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十大支柱产业有没有衰落的迹象呢
日本来支柱衰落是必然吧,只要中源国这方面有进步。因为只有中国可以拉动内需,一旦我们有满足内需的东西,它迟早会衰落。就像现在日本电视机和手机衰落一样,如果中国能够生产出像样的汽车,日车就完了。
就像香港,不管谁管,衰落也是必然。因为香港英管时代,中国几乎没有像样的港口,而现在中国的港口都很争气,都很进步,政府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一个17年不交税还要躺马路闹事的地方。香港是港口,大陆的港口就不是港口?
做生意,还是人多吧,人气少的地方你做什么都不行,除非人家没有你有。
② 日本工业发展出现的问题和措施
问题:本国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核电等可再生能源;治理环境污染。
③ 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有哪些不利影响
我记得貌似我们地理老师好像说过,会影响(减少)日本国内的投资,影响国内的经专济建设(包属括一些公共设施和交通的基础设施),减少就业机会,国内生产总值(GDP)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这些也可以说是就是现在为什么中国在大力引进外资的原因,增加投资,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换取GDP高速增长。但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④ 日本发展工业严重缺乏什么、
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基本靠进口,劳动力工资高,造成成本压力大。
所以,日本要把产业移到国外。
⑤ 日本有哪几大产业支撑日本经济
汽车产业、数字媒体产业、动漫产业、航运业、家用电器产业等。
1、汽车产业
日本汽车制造业始于吉田真太郎,1904 年他成立日本第一家汽车厂东京汽车制造厂(现五十铃汽车公司),3 年后制造出第一台日本国产汽油轿车“太古里1 号”。
随后日本国内出现了众多汽车制造厂,情形不亚于80年代的中国。出于军事的需要,政府颁布了《军用汽车补助法》,对汽车厂商进行扶持,这成为早年日本汽车业发展的原动力。至今,日本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一百多个年头。
2、数字媒体产业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种开放式的平台,主要包含场景设计、角色形象设计、游戏程序设计、多媒体后期处理、人机交互技术,是主要针对游戏开发、网站美工和创意设计类工作设计的专业。
3、动漫产业
日本动画产业(Anime),是动漫产业中较大的一部分,概括的说,它是指围绕着动画这个价值中心,由各个产业部门本身以及产业部门的各个经济活动形成的经济领域。这个词组由三个关键词组成:日本、动画和产业。
4、航运业
日本海运株式会社(现为商船三井株式会社)是世界最大、最多元化、最有实力的航运公司之一。1995年在青岛设立办事处,2003年变更为分公司。主要为商船三井自有或经营的船舶提供包括揽货、签发提单、收取和汇寄运费等服务。
5、家用电器产业
日本工业,是指日本的工业产业。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构成了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日本的五大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为中心)。
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工业区(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州工业区。日本的工业分布被称为“临海型”工业布局。主要的工业城市有东京、大阪、神户等。
⑥ 战后日本如何摆脱了制约本国的产业发展要素
日本战后改革
(riben zhanhou gaige)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在美国占领当局主导之下进行的日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司法等广泛领域的民主主义改革。主要包括:第一,为打击日本军国主义势力,采取如下措施:解散日本全部军队;逮捕东条英机等140多名战犯,并组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进行审讯;废除《治安维持法》和《治安警察法》,撤销特高警察;解散右翼法西斯团体;解除军国主义分子的公职;神道和国家分离;释放共产党人在内的全部政治犯等。第二,根据美国占领当局意旨修改宪法。修改后的《日本国宪法》于1946年10月7日经贵族院和众议院通过, 11月3日正式公布,从1947年5月3日起生效。新宪法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废除天皇的绝对统治大权,“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日本为议会制国家,内阁对国会负责,行政权由内阁执行;“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新宪法使日本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实现了政治体制的民主化。