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1-01-10 04:54:28

⑴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于哪个区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属于哪个区,直隶属于合肥市。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管理面积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余万。

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支点和合肥建设“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主要载体。

(1)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扩展阅读: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历史沿革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国务院批准了合肥市为对外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同年8月,国务院特区办在合肥召开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座谈会。年底,合肥市上报省政府要求批准设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3年1月8日,经市委研究决定,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成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协调服务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钟咏三为组长的协调服务领导小组。1993年2月—5月,开发区组织7支测绘队伍,完成53平方公里1:1000地图测绘工作。

1993年3月18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成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干道建设指挥部的通知》,总指挥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钟咏三担任。1993年4月3日,10.8公里的框型大道建设隆重开工,省、市领导卢荣景、王太华、钟咏三等出席开工典礼,开发区建设正式启动。

1993年4月15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同意设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1993年7月,框型大道建成通车,省市领导王太华、钟咏三等为繁华大道通车剪彩。开发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仅用88天建成10.8公里框型大道。

1993年7月6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同意成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批复》,管委会正式成立。下设一室三处四公司,即办公室,计划项目财务处、建设工程管理处、土地规划管理处,工业发展公司、建设工程公司、公共服务公司、社会化服务公司。

1993年11月4日,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启动。1994年1月20日,管委会下发了《关于下达明珠广场建设计划的通知》,明珠广场建设启动。明珠广场已成为合肥十景之一。

1994年3月31日,管委会下发了《关于合资兴办“兆峰陶瓷(合肥)原料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兆峰陶瓷原料公司入区,此后,兆峰安泰、兆峰凯撒、兆峰唐彩、兆峰梦彩、兆峰银壁公司相继入区。

1994年8月28日,管委会下发了《关于同意安徽佳安轮胎有限公司进区的批复》,佳安轮胎项目入区,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启动。1994年8月30日,管委会成立社会化服务公司,现已发展壮大成为海恒置业集团公司。1994年11月23日,合肥正大有限公司入区建设。

1995年5月23日,合肥日立挖掘机有限公司入区建设。1995年7月,上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视察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1995年8月23日,合肥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入区建设。

1995年12月11日,合肥明珠保龄球馆开工建设,开发区第三产业开始启动。1995年12月28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下发《关于确定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的通知》,批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

⑵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集群

合肥高新区是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形成电子信息、光机回电一体化、生物工答程与新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迅速聚集,培育了科大讯飞、四创电子、安科生物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了格力电器、美的电器、合肥三洋、大陆轮胎等著名企业,一大批企业的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高新区现有入区企业3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50余家,其中园区自主孵化上市公司10家。

⑶ 合肥高新区是不是经开区

合肥高新区不是经开区,具体介绍如下:

一、合肥高新区

合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是合肥省市城市西部副中心,毗邻市政府和新桥国际机场,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3)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扩展阅读

合肥高新区和合肥经开区的历史沿革:

一、合肥高新区

1990年10月,合肥科技工业园奠基。199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合肥科技工业园,并题写“合肥科技工业园”园名。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合肥科技工业园等2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2年7月,国家科委同意将“合肥科技工业园”更名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9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

二、合肥经开区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国务院批准了合肥市为对外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同年8月,国务院特区办在合肥召开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座谈会。年底,合肥市上报省政府要求批准设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3年7月6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同意成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批复》,管委会正式成立。

1995年12月28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下发《关于确定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的通知》,批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

