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图

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图

发布时间:2021-01-08 16:25:07

㈠ 互联网在线教育现状、发展前景如何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带来的“互联网+教育”,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不断攀升,而作为其垂直领域的K12在线教育的用户规模,同样保持增长势头。

政策+技术组合拳推动K12在线教育迅速发展,用户规模突破2000万。

2019年“两会”首次将“互联网+教育”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积极鼓励教育行业发展。而K12在线教育平台在AI、大数据等技术上的投入加强,也推动着行业快速发展。2018年中国K12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2021.5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3045.4万人。

2020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3.05亿人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逐步上升,预测在2020年达到3.05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带来的“互联网+教育”使得在线教育用户不断攀升,同时,各类在线教育平台不断开发下沉市场,扩大了在线教育市场,致使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进一步扩大。

K12在线教育强烈期待产品结合前沿技术,但目前仍处于浅层应用阶段。

47.9%的受访K12在线教育用户认为产品结合前沿技术具有必要性,对技术应用的诉求高。但目前前沿技术在K12在线教育领域应用仍然较浅,44.1%的受访用户表示对产品应用前沿技术情况感受不深,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素质教育类平台技术应用感知度低,具有加强空间。

素质教育类平台分为兴趣教育与数理思维教育,在倡导素质教育发展的当下,素质教育类平台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其中数理思维类平台发展起步较晚,行业内平台间竞争较为激烈。素质教育类的技术应用感知仅占比7.8%,用户对于素质教育类的技术应用感知能力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

以上内容节选自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艾媒报告|2019上半年中国K12在线教育行业研究报告》。

㈡ 互联网+是如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品牌升级的

当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极大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及日常生活,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这种影响和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和评价方式等方面。
第一是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高职教学要实现创新性改革,教师必须树立“互联网+教学”的教学观念。首先,要树立信息化观念。教师在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作业批改、质量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要懂得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手段并将其传授给学生,切忌照本宣科。其次,要树立互联网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挖掘教学素材,特别是挖掘一些未进教材的本专业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生动、形象、新颖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手段、途径和载体,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要不断挖掘和完善新的教学创意,设计新的教学过程及个性化训练方案,实现有效教学。再其次,要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意识。教师要注重传授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对网络资源进行准确性辨别和整理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习和利用互联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他们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创新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能力。最后,要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使用方便、快捷、参与面广的特点,创新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途径、内容的多元化,坚持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网上评价与课堂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态度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
第二是内容创新。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中心,实现高职教学创新性改革,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紧扣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内容创新。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互联网学习资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其准确性有待阅读者自己去判断,有的可能是已经过时的观点,有的可能是不全面、不准确的信息。因此,教师在使用互联网资源时,不仅要会借鉴,更要能辨别真伪,把全面、科学、准确的网络资源引入课堂。
第三是方法创新。方法创新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高职教学方法,必须充分研究互联网的特点及其对高职生学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感观;要把教师的课堂集中讲解与学生的课后网上自学、小组研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讨论交流,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在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实现学习方法的创新,这里要特别指导学生注意三点:一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将“互联网+”引入教学过程只是教育技术方法手段的变化,课堂仍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绝不能因此忽视甚至放弃课堂。二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拓展了图书馆的时空范围,对于课堂所学知识,学生如果存在疑问或者想要深入学习某个知识点,可借此进行自主学习。三要充分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子书等移动终端设备,学生可进行自主学习,并实现师生间、同学间的深入交流。
第四是载体创新。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必须通过好的载体来实现。当前,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教学载体已广泛用于教学,通过互联网平台构建网络课堂,实现其与传统的教室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当前,由于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传统的课堂、课程、课本逐渐实现“网络变身”,课本变身为网络资源,课程变身为慕课,课堂变身为翻转课堂。因此,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教学,不但使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变得更加方便、自由,而且教学效果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网络课堂专属栏目中进行网上授课、布置作业、查看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批改作业、在线答疑,通过群聊的方式解答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语音回复或个别留言的方式解答个别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提交作业、查阅作业批改情况、在线交流学习心得、在线提问讨论等。
第五是评价创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创新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技能结构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网上评价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达标检测。通过网络课堂布置达标检测题,明确提交作业时间和批阅反馈时间,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二是在线互动。通过网络课堂,以群聊的方式,师生共同归纳知识点,根据每个学生发言的次数和内容,了解其学习积极性及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三是能力评价。教师上传视频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观看后作答。最后,通过上述三方面对学生学习情况评定等级。这样把课堂评价与网上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态度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科学,更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知识缺陷,做出相应的学习调整,让教师明确学生学习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

㈢ 互联网行业的客户留存率,转化率怎么核算,Excel2016怎么制作留存率、转化率的漏斗图

1.留存率=登录用户数/新增用户数*100%(一般统计周期为天)
一般来说留存率这类指标是需要长期持续跟踪的,且要根据版本更新,推广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分析,试图去找到用户的最佳周期进行制定相应的策略提升质量。
2.网站的转化率=(浏览产品人数/进站总人数)×(进入购买流程人数/浏览产品人数)×(订单数/进入购买流程人数)

2.1、浏览产品人数/网站访问人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流量构成和网站设计。好的流量构成、好的网站优化设计可以提高这个比例的值。

