18:19:14

1. 中国十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哪些

1、中视传媒 (中央电视台控股的一家传媒类A股上市公司,国内最早进入高清晰度电视制作领域的企业之一,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2 、华谊兄弟 ( 在1994年创立,中国最知名的综合性娱乐集团之一,上市公司,最成功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 。
3 、东方传媒SMG ( 中国最大的省级广电媒体及综合文化产业集团之一,最具创新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广电传媒,上海东方传媒集团 )。
4 、凤凰传媒 ( 全国最具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出版发行公司之一,出版发行行业龙头企业,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5 、新华传媒 ( 横跨出版发行和报刊经营行业的大型传媒企业,华东地区最大的文化传媒企业之一,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6 、浙报传媒 ( 国内首家媒体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大型传媒集团,居于文化传媒行业领先地位,浙报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7 、电广传媒 ( 中国传媒行业的领先者,跨媒体/跨地域/综合性传媒产业集团,中国文化企业30强,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
8 、光线传媒 ( 中国民营传媒领域先锋和领袖,大型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商,大型上市公司,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
9、 华闻传媒 (以多个垂直领域业务为基础,横跨报纸/广播/网络的综合传媒集团,极具潜力品牌,华闻传媒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0 、粤传媒 ( 首家获得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上市的报业传媒公司,大型文化传媒企业,广州日报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2. 2012年文化产业品牌20大事件是什么