第三,解散财阀。美国占领当局首先指定三井总公司等83家为持股公司,指定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十大财阀的56人为财阀家族。这些被指定者的所有股票须交给“持股公司整理委员会”处理。解散持股公司,勒令财阀家族及财阀公司负责人一律辞职,十年内不许复职。在此基础上又制定《禁止垄断法》和《经济力量过分集中排除法》,禁止卡特尔的共同行动,划小经济力量过分集中的企业。此项改革远未达到预期目标。被指定的83家持股公司只解散28家,原指定为经济力量过度集中的325家企业中,实际上被划小的企业只有8家。解散财阀虽不彻底,但铲除了日本财阀的封建统治形式,促进了战后日本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第四,农地改革。先后颁布两次农地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有:凡在村地主超过一町步的出租地和不在村地主的全部出租土地由政府强制收买,出售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全国原230万町步出租地征购了190多万町步,其中180多万町步廉价售给佃农。农村90%耕地变成自耕地,90%左右农户成为自耕农或半自耕农。封建地主制基本上被消灭,形成以自耕农为主体的新的土地所有制关系。此外,日本还对文化教育、劳动立法、公务员制度、警察制度、家族制度等进行改革。战后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解决了明治维新遗留下的历史任务。日本由军国主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国家,为战后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分析战后日本经济基础、美国的扶持政策、朝鲜和越南战争的机遇、国防开支的减少与军事负担的减轻及有利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揭示了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是曾经获得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所致.
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19 53—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 10.9%,同期联邦德国为5.7%,法国为4.2%,美 国为4%,英国为2.5%。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1950年只有1.5%, 1980年猛增为13.3%,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 2位,仅次于美国。西 方有些学者把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称为20世纪的“奇迹”。
战后十年经济的重建
战后,日本为医治战争的创伤,把战时工业改组为平时工业,大体上花了10年时 间。一般认为,1945—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复兴期”,即国民经济恢复和改组的时 期。 1945年 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发布无条件投降的停战诏书,第二次世界大战 终于宣告结束。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带 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使日本民族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战争末期,包括惨遭原子弹 袭击的广岛、长崎在内,全国共有119个城市化为废墟,毁于战火的住房达236万栋, 900 万人流离失所。近一半的工业设备、道路、桥梁、港湾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工矿业生产急剧下降,如果以战前1934—1936年平均水平为 100,1945年的工矿业生 产指数仅为60.2,1946年更跌到30.7。1945年农业歉收,大米产量只有常年的六成, 酿成了严重的粮食危机。由于物资极度缺乏,货币发行量激增,通货膨胀日甚一日。 1945年秋到1946年初,主要消费物资的黑市价格暴涨为官价的30倍到60倍。经济上的 混乱状况一直持续到1947年。该年由著名经济学家都留重人主持编写的日本第一部《 经济白皮书》承认“政府、企业、家庭皆有亏损”。这句话概括了当时日本经济的困 难局面,以至成为名言。 战后日本经济的重建是从实行“倾斜生产方式”开始走上轨道的。为了使日本经 济摆脱瘫痪状态,日本政府于1946年 8月成立了经济安定本部,负责制订和实施有关 经济政策。当时日本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是能源不足。因为缺煤,高炉陆续熄火,全 国有一半列车停驶,恢复生产急需的原材料运输出现障碍,工业生产日趋萎缩。经济 安定本部遂于1946年秋实行“倾斜生产方式”。