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川旅游经济概况
【面积】
48.5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5.1%。
【人口】
855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6人。
【民族】
53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4个、人口489万。人口超过l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族和藏族。
【气候】
亚热带湿气侯,气候温和,平均气温西部为16—18℃,东部为19—20℃、年降水量1200mm
【地形】
盆地,其中山地、高原占全省面积的78.82%;丘陵和平原占21.18%。
【行政区划】
20个市、地、州,179个县(县级市、区)、省会为成都市。
四川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川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四川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四川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是国家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之一。经济作物油菜籽、甘蔗、茶叶、柑桔、蚕丝产量居全国前列;中药材驰名中外;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全国。
四川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飞机公司、长虹集团、希望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闻名国内外。
四川的交通通讯发展迅猛。水陆空交通日趋完善发达,微波、光纤、卫星、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图文传真、INI联网等现代通信遍布全省各市、地、州、县及部分乡村,初步形成了现代交通、通信网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信息市场、科技市场、人才和劳务市场、资金和金融市场以及各种物资市场、服务市场、旅游休闲娱乐市场也相应建立。特别是在党的十五大之后,四川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全面实施《四川省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在深化国企改革,“抓大放小”的方针指引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收购与兼并正逐步推行。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商业、服务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加快,人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条件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创造了条件。
四川是一个综合科技力量较强的省份。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等专科学校和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小学等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文化艺术独具特色,川剧、歌剧、杂技、曲艺享誉国内外。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遍布全川。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产业兴旺发达。医疗机构也基本能满足人民的健康需要。环境保护卓有成效,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四川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九寨沟、峨眉山等著名景区以其夺目的光彩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长江上游,东西相距约1200公里,南北最宽处900余公里。四川地域辽阔,全省面积近4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是中国最大的省、区之一,就面积而言,它仅次于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居全国第五位。四川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云南,西连西藏,北靠青海、甘肃、陕西三省,是联系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的天然纽带。四川地处内陆腹地,地势十分险要。它的西边被巍巍青藏高原扼控,北面有秦岭和大巴山为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东有巫山山脉阻隔。惟有浩浩长江水将巫山冲开一道缺口,给四川造成一个惟一的出口。
四川人口有8500万,有汉、彝、藏、羌等14余个民族,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向平原、丘陵过渡的地带,地貌复杂奇特,气候类型多样,植被物种丰富,大自然给予这一地区的恩赐可谓十分独特--川西南山地谷险峰峻,滔滔江水突破大山的禁锢,吼声震天。
川西北高原一马平川,茵茵绿草养育着牛羊骏马,温馨无限。
九寨沟内,清清碧水倒映蓝天,鱼翔苍穹,鹰击水底,呈现出谜一样的童话世界。
峨眉山头,朵朵白云汇成云海,红日喷薄,佛光普照,弥漫着仙境般的洞天佛地。
都江堰口,李冰父子追踪大禹王治水的业绩造福千古。
二滩滩头,水轮机鸣奏着华美的乐章,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贡嘎山区,冰川、温泉、高峰、深谷,绘就一幅幅自然画卷。
三星堆的摇钱树,青铜艺术展现3000年前那些刻意追寻的轨迹。
盐业博物馆的燊海井,诉说着历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能。
康巴牧歌,抒发出悠悠绵长的婉转情调。
凉山火把,映红了浓浓激情的彝乡山水。
不尽的风景名胜,看不完的民族风情,听不够的康定情歌,尝不尽的特产风味........."天府之国"的含义已经在无限延伸。
②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发展规划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经省政府批准于2006年3月建立。学院占地570亩,校舍总面积60870平方米,主要有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多功能艺体中心、演播中心、学生公寓、餐饮中心、行政大楼、图书馆、运动场等设施可容纳全日制在校学生8000多人。学院正在积极申办省级高职学院,学院预计将在十二五期间升格成为全国一流高职学院,十三五期间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
学院已新征土地400余亩,占地总面积近600亩,发展规划中,建设净用地2963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5244平方米,容积率0.91,建筑密度18.77%,绿地率达到59%。校园规划把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校内文化理念有机结合,体现人文、和谐、绿色、生态的交融,注重空间标志性与整体性的人性化的校园环境。整体规划凭借“二横二纵”的城市道路和江安河支流经校区的地理环境,合理划分校区功能与空间结构。由北向南将近600亩地块划分成行政办公区,多功能培训中心区、教学和研究区、实训中心、创意大楼、四川省社会科学馆、文体娱乐区、大型文化书城、商业街、教师生活区,凸显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的特色。学院展望春歌一曲赋伟业,浓墨重彩写华章。学院坚持“特色办学、实践育人、人才兴教、就业立校”的办学思路,依托行业优势,突出应用型、技能型办学特色,努力为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培养输送更好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努力为四川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学院为学生提供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服务,包括:秘书、物业管理员、营销师、物流师、网络编辑员、人力资源师、电子商务师、无线电机电员、摄影摄像师、出版物发行员、新闻采编等。学院还开设有大学生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普通话等级测试和培训,学生通过鉴定测试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国家级或省级《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证》。