1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成就文学经典品牌
2012年全国掀起一股“莫言热”,莫言成为了文学经典的品牌代言人,其代表作《檀香刑》、《生死疲劳》等小说成为读者抢购的目标,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更是占据各类图书排行榜的首位。莫言的个人商业价值暴增,有人估计,莫言以后的版权收入可能超过1000万元,影视剧改编版权收入至少也有500万元,如果加上广告代言等,几项收入保守估算也有2500万元左右。
2 《中国好声音》树立音乐选秀新品牌
浙江卫视打造年轻音乐人的梦想,其“励志”、“专业”成就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高度。浙江卫视和星空传媒巧妙合作,探索了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运作模式。在浙江卫视的广告招标会上,“中国好声音”整个节目的总标价达10亿元,其中总冠名权的标底价为9000万元,最终由加多宝公司以2亿元高价拍得。
3 《人再冏途之泰冏》创票房品牌
投资3000万元的《人再冏途之泰冏》,整体票房超过12亿元,也是近10年来首日票房最高的国产喜剧片,投资方光线传媒在影片上映三天股价累计上涨11.5%。国产影片的票房纪录被不断刷新,从《唐山大地震》到《画皮2》、《泰冏》,国产影片冲破12亿元票房高峰,表明中国电影市场在急速增长。
4 报刊借助资本打造品牌成新时尚
2012年6月19日,粤传媒向《广州日报》定向增发的3.42亿股股票正式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广州日报》成为继《浙江日报》上市之后第二家整体上市的报业集团。人民日报传媒广告有限公司2012年正式在京揭牌,其他如《湖南日报》、《河南日报》、《大众日报》、《南方日报》等省级报业集团在2012年里正按照“一媒介一公司”的体制要求,借助资本力量做大做强。
5 《舌尖上的中国》锻造了中国纪录片品牌
《舌尖上的中国》全片只有7集,却通过普通人的故事,将不同地域的美食图景串联起来,引发了观众对美食背后的自然、历史、人文、劳作、乡愁、亲情、仪式等系列元素的体验,节目的人文关怀为中国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这部纪录片为各方面带来了巨大商机。很多地方特产畅销,旅游线路成热门,央视依靠该记录片获得了可观的广告收入,版权也热销国外。
6 大连万达成就电影巨无霸品牌
2012年5月,大连万达集团和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签署并购协议,并购总交易金额为26亿美元,万达购买AMC影院100%股权并承担该公司所有债务。同时万达集团承诺,并购后将投入不超过5亿美元的运营资金,万达集团并购与将要投入的资金达到31亿美元,这是万达集团迈入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
7 中华书局百年的不老品牌
2012年,中华书局迎来百年华诞。1912年,25岁的陆费逵主持创办了中华书局,书局刚创办,就出版了风行全国的《中华教科书》。目前,中华书局已形成了古籍整理与学术著作、大众普及读物、中小学教育、汉语工具书、文化遗产和艺术5大类出版格局,成为国内图书出版界的巨舰。
8 《甄嬛传》造就了“甄嬛体”品牌
2012年年初,电视剧《甄嬛传》一播出,收视率就一路看涨,电视剧中妃嫔的尔虞我诈,被观众移植到现代职场的勾心斗角,引起强烈共鸣,并在网络里形成了“甄嬛体”。
9 “微形”带来全新微品牌
2012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正式上线,诸多地方党报集团或主流报业与腾讯合作,推出了诸如大申网(解放日报)、大浙网(浙江日报)、大湘网(潇湘晨报)等地方门户网站。2012年,微电影由草根走向主流,由于微电影制作周期短、投资少,可在各种新媒体平台播放,2012年,微电影呈井喷状态,逐渐名人化、机构化、产业化、主流化。
10 文化科技融合形成新园区品牌
2012年颁布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初步形成文化科技创新的地域格局。如湖北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内,依托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开展民族文化科技保护、文化演艺产业发展、高新技术博览服务、多语言云翻译等重大项目。
11 演艺巨头正在形成品牌
2012年,杭州宋城旅游和北京保利剧院的营业收入均超5亿元,分别排在全国演出机构年营业收入第一名和第二名,而第三名的国家大剧院2012年营业收入为4.2亿元,全国排在前十名的演出机构年营业收入都在1亿元以上,中国演艺巨头正在形成。
12 新媒体打造新的电子商务品牌
2012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与天猫两大电商网站,一天的时间吸引了2.13亿独立用户访问,订单数超过1亿笔,实现销售额191亿元,同比增加260%。截至2012年11月底,淘宝和天猫两家网站交易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这一数字与排名全国第17位的省份的GDP总量相当。
13 转企改制再造品牌辉煌
2012年4月27日,人民网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第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新闻网站,也是第一家在国内A股整体上市的媒体企业,被称为“中国官网第一股”。人民网发行价为每股20元,共募资13.8亿元。人民网作为人民日报的官方网站,以企业身份成功进入资本市场,无疑为中国报业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提供了极好的案例。
14 亚洲联创制造本土演艺品牌
亚洲联创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5年前开始与外国团队合作,2007年第一次引进英文版《妈妈咪呀!》,经过创新打磨,亚洲联创于2011年推出中文版《妈妈咪呀!》。2012年,亚洲联创除了推动《妈妈咪呀!》在二、三线城市的巡演以外,特别推出了中文版《猫》,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体系和标准化营销流程。
15 东方梦工厂欲造数码巨头品牌
2012年2月18日,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联合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与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在上海合资组建上海东方梦工厂影视技术有限公司。东方梦工厂首轮投资达3.3亿美元,由中方控股55%,美方持股45%。东方梦工厂主要以自营及合作的形式,进入动画技术研发、动画影视制作、版权发行、衍生产品、演艺娱乐、数码游戏、主题乐园等多个领域。
16 过云楼藏书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纪录
2012年6月4日,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匡时拍卖以2.16亿元竞得由海内外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过云楼藏书”。此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组织古籍善本研究专家对“过云楼藏书”逐本清点核查,除原有5件已由文物部门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古籍外,还有多部古籍善本或可进入国家一级文物之列,这批藏书品相和价值大大超出预期。
17 投资巨大打造品牌文化园区
2012年,有“新中国电影摇篮”之称的长春电影集团在海南海口投资436亿元、圈地近7000亩建造“环球100”电影主题公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陕西西安曲江新区已完成二期规划,签订了投资总额高达870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
18 水晶石数字科技公司唱响国际品牌
作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官方数字图像服务供应商,水晶石为伦敦奥运会提供了场馆设计可视化模拟、宣传推广数字影像制作、体育演示等科普教育传播、开幕式及所有仪式的数字内容等服务,由此,水晶石公司成为国际焦点。
19 文博会成就文化会展品牌
2012年5月18日至21日,第八届深圳文博会成功举办,会展期间,主展馆、分会场、相关活动点总参观人数达348.36万人次,总成交额达1432.90亿元,同比增长15.05%,深圳文博会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文化产业博览会。
20 文化品牌企业和文化品牌人物凸显品牌价值

3.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怎么样

简介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自(以下简称“中国文发集团”)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央企业系统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之一。中国文发集团其前身为中国印刷集团公司,现主要从事文创园区开发经营、文化产业投资、文化传媒、印刷出版发行、技术研发与服务等文化产业相关业务,拥有全资、控股企业32家。主要从事文创园区开发经营、文化产业投资、文化传媒、印刷出版发行、技术研发与服务等文化产业相关业务。
法定代表人:罗钧
成立时间:2003-04-15
注册资本:12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00000000037810
企业类型:全民所有制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2号院