⑷ 合肥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条件有哪些

没有感觉合肥有这个优势,如果有就是合肥是个大学城,大学生多而已。能不能干不详?嘿嘿

⑸ 合肥的高新区是干什么的

合肥高新区是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公共安全、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迅速聚集,培育了科大讯飞、四创电子、安科生物、阳光电源、量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了格力电器、美的电器、合肥三洋、大陆轮胎、长安汽车、晶澳、美国3M、韩国乐天、日本NSK等知名龙头企业,一大批企业的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高新区现有入区企业4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50余家,其中园区孵化培育上市公司14家。
高新区科教资源丰富,周边聚集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代表的50多所高等院校和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为代表的300多个国家级和省部属科研机构,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科技创新创业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企业家群体。区内建有融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创新平台(一中心三基地),建成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科园创业服务中心等1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在孵化企业近千家,毕业企业500多家。高新区通过提供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孵化资金、创新基金、风险基金等投融资服务,营造适于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在高新区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公司20余家,参与各类技术咨询、产权交易、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60余家,为区内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
“十二五”期间,合肥高新区将继续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按照“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战略地位,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中科智城建设为契机,聚焦合芜蚌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集聚创新资源,壮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融科技、产业、人文、山水于一体的绿色、宜居、和谐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实现创新发展与城市西部组团建设的双跨越,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集中新建区),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成为创新能力强劲、科教资源丰富、高端产业发达、国际化水平较高、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科技新城。

⑹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领导分工

李兵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领导高新区全面工作,主持工委、管委会日常工作。主管组织、纪检、规划、财政工作。
夏向东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负责高新区常务工作,负责组织、纪检、宣传、统战、群团、人民武装、精神文明创建等党务工作;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制、信访、保密、档案、信息化建设、地方志、人口与计划生育、农村、社区、文教卫体、司法、民政、老龄、残疾人等工作。
分管工委办、管办、人事劳动局、农村工作局(社区管理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社会事业局、工会(企业党委)、工委督察组、发展研究中心;联系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高新区检察院、高新区法院、交警高新大队、高新区消防大队。
张自道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负责财政、国有资产管理、信用担保、财务管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管委会直属企业管理等工作。
分管财政局、城市管理局、高新集团公司、高新股份公司、城创公司、高创公司、高新担保公司。
联系高新区国税局、高新区地税局、各金融机构
宋道军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负责招商、计划、统计、科技、环境保护、经济运行、经济贸易、市场、物价、科技企业孵化等工作。
分管招商局、经贸局、科技局(创业服务中心)、环保分局;联系市工商局高新分局、市质监局高新分局。
金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负责城乡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园林、旅游、房地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建筑业管理等工作;负责合作园区工作。
分管建设发展局(规划分局)、房产办证中心、柏堰科技园管委会、南岗科技园合作发展办公室;联系市国土资源局高新分局。
吕小梅管委会副主任
协助宋道军同志分管招商引资工作。

⑺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公司有哪些

科技实业发展公司、合肥市虹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肥肖氏餐饮有限公司回、安徽狮城徽宴楼答饮食管理有限公司、合肥汇能科技有限公司、平安保险、帝威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安徽振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源味贸易有限公司、安徽省双义电子有限公司、安徽汇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华亿科技园、安徽纳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晶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绿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⑻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介绍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0年10月奠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合版肥市“141城市空间发展战权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2003年和2008年,合肥高新区两度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2007年,合肥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2008年,合肥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软件及服务外包基地;目前,合肥高新区在全国54个高新开发区发展综合排名第8位。 合肥高新区是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区坐落于合肥市蜀山区境内,合肥市政府赋予合肥高新区市级管理权限。

⑼ 分布在合肥市的三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名称

合肥只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吧:
1.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地处合肥西部.
2.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建区,2000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为国家级.

⑽ 合肥高新区的企业有哪些

合肥高新区的企业有: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科大智能、嘻哈学车、安徽国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晶澳、通威、3M、阳光电源等。

1、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部在合肥,成立于1999年12月30日,2014年4月18日变更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

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及电子政务系统集成。拥有灵犀语音助手,讯飞输入法等优秀产品。

2、华米(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14-07-11在海淀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黄汪,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等。2018年2月8日,华米科技正式登陆美国纽交所上市。

3、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大智能作为一个基于知识和创新的公司,始终以“领先应用技术,创造客户价值”作为经营理念,以质量体系、环境体系、职业健康体系三大体系作为公司的运行标准,以科技为先导,持续改进,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最满意的服务。

4、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浮体、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并提供光伏电站解决方案。

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国内领先的风能变流器企业,也是我国新能源行业为数极少的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

5、嘻哈学车

嘻哈学车,是安徽嘻哈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线上APP预约、线下人工智能教学的移动智能互联网学车平台。嘻哈学车APP是涵盖线上报名、线上预约、线上支付、视频教学、在线题库、公交线路、在线评价、在线约考,线下人工智能教学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学车平台。

阅读全文

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