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些行业属于电子信息产业
主要包括电子、通信、光电、数码电子、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信息技术、信息网络、液晶显示,以及相关服务等行业。
❷ 电子信息技术往哪方面发展好一点
电子信息往智能控制方面有前途,就是应用电子,汽车电子,嵌入式电子
❸ 信息产业的特点是什么
一、电子投资类产品成为拉动全行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二、元器件产品生产、销售增幅略有下降。三、电子消费类产品生产平稳趋缓。四、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五、电子三资企业生产、效益继续快速增长,对全行业经济运行作用进一步增强。六、优势企业迅速发展,大公司战略成绩显著。七、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八、企业深化改革,探索国有经济进退渠道。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继续向沿海地区集中
❹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是什么
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凸显新特点
1、新的产业分工体系形成
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开始向工序分工转变。产业链和产品工序的作用日趋明显,产业由梯次转移向直接投资转移。例如,由于SMT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整机厂板子都不再生产,而是开始投资研发,加大新机型组装和销售力度。
2、技术、品牌、资本、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作用加大
市场、资金和技术的国际化使得国际竞争由资源、产品的竞争转向技术、品牌、资本和市场份额的竞争,核心技术和品牌成为竞争的关键。电子信息产业的利润主要取决于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生产规模。中国2003年半导体产业的销售总额仅为200亿元,利润只有3%;而跨国巨头英特尔公司的销售额超过2300亿元,其利润高达18%。就整机厂家来说,中国微波炉第一大户格兰仕由于依靠定牌加工(OEM),自身收益也只有3%~5%。
3、跨国公司主导地位突出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了几万个跨国公司,但在各行业有影响的只有几千个,主要以世界500强为主。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这些跨国公司的兼并之风席卷全球,主导竞争潮流已成定势。2004年全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为1.4万亿美元,而全球排名前40家电子企业的销售额就达到1万亿美元,占全行业的71.4%。
4、空间集聚效应增强
规模经济和技术外溢效应导致产业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集中,以产业链为基础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已成为全球基本格局,按照产业链形成了许多产业基地。以前跨国公司都喜欢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现在正向中国集聚。
5、柔性制造技术正在兴起
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个性化逐渐成为潮流,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点。为了适应多样化、批量小、总量大的市场需求,柔性生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从而使得满足不同消费群要求的众多产品应运而生。
6、电子及通信正处于重点技术转型期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主流。数字电视、第三代移动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对未来发展影响重大的信息网络系统和技术日益成熟,并成为未来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的重点。在通讯领域,数字技术正在全面取代模拟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已开始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变,数字电视广播已在全球很多国家试播,数字音频广播也已进入商品化阶段。
7、核心产业的作用日益重要
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电子材料和专用设备仪器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产业,其实力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电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是由于他们掌握并垄断着核心软件和关键基础元器件的设计和生产。
8、产品界限和产业界限日趋模糊
数字技术促进了音视频、通信、计算机三大类产品间的互相融合。电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交叉经营、资源共享且相互渗透已是大势所趋;计算机、手机、传真机大量进入家庭,使消费类产品和投资类产品边界模糊。数字化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PC和TV的融合,使家用电视机、计算机、通讯终端融为一体的信息家电出现。 9、产品本地化产销形成气候
出于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国际跨国公司都在大力促进本地化战略,通过独资、合作等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以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
❺ 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涉及哪些行业
信息产业:信息产业一般指以信息为资源,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资源的版研究、开发和应用,权以及对信息进行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储存和经营活动,为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行业。在工业发达国家,一般都把信息产业作为所有产业核心的新兴产业群,称为第四产业。我国对信息产业分类没有统一模式,一般可认为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微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二是电子计算机、终端设备及其配套的各种软件、硬件开发、研究和销售;三是各种信息材料产业;四是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数据、检索、查询、商务咨询;五是通讯业,包括电脑、卫星通讯、电报、电话、邮政等;六是与各种制造业有关的信息技术;七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节目及图书情报等。
希望采纳
❻ 电子信息产业能带动周边哪些产业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运行稳中有缓,在各工业行业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电子器件行业稳定增长,家用视听行业小幅回暖,计算机行业保持低速增长,国内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逐渐加强,内销占比持续扩大,中西部地区保持平稳增长,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持续走低,外资企业销售产值增速下滑。
前三季度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主要行业总体稳定发展。通信设备行业占全行业比重持续增加。1—8月,通信设备行业实现销售产值13324亿元,同比增长11.2%,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5747亿元,同比增长3.2%,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内销产值7578亿元,同比增长18.1%,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行业占全行业比重持续增加,2015年4—8月通信设备行业销售产值占全行业比重分别为18.4%、18.6%、18.9%、19.1%和19.2%。1—8月,全行业生产手机104654.3万台,同比下降1.3%;移动通信基站17852.6万信道,同比下降2.1%;程控交换机1264.8万线,同比下降13.1%。
