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许多行业陷入前所未遇的困境,与此同时,太阳能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内主力军被容推向前台,并被赋予缓解环境压力、拉动经济走出低谷等众多历史使命。截至2008年底,太阳能电池突破2000兆瓦,连续两年保持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最近,在太阳能界,一项名为“太阳能南墙计划”被频频提及。
我国太阳能产业究竟该如何发展?“南墙计划”能否解决我国南北方冬季取暖的巨大难题?在众多太阳能技术中,怎样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佳取暖效果?带着这些问题,本报采访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喜文华研究员。
我国太阳能与建筑最有用的结合,是以太阳能热利用为主、光伏为辅。
2. 我国实现从产业链末端的世界工厂向自主创新的什么转变
中国已经从产业链末端的“世界工厂”,向自主创新的“中国智造”转变。据世界版银行数据显示,按现价美元测权算,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自此以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1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高达27.0%,成为了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2)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背景扩展阅读:
中国早已超越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取胜的阶段。据统计,2019年中国全球价值链更长和附加值更高的全球价值链环节贸易比重已提高到接近60%,其中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竞争力的影响权重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伏、通讯、电力、医疗器械等价值链不断延伸拓展,这些产业链新动力不是短期疫情所能改变的。
随着中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施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中国“磁场”魅力定然只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