4. 深圳有什么集团或者大的公司做文化产业

华强集团就是,深圳有很多大型集团都做文化产业。

5. 十大传媒公司

一、中影CFGC(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发源地:北京市

品牌创立时间:1999年

始于1999年,电影行业知名品牌,国内大型电影制作与发行机构,专业从事影视制片制作、电影发行、电影放映及影视服务业务的上市公司。

二、华谊兄弟(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发源地:北京市

品牌创立时间:1994年

于1994年创立,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娱乐集团,在影视/音乐/娱乐经纪等领域居于重要地位的大型民营娱乐公司。

三、光线传媒(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发源地:北京市

品牌创立时间:1998年

国内民营传媒领域先锋,旗下拥有光线影业/青春光线/彩条屋/小森林影业等多个品牌的大型传媒娱乐集团。

四、博纳影业BONA(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发源地:北京市

品牌创立时间:1999年

国内大型民营影视公司,从事影视制作/影视发行/影院投资/院线管理/艺人经纪等业务的全产业链布局的影视内容制作公司。

五、万达影业(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发源地:辽宁省大连市

品牌创立时间:2011年

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隶属于大连万达集团北京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万达影视集电影、电视剧的开发、投资、制作、宣传、营销、发行等多方位影视功能为一体,并专注于海外影视业务的发展。

六、上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品牌发源地:上海市

品牌创立时间:1896年

国内较具规模和实力的电影集团,以影视产品创作/生产/宣传/销售/发行/放映等为主,涵盖“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的全产业链公司。

七、北京文化(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发源地:北京市

品牌创立时间:1997年

专注于构建电影/电视剧/综艺/艺人经纪/新媒体/IP授权运营与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平台,上市影视娱乐传媒集团。

八、安乐EDKO

品牌发源地:中国港澳台香港

品牌创立时间:1950年

成立于1950年,从事电影制作/电影和影碟发行/收费电视频道及广告制作,香港老牌电影制作及发行公司。

九、寰亚

品牌发源地:中国港澳台香港

品牌创立时间:1994年

成立于1994年,亚洲颇具影响力的多元化华语娱乐内容提供者,从事电影制作及发行/演唱会及现场表演/艺人管理/音乐制作及出版等业务。

十、英皇电影

品牌发源地:中国港澳台香港

品牌创立时间:2000年

英皇集团旗下,香港较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娱乐媒体公司,华语电影制作及发行业内享有较高地位,以电影投资/电影制作及发行为核心业务。

6. 有实力的传媒公司都有哪些

1、中影集团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成立于1999年2月。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而且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电影公司。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组成。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

2、光线传媒

光线传媒成立于1998年,经过19年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传媒娱乐集团 。主营业务包括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电影投资、制作、宣发,电视剧投资、发行,艺人经纪,新媒体互联网、游戏等。

其日播娱乐资讯节目《中国娱乐报道》、《音乐风云榜》均已连续播出10年以上,发行的电影《泰囧》(12.66亿)《致青春》(7.26亿)成为现象级影片。

2012、2013年投资制作发行影片20部,总票房超过40亿。自有品牌手游《分手大师》已于2014年6月上线。2016年《美人鱼》影片票房突破30亿刷新华语电影票房纪录。

近二年,光线传媒成立彩条屋计划,并先后发行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精灵王座》等动画电影。光线通过持续的改进和创新,始终领导行业潮流,光线引人注目的E标已经成为娱乐界著名标志之一。

3、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

因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 也迈出了其境内上市至关重要的一步。

4、博纳影业

博纳影业集团是首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码BONA)的中国内地影视集团,是中国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具有发行能力的影视内容制作公司。业务板块主要包括影视制作、影视发行、影院投资、院线管理、广告营销、艺人经纪等等。

5、万达影视传媒

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隶属于万达集团,成立于2009年,影视传媒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万达集团正式进军影视行业,开展影视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及后产品等全产业链业务。

万达集团以三年作为影视传媒公司的考核周期,力争做到行业第一。2017年11月,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获2017年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7. 大型文化传媒公司有哪些