家用视听行业小幅增长。1—8月,家用视听行业实现销售产值4788亿元,同比增长5%。家用视听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230亿元,同比增长3.2%,高于1—7月0.1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5.1个百分点。内销产值2559亿元,同比增长6.5%,高于去年同期5.1个百分点。1—8月,全行业生产彩色电视机9802万台,同比增长4.5%,其中液晶电视9200.4万台,同比增长3.6%。
电子元件行业增速回暖。1—8月,电子元件行业实现销售产值11318亿元,同比增长8%,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4005亿元,同比下降8%,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内销产值7313亿元,同比增长19.5%,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1—8月,电子器件行业实现销售产值10780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去年同期3.8个百分点,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6433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去年同期5.3个百分点,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内销产值4347亿元,同比增长19.9%,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1—8月,全行业生产集成电路701.5亿块,增长8%;半导体分立器件3754亿只,增长5.5%;电子元件22456.4亿只,下降5.3%。
计算机行业保持低速增长。1—8月,计算机行业实现销售产值13946亿元,同比增长1.2%。出口交货值10093亿元,同比下降3.1%。计算机行业占全行业比重持续下降,1—2月计算机行业占全行业比重为22.6%,1—3月为22.1%,1—4月为21.9%,1—5月为21.6%,1-6月为21.3%,1—7月为20.3%,1—8月降至20.1%,比去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计算机行业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3.2%。1—8月,全行业共生产微型计算机18919万台,同比下降13.5%,其中笔记本电脑11571.2万台,同比下降12.6%,数码相机1314.5万台,同比下降16.8%。
二是内销占比持续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逐渐加强,1—8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内销产值37691亿元,同比增长16.2%,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出口持续下滑,出口交货值31845亿元,同比增长0.1%,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可见内销比重逐步扩大。
三是中西部地区保持平稳增长,东北部地区增速持续放缓。1—8月,西部地区完成销售产值6251亿元,同比增长12.5%,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完成销售产值8525亿元,同比增长20.9%,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2.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完成销售产值53951亿元,同比增长6.3%,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东部地区销售产值占全国比重77.5%,中部和西部两个地区销售产值合计占全国比重21.3%。东北地区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实现销售产值808亿元,同比下降9.7%,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9个百分点,销售产值占全国比重1.2%,与1—7月持平。
四是内资企业比重持续扩大,外资企业销售产值增速下滑。内资企业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占全国比重持续扩大,1—2月内资企业销售产值占全国比重为35.8%,1—3月为36.7%,1—4月为37.1%,1—5月为37.8%,1—6月为38.8%,1—7月为39.3%,1—8月扩大到39.7%。1—2月内资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国比重为14%,1—3月为14.2%,1—4月为14.4%,1—5月为14.9%,1—6月为15.5%,1—7月为16.1%,1—8月扩大到16.3%。1—8月,内资企业的销售产值为27611亿元,同比增长17.5%,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为5184亿元,同比增长10.5%,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6419亿元,同比增长8.8%,出口交货值9826亿元,同比下降0.1%。外商投资企业销售产值增速下滑,1—8月销售产值为25506亿元,同比下降0.6%,低于去年同期2.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6834亿元,同比下降2.7%,低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
五是企业利润率增势高位趋缓。2015年2—7月,全行业实现利润率分别为2.8%、3.7%、3.9%、4.2%、4.5%和4.4%,7月利润率首次下降,改变了2—6月以来一路走高的态势增势趋缓,但仍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1—7月,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228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利润2600亿元,同比增长17%。
❼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适合做哪些职业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适合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内用和开发。
电子容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国有企业、民营及私营企业,IT企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进入IT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它们可以在这些企业非常高效的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等工作。
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是基本的"技能",包括计算机编程的基本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使用技能,熟悉基本的软件开发平台。由于信息产业进入"应用"为主流的时代,高水平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关键还要具备将实际问题提炼为计算问题以及求解该问题的能力,这正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优势所在。
❽ 为什么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的重点产业
①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突破关键技术,提高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②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要扩大内需,开发农村市场,同时引导企业开拓新兴国家市场,拓展电子信息产品应用和产业发展空间;③要加大投入,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④要加强宏观调控,对电子信息产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进一步发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⑤要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削减成本;⑥要引导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⑦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步伐,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❾ 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有哪些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普遍萎缩,新兴国家肩负着产业增长的重任。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市场规模增速超过5%的只有中国、巴西、印度3个金砖国家;美国的市场增速仅为1%,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而中国有望在3到5年之内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子产品市场。