所谓的“倾斜生产方式”就是在资金 和原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集中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煤炭生产,用生产出来的煤炭重 点供应钢铁业,再用增产的钢铁加强煤炭业。首先,要努力造成煤和钢铁扩大再生产 的能力,以此为杠杆,带动整个经济的恢复。根据这个经济战略,政府专门设立的“ 复兴金融公库”在1947—1948年向煤炭业发放了 475亿日元的贷款,占该公库全部贷 款总额的36%。1946年日本产煤2,274万吨,1947年即达2,932万吨,增长近30%,同 期的钢产量也增长了 21%。1948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初步好转的迹象。工矿业生产恢 复到战前的54.6%,其中煤炭达到90%,钢铁 49.2%。虽然有这些效果,但由于支付巨 额的价格补贴和大量贷款,通货膨胀则如脱缰之马失去了控制。批发物价的上涨率, 1947年和1948年分别为193%和167%之多。 日本的经济恢复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对日本 实行军事占领,按照波茨坦公告精神,推行了旨在铲除军国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民主 改革,并强制日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1948年后,随着东、西方冷战加剧和中 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趋向于胜利,美国统治集团企图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堡垒,以对 抗所谓的“远东的共产主义”,对日本的占领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到扶植日本恢复经济 上来。具体来说,首先是一再削减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到1954年 5月干脆一笔勾 销,已拆迁的工业设备也全部发还。其次是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从1949年到1951年,美国以“占领地区救济基金”和“占领地区经济复兴基金”名义, 向日本提供的贷款和美援物资达23亿美元。美国还直接干预日本的经济结构的改组。 美国国务院和陆军部于1948年12月联合发表声明,提出了“稳定日本经济九原则”, 要求日本尽快结束财政金融上的混乱状态。次年 2月,底特律银行董事约瑟夫·道奇 以美国总统特使、占领军财政金融顾问资格赴日,向日本政府提出加强税收、冻结工 资、削减财政补贴、停止“复兴金融公库”放款等主张,实行所谓“道奇整顿”。日 本1949年的财政预算被编成一个有大量盈余的“超平衡预算”,1美元等于360日元的 汇率也是在这时确定的。“道奇整顿”使居民赋税加重,企业银根抽紧,货物积压, 需求萎缩,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1949年度则首次由赤字转为盈余,货币发行量趋于减 少,物价水平开始下降,猖獗一时的通货膨胀得到了缓和,为尔后的经济恢复创造了 必需的
⑦ 日本发展最好的产业是什么产业
日本三大产业:
1、70年代以后,汽车业取代了钢铁业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
2、年产值230万亿日元的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动漫
3、电子产业日本是世界上数字媒体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成为日本目前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TDK过去几年的营收数据
一方面,TDK通过收购InvenSense、ICsense 和Chirp Microsystems,壮大传感器阵容。其中是一家在2003年成立的新创公司,是加速度计、陀螺仪、电子罗盘及麦克风等MEMS传感器市场领导企业,具有扩展性非常好的CMOS/MEMS平台,并且曾是苹果(Apple)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在被TDK收购后,依赖于其CMOS/MEMS平台技术本身,他们将能合作开拓无人机、VR/AR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的市场。
专攻ASIC开发与供应,以及客制化IC设计服务ICsense总部则位于比利时鲁汶,公司拥有欧洲规模最大的无晶圆厂(Fab-independent)设计团队,核心专业能力包括传感器与MEMS介接、高压IC设计、电源与电池管理等,为汽车、医疗、工业与消费性市场研发并提供客制化的ASIC解决方案,这会是TDK业务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Chirp Microsystems则是高性能超声波3D传感器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他们的产品相比现有技术尺寸更小、功耗更低。能为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以及智能手机、汽车、工业机械以及其它ICT(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市场提供广泛的应用。