大型文化传媒公司就是出名,实力强的大型文化公司,从中国十大传媒公司-文化传媒品牌榜中榜来看,2015年最好的传媒公司排名如下:
1
中视传媒
(
中央电视台控股的一家传媒类A股上市公司,国内最早进入高清晰度电视制作领域的企业之一,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2
华谊兄弟
(
在1994年创立,中国最知名的综合性娱乐集团之一,上市公司,最成功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
3
东方传媒SMG
(
中国最大的省级广电媒体及综合文化产业集团之一,最具创新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广电传媒,上海东方传媒集团
)
4
凤凰传媒
(
全国最具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出版发行公司之一,出版发行行业龙头企业,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5
新华传媒
(
横跨出版发行和报刊经营行业的大型传媒企业,华东地区最大的文化传媒企业之一,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6
浙报传媒
(
国内首家媒体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大型传媒集团,居于文化传媒行业领先地位,浙报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7
电广传媒
(
中国传媒行业的领先者,跨媒体/跨地域/综合性传媒产业集团,中国文化企业30强,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8
光线传媒
(
中国民营传媒领域先锋和领袖,大型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商,大型上市公司,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9
华闻传媒
(
以多个垂直领域业务为基础,横跨报纸/广播/网络的综合传媒集团,极具潜力品牌,华闻传媒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0
粤传媒
(
首家获得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上市的报业传媒公司,大型文化传媒企业,广州日报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8. 如何提升文化产业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影响力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其中提及旅游、出版等多个文化领域。文化品牌建设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短板所在。在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消费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文化创新能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1、融合创新,品牌培育提升文化产业内涵
●中南大学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连续11年发布的《中国文化品牌发展报告》,共发布了373个中国文化品牌,覆盖了影视、旅游、出版、艺术品、动漫、互联网等各领域。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文化品牌类别分布广泛,文化品牌培育对文化产业提速起到了拉动和引导作用。
“中国文化品牌建设比文化产业自觉更早,近年来,在倡导文化自信和振兴文化产业后,我们又有了新的品牌自觉意识。”中南大学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友权说。在他看来,文化品牌是文化的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凝聚,有着丰富含金量,只有品牌产品才有竞争力和感召力,文化产业要赢得市场、参与国际国内文化资本的激烈竞争、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走品牌化之路。
此次《意见》对旅游、出版等文化领域的品牌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开发一批有潜质的旅游资源,形成以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区、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等为支撑的现代旅游业品牌体系,增加旅游产品供给,丰富旅游体验,满足大众旅游需求;鼓励传统出版企业、广播影视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等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消费群体,增加互动体验。
我国旅游业近年来进入以品牌竞争为核心的发展阶段,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品牌化之路提供了基础——湘西文化浓郁的凤凰古镇、富有文艺情调的丽江、“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每年都吸引众多慕名前往的国内外游客。旅游与其他业态的结合也催生了一系列知名品牌,如“印象系列”“又见系列”通过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将山水景色、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表演,成为许多游客必看的经典演出。
《意见》也对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数字化成为传统出版业跨越发展的契机。凤凰传媒、中国出版集团等出版社都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结合,并与演艺、影视、游戏等行业合作打造全产业链。专家认为,随着“文化+”的兴起,创新意识、跨界融合意识在品牌建设中越来越重要。
2、补足短板,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
●提到国外的知名文化品牌,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美国的好莱坞电影等。这些拥有全球市场的文化品牌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带动了企业生产和市场消费。相比之下,我国文化产品的品牌效应不算突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更是凤毛麟角。
“近年来,中外文化贸易逆差逐渐缩小,与我国‘走出去’的民族文化品牌之间有着必然的关联。”欧阳友权提到,培养民族文化品牌成长,并逐步走向国际化之路,将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文化品牌建设任重道远,与发达国家相比,文化品牌影响力差距较大。”欧阳友权提出,在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些文化企业的套现思维导致了眼光短视,过度迎合市场,而忽略了对文化附加值的开掘,对市场的后劲支撑乏力。
在许多专家看来,我国文化品牌建设存在明显短板。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产业附加值偏低,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例如好莱坞的衍生品收入大约占总收入的七成左右,票房收入仅占三成;而我国则相反,票房收入占近八成。此外,文化品牌同质化问题严重,缺少自身特色,雷同的产品造成市场恶性竞争,如影视剧生产跟风现象严重,相同题材而制作粗陋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各地旅游景点也常出现似曾相识的文化街区和类似的旅游纪念品。
欧阳友权提出,当前我国的文化品牌呈“两头大、中间小”的业态失衡状态。“两头大”是指传统的老牌子,如国粹等传统文化的世界认同度高,同时,与新兴科技相结合的新品牌,如腾讯、阿里等新媒体、影视娱乐类品牌等成长快;“中间小”是指占绝大多数文化业态的行业品牌少,发展滞后,即资源依赖型的文化行业如文化旅游、民族民间艺术、传媒业等占比很大却品牌较少。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还未达到应有高度。只有将优质内容凝练成文化品牌,才能进一步在国际市场实现快速、有效、大范围传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指出。
3、提质升级,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
●《意见》提出,要净化市场环境,建立更加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要清除制约因素,建立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健全黑名单制度,大幅提高失信成本;要制定激励政策,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支持自主品牌发展。
目前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数量优势明显。然而当前阶段更需要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发掘产品背后的内涵与深层价值。“德国八千多万人口,却为世界贡献了两千多个品牌,许多品牌限量生产,而不是迎合市场、越多越好,这就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品牌意识。”欧阳友权说。
《意见》提出,要“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文化领域品牌建设的方向所在。欧阳友权认为,文化品牌的未来发展要拓宽三大路径:一是注重民族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二是扶持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开发,三是品牌培育要有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防止急功近利。
善用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对我国文化“走出去”意义深远。陈少峰指出,我国在对外品牌塑造和传播方面不应局限于举办大型活动,还应逐步建立包括国家、社会、企业、城市、明星、项目产品等各层面的系列品牌。
“品牌是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来源,优质内容则是品牌形成的基础。”在陈少峰看来,文化“走出去”最重要的是坚持“内容为王”,这就需要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实际上,中国文化元素在世界市场很受欢迎,好莱坞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都融入了中国元素,并获得很高的票房和很好的口碑;而我国却少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类似作品,因此不仅要善于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更需要加入创意,并结合市场需求加强现代运营管理。