学生经过三年专科学习后,品学兼优的按有关文件规定可升入成都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接受本科教育,毕业后颁发该院校的普通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其余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自学考试、成人高考或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等途径满足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从而获得本科文凭。还可以参加加拿大,英国,的专升本,专本硕连读项目。
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通过考试后可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比如:Autodesk认证的动画工程师、建筑可视化设计师、数字合成设计师、游戏动画设计师、影视动画设计师、NX产品设计师等证书。 学院秉承“特色办学、实践育人、人才兴教、就业立校”的办学宗旨,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建立实训就业基地100余家,其中有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省电影公司、四川电影电视艺术中心《文物与收藏频道》、四川省博物院、四川省数字电视传媒公司、四川中广传播有限公司、成都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成都市图书馆、自贡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德阳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影视剧频道、遵义市艺术团、四川省珠宝首饰商会的近300家会员单位(包括爱心珠宝公司、周大生珠宝公司、天鑫洋金业有限公司)、成都文殊坊、三都博物馆、成都安仁博物馆聚落(含近四十家博物馆及相关产业集群)、成都市文殊坊“成都国学馆”、四川金沙博物馆、四川文化传媒集团、文轩集团、成都市蓝顶美术馆、四川新新图书发行公司、火车头文化传播集团、成都麒麟飞图数字艺术有限公司、成都童心影视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成都鼎天广告公司、黑蚁广告公司等。 学院通过与这些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传媒经营企业、动漫企业、珠宝首饰商会广泛而紧密的合作,为毕业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近三年学院的就业率达到90%。
③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四川省是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并说明理由
加快旅游业 进一步发展 原因:加强天府之国影响力
加大文化宣传力度
④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有几个校区
四川来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源有华阳、南校区、仁厚三个校区,其中社会管理与服务专业在华阳校区。学校地址是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街道锦江路四段399号。
(4)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概况扩展阅读:
四川文化产业学院标志是圆套圆形组合徽标,以深蓝色为标准色。外圆是有每组18个对称的几何图形麦穗组成,内圆上写“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下方是学校英文名“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al Instries”。
校徽标志是根据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作为国内第一个以文化产业立意的大学,结合中国传统理念内方外圆而创意而来。内圆方正而富有内涵的“文”代表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和传承,外圆变形的几何麦穗代表对华夏民族历史的沉淀,同时,旨在弘扬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秉持“以德育人, 以文化人”的学校精神。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用文化传承学校百年树人、作育英才的新纪元。
⑤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怎么样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委宣传部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为宣传文化系统和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文化产业普通高等院校,是四川省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四川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四川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四川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培育)院校、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培育)立项建设院校
学校成立于2006年5月,是在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和原四川省广播电视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
⑥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到底怎么样急求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由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2006年5月。
是在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和原四川省广播电视学校(成立于1983年的省属重点中专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是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为宣传文化系统和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文化产业普通高等院校,是四川省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四川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四川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四川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培育院校。学校实行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省宣传文化干部培训中心和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两院两中心”统一运作的组织管理模式。
根据2015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共设文化商学院、影视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数码学院、文博学院、动漫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10个教学单位,招生专业48个(含方向)。
有教职工434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71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98人,“双师型”教师43人同时聘有一批校外专家、教授和创意设计大师为客座教授。
⑦ 四川省是如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
一、四川简介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大熊猫故乡。
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省会成都在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第四大航空港。
二、发挥特色产业,助推经济发展
四川将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成为特色农业,比如四川苍溪县瞄准“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这一金字招牌,多措并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并将这一产业进行深加工,发展了猕猴桃罐头、饮料、走出了‘大园区+小庭院’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助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在各级政府努力下,四川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天府之国”会更加繁荣!