未来5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将持续保持增长,新兴经济体地位不断提升。从区域格局看,亚洲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市场份额将保持持续增长,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市场份额微弱下降,新兴国家市场将成为带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全球垄断格局开始瓦解
由于欧美等国主权债务缠身,经济增长乏力,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资本加速涌向新兴发展中国家,带动了产业的快速转移。
韩国面板产业加快了在发展中国家合资建厂步伐,日本在大地震后逐步将包括高端设计的上游产业链转移到中国和越南,欧美电子信息制造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美、南美及亚太地区的部分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引领全球信息产业复苏的主导力量。其中,除中国已具备全球信息制造业大国的能力之外,如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承接全球产业转移方面也逐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目前,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化、融合化、多样化演进趋势日益突出,技术升级换代速度快,新兴增长点多且拉动性大,促使旧有垄断格局开始瓦解,带动新兴格局逐步形成。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业已同步进入一个领域更为宽广、增长更为迅速,但竞争程度也更为激烈的新战略发展阶段。
在技术层面,网络的高速、泛在和融合发展为新型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兴起提供了基础条件,对传统的WinTel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以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为代表的开放式、跨终端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产业竞争新的制高点,ARM架构下的低功耗芯片改变了世界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
在产业层面,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产业链整合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新引擎。在应用层面,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为核心派生出的大批新兴应用快速兴起,在满足消费者日新月异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刺激了新需求的出现。产品和市场分类日益细化,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需求急剧扩张,这不仅催生了大量的商业模式创新,更促使一批以满足消费者用户体验为主业方向的新兴企业蓬勃发展,如Facebook、Twitter等,推动产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多元化。
以服务为核心发展趋势明显
移动互联网在近几年飞速发展,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新兴的网络服务形成一股席卷全球的移动互联网热潮,并且通过搭建开放式应用平台,为众多第三方开发商提供创新的舞台。
以苹果(Apple)、HTC等为代表的设备制造商将产品的研发重点由硬件性能转向软硬件的综合优化和用户体验的提高。苹果通过打造应用商店、独立销售渠道等方式,掌控了整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用良好的使用体验把消费者紧紧抓在手中。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发达地区用户更趋向于购物和交友。例如在欧洲,有60%的互联网用户在线购买商品或服务,有52%的互联网用户使用社交网络,另有44%的人通过网络收看电影、视频或共享照片。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推广,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互联网接入新方式,连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的非洲也已赶上潮流。例如,南非39%的城市用户和27%的农村用户主要通过手机浏览互联网。
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和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正从PC时代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服务将成为未来信息产业服务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软件的服务化让中小企业信息化门槛降低,使中小企业更为便捷和灵活地使用软件。未来,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生产性服务业将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电子商务、网络金融、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转移。很多生产性服务行业从制造业中独立出来,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几年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两大领域的融合进一步深化,电子信息产业软硬件融合趋势将进一步加深,集成硬件和软件的解决方案将成为电子巨头的商业模式,软硬件融合趋势明显,用户体验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
众多生产性的服务行业将从制造中独立出来,并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信息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企业竞争走向深层次
大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抢占产业链上游的控制地位,提升抗风险能力。2013年,联发科收购晨星半导体、博通收购瑞萨子公司LTE进驻4G市场、美光合并尔必达、英特尔收购富士通半导体无线产品公司、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等大的并购重组案例。
据预测,未来3年内,跨国IT企业将处于资产并购的高峰期,尤其是在互联网、电子商务、软件服务等领域,并购重组发展趋势显著。美国凭借其在信息网络技术和商务管理模式创新中的领先优势,一直以来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并购最为活跃的区域市场。
通过并购提高规模效益,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将是未来几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终端+软件+应用”的产业链整合模式正成为电子行业战略性重组的重要方向,比如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发展自身终端产品的同时,将牵制谷歌在移动端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整合软件到硬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这种模式已经在IBM公司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并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从惠普、甲骨文等围绕成为全业务供应商目标展开的一系列收购看,为客户提供整合软硬件的“方案+服务”已经成为IT产业的下一个核心竞争点。此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仅局限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是延伸到整个产业链,并逐步向深层次发展。
❿ 未来五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1、3g网络相关开发(属IT)
2、动漫制作,和设计(看看现在的好莱坞大片动不动几千万版的特技权成本就知道)
3、生殖医学、医学遗传、皮肤科、牙科(与医院有关,待遇好,压力相对小)
4、环境能源类
5、航天相关。
6、如果追求安稳工作,传统垄断行业是个不错选择。适合生活,但不适合所谓的发展前景最好。水、电、煤气、石油、通讯、烟草都他妈的超级好,就是相对来说门槛有关系更好。
但个人认为,除非你追求事业上的超级成功,最终都是为了养家糊口。所以选专业的话,要结合自己以后大概喜欢什么类型的生活方式,另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