2.2、进入购买流程人数/浏览产品人数,主要影响因素是产品的吸引力和产品的展示方式。就是说要有好的产品,而且要有好的网站设计让产品有一个更好的展示方式,让客户更容易被产品打击而将它放入购物车。

2.3、订单数/进入购买流程人数,主要影响因素是网站购买流程的易用性
3.excel2016版本画漏斗图
3.1.选中A2:C7数据区域,【插入】选项卡,选择【堆积条形图】。

3.2.在图表上单击右键,【选择数据】,弹出的窗口中将系列2调整到系列1上面。

3.3.双击纵坐标轴,在【坐标轴选项】中将【逆序类别】勾选。

4.分别选中图例、网络线,按DELETE键删除。

3.5.将“序列2”的条形图颜色填充选择“无填充”。

3.6.系列1的条形图增加数据标签,选择“居中”。

3.7.对图表细节进行细节美化。

㈣ 互联网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改变

互联网正在成为21世纪加速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成为推动全球创新与变革、发展与共享、和平与安全的重要议题。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深化互联网应用,加强互联网治理,才能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发展。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正在全面融入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带来了国家治理新挑战,并深刻地改变着全球产业、经济、利益、安全等格局。互联网正在成为21世纪影响和加速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成为推动全球创新与变革、发展与共享、和平与安全的重要议题。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深化互联网应用,加强互联网治理,才能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发展。当前全球互联网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将成为全球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互联网正在为全球产业发展构建起全新的发展和运行模式,推动产业组织模式、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全面创新,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众包、众创、众筹、网络制造等无边界、人人参与、平台化、社会化的产业组织新模式将让全球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得到有效适配和聚合优化,移动服务、精准营销、就近提供、个性定制、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等服务将让供求信息得到及时有效对接,按需定制、人人参与、体验制造、产销一体、协作分享等新商业模式将全面变革产业运行模式,重塑产业发展方式。互联网构建的网络空间,将让产业发展更好地聚集创新要素,更好地应对资源和环境等外部挑战,将推动全球产业发展迈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数字经济新时代。

将成为世界创新发展的重要新引擎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互联网企业正在成为未来全球创新驱动发展中最为广泛、最为耀眼、最为强劲的创新动能源泉,将成为全球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引领者。人口、资源、市场等驱动国家发展的传统红利要素,正在全面让位互联网创新发展的红利,互联网创新将成为推动世界持续发展的重要新动能,将带领人类全面跨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创新、智能、变革的社会正因为互联网创新加速到来。

将成为造福人类的重要新渠道科技改变未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正在因为互联网发展得到广泛体验。互联网促进了开放共享发展,泛在化的网络信息接入设施、便捷化的“互联网+”出行信息服务、全天候的指尖网络零售模式、“一站式”旅游。

㈤ 互联网如何用图表示出来

使用visio软件,选择对应的标态就可以画计算机网络拓扑图了

㈥ 互联网的“产品结构图”应该如何绘制

这位兄弟想问的可能是信息架构,科普一下: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简称IA,来源于早期IT软件开发的架构设计,现在互联网时代多用于对网站、产品在开发前的结构设计,能够给高层或产品经理带来最直观的未来既视感,也可提供给架构师们参考和进行下一步工作分解等。教程和图示网上一找一大堆,方法多种多样,因人、公司、业务而异,复杂程度参差不齐,不一定最专业的就是最适合你或你的团队的,所以无法给出具体教程,这里我简单介绍个小方法供参考: 1.确定你要做的产品的所有功能将所有功能一一列在纸上,确定产品的核心功能(这属于设计方法了,这里不铺开讲目标导向),并以核心功能为主,将每个功能要实现的目标和可能的业务逻辑大概罗列在下面。 2.确定产品的模块一个或多个功能可能会组成一个模块,便于架构师、设计师、开发工程师等几乎所有干系人理解,更便于用户使用,将功能用线条跟模块进行组合。 3.确定子模块或子功能某些大功能或大模块可能会由多个子功能\模块组成,将他们依次用线条连起来,需要注意是将主模块、子模块\功能依优先级或从属关系画成树状图。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子功能可能和其他模块进行交互,或多入口,或各种各样的业务流,没错,都把他们用线条连起来,无非就是换个颜色的线条(通常会带箭头)。可以用Mindmanager或OmniGraffle等,工具不限,ppt也可以做到。 4.大功告成接下来你就得到了你产品的第一版IA(之所以说第一版就是因为肯定要迭代)。 没错,就这么简单,这就是IA的制作方法,只是其中会涉及到很多设计方法论如目标导向,会涉及到用户使用场景,还有Taskflow、Pageflow等,这些都是扩展知识点。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这个IA不是一次完成就ok了,应该是个闭环,每次的讨论、评审,或战略变更、业务变更,市场情况变化,产品经理和公司高管肯定会对产品做调整。 当然IA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一定要结合自己公司业务特点、团队合作方式等,定制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起到作用。 希望能帮到你。

㈦ 求《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pdf或者txt电子版

可以在微博搜,网络你搜不到的,因为网络把信息屏蔽了

我是在微博搜到了很容易,您试一下,搜到以后别忘了采纳我的答案哦!

㈧ 认真阅读下图显示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近在北京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部分数据。在横


最主要特征是:来56%的用户年龄小于24岁源(或“近75%的用户年龄小于30岁”),70%以上的用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此空2分,两个方面各占1分,每超3字扣1分)可知: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年轻人是我国网上用户的主体。

与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