9. 万达文化产业集团的文化产业

2012年6月18日,北京市政府与大连万达集团共同宣布,在北京市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把已经注册在北京及其他地区的文化企业资源重新整合,在京成立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全力打造统一的万达文化品牌。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成立后,2012年文化产业收入将超过20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文化企业。到2016年,万达文化产业收入预计将突破400亿元,跻身全球文化产业企业前20名。中国最大的文化航母已经起航。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涉及电影放映制作、大型舞台演艺、电影科技娱乐、连锁文化娱乐、报刊传媒、中国字画收藏等6个行业,2012年预计收入超过200亿元,2016年拟达400亿元,届时将成为世界级文化企业;趣游将投资20亿元,建“轻游戏产业孵化基地”,打造中国最大的网页游戏运营平台。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今天共同为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成立揭牌
占有全球近10%的电影院线市场份额、注册资本50亿元、总资产高达310亿元的中国最大文化企业——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12月1日宣告成立。无论是注册资本还是资产,万达都远远超过国内其他文化企业。它预计2012年收入有220亿元人民币,为中国之最,并可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40名行列。
王健林表示,根据全球知名咨询机构罗兰·贝格的报告,在世界文化企业排名中,万达文化产业集团2012年收入可进入世界前40名;计划2016年收入达400亿元,进入世界前20名;2020年收入达800亿元,进入世界前10名。
新成立的万达文化产业集团之所以能有如此骄人的业绩前景,关键在于它旗下共有11家公司,是“势力范围”覆盖9个行业的“文化航母”——万达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拥有亚洲最大的万达院线和美国AMC影院公司,开业影城495家,电影屏幕6000块,占有全球近10%的市场份额。此外,它还拥有影视制作公司、影视产业园区、演艺公司、中国最大的连锁量贩KTV娱乐企业、《大众电影》杂志、财经类周刊《华夏时报》等。甚至有资料显示,20多年来,万达美术馆已收藏中国近现代百位一流大师的千幅馆藏级作品,市值超100亿元,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对外交流活动。
北京市通州区区长岳鹏透露,万达将在北京东部的通州区建设世界一流的主题公园——万达文化旅游城,拓展时尚文化旅游业。
王健林表示,万达文化产业集团落户北京,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定位密不可分。万达集团决心在做大做强实业、十年内成为全球一流跨国企业的同时,把文化产业作为集团支柱产业重点发展。
2016年1月12日,万达集团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约230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这是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一桩文化并购。传奇影业董事会主席兼CEO托马斯-图尔将留任,继续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并且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万达的成功发展中。

10.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国文发集团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运营平台。多回年来,中国文发集团答在文化产业领域积极探索,坚持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在印刷出版领域中,已成功打造了“新华印刷”“科印传媒”、“全印展”、“科印网”、“汉仪字库”等知名品牌。
法定代表人:陈彦
成立时间:2003-04-15
注册资本:218431.431669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0000000003781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2号院

阅读全文

与集团文化产业大品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