另外,TDK还和高通合作成立RF360,布局RF前端市场。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以以上厂商为代表的日本厂商正在为汽车电子、物联网、传感器和5G等技术和市场蓄势。而我们知道,在经历了PC时代、智能手机时代之后,以上领域正成为全球半导体厂商关注的重点。其他无论是高通企图收购NXP、NXP收购飞思卡尔,还是英飞凌收购IR,软银收购ARM,都是瞄准这些目标而来。而日本集成电路产业正在为了自己的目标在加倍努力。
⑧ 日本的产业真的衰落了吗
怎么来说呢,日本的源制造业频现造假,从近几年的宏观数据来看,日本的制造业确实在走下坡路。但日本的制造业很大一部分是转移到国外的(成本低),所以可以认为日本的制造业在日渐衰弱,但日本的产业还是很强大的,日本人的精益求精,在追求产品的极致上,日本的产业还是有优势的。中国的产业在蓬勃发展。
⑨ 影响日本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劳动用工价格高,资源紧缺,所以日本现在的工业发展基本上是控制源头技术,扩散下游产业,通过资本和技术运作来赚取高额利润。
⑩ 日本经济的主要产业
1、农业
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为了弥补此一缺点日本使用系统化耕作零碎地.使得日本有世界最高的精密农业成果也就是单位土地产量世界第一,达到粮食自给率50%只用了56,000km²(1400万英亩)农地。
农业在日本是高补助与保护产业,鼓励小规模耕作,而不是美国的大规模耕作.尤其稻米是高保护产业,订定了超高490%关税阻挡外国米1988年之前还限制进口配额7.2%总消耗量以下。新规则公布后关税更提高到778%。但是小麦、黄豆之类还是向外国购买,
日本也是欧盟最大的粮食出口对象。
2、渔业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渔业国于1989年还曾创下1190万吨渔获,从1973年能源危机后,深海鱼在日本不受欢迎。浅海鱼占50%总量养殖鱼则占33%以上,最受欢迎的有沙丁鱼,金枪鱼,螃蟹,牡蛎,秋刀鱼,鲔鱼和日本鰤鱼。日本至今依然有世界最大渔船船队和全球15%的渔获量占有率。
但是也有论战说日本渔业太大规模而耗尽渔获量.远洋捕鲸业也被动物保育人士抗议。日本渔业显见的未来有缩减的风险存在。
3、矿业
因为日本属于火山活动多发地域,所以埋藏的矿物资源种类丰富。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矿业比较发达。但到了战后,对矿业危害的环境对策,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对策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了行业衰退。
仍在出产的有:成本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石英、石灰石,以及纯度高,有国际竞争力的金、银、石油、天然气等。
4、工业
日本矿业资源缺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制成品大量销往海外市场。故日本的工业区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5、服务业
日本服务业产值极为重要占了全国3/4的经济产值.银行,保险,房产仲介,零售(百货),客运,通讯都算是服务业。像是三菱UFJ,Mizuho,NTT,TEPCO,Nomura,三菱地产,新东京海上产物,JR铁路,全日空等公司都是全球中该领域的龙头地位。
将来日本邮政改革后将在2014成为全国最大保险公司.日本有326家企业名列全球福布斯2000大排名占16.3%(2006)。在可见的未来服务业将是日本最大规模产业也是工作机会提供者。
6、制造业
日本工业集中于几个工业区的方式发展,例如关东地方和东海地方,东京和福冈之间还有一个狭长型的工业地带拥有亚洲最悠久的工业史。许多产业在日本是高度发展,包含消费性电子,汽车,半导体,光纤,光电,多媒体,影印机,高级食品。
但是也有一些产业日本并不重视或是没有发展条件例如卫星,火箭,大型飞机,因为这些需要大量矿产基础也具有军事敏感性,所以JAXA也许会采用和别国合作方式完成载人登月行动,因为这些行业的配套行业例如电脑补助生产(CAD/CAM),软件数据库,日本都已经具备。
总体而言“日本制造”的高品质深植人心,但是这些消费性科技品也有大量外移的现象,因为日本生产成本太高无法竞争,而日本亦不打算发展高价的大型航太业,制造业前景令人担忧也是大量失业的成因。
7、动漫产业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占有不小的份额。2011年动画产值达2000亿日元 ACG相关产业达1万亿日元。
2012年日本国内GDP为5.96万亿美元 折合596万亿日元。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0.2%, GDP占有量略低于中国。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产业创作输出国。
东京国际动漫节,并对秋叶原动漫销售聚集区、吉普力动漫园区、迪斯尼儿童乐园和迪斯尼海上公园等东京、大阪两地的动漫园区开展了考察活动,切身感受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体会颇多。
8、其他产业
资讯产业、媒体(娱乐)产业、超细微技术产业・纳米产业、医药产业、遗传基因·生物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